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日期:2012/3/3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有个妹妹,叫罗玲,从小学习就比我好,和我是一个中学的,比我低一个年级,高考的时候她考了学校的文科状元,让我这个做哥哥的非常的惭愧,因为我学习再好也考不过她。

    那时候电视热门,她就以高分优势进了北京广播学院,后来她从广播学院毕业了(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了),做过电视台的编辑和主持人,很多年前,移民澳大利亚了,在那里又读了电影学硕士,用英文给人写电影剧本。

    再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她因为身体的原因,在澳洲未能如愿怀孕,澳洲医生无能为力,最后她回到国内,我给她服用中药,结果在三十八岁那年,生下了自己的宝贝女儿,现在这个小朋友这份儿可爱啊,是全家的宝贝,家里因为她而欢声笑语的。

    三十八岁的女人生了孩子,其对孩子的“超爱”我算是见识到了,妹妹因此而对儿童问题倍加关注,教育的书搞了无数,网络书店的送书的人几乎一周得去几次我们家,论读书,我妹妹和清代医家徐灵胎有一拼,我回家一看,桌子上铺得全部都是书,从心理学的到老子、佛教,最后到量子物理,看了无数的书,最后从培养儿童发展到关注人生终极问题,最后,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悟道”了,她明白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王阳明、量子物理等等说的原来都是一回事儿,只是形式不同,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人生会很幸福的。

    我听了,心中暗喜,这正与我的工作结合上了。

    因为,我给孩子看的比较多,很多朋友孩子遇到问题了,会来咨询我,我接触多了,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所以,很多时候我是在给家长调理,帮助他们改变想法,也就是让家长养心。

    比如,那天听一位医生讲,一个孩子,母亲认定自己的孩子要在音乐界出人头地,非让她苦练小提琴,结果搞得孩子颈椎变形,已经开始粘连了,医生看了不断摇头。

    比如,我见过一个家长因为顺从孩子,在旅游途中应孩子要求给孩子吃了两个月的洋快餐,结果孩子从一个体型正常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超级胖子,四处调理没有结果。

    比如,我见过一个家长是单位领导,说一不二,特别能干,喜欢为孩子安排一些,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结果孩子变得胆怯羞涩,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在家长身边如同胆小的小白鼠,体质羸弱。

    等等情况,我见过非常的多,很多都是孩子身体上的疾病,追根溯源,却往往是家长行为、心理上的问题导致的。

    所以我在给家长讲课的时候总是强调:“要调理孩子的身体,要先反思家长的行为”。

    那天我看妹妹写的一些文字,突然发现了她写的“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这段文字,觉得很有道理,就给拷贝了下来,给大家看看。

    以下引自罗玲的文章: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养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父母自身先要做得好,先要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古人说要“正心”、“修身”、“齐家”。这个顺序很有道理:首先我们要悟道,然后要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是教育孩子、搞好家庭关系。

    因此教育好孩子的首要一点是我们自己先要有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好的表率,就是要做好身教。最后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言传”,即用正确的道理来教育孩子。

    可以说父母自身修炼的过程本身就是实施教育的过程。

    养育孩子给了我们第二次认真学做人的机会。

    很多家长会无意中对自己和对孩子采用双重标准。我们认为自己是成人,有种种借口,可以放任一些。并且我们认为自己都是在背着孩子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我们以为只要孩子看不见、不知道,就不会学去。其实孩子是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孩子拥有超级洞察力,他们能看穿我们的一切。我相信每一个有孩子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不一致之处,那么我们就是在教给孩子言行不一。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和背地里表现出两个样子(这迟早都会被孩子发现),那么我们是在教孩子做两面派。

    君子要慎独,父母更要“慎独”。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牢记:要想孩子不知,除非己莫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文化上。

    父母一手创造了每个家庭的独特的家庭文化,而在很小的时候,这个家庭文化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世界。即使当孩子大了,接触到幼儿园、学校和外界社会,家庭文化的影响程度依旧是绝对性的。

    家庭文化包括每个家庭特有的生活习惯、氛围(现在常被称作气场)、交流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所有这些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是,他会很惊讶地发现原来别的家庭跟自己家时如此不同,宛如两个不同的世界。其惊讶程度不亚于我们第一次出国时所体验到的文化震撼。

    这个家庭文化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调。在这个文化里,氛围是和谐的还是紧张的;人与人之间是互助的、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信赖的,还是隔阂的、互相指责埋怨的;生活方式是懒散的、缺乏乐趣和创造性的,还是充满活力的……这些都决定了孩子将来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

    在孩子走出家庭之后,同一个外界社会,对出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孩子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未来的一生里就将遭遇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家庭变成你希望孩子未来生活的世界的样子。

    除此以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更深的、更微妙的层次上。这将是悟道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

    根据“新科学”(新科学是指我妹妹看的量子物理等理论的内容)的种种结论,我们将不再把孩子跟父母的相似之处简单地归因于基因的传递。相似是因为我们跟孩子由于关系密切、接触之多而导致能量的互通、意识的互动都更加频繁深刻,以至于在某个层面上,我们跟孩子已经融为一体。

    我们跟宇宙万物都是连接的。由于血缘的关系、由于共同生活的关系,我们跟孩子连接的程度远远超出跟其他事物连接的程度。

    由此可以推断出,我们的情绪可能在跟孩子没有任何接触沟通的情况下,被孩子感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过去人们把这称为心灵感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感应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罕见,它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

    如果宇宙是全息性的,那么我们父母的每一个思想和行为都应该在孩子现在或将来的生活里得到体现。

    如果我们此刻正在生气抱怨,那么在另一个角落里的孩子很可能也正在经历着某种糟糕的事情。如果我们心存爱心,善待世界,那么孩子必将相应地感知到世界对他的爱和善意。

    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回应。孩子将成为我们的某种投影。

    所以,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家长如果把自己摆正,那么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会更加健康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家长)(五明学佛网:孩子       家长)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仁焕法师:伦常道德 如何做一位好儿女,好家长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