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您可以大声的说您在学佛!


   日期:2012/3/9 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您可以大声的说您在学佛!

 

有很多人学佛修行,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就是被没有学佛的家人阻碍。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通常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学佛的人非常消极、逃避现实,只是一昧的学佛,也不尽照顾家庭的义务,让一般人对修行会有种青灯伴佛的寂寥观感。

对于一般人而言,长期的在物质欲望的生活中,要一时出离是很难的;也或者很多人只是为了生活求温饱在艰苦的奋斗着;他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会认为只是一昧的学佛,对现实生活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幸运的是,佛教里还有一尊佛,关心着这些业重薄福的众生,他就是众所皆知的「药师琉璃光佛」。这尊佛发了十二大愿,其中有些愿力就是为了要帮助福报不够的人,生活困难的人,或者他还是对世间欲望放不下的人。这样的人您要他一下放下来学佛,除非是遇到很危急的困难,如生重病或意外,他稍微才有可能会接受。所以药师佛为了帮助这一类的众生,他的愿力中有说: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这三个愿力,对于一般人而言是非常契机的。很多反对您学佛的人也许会讲:『先顾肚子,再顾佛祖』,没错!药师佛的愿力就是这么讲的,他让您先得到温饱之后,才有那个余力学佛。

因为若是学佛的人还是有很深的欲望,这样要学出离的法门是很难的!就如同清朝的玉琳国师所说:『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您对世间的欲望无法忘怀,不能厌离世间的欲望,那么您去学极乐净土的法门,就难以深信,就算是相信了,虽然表面修往生极乐的法门,但心里面却还是恋眷着这个世界,那么这样能够相应吗?

若是想满足世间欲望又能够成佛,在世间的顺境中又不堕落,那么不如修药师法门得药师佛大愿的加持,这样的殊胜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玉琳国师要我们扪心自问,真实的检视自己的根性,选择适合的法门。

因此,我们今天有幸听到药师佛的本愿名号功德,也愿意相信了!那么,这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我们对一般世俗人也可以介绍药师佛本愿给他们,让他们了解,学佛不是背弃世间,也不是逃避责任。

因为药师佛深知世俗人的想法,所以他愿意来帮助您,有机会能够得到生活的照应,将来有一天也能够学佛,如经文讲的:『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这样他们再也不会反对您学佛了!因为您学药师法门并不一定要您放弃世间的一切,这样他们相对而言比较可以接受了。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若您想改变自己的困境,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不妨可以阅读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呼唤他的圣名,并向药师佛祈祷,相信您必有所获。

祝福您平安健康安乐吉祥!

南无药师琉璃光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药师佛       学佛)(五明学佛网:药师佛       学佛)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