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北大哲学系教授谈佛法及空性(摘录)


   日期:2012/3/14 1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北大哲学系教授谈佛法及空性(摘录)

一、佛教超胜其他宗教之处

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佛教不怕他人驳斥,也不怕自己的观点建立不起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讲过:“不管比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对于佛陀的教义,若只是一种崇拜或恭敬,那叫做信心,而不叫智慧。其实佛教经得起任何考证、观察,无论是世间的因果轮回理论,还是出世间的中观、如来藏思想,都千真万确、颠扑不破,不怕被任何人驳倒。

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历史上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文学巨匠,他们对佛教的评价如何,大家应该也很清楚。比如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中曾对基督教有所驳斥,在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说:“无论从智慧或品德上看,我都觉得耶稣不像历史上传颂的那样高超。我看在这些方面,释迦牟尼佛和苏格拉底的地位要比他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基督教不好,而是从公正的立场来看,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确实超过其他宗教。从慈悲方面讲,尽管基督教也提倡仁爱,伊斯兰教也提倡平等,但他们所关注的范围,充其量只有人类,而不包括其它众生。对于动物,有些宗教认为可以杀戮,甚至对于异教徒,也号召用武力统统消灭。然而按照佛教的教义,这些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哪怕怨恨的敌人要砍你的头,你也应以无尽的大悲心爱护他。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完全舍弃自我,一心一意、无有条件地利益所有众生,这样的宗教是否值得提倡?

而且从智慧上讲,我也看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书,相比之下,佛陀的智慧实在无与伦比。在藏地,佛陀亲口宣讲的《大藏经》有108函,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度大德所造的论著有200多函,这其中都描述了万法的真相,看后令人大为折服。因此,我们崇拜释迦牟尼佛,并不仅仅是源于信心,毕竟信心分为迷信和正信,有信心不一定都正确。但如果你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佛陀把真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并且找不到任何过失,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佛陀为什么不去恭敬?

当然,佛陀最精华的思想,即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人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整天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诚如志公禅师在《劝世念佛文》中所形容的:“有有无无都麻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所以,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有时候看来,许多现象令人心生悲悯。其实人生如此短暂,几十年一晃就过,倘若一味耽著自己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徒有一身恶业而已。因此,大家一定要对空性有所认识。

不过,如今很多人由于没有系统闻思过,始终对空性有一种误区。有些学禅宗的人认为:“既然万法均为空性,善恶就不必太执著了,放生等善行也不用做,因为这是一种执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说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你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取舍因果、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从前在藏地,汉地和尚摩诃衍来弘扬禅宗。尽管禅宗至高无上,从《唐高僧传》、《宋高僧传》、《续高僧传》的历史来看,许多利根者依此而一闻千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当时他弘扬禅宗却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就提倡什么都不执著,有些藏族人听信其言,致使寺内原有的供佛传统突然间断,佛像前居然断了供灯。(你们若去过布达拉宫等地,就会知道藏地供佛的传统由来已久、十分殊胜。)这种做法让许多有识之士难以接受,他们就遵照菩提萨埵的授记,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论师来跟他辩论。最后,以摩诃衍失败告终,藏地又重新树立起了次第修行的传统。

因此,次第修行相当重要。虽在禅宗或密法的最高境界中,万法都是空性的,不能有丝毫执著,但我们尚未证悟之前,还是应当放生、念佛、读经、行慈善、做功课……这些一定不能断。否则,积累资粮的门如果堵塞了,将来则很难趋入解脱。所以,你们若没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间断行持善法,尤其是要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二、空性并非为“无”,而是有光明如来藏

或许有人会问:“在究竟实相中,假如一切法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呢?”是从空性中一种明清的部分产生,这个明清的部分就叫“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解非常甚深,它是佛陀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教言,讲述最广的论典是《宝性论》,经典就是《如来藏经》;而密宗的《大幻化网》、《喜金刚》等中,对此也有非常细致的阐述。

既然如来藏是存在的,那它跟外道所承许的实有又有什么差别呢?学过《入中论自释》的人都知道,这部论专门引用了《楞伽经》等教证,说明如来藏的实有与外道有何不同,与小乘宗有何不同。实际上,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要想获得这种境界,显宗通过推理或禅宗教言可以证入;密宗则以修气脉明点、观想本尊等途径,很快就能获得这种状态,或者也可依靠最殊胜的大圆满修法,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迅速认识心的本性,现前如来藏光明。

假如以窍诀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外在的器世界,还是你内在的心识,本体皆为空性,这是第二转法轮的教义;而在本体空性的同时,实际上它光明不灭,有一个明清部分,这就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当然,万法的本体也并不单单是一个空性,或者一个光明。这样的本来面目,如果以我们的分别念、语言表达,就像用小小的仪器测量整个宇宙,或者用小鸟的翅膀丈量无尽虚空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只有真正证达了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才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来藏的境界既然如此甚深,那我们在凡夫地时,有没有机会了解它、认识它呢?有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在各自的论著中,讲过空性和光明的相关教义。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能像圣者一样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但依靠上师和大德们的这些教言,还是可以逐渐认识心的本体。

那么,如来藏方面的教言具体有哪些呢?显宗中有《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及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等。在此基础上,大家若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习密宗的《大幻化网》,以及最殊胜的大圆满、大手印。

当然,你们作为北大师生,要一开始就直接通达大圆满的境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你不能通达,也要知道世间上最甚深的学问,就是空性和光明,亦即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教义。从窍诀上讲,它分别是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开显的。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若想真正通达佛教,需要了解的教义特别多。但你仅仅是了解还不够,还要看能不能在生活中将这些用上。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部分人学过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学过汉传佛教。你学过藏传佛教的话,就会知道它在中观和如来藏方面的论著相当多,我也翻译过一些,今后有机会、有因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你如果通达了般若空性,那解脱绝对没问题。相反,假如没有了悟空性,就不可能明心见性,获得阿罗汉、菩萨等任何圣果。因此,要想真正出离三界轮回,行持其他善法只是间接的因,唯有证悟空性才是直接的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授       佛法)(五明学佛网:教授       佛法)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守端禅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黄夏年教授:禅宗研究一百年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教授:惟贤法师与七塔寺 

 黄夏年教授: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黄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进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天台德韶与天台宗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 

 黄夏年教授:明州佛教与四明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