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昌法师:用平常心成为自在的人


   日期:2012/3/18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佛教的根本来看,学佛的目的在于让我们获得像佛一样的解脱自在,像佛一样的智慧慈悲,像佛一样的福德圆满,像佛一样的明了事理,像佛一样的自度度他;换句话说,学佛就是让我们像佛一样的面对生活,提升生命的本质,升华自己的人格。那么,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怎样去完成这个过程呢?

  一、做本份事。本份事就是自己本来该做的事。一个人不管身在怎样的环境,处在那种地位,都有该尽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从出家人的角度来说,本份事贯穿在维护常住(寺院)、诵经、坐禅和弘化的几个方面:做好寺院所交代的不论是洒水扫地还是烧火做饭的事;在读诵经典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和解脱的方法;在禅坐的功夫中,获得定慧均等,趋入解脱;根据自己的证得,去随缘度化。从在家人的方面来看,本份事就是学习、工作、养家和敬老抚小了:学习世间和出世间的所需学问;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尽职奉献;用工作所得的财物,满足家庭的需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养父母,从德智等方面教育子女。总之,做本份事就是让我们把身心安住在该做的事情上。

  二、持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活在当下的心。简单的来说,平常心也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的心。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嫉妒他人的成就超过了自己,全力以赴地做好该做的事;不羡慕别人的所得比自己多,用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所得;于任何时间,任何状况都能保持一颗清净平等、正直善良的心,在荣不骄,在辱不卑;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假无常的,认识到这个缘起无常的空性,就能看破放下,放下就会活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其实,修行的原因也是让我们直面承担,保持这种平常心罢了,所以说“平常心就是道”。因此,持平常心就是让我们保持面对现实、了知空性的心。

  三、成自在人。成自在人就是让我们成为不为生死烦恼所系缚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在到财色名食睡等欲望方面的支使下,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溺在烦恼的深渊里,欲出无能,欲休不止,心被环境所转,身心方面得不到自在;面对缤纷复杂的现象世界,用缘起的理念正确认识,不动念,不动心,不起相,就能不起像,不起想,不著相,不为任何的念所动,不为任何的心所动,不为任何的境界所动,这样环境就被心转;假如在这个基础上在“四圣谛”中了知集起痛苦的苦因,明了烦恼的苦果,找到灭苦的方法,就能得到究竟的自在。所以,成自在人就是让我们成为解脱生死、无碍自在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宽昌法师       平常心)(五明学佛网:宽昌法师       平常心)  

 杨佛兴居士:评“平常心是道” 

 郭元兴教授:人间佛教与平常心是道——答汪燕鸣先生问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什么是平常心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6.平 

 麻天祥教授:超越与回归的“平常心”——论道一对禅超二元对 

 刘先和居士:平常心是道 

 衍慈法师:「平常心」是什么? 

 雪漠: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 

 雪漠:超越之后才有平常心 

 心律法师:最难不过“平常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十二)平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