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要包容不要包庇


   日期:2012/3/20 8: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严法师: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好友或多年的伙伴,那更是让人无法接受。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容忍。

容忍是包容的一部分,意思就是接受他,而且是不断的接受他,如果对方还是继续对付你、打击你,你仍然要继续接受他。所以,容忍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但适度的容忍既能保护你,也能保护他人,不但你不会因此而被对方伤害或牺牲,同时又能避免让对方做出伤害人的事,将来对方是会感谢你的。

就像刀砍在石头上,石头可能会被刀砍出缺口,可是如果砍在非常柔软的棉花上,或是其他有弹性的物体上,物体表面不会受伤,刀也不会损坏,这就是以「柔」来容受对方失衡的行为,或反常的打击。

「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回转,另一种是退让。例如,当别人要打你一拳时,你可以转个身或是退让一步,让对方打不到。但这些工夫是需要练习的,就像打太极拳时,别人攻击你,如果你能四两拨千斤,就不需要正面与对方冲突,也不会被打得遍体鳞伤。

所以,遭受别人攻击时,要先忍耐,不要立刻反击,最好回避一下,让他转移注意力,然后再想办法解决。你可以另外再找机会处理,或是让他察觉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经由时空的隔离,事过境迁,或许就有转变的机会,双方甚至可以化敌为友。

「所谓化敌为友」的「化」字十分重要,因为,一味的包容到最后很容易变成「包庇」,要避免变成包庇的关键就在于「消融」的工夫。当你容忍对方一段时间后,他会渐渐觉得好象打错了人、做错了事,觉得对不起你,他的观念可能会开始产生变化。当他的观念转变后,你可以和他进一步沟通,问他当初这样对待你的感觉如何?也可以表明你是真心想帮助他,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如果对方愿意沟通,也乐于接受你,那么,你就是在帮助对方脱离仇恨心了。

所以说,容忍也是一种菩萨行。不过,要化敌为友还是要有智慧,才能够化解,否则一味地包容,可能会变成包庇,到最后不但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对方,就像把毒药吞进自己肚子里,自己也会被毒死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包容)(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包容)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轮法师: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