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禅病


   日期:2009/5/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通常人有对自己、别人、众生和寿者四种错误的执着,而这四种相都源自于“我”的执着。现在,我们以一个禅作者的观点,经由不同的禅修阶段来体验这四相的存在。并试着了解一个禅的修行人,有这四种相的执着时,会发生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这可分成三点来讨论。第一点:我们来看看这四种错误观念所造成的我执,是如何显现在禅修者的行为上。第二点:我要告诉各位,一个有经验的修行人其修行过程,和有助于人避免偏差的方法是什么?而第三点,我们要大致说明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已经禅修多所,并且修行有成就的人或许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pyre wisdom的程度,达到我执已破、入涅盘的境界。其实,一个人要是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一定是还没有开悟。这种人还有我执;有一人开悟的“我”,这是我执的明证。
悟不是目标、不是感觉,也不是可以达到的境界。悟如果是这些的话,就是有形有限,因此还是虚幻的。要是把悟看作目标,并有个“我”得到悟境和利益,那么离智慧还很远。
听完我说的话,你或许会认为你懂。可是一个初学的人很难理解这些经验所带来的喜悦。
假设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之后,你体验到“无我寂灭”的感觉,这时候,你的内心狂喜不禁,你可能会感叹:“真的破我执,入涅盘了。”但是你果真进入涅盘了吗?既然还有入涅盘的我存在,那么最高的境界就还没达到。但是这种体验的震撼太大,连有经验的修行人都可能受骗。
刚才说的这段话是第一个例子,说明错误的我执所产生的偏差。现在来看看第二个例子。
假设一个人修到我执、法执皆破的境界,他会感到完全放松、无拘无束、天人合一,而不在乎天己的关系,因为他的我执已经没有了。他的境界不是喜悦,而是自在;他不会示欢跳跃、大叫涅盘已成。但是不管修行人自己认为已经得到了什么,这种情形还是有我执。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一旦从境界中出来,他可能扬言他了解涅盘,他已经见到了佛的法身,他已经得到了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你的静坐功夫比不上他而反驳说:“少讲废话,你只是在鬼混。”他极可能辩赢你,因为这修行人往往很执着他的成就;你不信他,他就会很懊恼。他可能会回答说:“你没有过我这种经验,所以你不懂。”
更糟的是,旁边也许正好有人自认为对涅盘的了解以及自己的修行成就与经典所言完全吻合,从而肯定这位修行人的话。这个旁观者可能会说,因为他也经历过类似这位修行人的经验,所以,人可以肯定这些经验的正确性。第一个修行人听了一定很高兴,认为支持他的论调的人,才是真道友也。
据说入了涅盘就放得下,很自在。这位修行人听到赞美就高兴,被骂就懊恼,这算什么自在?他的涅盘似乎大有问题。或许这位修行人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会这样回答:“我对褒贬的反应纵然不同,但这不是为了自己,既然我的我执已破,我实在一点都不在乎。不过,为了维护佛法的尊严,我谴责违反佛法的人,赞扬佛法的人。”
我们还能怎么说?要评估这种人的成就就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果因为得了这种境界就认为“哇噻!我已证涅盘、破我执、入佛智啦!”那么他就没有入涅盘。涅盘、轮回、时间,都如梦般消失才是入涅盘;无乐无悲、心中定静才是入涅盘。
说悟也是梦,或许听起来很怪。了解轮回也许比较简单。但是要说两个一样的是幻的话,那么修行人所走的,无疑是一段无奈的历程,因为他拚命地要摆脱一场梦,为的只是步入另一场梦。其实,悟本身不是梦,悟的概念、悟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梦。所以轮回中的众生活在梦中,这个梦里悟的观念,事实上不过是一个执着的对象而已。一旦真正悟了,悟就不再是梦,悟就不在存在。真正开悟的时候,悟就消失了。
修行人就好比一人攀登琉璃山的人,山又陡又滑。登山的人打着赤脚,而更糟的是,满山都上了油,所以他每次奋力爬上去就滑下来。
他锲而不舍地爬,爬到筋疲力尽,倒下来睡。睡醒以后,山都不见了。他发现他所做的努力只不过是场梦,根本没有必要爬,也没有进步可得。但是在梦里,确实有一座山,而修行人如果在梦中没有尽力去做这不可能的事——爬上那座山——他无法梦醒。
因此修行佛法的时候,必须想办法脱离轮回证到涅盘(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两个都是虚幻)。如果在修行过程中你体会到这种开悟的境界,要记住,这还是梦。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到的是那些我执的存在,自认为已经开悟的人,我们第三个例子,要检讨相反、但同样是错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修行人说他对于褒贬、俗事,什么自己的修行,都毫不动心,因为他了解没有涅盘,也没有一个可以涅盘的我,并且世界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梦幻泡影。这种观点相当糟糕,而对于修行人来说,可能比前面所说的两种误解还更危险。
在前两种误解的情境下,修行人死后也许可以到因修禅定而抵达的各层天去。但是第三种修行人的误解却引诱他停止修行。即使他继续修行,也可能有福气进入无色界。可是如果他认为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一切都不重要,而中止修行的话,死后就会堕入畜生道,无法进入天、人两道。他的堕落是因为愚痴。
大家不要以为这三种错误都是稀见少有的(精进的修行人很容易遇到上述的境界)。因此,你可以了解一个师父有多重要,他能引导学生避开这些陷阱。没有这么一位向导,修行人虽然自信修的是佛法,却很容易走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       禅病)(五明学佛网:圣严       禅病)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