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明上师:禅净不二


   日期:2012/4/12 14: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净二教》

作者:智明上师

 2011年8月21日下午13点12分   

《禅净二教》 - 智明上师 - 智明上师心记

  现在谈禅的修证与净土的修证。禅讲开悟——悟到这念心,所以祖宗讲破三关,这是禅宗特别的法门。若依《圆觉经》来讲,“圆觉”就是指我们当前这念觉性,分有四种层次。第一,凡夫随顺觉性;第二,贤位菩萨随顺觉性;第三,地上菩萨随顺觉性;第四,如来随顺觉性。先从凡夫地修起,有了进步,由凡夫进入贤位菩萨,继续用功,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等到事理圆融,契悟了中道实相,就成了地上菩萨;再用中道实相观破除无明,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现,最后究竟成佛,证入色空一如,境智双融,常寂常照,常照、常寂,这就是如来随顺觉性。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就这是常寂光净土,这就是如来,所以,由凡夫到佛的境界,有这四种层次的差别,就禅宗的修证而言,要达到成佛的境必须硕三关,即初关、重关、生死牢关。开悟就是破了第七识,就是破初关,第二见到初一的月亮,破重关,就是破了八识田中的法尘种子,月亮渐渐光明了,破了生死牢关,即见到了如来大光明藏,等于十五的月亮圆满了,这就等于净土宗所说的常寂光净土。净土宗的祖师讲:“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个定水珠、定火珠、定风珠”。

 我们的贪心是水,嗔心是火、痴心是风。心当中起了欲爱、色爱,念一声阿弥陀佛,弭平心中贪念,就是定水珠,人家骂我们一句,嗔火即将上升时,念一句阿弥陀佛,把心念一转,这就是定火珠,起了邪见、生了愚痴,念一句佛号,转化这念痴心,这就是定风珠,所以念佛即是修定,目的亦在于定心,净心,若从果上来讲“土”,净土分有四种:第一,凡圣同居士:就是我们世界,有凡夫也有圣人。不一定念佛的人才能去,凡是修行学佛的人都能去,就是不信佛,但只要是好人、贤人,一样可到凡圣同居士。第二,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士带业就能往生,而方便有余土必须消业才能往生。只有证到阿罗汉果,贪、嗔、痴、慢、疑、邪见——六根本烦恼完全漏尽时,才能往生到方便有余土。第三,实报庄严土,真正发菩萨心的人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也就是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即经上所说:“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我们做了一件功德而能不生骄傲,功成不居,并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罪过自己来承担,能有这种心量,就是真正发菩萨心的人。将来的果报就是实报庄严土。第四,常寂光净土,就是成佛的境界,“常寂”是指这念心达到不变不动,也就是达到寂灭,当下便得见阿弥陀佛的法身,这就是常寂光净土。此乃佛教每个宗派都想达到的境界,所以佛法上讲:“方便有多门,归无二路”。凡圣同居士及方便有余土等于破了初关,实庄严土等于破了重关,常寂光净土等于破了生死牢关。


            阿  弥  陀  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