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日期:2012/4/17 1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62集(净土法门法师)  

世间最伟大的事业,教学!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你自己不开悟,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开悟?你自己心浮气躁,你怎么能帮助别人得三昧?这些是现实的严重问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习气放下?没有别的,你的贪瞋痴没有淡化。经念得再多,讲得再多,贪瞋痴不降温,没有用处,那是我常讲的,你搞的是佛学,你不是学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经上佛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人是真正在学佛,他有受用,他不是搞佛学,他是学佛。学佛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每天研究经,每天讲学、教学,劝别人更重要是劝自己。时间久了,开头是劝人的这个念头多,劝自己的少,可是时间长了,不知不觉自己就契入,得真实受用。 

不过这个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要学习,那就是世尊教导我们的,「以戒为师」,还有一个,「以苦为师」。持戒还容易,吃苦难!你要是不肯吃苦,你持戒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说的以苦为师,这里头有大道理。他老人家为我们示现,一生没有改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走的时候在树林,不是在房屋里头,在野外,这是教什么?教以苦为师。苦,是我们受苦,在佛陀呢?佛陀其乐无比,你什么时候看到他有痛苦的相?一切时、一切处,你看到世尊都是满面笑容,柔和质直。世间圣人孔夫子,你看他的学生对老人家的赞叹,老人家表现在外面,温良恭俭让。学生对老师的看法,老师温厚、善良、恭谨,对人恭敬,对事谨慎,节俭、谦让,这个德行多么值得人赞叹。里面节俭,就是以苦为师;谦让,好事让别人,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那个生活是多快乐,那是人生真正最高的享受。 

********************************************************************
  

所以最重要的,帮助众生破无明。垢是染污,闇是闇钝,这人没有智慧,愚痴,这是什么?都是业障。照破是帮助你消业障,业障消了智慧就长。「故此下重显智光妙用,而曰消除垢冥等等」。这个底下接着就说,经文上「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三垢」,这下面注解就很清楚,「贪瞋痴三毒之异名」,就是三毒。这个名词我们要记住,要常常提醒,那个贪的念头起来了,毒!病毒现前了;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瞋恚心起来了,毒又发作了。愚痴是对于事迷惑,不了解事实真相,是非邪正颠倒,这叫迷惑、愚痴。佛用戒定慧来对治,持戒破贪欲,修定破瞋恚,智慧开了,就不愚痴,就离开愚痴,所以戒定慧三学就是对治贪瞋痴三毒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什么方法来断贪瞋痴?用戒定慧。菩萨六度里头,用布施、持戒对贪的烦恼,用忍辱、禅定对瞋恚,用禅定、般若对愚痴,好方法!你能够修三学六度,三学是戒定慧,三学六度能帮助你拔除三毒烦恼,这是病毒。这个三毒烦恼拔除了,你身心自在,清凉自在。这些东西,六道众生人人都有,都是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用它不觉悟,不觉悟就是愚痴。 

冥,三垢冥,「冥者,无知也。《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实义是什么?是诸法实相。让你对一切法的真相无知,你不知道,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你就不会对于一切法的分别执着放下,不肯放下分别执着,你就造业。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一切法,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是菩萨。那一切法对你障不障碍?不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从哪里生的?障碍从分别执着生的,菩萨用它,不分别、不执着,所以不障碍他的清净平等觉。妄想分别执着,清净平等觉就没有了,执着,清净没有了;分别,平等没有了;妄想,觉没有了。要知道,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变质了,变成贪瞋痴慢。所以「能覆实义」,覆是盖覆,诸法实相没有了,见不到了;「及障真见」,真见是真实的知见,所以用「冥」字来形容它,冥是黑暗。我们在黑暗当中,日月灯都没有,你什么都看不见,愚痴就像在黑暗当中一样。 

明,是明济众厄难,「明者,显也,备也,盛也,成也」,它有这四个意思,显明。「济者」,有度的意思,有救的意思,救度、救济。明济这两个字,「于《会疏》本作广济,故知明济即广度之义」,明显的救济,广度众生。六道众生真可怜,可怜在贪瞋痴。大富大贵的人,他还有贪瞋痴就是可怜悯者。什么人是聪明人,什么人是有智慧的人?学佛的人是聪明人,学佛的人是智慧人。为什么?佛在经典上教他,「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真的断干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超越六道轮回,这才真正是明济众厄难,他超越了。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63集(净土法门法师)  

确实,我们在现前,每天从电视、网络、媒体所报导的灾难信息,频率不断在上升,灾害也不断的趋向严重。这是什么原因?经上告诉我们,是众生贪瞋痴三毒,以及种种不善言行所招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不能不明白。灾难怎样才能够化解?经上也明白告诉我们,「佛之智光,悉能明济」。六道轮回的因,经教里面佛为我们透露得很多,总的来说,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浅说,就是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错了、想错了,于是我们做错了,做错了是造业;想错了、看错了是意业,讲错了是口业,做错了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造作,就是现在六道流转生死的果报。在这个地方特别加了这一句,众厄难,也就是说众多无数的灾难。我们今天读这一句经文感触很深,因为它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正遇到的就是这些。

佛光普照这是救苦救难的真因,所以接着说「佛光普流」,就是普照的意思,「清净、欢喜、智慧之德」,帮我们消除三障,清净消除贪欲,欢喜消除瞋恚,智慧消除愚痴,清净、欢喜、智慧是性德,消除贪瞋痴三障之冥。我们很有幸,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我们有没有把三障消除?这个三障就是常讲的业障,学佛的同学,我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业障想尽方法去消除它。为什么除不掉?我们遵照经典的教诲,佛菩萨的教化,天天在修持,诵经、念佛、拜忏,做好事,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好像对于业障没消除多少,还甚至于可能这业障还在增长。贪瞋痴慢疑真的是在增长,什么原因?我们所修学的不如法,修学的果德没有现前。果德是什么?清净、欢喜、智慧,实在就是本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欢喜是平等,智慧是觉,没现前;换句话说,我们修行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于是乎对佛法怀疑愈来愈严重。

这是今天社会许许多多学佛同学共同遭遇的问题,我们怎样解释、怎么来应对?不能不知道。修行出了问题,佛的指导是绝对正确的,戒定慧三学,不能躐等。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也知道、也会说,可是戒律真的疏忽了,没有在这里下功夫。所以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见到许多佛门同修,在家疏忽了《十善业道》,没有真正讲究十善业,没有真正奉行十善业,所以功夫不得力,业障消不掉。出家的同学,《沙弥律仪》疏忽了,那是出家人的根本戒,沙弥律仪没有做到,不是佛的出家弟子;十善业道没有做到,不是佛的在家弟子;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称佛门弟子,不是真的,有名无实。

这一门课要怎样把它补起来,这个重要,要不认真补起来,这一生空过了。从哪里补起?净业三福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你不能不遵守,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四句十六个字。在中国古代,祖师大德教我们,用中国传统儒、道扎根,扎戒律的根、行门的根,比学小乘还容易。儒家行门的根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这四科。世尊在小乘经里面教我们扎根,也是这四个根,小乘经里面讲伦理、道德、因果。我们今天不学小乘,用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一句三个字,总共三百六十句。大家细细去观察,这一千零八十个字是不是讲的五常五伦、四维八德?是!那就是戒律的大根大本。中国人从小就学习,家教,父母教你,这个根多厚,所以他入佛就不困难。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全讲的是因果,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分量也不多,总共只有讲了一百九十五桩例子,它是举例,一百九十五个例子,都给你说善恶报应。三福里头,慈心不杀这是因果。用这两样东西来做我们十善业的基础,那十善业道就四平八稳,坚固有为,我们想想对不对?

今天我们的毛病出在哪里?没学《弟子规》,没有学《感应篇》,所以十善业也就不起作用;如果有《弟子规》、有《感应篇》,十善业就起作用了。不能像阿罗汉那样的清净,你比社会一般大众清净多了,你得清净心的受用,清净心生智慧,少清净心生小智慧,大清净心生大智慧。我们问题就在此地。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严持戒律学起,有这个优良的基础,再学菩萨的六波罗蜜。放下贪欲,那是布施之德;放下恶行,持戒之德;放下瞋恚,忍辱之德;放下懈怠、懒散,精进之德;放下心浮气躁,禅定之德;放下愚痴,智慧之德。欢喜心现前了,欢喜心是什么?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身心自在,就是离苦得乐了,灾难就能够化解。这是佛光普照,佛光对我们的加持,真的帮助了我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戒定慧)(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戒定慧)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