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然教法师:本焕长老圆寂我们到底要悲伤什么?


   日期:2012/4/19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2年4月2日本焕长老于弘法寺安然示寂。寂灭’二字是‘涅盘’的义译,寂灭是简单的翻译,详细地翻应该是‘圆满清静寂灭净乐’。“圆寂”和“死亡”形式上看似一般,从信仰角度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人说佛陀去世称为“涅槃”,因为佛以死为乐。并且引用儒典“死反吾真”的说法来类比,证明佛经“寂灭为乐”之旨,其实这是对佛法的不了解所致。

寂灭是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所以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就是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 

莲池大师说: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灭者,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盖是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前古后今之所不能代谢,成劫坏劫之所不能推迁,真常独露,苦乐双亡,故名曰乐。六祖云:“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正明照之极,乃错认为死耶?若以死为乐,则宜速死以返吾真,而不可一朝生矣,是断灭、枯灭、绝灭、灰灭之“灭”也,安得滥语佛之寂灭?

这里充分说明了死和寂灭、圆寂的区别。死亡是由于没有修证的功夫,未能出离六道,随业受报落入轮回的表现。圆寂是通过修行达到智慧圆满、烦恼寂灭的境界,了脱了生死,不受轮回。所以往往佛教高僧大德往生都称为圆寂,是对出家人的肯定,是一件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殊胜之事,并非是一件悲伤之事。台湾知名佛教领袖、“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80岁圆寂,灵堂只掛一幅“寂灭为乐”的挽联以作鼓厉。在遗嘱中告诉后人:身后事是庄严佛事,不可辦成丧事。

在佛入灭的时候也有弟子悲伤,这些是什么人呢?《遗教经》阿耨楼驮告诉我们说:“于此众中,若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所作未办者就是指的还没有了脱生死的人,还没有了达涅槃究竟义的人。为什么对于佛的涅槃不要悲伤?佛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因为佛陀了脱了生死,不来不去,游戏人间,表法示人,宣示无常。如果佛不入涅槃,对以自身执着的我们会更加执着,以为色身可以常住不坏。因此佛以不生灭示现生灭,处在生灭的我们哪里有资格悲伤不生灭的人?

老和尚一生抄经、建寺、慈善、度生,一生匡扶道风不遗余力,戒行精严,修正功深,扶道风不遗余力,爱国爱教无怨无悔,弘法利生永不疲倦,救度含灵无量无边。老和尚如今神归安养,得大解脱,寂灭大乐。我们这些沉溺在五欲六尘的众生,我们这些被生死束缚的人,就算要悲伤,也应该为自己没有修行,没有功夫而悲伤。所以情执深重的我们不要悲伤错了地方才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然教法师       圆寂)(五明学佛网:然教法师       圆寂)  

 杨曾文教授:爱国爱教,垂范千秋――纪念圆瑛大师圆寂50周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四、禅的渐修方便与顿悟 缅怀古德禅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于纪念永嘉大师圆寂日的宿觉宴开示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本性法师:法乳恩深——授法恩师明旸长老圆寂七周年纪念 

 吕有祥教授:佛教使命与人间佛教的杰出践行者——真禅大师圆 

 高永霄居士:日僧荣睿大师圆寂一二五○周年祭 

 高振农教授:漫谈玄奘的爱国主义思想——纪念玄奘圆寂133 

 杨曾文教授: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楷模——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 

 游祥洲教授:法将如云,慧命长在人间——纪念印顺导师圆寂有 

 能利法师:完善僧团管理 加强僧才培养 —— 在上海玉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