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经学习:学佛人,勿因噎废食 失信心


   日期:2012/4/19 12: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在学佛的过程中,因为自己分别心比较强大,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偏激,从而对于学佛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在《华严经》里面也是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比如“……佛子!菩萨摩诃萨见佛无量光色、无量形相,圆满成就,平等清净;一一现前,分明证了。或见佛身种种光明,或见佛身圆光一寻,或见佛身如盛日色,或见佛身微妙光色,或见佛身作清净色,或见佛身作黄金色,或见佛身作金刚色,或见佛身作绀青色,或见佛身作无边色,或见佛身作大青摩尼宝色。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或见佛身其量十肘,或见佛身二十肘量,或见佛身三十肘量,如是乃至一百肘量、一千肘量。或见佛身一俱卢舍量,或见佛身半由旬量,或见佛身一由旬量,或见佛身十由旬量,或见佛身百由旬量,或见佛身千由旬量,或见佛身百千由旬量,或见佛身阎浮提量,或见佛身四天下量,或见佛身小千界量,或见佛身中千界量,或见佛身大千界量,或见佛身百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千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百千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百千亿那由他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无数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无量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无边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无等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数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称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思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量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说大千世界量,或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大千世界量。佛子!菩萨如是见诸如来无量色相、无量形状、无量示现、无量光明、无量光明网,其光分量等于法界,于法界中无所不照,普令发起无上智慧;又见佛身,无有染著,无有障碍,上妙清净。佛子!菩萨如是见于佛身,而如来身不增不减。譬如虚空,于虫所食芥子孔中亦不减小,于无数世界中亦不增广;其诸佛身亦复如是,见大之时亦无所增,见小之时亦无所减。佛子!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随其心乐,见诸佛身种种化相,言辞演法,受持不忘,而如来身不增不减。佛子!譬如众生命终之后,将受生时,不离于心,所见清净;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离于此甚深三昧,所见清净。” 

这段很明确地说出了,我们众生因为各自受污染的程度不同,对佛和佛法了解会有千差万别的看法,其实佛和佛法从来没有改变过。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看月亮的时候,就会觉得月亮有圆有缺,实际上月亮从来没有改变过。 

现在,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看到的佛法是由世间的人演绎出来的。当然其中主要是以我们佛弟子宣传的最多。这些宣传佛教的人,他们的水平、知识、修为不同,各自对佛教的理解自然会千差万别。所以,他们演绎的佛教自然是千差万别。但是佛教可以说是不一样吗? 

甚至有的宣传的人根本不信仰佛教,从反面来宣传佛教,那么这样的结果会如何呢?再说我们佛弟子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的人,怎么能把佛教能演绎得像佛陀在世的时候一样呢?所以,大家看到千差万别佛教演绎的时候不要惊慌,不要因此而退失信心。 

应该知道佛和佛法从来没有变化过,一切只是我们接触到别人演绎佛法的不同。这也跟我们自己的善根有关系,或者说是跟自己的福报有关系。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跟我们的成见有关系,我们的成见障碍了我们对外界的融洽。 

当然从佛教角度来看,不管是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我们是不会去分别的,都是好事情。因为一切缘起性空,所以,没有全坏的事情,也不会有全好的事情。要是这也不能明白,我们就惨了,我们的烦恼就没完没了了。对佛法有没有信心是你个人自己的事情,丢失了信心是你自己的损失。 

当然我们作为佛弟子,要是不好好宣传佛法那就违背了佛陀的教诲。我们学佛的最终是要出来宣传佛教,广度众生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好好努力,使得我们能够尽量圆满地演绎好佛陀的本意。

再比如在《华严经》里面还说到:

“……复次,佛子!譬如日出于阎浮提,先照一切须弥山等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后照于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示广大智,然后普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熟故。而彼如来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大行,乃至后照邪定众生。’但放光明平等普照,无碍无障,无所分别。佛子!譬如日月随时出现,大山、幽谷普照无私。如来智慧复亦如是,普照一切无有分别,随诸众生根欲不同,智慧光明种种有异。佛子!是为如来身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复次,佛子!譬如日出,生盲众生无眼根故,未曾得见。虽未曾见,然为日光之所饶益。何以故?因此得知昼夜时节,受用种种衣服、饮食,令身调适离众患故。如来智日亦复如是,无信、无解、毁戒、毁见、邪命自活生盲之类无信眼故,不见诸佛智慧日轮。虽不见佛智慧日轮,亦为智日之所饶益。何以故?以佛威力,令彼众生所有身苦及诸烦恼、未来苦因皆消灭故。佛子!如来有光明,名:积集一切功德;有光明,名:普照一切;有光明,名:清净自在照;有光明,名:出大妙音;有光明,名:普解一切语言法令他欢喜;有光明,名:示现永断一切疑自在境界;有光明,名:无住智自在普照;有光明,名:永断一切戏论自在智;有光明,名:随所应出妙音声;有光明,名:出清净自在音庄严国土成熟众生。佛子!如来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种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种种刹中种种佛所诸菩萨众,其菩萨等见此光明,一时皆得如来境界,十头、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皆悉清净。彼诸菩萨先所成就诸处诸地,见彼光明转更清净,一切善根皆悉成熟,趣一切智;住二乘者,灭一切垢;其余一分生盲众生,身既快乐,心亦清净,柔软调伏,堪修念智;地狱、饿鬼、畜生诸趣所有众生,皆得快乐,解脱众苦,命终皆生天上、人间。佛子!彼诸众生不觉不知,以何因缘、以何神力而来生此?彼生盲者作如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是时,如来住普自在三昧,出六十种妙音而告之言:‘汝等非是梵天,亦非梵化,亦非帝释护世所作,皆是如来威神之力。’彼诸众生闻是语已,以佛神力皆知宿命,生大欢喜;心欢喜故,自然而出优昙华云、香云、音乐云、衣云、盖云、幢云、幡云、末香云、宝云、师子幢半月楼阁云、歌咏赞叹云、种种庄严云,皆以尊重心供养如来。何以故?此诸众生得净眼故,如来与彼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子!如来智日如是利益生盲众生,令得善根,具足成熟。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佛是平等对待一切的,就像上面说的。佛就像日光一样,普照一切大地,从来没有想过要先照谁或者是后照谁的。只是随着每一个人的根器不同,水平不一样,理解和受用不同。实际上还是像前面说的一样,是因为我们的成见不同而感受不一样。佛教利益一切众生是不分别的。

同时,还强调了信不信,或者说是接受与不接受佛的道理都一样能受到佛给予的好处。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就算你不信佛教,但是因为你身边的人信了,他们所行的善行,或者说他们的行为自然不会给你造成障碍,甚至还会帮助到你,成就到你……这就是现实的好处啊。 

所以,你对于佛教是信还是不信,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可以这样说,你信得越深入,你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因为生死烦恼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对于任何人是一样存在的,不会说你有我没有。只有学佛了、成就了、成圣了生死烦恼才会减少乃至断除。所以,学佛不是为哪一个人而学,是为自己而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经       信心)(五明学佛网:佛经       信心)  

 会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 

 其它:读诵佛经的“出入法”(黄震铭)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他力信心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杨曾文教授: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信心铭》浅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