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问答


   日期:2012/4/19 15: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索达吉堪布:西北大学问答

 

 

『 2011年11月10日下午 』

(一)问:我是陕西省社科院的佛教研究者,也是佛教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我想请教堪布,我们生生世世不断轮回,到底有没有最早的第一世呢?

答: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有结尾(指解脱轮回),但开端因为极其漫长的缘故,相关佛学资料中经常说是“无始以来”。
关于“无始以来”的解释,不同论典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认为,众生最早处于一种无记法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虚空,但又不完全一样;有些认为,最开端是没有的,因为是无始;还有些认为,众生应该有个开端,但这个开端没有历史记载,由于时间过于漫长,才叫做“无始”。

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正如一位大德所言,我们最早怎么样不是很重要,走好眼前的路才是关键。

(二)问:我是西北大学的本科生。好多人总是在生命的尽头,回顾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遗憾。那我们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意义?

答:确实,不仅仅是普通人,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会在临死时,才发现一辈子做了很多错事。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人能及时反省这种错误,而有些人从来也没有这种机会。但不论是哪一种人,如果你真想对自己负责,就应该学会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有几种方式:上等的,是用自己的一生为一切众生造福;中等的,为了自己而行善积德;下等的,不做损害其他众生的事,毕竟所有的生命都同等珍贵。以这些方式,可以弥补往昔所造的很多罪业。当然,这些罪业,还可以通过佛教中的忏悔得以清净。

问:人生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快乐的,有些却是苦难、充满困惑的?

答:世间有些宗派认为,人生的苦乐由上帝赐予,或者由大自在天决定。但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生的主宰就是自己,并不是别人来掌控的。否则,真有一个造物主的话,他让谁快乐,谁就快乐;他要谁痛苦,谁就痛苦,这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我没有做任何坏事,他就平白让我受苦;我没有做什么好事,他却让我天天快乐,这样的话,造物主可能会常常被大家埋怨。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快乐,是由于过去做了善事;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往昔造了恶业——这个概念乍听起来,恐怕有些年轻人不接受,但它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就好比你播下毒药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只能是毒药,绝不会是妙药。同样,一旦你造了恶业,未来只能成熟苦果,而不会招致快乐。因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所以,如果你想今生快乐、来世快乐,乃至生生世世都快乐,就尽量不要造杀生等诸多恶业。否则,只要造了恶业,它要么会在你今生成熟,要么会在来世成熟,迟早都要感受这种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充满快乐,有些人却饱尝痛苦,这一切苦乐其实都是自作自受。

藏传佛教有位大德叫智悲光尊者,他对因果曾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就如同大鹏在空中飞翔时,影子虽然暂时看不到,但只要它一落地,影子马上就出现了;同样,一个人造了业的话,这个业力便会一直跟着他,只要因缘成熟,痛苦或快乐即会当下现前。这是非常深奥的因果道理,希望大家能经常思维。现在很多人没有因果观念,只要肚子填得饱,日子过得舒服,其他什么都不顾,这种社会现象是特别可怕的。

(三)问:我是佛教的业余爱好者,读过一些佛经,对轮回转世特别感兴趣。因为一方面来讲,轮回转世和我们息息相关,到底有没有轮回?有没有来世?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再一个就是,轮回转世的理论,对佛教来讲是个基础,如果没有轮回转世了,佛教的其他理论也就变成空中楼阁了。

关于轮回转世的证明,刚才您也讲了一些案例。但现在的证明,好像都是基于案例。案例总是有限的、不普遍的,就算搜集了上万个案例,跟人类总数相比,也只是少数。所以,单凭案例很难让大部分人心悦诚服,可能需要一些理性方面的证明,来弥补这个不足。请问堪布,您在这方面有没有开示?

答:我们建立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证,也就是逻辑论证,在藏传佛教中叫“因明”。因明中对轮回转世的证明,最尖锐、最根本的一种推理,就是死时心的最后一刹那延续存在[1]。如果你对这个不能反驳,那不需要其他的,这个理论就已经成立了。

第二种方式,即是案例。实际上,如果你没有能力推翻这些案例,那这个理论也是成立的,我们不得不承认。

要知道,一个理论能否成立,不是看多少人愿意接受它,而应该看它是否站得住脚,用因明术语来说,就是看它有没有所害。假如只是用人数来衡量,唐朝西安有100多万人,大部分都是学佛的,不可能不承认前世后世。而如今21世纪,大多数人不信仰佛教,肯定也不承认轮回转世。但若是一国之君推崇佛教,许多人又有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所以,以人多、人少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成立,这不一定很正确。

再说了,如今所谓的科学,也是极少数科学家揭示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世间上的纯金非常难得,同样,甚深的真理也很难发现,如果因为不能被很多人发现,就否认它的合理性,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有些人若实在不承认前世后世,可以空出一定的时间,找些藏传佛教的格西,面对面地进行理性辩论,这样比较容易生起真实的见解。

(四)问:我是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平时对佛教也感兴趣。佛教中讲二无我,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如果执著有“我”,就是痛苦的来源。但在轮回学说中,轮回有一个“我”的存在才能成立。前边这个“无我”和后边这个“有我”,这两者是不是矛盾?如果不矛盾,怎么协调?

答:这一点都不矛盾。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法轮中,说“我”不存在,万法都是空性的;但在第一转法轮中,又说“我”要解脱,因为“我”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烦恼,烦恼通过智慧可以断除。这两者实际上并不相违,至于具体原因,大家要系统学习才能明白。不过,我在这里可以大概讲一下:

万法的实相,是我和我所都不存在,这叫做胜义中不存在;但没有证达这样的境界之前,“我”是存在的,包括轮回痛苦、解脱、极乐世界,也全部是存在的。就像你正在做一场梦,梦没有醒时,梦中的一切都有,有快乐也有痛苦,为了获得梦中的快乐,需要断除梦中的痛苦;可是当梦醒了以后,一切就荡然无存了。所以,你梦中的“有”与梦醒后的“无”,这二者根本不矛盾。

佛教中空性与显现的关系,大家要学习一段时间后,才会比较容易明白。而且这个道理特别重要。比如佛说眼耳鼻舌身没有,这些真正去观察,确实是找不到的。这种找不到,并不是它明明有却找不到,而是用月称论师、龙猛菩萨的中观正理去剖析,它的本体点滴不存。但在迷乱显现中,它又无欺存在。

如果学了中观、《俱舍论》等论典,你们就会完全明白“有”和“无”一点都不矛盾,而且这样说非常合理。若不这样说的话,很多问题就说不清楚了。

问:往前推几百年或几千年,地球上可能只有十亿人,但当今已经六七十亿了,如果轮回学说真的成立,为什么人会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

答: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最近刚公布达到了70亿。人类虽然有这么多,但在六道轮回中,并不仅仅只有人类,还有无量无边的其他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跟世间的宇宙观还是有一定差别。按照佛教的观点,世界有无数的世界,众生也有无量的众生。其他世界的有些众生,因为行持善业获得了人身,就会被业力所牵,转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我们这个世界倘若有一天毁灭了,人类又会转生到其他世界去。

如今人类最熟悉的,就只有地球和月球。但佛教中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包括了三千大千世界,这是非常庞大的数目,里面的生命也是不计其数的。

(五)问:我有一个朋友,她去了拉萨,转经轮转反了,回来碰到很多违缘,然后她对佛法就很敬畏。请问,转经轮转反了该怎么办?

答:转经轮一般都要顺时针转,逆时针的话,确实有很大过失。如果她想要弥补,逆转了多少遍,再顺转多少遍就可以了。

问:现在泰国在发洪水,那是一个佛教盛传的大国,怎么还会感受这种痛苦?

答:泰国虽说是佛教圣地,但是出现一些灾难,这也是正常现象。往昔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释迦族也被琉璃王灭族,即使佛陀亲自劝阻,也无济于事。原因是什么呢?在久远以前,释迦族人当渔夫时,捕杀了大量的鱼。而这些鱼,正是琉璃王及其军队的前世。当时,佛陀也显现头痛,因为他当渔夫的儿子时,看见捕来的鱼在辗转翻跳,禁不住地笑了起来,以此业力,成佛后仍示现头痛。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不管是谁,造了业就必定感受果报。

泰国,我以前也去过,确实那里佛教很兴盛,但遗憾的是,除了一些高等大学的博士和出家人以外,在民间,很多人对佛法教义并不太懂。他们只是信仰佛教,经常拜出家人、拜寺院,可是对信心、智慧、出离心、菩提心的了解,还是比较欠缺。就像现在汉地的很多地方,每逢佛教节日、开法会,寺院里都人山人海,但你真正问他对佛教的认识,许多人连“诸恶莫作、诸善奉行”都不知道,甚至一边杀蚊子一边开始拜佛。

现在泰国发洪水,应该也是往昔的业力成熟所致,而他们现在信仰佛法、护持三宝,这对将来会非常有利。要知道,因和果并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包括有些人好心没有好报,这也应该考虑前世的业力。只要以前造了恶因,今生出现恶果是在所难免的。

问:怎么样正确分辨佛教跟邪教之间的差别?

答:最关键是要学习佛法。现在很多人对佛教的了解相当不够,我经常跟一些研究宗教的博士生、研究生讲:“你如果要发表佛教论文,一定要尽量客观公正。不然,你明明对佛教的理念不是特别精通,却打着佛教博士生、佛教研究生的名号,这样的话,你所讲出来的语言,很容易漏洞百出、误导他人。”

若想分清佛教和邪教之间的差别,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佛学水平。如今人们对佛教的误解特别多,觉得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全部都是邪见,正见非常少。所以,大家对佛教要多方面地学习和了解,这样以后,才能树立正见辨别真假。

(六)问:我是善导慈善的一名成员。佛陀在《阿弥陀经》中,讲述了极乐世界的无量清净庄严,但经中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什么样的善根是多善根,什么样的福德是多福德,什么样的因缘是多因缘?什么样的行动和方法,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

答:这在《观无量寿经》中讲得比较清楚[2]。首先,我们应该有虔诚的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孝养父母、行持善法、不杀生、修慈悲心等,这些都是往生的正因。

藏传佛教的净土法门中也说,最根本是要发无上菩提心,自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然后观想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以这样的信心,一日到七日之间,一心不乱地念佛,最终即能往生净土。

表面上看来,这好像特别简单,只要闭关七天就能往生了。但实际上,这要看每个人的根基如何。假如没有好好地忏悔,就算你念了七天,也很难达到一心不乱。因此,藏传佛教的大德特别强调忏悔的重要性,如果能清净往昔所造的罪障,这就是特别好的一种往生善根。

其实,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净土法门方面,若能互相对应、互相学习,对净土宗的弘扬肯定相当有利。原本在往生极乐方面,我还有很多话要讲,但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只好把重点放在分析前世后世上了。

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十分短暂,所以求生净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汉地,依靠前辈大德们的恩德,有“五经一论”这么珍贵的法本,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视,不但要从理论上学习,更要去实地修持。若能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平时也经常观想阿弥陀佛,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时,有缘者一定会往生的。

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讲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们死时一切都带不走,而生前所造的业力,却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因此,我们一定要多积累善法功德,就算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也千万不要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不然的话,实在太痛苦、太可怕了!

(七)问:我是一个初学者。汉传的禅宗讲见性成佛,藏传讲即身成佛。但我们离藏地比较远,学习藏传不是特别方便,如果修汉传的禅宗等宗派,是否有机会在这一世成佛?如果我们发愿这一世成佛,是不是只能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后再修行成佛?

答:记得以前藏地的米拉日巴尊者,在依止上师的第一天,就跟上师说:“请您恩赐衣食与正法,愿我这一世成佛。”上师回答:“衣食和正法不能全部给你,二者只能任选其一。如果你选择我赐予正法,这一世能否成佛,主要还是靠你自己。”后来,米拉日巴选择了正法,一生中历经千辛万苦,特别特别精进,最后获得了金刚持如来的果位。
所以,你能不能这一世成佛,关键还是看自己。假如你把世间的一切抛之脑后,精进修持的话,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这一点,看看古往今来很多大德的事迹就知道了。

其实,不管是密宗、禅宗、净土宗,其究竟教义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要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修习二种资粮,最后现前色身和法身的果位。尽管祖师大德所开创的法门不同,但结果都是殊途同归。

对现代人来说,佛教的真理无懈可击,对人类的很多困惑,也有非常圆满、非常完整的答案,不学就太可惜了。当然,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中,也不能把它当成一种消遣,或者用自以为是的眼光去研究,而应该先把自己内心的错误思想倒空,然后再装进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对佛教有全面、真实的了解,而不会被很多邪见污染。

问:您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需要正面回答。这一世是先修净土往生,然后再修行成佛;还是可以直接发愿今生成佛呢?

答:呵呵,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要看你啊。解脱依赖于自己,我已经正面回答了,但你没有正面理解我的意思。(众笑)

(八)问:我是西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很高兴能抓住最后一个机会提问。如果我们用催眠等方式,知道了自己的前世,那么这些前世对今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在这个世间上,每个人的习性爱好都不相同。有些人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有些人从小就酷爱写作,按照佛经中的观点,这都是他们前世的习气所致。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也说,对任何一个事物而言,内因主要起决定作用,而外因,则是起到一定的影响。

包括你们在座的每个人,今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哪个行业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跟前世的业力有关。那么同理可推,你们今生中所作的善法、恶法,对来世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见解,来对待万事万物、生命现象、宇宙世界等。若能如此,每个人今生中会了知取舍,来世也会非常快乐!

[1] 这样说的理由,在《释量论》中有细致入微的剖析。

[2] 《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西北大学)(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西北大学)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很多人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 

 索达吉堪布:什么东西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