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二十种随烦恼(中)


   日期:2012/4/27 12: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个,「懈怠」。这也是个很麻烦,多少人学习没有办法成就,都是懈怠。读经,决定不能中断,天天要读,天天要学习,养成一个学不厌、教不倦,这孔老夫子说的。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这两句话要做到,乐在其中,真快乐!年轻的时候确实,体力好、精神好,有时候读经读到天亮了不知道,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怎么一下天亮了。像这个事情一个月当中­至少有二、三次,忘掉了,不知道疲倦。所以懈怠,我的方法是上台讲经对治懈怠,逼着你非干不可。不用这个方法,太难了,我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懈怠的反面就是精进,我们精进­不敢谈,但是懈怠是治好了,就用这个方法。

  下面,「放逸」,前面我们说过了。第十六,「昏沉」,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打瞌睡。听经打瞌睡,念佛的时候,甚至于绕佛他都打瞌睡。这很有本事,一面走着他一面睡觉,站着­睡觉都难得,他走着睡觉。这种现象多,常常看到。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让他活动,活动最好的方法让他拜佛。拜佛的时候,口裡面念佛不出声,出声伤气,不出声,所谓是金刚持­,口动,不出声音,拜佛。忏除业障,也得到佛力加持。

  下面,「掉举」,掉举是身心不定,妄念太多。平常自己不知道,我没有在打坐好像没事情,怎么一打坐,妄念这么多,止不住。这种情形,不是平常没有妄念,平常有妄念,你粗心­大意,你没有发现,现在让你静下来,你发现了。让你在这边听经,静下来了,发现了,妄念多。念佛堂裡面念佛,止静的时候,坐下来,这个时候发现了。这都是烦恼。为什么?障­碍你用功,障碍你修定,当然障碍你开悟。

  下面一个是「失念」。失念什么?忘掉了。你发心在这裡念佛念一支香,道场裡面,长香是一个半小时,短的香是一个小时,但是用长香的时间多,都是一个半小时。念个十几分钟,­忘掉了,去想别的东西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想起来。失念的时间长,失念的次数多,功夫不得力,严重的妄想夹杂在裡面,你想修都修不成。这个事情,我年轻的时候有,常有­。用什么方法对治?跟对治懈怠一个方法。所以,我研究经教不会失念,我念佛、念咒都会失念。研究经教,你精神注意到每个字,字裡行间,你不会失念,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几个小时过去就好像一刹那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有的时候到天亮,常常干这种事情。精神好,第二天工作不耽误。

  第十九,「不正知」,不正知是邪见。这裡有什么东西?多半是成见,自以为是,这个很麻烦。凡夫知见,与性德完全相违背。对治不正知有一个好方法,听经、读经,研究古大德的­注疏,从这个裡头建立正知正见。学习,确实没有人指导非常困难,我们不晓得从哪裡读起,尤其是什么东西都想读就坏了。为什么?你虽然不是不正知,你是知道的太杂太多了,也­把你正知见破坏了。不错,都是经典,都是古大德的注疏,可是你要晓得,佛说法对的对象不一样。你知道的很多,你度不了自己,你也帮不上别人,你不能得三昧,你不能开悟。刚­才说了,没有开悟,你所得到的是知识,经论的知识,而不是经论的智慧,这个差别太大太大了!经论的智慧是正知正见,知识不是,知识你会用错,智慧不会用错。知识用错的时候­,后遗症麻烦透了,不是自利利他,是自他都不利,这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真正善知识,指你的路是正路,不是真正善知识,你去求他,可能他把你指到岔路去了,指到弯路去了。­这个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见得很多,这背因果责任。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充面子,不知以为自己知道,这害自己害别人,这要背因果责任。我知道给­你讲,不知道的,没有关係,我再学,我再去蒐集资料,我搞清楚了再给你讲,不丢人。这是做学问正确的态度。

  最后一个,「散乱」。散乱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就是妄念太多、妄想太多,这个在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

  这是二十种随烦恼,介绍完了。如果诸位要想详细的了解,可以参考《三藏法数》,《三藏法数》裡,每一条都有注解,是一部修学佛法很好的参考资料。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三六O集)2011/4/4 档名:02-039-036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