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日期:2012/4/30 8: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初唐四杰”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意即:冯唐年岁老大而不得高官,李广战功卓著而难以封候。受了委曲的贾谊流放到长沙,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迫使梁鸿隐居在海边,难道缺乏清明的时政?所依赖的是君子能安于清贫,豁达的人能懂得自己的命运。

文中提到的冯唐、李广、贾谊和梁鸿都是古代怀才不遇的典型历史人物,尤其是冯唐,标准的美男子,风度翩翩、仪表堂堂,而且是三朝元老,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要本事有本事,要人品有人品,要资历有资历。按今天的说法是标准的德才兼备,是提拔重用的好对象。然冯唐一生就是与升官无缘,每次干部提拔都轮不上他,老是升不了官,身边的熟人同事一个个加官进爵,冯唐到九十多岁了还只是个郎官。郎官是个什么官?郎官是汉代的初级官吏,其职责是担任皇宫的保卫工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保卫处,冯唐顶多只是一个保卫处的处级。

亲朋至交常为冯唐愤愤不平,而冯唐却并不为之所困,仍然是一天到晚乐呵呵。当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总是不能升官时,冯唐说,一不怨天,二不尤人,只怪时运不好。汉文帝好文,自然喜欢提拔文化人做官,而我却以武见长;汉景帝爱用年纪大有资历的老成人,那时候我正年轻;汉武帝上台后,大搞干部年轻化,这时我已经老了。

和冯唐同时代的西汉著名词赋家也是政治家东方朔曾告诫后生:“要学老子,心甘情愿做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官,那才是立身处世的大智慧,虽然人在朝廷,但心态却如耕田农夫一般,吃饱穿暖就行,那你就不会有什么矛盾,才能真的达观,象隐迹山林一样,藏身、藏名于朝廷之上。此法若能终身笃行,什么灾祸也找不到你。”

正是因为冯唐能看得开想得通,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具备东方朔所说的立身处世之大智慧,所以一生虽未大富大贵,但却能安稳长寿,百岁而终。那位历史上有名的大名士梁鸿亦如此,一生不为世俗名利所扰,遁世归隐,避开尘世的烦恼,也是得善而终。而李广虽然勇武天下无双,但由于心胸狭窄,封候无望就自杀身亡;而贾谊尽管才华横溢,但在提拔受阻时便意志消沉,33岁就忧伤而死。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生活中的冯唐和梁鸿总是难得一见,而现代版的李广与贾谊却时常浮诸眼前。当官本位已经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时,各种各样的官场“综合症”便应运而生,抑郁症、神经质居然成了现代官员的常见病之一,一些干部一门心思盯着官位,“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抓紧去活动”,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挪不了位就堕落、升不了官就腐败、提不了职就跳楼,这样的案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难道不是现代人的悲哀吗?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曾经在与第23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说过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在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顺境,‘人生有坎坷,遇人有不贤’,能否在逆境中保持心灵上的平和,是很现实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坚持党性和做人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保持心灵的平衡和和谐。能干事拼命,不能干事读书。”

源潮同志的谆谆之言,对于我们今天的广大干部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人生观的开导,更是一种方法论的指引。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拼命工作,成就事业;认真读书,增长智慧。唯如此,方不愁此生不完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