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怎么吃素才健康?


   日期:2012/5/4 10: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新浪    作者: 李宇銘 (中医师) 

    现代人对于饮食健康,往往用营养学的角度作评价,但其实绝大部份人,也没有计算每一顿饭的「营养成份」,而是认为吃够饱了、每天有吃饭吃菜吃肉了,就够营养;或者认为「越多越好」,每天多喝点奶、多吃点鸡蛋就健康。当然,这跟营养学的观念还相距甚远,但假如每顿饭也去计算营养的话,那样也有点太麻烦了吧?古代人没有营养表,难道都不懂健康饮食? 

    在笔者《评素食之三:素食不够营养?》与《评素食之七: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等文章中,已经指出了健康的素食方式,未必能够从「营养学」的标准来获得,即使从中医的角度也「不讲营养」,那么,究竟如何吃才能够吃出健康?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传统智慧」与「自然法则」了!

  所谓传统智慧,包括了各种古代文明之中对于饮食的理解,当然了,在各种古代文明之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一直延绵至今,没有中断的,参考中医学对于饮食的观点,是十分聪明的方法。  

    上文提到在《黄帝内经》中,一再强调人应该是吃「水谷」为主的,在古代的「榖」,并不单指「谷类」,还包括了现代的豆类与果仁,这些都是日常的主粮,再配合吃蔬菜和水果,这就是几大类「人应该吃」的食物了。

  还有很大量的「传统智慧」记载在中医之中,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了。
  
  除了知道几大类食物还不够,每一类食物还有很多种类,究竟如何选择?有三个角度最值得留意,是中医经常强调的: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  

    因时:吃当时(当造)、当季食物

  每一个季节所生产的食物,反映了该食物能够适应该气候特点,也能够帮助人们适应四时变化。例如夏季酷热之时,就是最多水嫩瓜果成熟的时候;夏季吃西瓜能消暑解渴、秋季吃雪梨能够滋阴润燥、冬春吃橘子橙子性温祛寒,这些本身都是自然界对应身体好的饮食方法。

  假如吃了反季节食物,冬天吃西瓜、夏天吃橘子,那就未必健康了。选择当季的食物,其实很简单,往往在菜市场里面,最便宜、最多的就是当季的了。

  食物当然是新鲜的最好,尽量少吃包装加工、冷藏「保鲜」的食品。虽然食物在一定的限期之内是可以食用,但是未必代表食物在最佳状态。最优质的食物,当然是刚刚收割下来最新鲜了,刚收割的蔬菜,比等上一天再吃,新鲜程度显然不同了,味觉灵敏的人往往能够吃出食物的鲜嫩味道区别呢。

  因地:吃当地、本地、非进口食物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强调要吃本地生产的食物,其实跟上述吃「当季」的意思相同。在该季节能够生产出来的食物,也是指在自己生活范围内的季节吧,假如北半球的人吃了南半球的食物,季节就是倒过来了。其实,食物生产越是靠近我们生活的地区,就是人类跟食物所生长的气候环境相近,食物就更适合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只猴子,它一辈子就只能够在自己生活范围里面找水果吃,而无法坐车去别的地方,其实所有动物都是一样。

  除此以外,外来食品必须经过运输过程食物已经不够新鲜了,或者需要经过加工添加,食物经过环境污染,增加成本,这都是没必要的。

  因人:视乎个体体质来吃

  个体体质饮食的问题,在中医学上非常重视,按每一个人的需要来吃,比上述两点更重要。例如有些人身体寒凉,就算夏季吃西瓜也可能不舒服;平素容易上火的人,冬季吃橘子也可能上火。当然,这并非因时、因地的饮食方式出了问题,而是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就更要注重自己的体质差异,健康的时候就可以随便一些。这一点在上一篇《评素食之七: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之中,已经强调了这种道理。

  按个人体质来选择食物,先决条件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体质」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的体质?这一般需要经过专业医师诊断。并非每一位中医皆懂得判断人的体质,这需要视乎该医师的水平。

  假如自己没法找到相熟的医师怎么办?还有一种方法,叫作——「聆听自己身体」。在自然界的动物,往往有一种本能,每当生病的时候,懂得找寻能治病的食物作「草药」。其实人类也一样,本身有能力知道吃甚么对自己最好,简单来说就是吃自己喜欢的吧!

  但是,很多人会喜欢吃一些不健康的零食、煎炸油腻、大鱼大肉、稀奇古怪、味道浓烈的食品,难道这就是适合我们的健康?不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的选择有时候会被蒙蔽,例如吸毒、抽烟并不健康的,但是当「上瘾」了以后,就分不清哪些是好是坏了。

  这就像一个人思考时,假如内心繁杂、情绪不稳,往往作出错误决定;当我们内心平静,才能够做到最佳抉择。人选择食物也是一样,需要身体清净、味觉清淡的时候,才能够选择最适合的食物。这就需要在素食、不吃肉蛋奶,饮食清淡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干净了,自然能够恢復这种寻找食物的智慧。

  回归自然简朴的饮食

  想想自然界动物是怎样吃东西的?还有一些值得参考的饮食技巧:

  尽量吃整全的食物

  例如一个苹果,不用削皮切块,整个吃是更富有营养,假如榨汁了,某些营养就会流失。吃整全食物的态度,等于在做饭时尽量要少加工,假如一顿饭要做很长时间,工序复杂,这未必是好事。

  不吃有添加剂、基因改造食品

  因为这些都「不自然」,这方面主要从购买食物的标签说明上能够看到,假如食物上没有标签说明就很难判断了。更安全的选择,最好是购买「有机食品」,有机的意思就是按照自然的方法耕种出来的食物,一般需要经过认证,具有相关标签显示。

  多在家里做饭

  有做饭经验的人都明白,自己到菜市场,都会挑最好的食材,不好的不会买,但是我们到餐厅吃饭的时候则不然,往往食材的好坏就没法控制,有无添加什么东西、是否新鲜、是否用了基因改造的食物,就都完全忘记了。自己做饭,是解决各种黑心食物问题的最佳方法。

    饮食健康不单在于食物

  谨记一个人的健康,除了食物选择,吃方法也十分重要!例如:

  ·吃饭的时候,要专心的吃饭,不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看电视做功课,这都会影响消化健康;

  ·吃饭的时候要用舌头感觉到食物的味道,假如精神转移了想别的东西,容易会食而无味,消化无益;

  ·吃东西是要仔细咀嚼,慢慢吞下,不要囫囵吞枣;

  ·不吃烫热或冰冻的食物,不妨用手试试看,手指也觉得热的,当然喉咙更不能承受;

  ·吃饭时候一般不喝水,或者只在口渴的时候喝一些,喝水的话尽量选择浓汤;

  ·在情绪不好、生气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不要吃饭,或少吃一些,饮食强调清淡;

  ·在肚子饿的时候才吃饭,不饥不吃,吃饭时候不过饱,常保三分饥饿感,是长寿的饮食方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