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潇洒自在的范例


   日期:2012/5/4 1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潇洒自在的范例 

禅修的过程实在是痛苦不堪,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禅者的潇洒行为,又引来一批又一批的人,前赴后继,不顾禅修过程的痛苦而努力去为之。这其中有看到人生绝大部分是痛苦而寻求出离的;有希望解脱得潇洒大自在的;有生死不明,希望通过禅修来知道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种种原因,殊途而同归。

祖师们通过禅修得到大自在、大潇洒的范例,在《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祖堂集》等等公案里面有很多的记载。比如赵州和尚和他的侍者文远的公案中描述道:

赵州与文远论义。曰:“斗劣不斗胜,胜者输果子。”远曰:“请和尚立义。”师曰:“我是一头驴。”远曰:“我是驴胃。”师曰:“我是驴粪。”远曰:“我是粪中虫。”师曰:“你在彼中作甚么?”远曰:“我在彼中过夏。”师曰:“把将果子来。”师徒之间是如此地潇洒把玩。

另外一则: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把将公验来。”师便打一掴。远云:“公验分明过。”

这一则可能有大部分人看不明白。这里是说他们两人远行来到一个地方,看到地形很适合建造一个关口。所以,赵州和尚的侍者文远就站在一边说,把你的通行证拿来检查一下。而赵州和尚上前给他的侍者文远一耳刮子。这时候,一般的人都会生烦恼或者是不理解赵州和尚的意思。而赵州和尚的侍者文远却明白赵州和尚的意思,说:“检查完毕,可以放行。”

为什么赵州和尚的一个耳刮子相当于他的通行证呢?大家仔细想,就会发自内心的大笑,他们师徒之间的游戏微妙之处就在这一耳刮子上面。有谁敢随便给文远一个耳刮子呢?师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大家不妨好好想想。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禅修开拓了身心的大自在与大潇洒。

再比如:

有一天,高沙弥特地回来看望药山禅师,不巧路上遇上了大雨,衣服都被淋湿了。药山禅师见了,高兴地招呼道:“你来也。”高沙弥道:“是。”当时云岩和道吾二禅师也在场。药山禅师道:“可煞湿!”高沙弥道:“不打这个鼓笛!”云岩禅师道:“皮也无,打甚么鼓?”道吾禅师道:“鼓也无,打甚么皮?”药山禅师哈哈大笑道:“今日大好一场曲调。”

在禅宗里面很多人通过禅修得到大自在大潇洒,他们之间的这种活泼与风趣是如此的洒脱。有的禅宗祖师更是演绎出惊天动地的公案,在祖师们的灯录里面记载很多。而且不光是禅宗的祖师,其他宗派的祖师们也有很多通过禅修而得到潇洒自在的。

禅修在佛教的各个宗派里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是禅宗完全是以禅修为主,甚至不让看经书,有的时候更是严重到不让打理外界的一切事情。比如我们禅宗在打禅七的时候,一切的外缘是要求全部放下的,一门心思全部用到打七这件事情上来。

只有通过严格的禅修,才有机会得到潇洒自在。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禅修的过程就是非常非常辛苦,但是通过禅修之后得到的大自在与大潇洒是世间一切事物不能比拟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