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菩萨有十种方法能净于忍,这就是“忍力成就”


   日期:2012/5/8 13: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菩萨有十种方法能净于忍,这就是“忍力成就”

 

《宝云经》里说,佛说菩萨有十种方法能净於忍,这就是「忍力成就」。《宝云经》的十种方法,值得我们作参考。
  第一、内心忍。「内」是指身心、身体的感受。就是身体、心理这两种苦都要能忍受。诸菩萨修都修这个法门,我们怎麽就不能忍?应当要学。身饥寒是身体所受的,不是外人所能知的。心里的种种忧虑、烦恼,因你不忍,所以这一句佛号念不好。你若能忍,能把忧虑都放下,佛号就能念得得力。因此,不能忍,怎麽行!决定不能胡思乱想。我在讲席中常常劝勉同修,念头起来,如果不是想弥陀本愿功德,不是想四十八愿,不是想西方依正庄严,都是胡思乱想。要忍,把它放下,不要去想它。一切人、一切物全是生死业、轮回业,你想一次,就造一次。结果每天造的是生死业、轮回业。你想这些做什麽?想就是造作,是意业在造作。不要想这些,想佛,忆佛,念佛好!这是净业。净业不修,而修六道,修三途,真正愚痴到了极处,所以要讲求忍耐。
  第二、外忍。外忍著重的是别人的毁谤、侮辱、骂詈(lì)(骂是当面骂,詈是背后骂)等恶言加之於我时,要能忍,不要去计较。甚至於还有一些人,听到别人骂自己喜欢的人,也生气。学佛的人,听到人家骂佛教,也生气。这些都是过失,我们要能忍。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尚遭六群比丘、六师外道当面侮辱;背后骂詈的,更是多得很。佛没有跟他们计较,也没有跟他们辩论。骂,随他骂,骂久了,骂累了,他自然就不骂了。何必跟他计较,何必与他一般见识,要忍!这是诸佛菩萨所修的,我们应当学。
  第三、法忍。法是指求法。佛法广大幽深,微妙不可思议,我们听了,未必能听得懂。应该要有耐心、有恒心,去向有修学的人请教。要学习忍,尤其是读诵、思惟,没有忍力不能成诵,一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缺,这要忍力的。没有忍力不行,没有忍力就断了。由此可以明显的测验出,自己的忍辱波罗蜜功夫到底有多少。
  初学的同修不要好高骛远。我劝大家念《无量寿经》,一天至少念一遍。你就从一遍开始。一遍念个半年、一年,可以念两遍了,你再念两遍。为什麽?我们要精进,不要退步。发心发得很勇猛,一天念十遍,念到第二天,觉得太多,时间太长,就念五遍!打对折,到第三天,五遍也念不成功,念三遍。念了一个星期,就不念,退转了!这就错了。要积少成多,才是积功累德。不要一开始看人家念得多,就想要超过别人,这是好胜心,这是欲。好胜心学佛,学成之后,将来成阿修罗。阿修罗的性情就是好胜、好强。阿修罗修了福,但没有智慧,福报现前,反而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后来必堕地狱。阿修罗没有不堕地狱的,所以万万不可以好胜,不可以争强。看到别人超过我们,我们欢喜赞叹,恭敬向他学习。学习要循序渐进,慢慢的学才对。
  第四、随佛教忍。譬如在本经中,佛对我们的教训非常多,我们要有耐心去接受,去研究,去学习,还要有长远心来保持,使它不失掉。这也是诸菩萨、罗汉们所修学的,我们要随学。
    第五、无方所忍。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中,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忍让」忘了。随时随地记住,「忍让」是大德,忍让是修学成败的关键。能忍让的人,没有不成就的。反之,不肯忍让的人,没有不失败的。成功失败的关键在此。这是无方所忍。
  第六、修处处忍。处处忍与无方所忍,有什麽不同?无方所忍是在一切时、一切处,提高自己忍让的一种修学法门。处处忍,则特别是指境界,就像顺境、逆境。处顺境中,不被顺境所转,顺境容易令人起贪爱之念。逆境则容易起瞋恨之心,换言之,都令人生烦恼。所以,在顺境里要忍,使不起染著之心,不生贪爱;逆境里也要忍,令自己不生瞋恚。无论什麽境界现前,心都要清净,正如前面所说的总纲领,心要寂静,我们修的是「寂静行」。本经经题「清净、平等、觉」,正是我们所要修学的。
  第七、非所为忍。所为,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像与自己有利的、有好处的关系。於我将来有好处的,或者与我有亲故者,我的亲属、眷属、好朋友,对待这一类的,能忍。如果没有这些关系的,就不能忍。这是错的,所以佛特别教导我们「非所为忍」,意思是要我们绝对不可以只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只为与自己有特殊关系之人设想。我们应常修忍,忍辱要平等修。忍辱为的是希望自己身心清净,决没有个人的利害或亲故,无论那一方面的利害都没有。
  第八、不逼恼忍。这是指人为的加害,别人谋害我,陷害我,我们能忍。世间法莫不事出有因,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俗话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有人陷害我,必有原因,他为什麽不害别人!
  佛经上说,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与某人见面一认识,终其一生都处得非常好,为什麽?前世结的善缘。有恩的,一世都处得很好。那些陷害你的,是过去世跟你结有怨,故冤冤相报。若你跟他没有怨,他怎麽会加害你?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误会,也都有因。看看《安世高传》,安世高在中国还了两次命债,两次都是误会,因前生误杀众生,误害了人,这一世也被人误杀。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们的财物被人偷了,他怎麽不偷别人,只偷我的;莫非前世我偷他的,现在他偷回去。这帐不就了了,不就没事了,连到警察局报案都不必。真的是如此。所以,即使人家陷害我们,不管手段如何狠,甚至断了我们的生命,也不必计较。为什麽?帐到此就了,彼此结个善缘,来生成佛还可以度他。结善缘,不要计较,不逼恼众生,这是修行。若是一点点都不能忍,那不是修行,不是佛弟子,是魔弟子。所以,要真正能忍,即使身处逆境里,都能确实不动心。
  第九、悲心忍。就是大慈大悲,慈济众生。帮助众生是好事,众生未必领情,未必接受,甚至还反过来侮辱你。怎麽办?要能忍,不要计较。日后众生遇到苦难,还是去帮助他。不能说,第一次帮助他,他拒绝我,下一次我不再帮他,那就错了。绝不计较,换言之,无论境缘顺逆,绝对不失大慈悲心,即是悲心忍。
  忍辱,慈悲救济,即使遇到障碍,遇到阻挠,我们帮助救济众生苦难的慈悲心,绝不因此就减低温度,就丧失悲心。
  第十、誓愿忍。誓愿忍即四弘誓愿的「佛道无上誓愿成」。怎麽「成」法?成佛不简单,不是说说就成。换言之,要发坚固的誓愿,求生净土。因为只有往生净土就决定成佛道,经上讲得非常明了。不仅是此一方的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众生,如果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圆成佛道,太难了。所以,这部经不仅是我们这世间的第一经,也是十方法界的第一经,我们要认识清楚。
  为什麽要成佛?成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因为只有成佛,才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才有能力救度一切众生。我们救度一切众生,帮助众生都来不及,怎麽可以去恼害一切众生?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真正体会到,恼害众生是最大的业障、罪障。造罪业!障碍一切众生的善法,使一切众生生烦恼,这是造极重的罪业。有人令我烦恼,我忍耐,决定不教对方生烦恼。学佛人就是学这个。绝对不能说,人家害你,何不报复?对世间人而言,报复是人之常情。佛法不是如此,佛法决定不报复。
  佛法是一切苦难自己承当,一切功德、幸福与一切众生共享。先把心量拓开,我们的心跟佛就有点儿相应,有点儿像。心不像佛心,愿不像佛愿,是决定修不成功的;纵然行像佛行,也是装模作样,是假的。佛法是心法,著重在真心,著重在真诚。所以,『志愿无倦,忍力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忍力成就)(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忍力成就)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