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说话就是在心地上刻画


   日期:2012/5/9 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益西彭措堪布:说话就是在心地上刻画,画的不好,就会画出恶趣来

 

绮语七种分类:

绮语有七类:斗讼诤竞语、诸婆罗门恶咒术语、苦所逼语、戏笑游乐语、处众杂语、颠狂语、邪命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吗?难道我不能尽情地谈论政治、战争、经济、体育、文艺等的话题吗?难道朋友之间不能互相开开玩笑吗?这些都要控制,佛法真是不自由。为什么要这样来限制我们呢?

回答是:在山道上开车,你会不会把车限制在车道中行驶,如果自由的结果是坠入深渊,还要这种自由吗?同样,遮止无意义的话语,唯一使语言引生真实义利,这样的安乐之道为什么不愿意趣入呢?我们的心是作者,舌头是笔,话题是各种颜料,业是不会空耗的,以何种意乐说何种话题,就会在相续中染出何种色彩。所以谈论无意义的话题,就在识田中熏入不清净的种子,对自他的身心都会有影响。当年李伯时画马,圆通秀禅师告诫他,心里念念想马以后就会堕入马腹作马的,同样以爱乐心唱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谈论世间生死的话题,信口开河之时,已经密密麻麻地熏入了生死的业种,所以要出离轮回,绮语是一定要遮止的。

语言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热衷于谈论一种世间话题时,我们相续中的世间习气就会以绮语而不断地带出来,津津乐道于轮回无意义的娱乐话题时,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变得散乱,无法再保持宁静,所以语言和内心的关系密切,不能认为,随便谈论没什么影响,其实句句都有影响。

在今天信息爆炸、迷乱话语满天飞的时代,修行人如果不能禁止绮语,自己的心要和圣法相应,是很困难的,因为所谈论的都是增上贪执、散乱、愚痴的话题,世间法兴趣浓,佛法兴趣就淡,利欲心浓,善心就淡,所以和法很难相应。生活和工作之中,需要有一些世间话题的交谈,这时关键是要保持正念,不能被引入迷乱、邪恶的方面。如果是以辨别智慧分析轮回现象的本质,谈论苦空无常无我,这样是说佛法,增上出离心,但绮语是以爱乐心等烦恼推动,是谈轮回安乐、清净、美好、有意义等等,对自他不会引生真实利益,而且会对解脱直接形成障碍,所以绮语是黑业。我们说话就是在心地上刻画,画的不好,就会画出恶趣来。

为什么持咒时要禁语呢?因为以绮语的负面业力,会使心不自在地转入染污转入无意义,因此即便是如如意宝一样的密咒真言,如果夹杂绮语念诵,也会大大损减持咒的功德。以比喻来说,禁语状态中所念的咒语,就像黄金一般,而夹杂绮语就像在黄金里夹杂了许多废料,起不到纯金的作用,所以续部中说:“清净和不清净相差一千倍,有无等持相差一万倍。”莲花生大士也说:“夹杂绮语诵一年,不如禁语诵一月。”所以不要轻视绮语业,它是很严重的。

申三、引公案说明绮语及其果报

有些现代派的修行人,把放纵误解为洒脱,往往会以为自己是上根人,不必要在细节上注重。我们看看古代上根人对待修行是怎样一种严谨的作风:

宏智禅师最开始承事丹霞淳禅师,一次他和僧人征诘公案时,不觉大笑,他的师父淳禅师责备他说:“你笑这一声失去多少好事,你不知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吗?”宏智禅师再拜,信服淳禅师的教言,以后虽在暗室之中也不敢轻忽。这说明要真实向上,语言不能轻忽。我们的心随着语言很快会转,话语一出,心就在里头。一说绮语,心就迷乱,观照会当下失去。所以为什么在语言上面要遮止那么多的地方,就是因为讲这些不具实义的无义语,会让心偏离正道,失坏正念。真正检查起来,以语言造黑业非常严重,尤其是绮语,出口就是。自己的心稍微不注意,对世间轮回的话题爱乐宣说,实际上已经造下绮语黑业,所以语言上应严密防范。

宋朝光孝安禅师,住在清泰寺,有一天,他在定中见到两个僧人靠着栏杆交谈,最初有天神拥护,倾听他们的谈论,很久以后,天神就离开了。不久有恶鬼唾骂他们,扫除他们的脚印。安祥师出定之后,就去询问,发现他们最初是讨论佛法,然后讲一些家常之事,末后谈到财物供养的事。安禅师了解事实真相之后,终身没有说世俗的话。

所以,爱说绮语,护法神会远离,恶鬼也会轻视他。护法神护的是正法,如果说的都是染污法,是造黑业,他也没有必要护黑法。修行人要自尊自律,这样才能成为别人尊重的对境。安禅师看到绮语的恶相之后,知道出家人说绮语,天厌鬼怒,终身断除,所以他在佛法上有大成就。

属于绮语这一类的恶业,以现代来说,还包括写一些无意义的著作、小说、歌词,做一些引生贪嗔痴的文艺影视节目。凡是传播不能引生真正利益的言论,误人子弟,都属于严重绮语。《寿康宝鉴》记载有一位张某,很有文才,喜爱编小说,印刷出售,他认为笔下云烟,不会损伤阴德。一天夜里,梦到父亲呵斥他说:“你的著作让读者心神荡漾,因而败坏别人的行为。冥府对这些罪案,惩罚最严厉,你本来前程远大,寿命绵长,可是以这个口业你的福寿都折光了。可惜祖先几代培植的福业,在你手上毁于一旦,你还认为不伤阴德吗?”张某惊醒,心里很后悔,不久全家都被淹死。

清朝道光初年,有一位苏城的林阿秀,喜欢唱YIN秽歌曲,以这个黑业,他的喉咙长出乳鹅,腐烂而死。所以,不能唱现代流行歌曲,唱多了,身心都会出问题。

明代小说家施耐庵,作《水浒传》,在这部长篇小说中,YIN荡、偷盗、杀人的情节描绘得栩栩如生,后来他家子孙三代都成了哑巴。现代的小说、影视,很多都是诲YIN诲盗,损坏读者观众的相续,罪过比杀人还要严重,因为杀人只是杀一身,而这些是损坏千千万万人的相续。

《寿康宝鉴》附录中有一则公案讲:

渤海有位全如玉,虽然贫穷,可是对行善很勤勉努力,见人作好事,就夸奖鼓舞,始终不厌倦。他曾经尽力抄写善书,普遍教化世人。

有一天他渡海时,船被飓风吹到一座山边,全如玉登上山顶,遥望海天一色,十分畅快,忽然有一位道人从树林中走出,对全说:“世间人崇尚虚假,而上帝喜欢人心真诚,你生平劝人做善事,修善书,都是真心,不求人知,功德很大。”

全如玉谦虚地说:“不敢当。”

道人又说:“读书的儒生具有聪明,却不用来为圣贤阐发清净的义理,反而编造YIN词艳曲,流害天下万世,这种人堕入地狱,受无量痛苦,永无出期。你去看看,知道他的罪过,也就会知道你的功德。”

这样道人拉着全如玉的手,行于云雾之中,不久遥见一所城池,题名为丰都,守门人长得奇形怪状,见道人都伏地叩头。又来到一所大衙门,侍卫林立,见到道人也是震慑拜伏,这个殿堂题名为森罗殿。有一位衣冠整齐的阎王出来迎接,对道人以礼相待,极为尊敬。

道人说:“YIN词艳曲,最能损害人心。阴间受惩罚,阳间人却不知道,依旧继续造业,让人带他去看个明白,回去转告世人,世人若能回心向道,也是大慈悲。”

就有两个差役把全如玉带到一个地方,见有好几个人,或者受刀砍,或者受犁耕,或者受碓舂,或者受油锅,每次受罪完毕,很快又恢复原形。

全如玉问:“这些是什么人?”

鬼卒说:“这是著作YIN秽小说书籍的人。”

全如玉又问:“罪业有尽期吗?”

鬼卒说:“万劫沉沦,想入蛆虫道也不可能,哪里有尽期。”

全如玉心里恐惧起来,想回去。差役把他带回森罗殿,道人和全如玉向阎王告辞,道人仍然拉着全如玉的手回到原来的山头,当时正遇顺风,全如玉告别道人,挂帆乘船归来,逢人便讲自己的见闻,劝人行善。

在名言世间,众生以遍计所执的习气会不自在地随言论而转,如果公开传播不清净、不正确、无实义的言论,挑动亿万人的贪嗔痴,使人心陷于愚暗之中,罪过严重,传播者入地狱如箭射。现代人处处鼓吹要“紧跟潮流”,连说话也要赶时髦,可是以智慧来衡量,这个时代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大幅度增盛,到处充斥着污秽、无意义的话题,话语内涵“紧跟潮流”,恐怕只是紧跟现代化的口恶潮流而已。所以,要有因果正见的眼目,才能在语言造作上不误入歧途。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说话       益西彭措堪布)(五明学佛网:说话       益西彭措堪布)  

 普献法师:说话的艺术 

 仁焕法师:少说话多念佛 

 仁焕法师:说话的道理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与内容? 

 体慧法师:不乱说话 成佛一半 

 白云禅师: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净土法门法师:把说话的时间改成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爱说话的人特别容易惹祸 

 做人,一定要​说话算数! 

 益西彭措堪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能远离YIN欲的道理很深 

 不讲是非、不撒谎的人,言语方面的威力就大,说话很有分量。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