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原来 这些说法都是错的


   日期:2012/5/9 1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来 这些说法都是错的 

 

 

一、眼见为实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的就不相信。那么试问,在现代高科技的检测仪器问世之前,有谁能看到X光、电磁波、各种射线吗?那么这些东西存在否?它们是在人类看到以后才存在的吗?显然不是。它们与万古宇宙共存,而且存在于不同的层层时空之中。就像人们所说的“头上三尺有神明”,神佛的存在也是遍布苍宇的,只是他们由人类肉眼不易见的物质构成。但是,毕竟有科学家和少数人类目击证实了神佛的存在。这不是什么迷信,神佛也是生命,也是物质存在,只不过与人境界不同,他更微观、更宏大、更超能,更接近于、同化于宇宙特性而已。 

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显然是常人中的一种邪说,有圣者言“那魔永远都不会高于道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大穹苍宇,时刻都在有序的运行之中,正负的生命也一直在相生相克的理的制约和平衡之中。如果真是“魔高一丈”,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三、天塌下来大家死 

这句话只能说是人们的侥幸心理、赌注心理的表露。岂不知“上帝在惩治恶人的时候,从不伤及无辜。”您看那层出不穷的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但每一次灾难中都有所谓的“奇迹”,绝不会有“天塌下来大家死”的现象存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积德守德、乐施好善、敬奉神佛的人,绝不会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人享受同等待遇。正是“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事实恰恰相反,当一个人真正走到了只为自己的极端自私、极端贪婪之时,他离被诛就不远了;当一个社会走到了人人为私,不择手段的伤天害理、大肆掠夺时,这个社会也就走近了覆灭的边缘。人不治天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只为己,天诛地灭”。 

五、人定胜天 

这个词曾经很盛行过一段时间,喊了几十年。而且现在每遇到大的灾难,救灾现场或电视上还能听到这几个字。一边在废墟里遭遇灾难,一边还叫喊着“人定胜天”,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不用说太多的道理,看看接二连三的地震、洪水、海啸、飓风吧,在这些自然力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可怜!这让我想起了蚂蚁绊大象的故事,说“人定胜天”,就像蚂蚁挺着胸脯对大象说:“小样,我绊死你。”呵呵。

六、人死如灯灭 

通常人等,你想如灯灭也灭不了。为什么?你生生世世造下的罪业,你不继续承受谁来替你?你生生世世积德行善换来的大福报,你不去享受谁个去享受?你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你的这些言、行的过程就在缔造着自己的未来,因果律法,丝毫不爽。 

七、信则有,不信则无

呵呵,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句话是错的了。有没有,不能建立在你信不信的基础上。本来就有的东西,你全世界70亿的人都不信,它也依然存在着。信与不信,是每个人的悟性问题,与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境界相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生命的未来选择,却丝毫决定不了“有”和“无”的问题。 

八、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 

类似的说法还有“积德行善儿女少,杀人放火子孙多”等等。

这是一个误解。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迷中,人们看到的只是此一生此一世,或者此一时此一事,而看不到一个人更完整、更久远的生命历程。所以这个认识是浅薄的、片面的。 

人们往往看到一些好人受难、坏人荣光的现实例子,便以此否定因果律,认为天理不公。呵呵。

不必多说,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善恶必报的天理吧。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包拯为相时发生在民间的一桩逸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问其故,孩曰,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乐了之。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这么可怜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孩子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脸上露出了平生以来最欢乐的笑容。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壮壮行色。可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过后,众人发现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公干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被村民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老包将公干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题字一事。因为尽管心中为那孩子行善事得恶报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龙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孩子整天啼哭,特意让老包去看看。老包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有一行字。近前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六个字“宁行恶勿行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说来奇怪,字瞬间踪迹全无。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老包抹去(别人看那行字只是一个胎记),唯恐抹去了福根,不依不饶地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将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甚觉蹊跷,命老包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老包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为别人做好事。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阎王爷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故事的结局给我们很多启示。很多人或是身边人都有过好心没好报,好人不长寿,好人受冤枉的事情。这些事只给我们仰天而嘘,发些感慨,但是我们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眼前。宗教里谈因果,无非是要我们看透宇宙人生的本质,而我们恰恰在因果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颠倒了众生,也颠倒了自己的因果。 

好人总是要承受很多,背负很多,所以注定好人要受的磨难更多,但是未必好人就没有好报,很多故事的结局不一定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善心与善心碰撞出的火花才是最美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说法       错误)(五明学佛网:说法       错误)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1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二、无情说法 

 体方法师:大师敎授说法福利 

 体方法师:闻我说法 分明解了 

 妙境法师:《杂阿含经‧尊者难陀为五百比丘尼说 

 王志远教授:佛门瑞相 无言说法 

 本性法师:说法之道 

 其它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高铭)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六 弥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