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一个罪过深重的人,他也有一些征兆的!


   日期:2012/5/10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罪过深重的人,他也有一些征兆的!

                                                    净界法师

 

    这以下就别明,就是讲出了有六个相状,是一个罪过深重的情况。

   (二)别明

   「然人之过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前面是一个总标,这以下就各别解释。一个罪过深重的人,他也有一些征兆的,这以下讲出了六种征兆:

    第一个「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

    这个人的昏沉昏昧特别严重,怎么知道呢?「心神昏塞」昏昧闭塞,你跟他讲什么事情,或者听闻佛法以后,转头即忘,心中完全没有念力, 就是这个人,一天就是迷迷糊糊的,内心一片黑暗,这个就是有罪障的一种相状,这个罪障来遮障他的明了性。

   「或者无事而常烦恼」。

    这个烦恼的体性我们说过,烦恼的体性是一种烦躁恼动的,它是一种躁动的。这个功德的相状是轻安的,一个人内心贪烦恼、瞋烦恼很重的人,他就是不容易寂静,他就有事没事、坐在那个地方,他的心就是不安,你就是问他为什么?他讲不出个所以然,就是这个人的罪业重。罪业在你的内心当中,累积在心中,所以他没有事就常起烦恼,这也是一个罪障重的相状。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

    他看到有功德的君子,有道德的君子,本来我们看到君子是崇重贤善,尊重,但是他不是,「赧然」就是面红耳赤,很难为情的样子。乃至于「消沮」,这个「消沮」就是恐惧的样子,就是这个人心中不够坦荡,就是畏畏缩缩的,看到有大功德的人,他内心就是难为情,就是害怕,这件事情也是一种罪过的样子,罪过的相状。

   「或闻正论而不乐」。

    听到这种正法,这种宇宙间的真理,本来应该我们是要随顺欢喜。但是他不是,他听了以后,内心不高兴、排斥,这个就是内心,也是有罪业。

    「或施惠而人反怨」。

    他帮助别人,给人家恩惠,别人应该感激他,结果人家反而埋怨他,这件事情,也是他内心有罪业。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

    这个做梦呢,都是做一些颠倒的梦,杀盗YIN妄的梦,就是没有好梦出现;甚至于白天的时候就是语无伦次。或者妄言失志。也可以说,就是梦中随便讲话,内心当中,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这以上的六种都是作孽之相,过去造的罪业,这个罪业已经累积在心中很久了的征兆,虽然没有得果报,但是它是有这种征兆出现,怎么办呢?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这种情况,你应该好好把握生命在的时候「舍旧图新」,好好的尽除罪障、积集资粮,不要再耽误,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因为这个人的生命是能够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最好的果报,所以应该要把握。这个是把这个罪业的相状,先标出来。

    这以下就讲到「正示转业之法」。假设我们有前面的六种相状应该怎么办呢?这个讲到改变的方法,佛法是讲可以改变的。这改变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改过」;第二个「积善」;第三个「谦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