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心中的怨恨化解了


   日期:2012/5/11 15: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中的怨恨化解了

作者:惠

 

我的名字叫惠,祖籍广东,是一名主妇。今日我要忏悔的,是过去对父亲「念怨不休」的怨恨心。这颗心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出现,直至跟忏悔班老师学习《太上感应篇》,参加忏悔班之后,这个怨恨心才真正化解。

 

在这里,我要向过去因自己的怨恨心,而被伤害或无故牵连的人忏悔,包括:对爸爸不孝(念怨不休),对表弟缺乏关怀,对一位处于危难的老人不仁。

 

  对爸爸念怨不休

大概是三、四岁左右吧,就对爸爸起了怨恨心。为什么这样子?因为有一次,爸爸叫我帮手做事,我很欢喜地答应了,而且还唱着歌的跑过去做。但是被爸爸误会,以为我一边走、一边埋怨,于是将我重重惩罚。由于事出太突然,我的心理完全接受不了。我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时常觉得自己很无辜。以致后来,留在记忆里的,都只是爸爸的打骂片断。其实,当时我的感受是非常混乱,一方面很害怕爸爸,很怕跟他一起,不敢跟他说话;另一方面自己越来越感到不平、怨气越积越大,对爸爸产生了怨恨。

 

甚至在读中学时,因为家中出了一些状况,我竟然非常怨恨的,在心里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日后你去世,也不送你!」

 

就是因为这两股害怕与怨恨的复杂情绪,令我们父女的感情很疏离。还记得母亲时常叮嘱我,要对爸爸柔顺一点,要学妹妹一样对爸爸柔言慰语。母亲的劝导,我根本听不入耳,而且还对母亲及妹妹,种下了怨恨的种子。

 

以前未学过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的怨恨心,感召了爸爸的打骂,亦忘记了会不会是因为自己早有前科,而令父亲有这样的反应?只是懂得执着过去的事,然后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向爸爸,把他当成恶人看待。

 

其实,爸爸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对长辈非常尽心,对家庭非常尽责,对朋友尽义的人。他对子女都很公平,一视同仁。我今天能够成为一个有专业技能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甚至有机会学习圣贤教诲,追本溯源,都是当时爸爸无论生活多艰难,自己多辛苦,也要坚持供我读书的恩德。

 

其实,我是看到爸爸对家庭及子女的付出,但是一想起那次「无辜的遭遇」,恐惧心及怨恨就会出现。所以我对爸爸很抗拒,态度非常不孝。就是我这颗「念怨不休」的心,把爸爸定格了!

 

  初次尝试放下怨恨  希望父亲承认错误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跟爸爸的关系亦有改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改善不是真实的,而是自己的傲慢心而出现的假像。

 

为什么这样说?我跟爸爸关系转好,是出来工作之后。我第一份工作是要住在宿舍的,每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因为有宿舍住了,心里突然感觉到自己有地方可去,欢喜的可以回家,不欢喜的可飞出去。就是这个「我有能力飞了」的心态,令我对爸爸的恐惧心消失了,于是开始敢跟爸爸说话。可能因为这样,自己就觉得爸爸对我的态度不同了。

 

表面上,父女的关系转好,但是内心的结仍未解去。因为每当爸爸和我对事情的意见有不相同时,我对爸爸的瞋恚心、旧怨的心、控制心就会生起出来,很想爸爸依从我。在今次的忏悔中,我还发现,其实我最想爸爸对我说:「是我看错了!」 

 

  学习《弟子规》  孝顺父亲

后来,我有机会学《弟子规》,用它对照自己的行为,才知道原来自己缺了孝道。以前的所谓「关系改变」是没有基础的转变,所以,只要遇到境缘,自己就只会在那里「论是非」,忘掉父亲的恩情。

 

看到自己的问题,于是用《弟子规》的经文学习孝道,希望重建父女情。例如:打电话给爸爸问安,陪他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且,还写了一封感恩信给爸爸,感恩他多年养育之恩。这样,我跟爸爸的相处越来越融洽,爸爸也感到很安慰。

 

虽然,该做是的做了,爸爸亦觉得我孝顺,还会很感慨的说:「你这真是无话可说了!」但是,总觉得真正的孝心没有提起来。

 

  寻找真正的孝心  相信父亲是为自己好

当时,协会有很多同学到庐江学习圣贤教诲,他们回来之后,我很想知道,究竟庐江的老师是怎样把孝心提起来的?

 

这个答案,终于在协会学习《德育故事》之后,才能体会得到。《德育故事》班教我「慕贤要慕其心」,要学习贤圣的存心。在今次学习,我能够较深刻的体会到,「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以前,经常听到师长讲这句说话,但是没有真实体会到,「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道理。因此,就不相信父母爱子之心是无条件的,内心深处就不能够相信那件事是爸爸的「无心之失」,因此,父女的心不能够相通。

 

当我在《德育故事》班里,体会到「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之后,忽然明白到,每位父母都尽了力把最好的给予子女。他们可能用错了方法,做错了事,但是他们已经尽力而为了!

 

这个体会令我真正相信,爸爸当日所做的是「无心之失」。然后,在我的心内,忽然感受到爸爸内心里的一句话,他说:「女儿,假如当日我知道这举动,会对你日后造成这样大的伤害,令你走入一条这么痛苦的路,我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没错,我相信爸爸,我真的相信,假如爸爸知道他这举动是会对我有如此大的伤害,他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绝对不会!

 

这句话令我觉得对爸爸的怨恨,消失了!

 

  怨恨心复生

但很奇怪,在几个月前,有一天我跟妹妹谈起儿时的事,谈起爸爸的种种事。我的心突然出现一种「很无辜、很委屈,甚至愤愤不平」的感受。这种感受之后仍不断的出现。于是我反问:究竟还有什么事阻碍着自己?

 

在今次忏悔时我问自己,究竟「无辜、委屈、不平」是怎样生起来的?仔细审问之下,原来是自己还执着「我对你错的是非心」,放不下来。

 

情况就好像剪草一样,草是剪去了,但根还在。对父亲的怨恨好像去掉了,造成怨恨的根还没有拔除,还留在心里。所以,仍很想问:「为何我会遇到这种对待?」心里不平,仍觉得父亲做错了!

 

  放下是非  真正认错

直到学习《太上感应篇》及参加忏悔班后,才知道原来我未明白因果,不能体会「任何事出现也是有因缘」的道理。事必有因,而因是自己造的。而且在学习忏悔中,自己能够把很多零碎的片断连系起来,心里突然明白:原来因果真的是很公平,世间没有算错的事。就这样,「是非不平心」放下来了,对爸爸的怨恨真正化解了!

 

不仅如此,当「不平心」放下之后,就相继发现到,自己错了!原来,自己过去做了很多很多错事,令很多人无辜受害。

 

现在,我的心平了,对父亲的怨气真正消了!我不必再等待父亲说「是我错了」的话,来安抚自己不平的怨恨心理,因为,我现在有能力向父亲说:是女儿做错了!

 

我更加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够忏悔这颗「不平的怨忿心」,就算父亲真的向我说「我错了」,我的怨恨还是消不了!

 

在这里,我真正的向爸爸认错:「爸爸,这几十年来,女儿感恩您辛劳养育,并为过去的种种不孝忏悔!以后,女儿会一直陪伴您,让您有一个安乐的晚年,也愿您会尽快接受圣贤道理,提升幸福的境界!」

 

  一时自私贪母爱  耽误表弟这一生

因为被「念怨不休」的心蒙蔽,过去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却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令我的表弟无辜受牵连。我向他们忏悔:

 

这事亦是发生在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当时,姑姑患了重病,不久人世,她要求我的母亲在她死后照顾她三名儿子。当时姑丈还在,只是她信任我的母亲,想将孩子交托给她。

 

母亲回来跟我们商量,我不记得其它家人的看法,但记得自己反对。为什么?

 

因为当时自己跟父亲合不来,觉得母亲是我唯一的依靠,所以,很怕母亲的爱被别人分薄。当时自己不知道这种想法不对,更加不知道这是自己的自私心。

 

姑姐后来去世,三名孩子由他们的爸爸照顾。很多年后,从叔伯口中知道,姑丈后来也病逝,三个孩子情况不明。

又很多年后,听说三个孩子中有一个去世。又过几年后,两个当中有一个失去消息,现在剩下最小的表弟还可以联络到。

 

表弟已到中年,他是怎样长大的,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没读过什么书,做粗重工作谋生。

 

几年前,在亲戚的婚礼中见到他,孑然一身,智力好像不大好,在鱼档打工,右手还有痹症。

 

那时自己已经接触到圣贤教诲,心量打开一点,看到表弟这个样子,自己才懂得反问:「当年如果他们被我们收留,他们的命运会是这样吗?」

 

忏悔——我忏悔当日的自私,看不到「三个将失去母亲照顾的亲人」,只看到「三个跟自己分薄母爱的外人」,不能够将心比心,令到三名孩子无辜受害,把他们推向一条坎坷困难的不归路上。

 

忏悔时,我想起蔡老师曾说:「以祖先的心为心、以父母的心为心。」这句话令我更加难过,因为祖先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子孙陷入困境,一定会想办法去救他们,也希望其它子孙互相扶持,共渡难关。

 

可惜,我却做了相反的事!我感受到先祖看到我这样做时,他们的心多难过,多无奈!我对先祖有愧!我向他们忏悔。

 

我也对不起姑丈、姑姑。因为,我感受不到,当父母即将要离开子女时,他们那种忧心、痛苦及牵挂。当时,我只想到自己将会有的「损失」,却看不到表弟他们,失去父母的孤苦伶仃,感受不到他们的惊惶、无助、痛苦。姑丈、姑姐在天有灵,看到他们的孩子一个一个的衰败,他们的心一定很苦很苦。我对不起他们,我向他们忏悔。

 

  路遇病苦  自私不救

自己的「念怨不休」心,不仅连累了表弟,还掩盖了自己的仁爱心,做了一些「刚强不仁」的事。我要向一位车祸受伤的老人家忏悔。

 

这是十二、三年前的事。有一天,我送孩子上学后,经过地铁站,忽然看见到旁边马路中间躺着一位老人家,没有动静,身旁有血,是车祸受伤。当时是夏天的早上,天气很热。

 

我看到后心很慌,第一个念头是为什么她没人理会?第二个念头是,这么热躺在马路上,不如拿伞子为她挡挡。

 

但还未有实际的行动,第三个念头便出来了:「这老人家躺在那里,动也不动,可能已经死去!」突然,一个「害怕不吉利」的想法生起来,于是拿伞的念头,这样就消失了。接着,自己便给很多借口,说:「肇事的私家车的司机已把车停靠在旁站在那里,应该已报警,会有人处理的,不必多事。」然后又说:「马路被铁栏挡着,要爬过栏才能进去,算了吧!」之后又说:「老人家伤势不知怎样,自己又不是急救人员,又帮不上忙,算吧!」

 

这还不止,一个更恶的念头出现:「老人家动也不动,可能已经死去(竟然出这个恶念),帮不帮忙也没关系吧!」就这样,自己便离开了!

 

当时我还未接触到圣贤教诲,不知道自己原来已起了「愿他身死」这个恶毒念头!这位老人家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也不敢去打听,害怕知道结果。当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害怕,只感到自己想逃避这事。

今次忏悔时,我问自己,究竟当时怕知道什么?

 

真的很惭愧,当仔细审问时,才发现当时有一些很隐蔽的恶念:原来我怕知道老人家是「伤重死亡」而不是「当场死亡」。如果是「伤重死亡」,那么,我的袖手旁观举动,便要负上责任。如果是「当场死亡」,那么袖手旁观就不碍事、不必负责了!原来,我只关心自己要不要负责,而不是关心那受伤老人家的吉凶,当然更没有为她难过!

 

我真的想不到,自己那时是这样的人——见死不救、袖手旁观、为了推诿责任而愿别人遇凶,竟然这么自私自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拒绝承认别人困境、逃避责任,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还起恶念,这是「不仁之心」。这次的忏悔,我终于明白师长说,我们「时时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我就是种人。没有学习圣贤教诲,真是会做出很多连自己也不知道的错事来,把自己、家人及一些无辜的人,推向一条坎坷的人生路。

 

我希望自己过去的错误,可以给大家作为警惕,也愿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尽早学习圣贤教诲,开展一条无怨无悔的幸福人生路!多谢大家!感恩!

末学惠  顶礼

二零一零年

 

【编后语】

净空老法师在《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开示:「……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所造的业,这些业果是循环的,也就是你造业,你一定有果报,受果报的时候又造业,所以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这个就是常讲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因果不空呢?因果是讲它的相续相,是说它转变的现象,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在六道、在十法界转变的现象,相续的现象,这是真的,这个是事实。所以称作『因果不空』。」

 

师父又说:「……我们没有神通,六通都没有,十通智当然是更不必说了。但是佛说的话,我们想想有道理,『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我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因,这一生的生活际遇就是,果报!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那我们要问,我来生怎么样?『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在造因,果报在来生,我这一生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你来生的果报一定殊胜,因为你种的善因,来生一定善果,这个不必要得通,就知道!那么这一些已经得通的人,他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所以这个因果相续、因果转变,这是个定律。」因缘果报,智者定当深信不疑。

 

师父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更开示:「施无畏,这里头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鳏寡孤独他们可怜,他们常常生活在忧虑恐怖之中。你能够安慰他,你能帮助他,常常布施衣食,照顾他,这是施无畏,这里头有财施,有无畏施。贫苦年轻人,人聪明有能力读书,家境清寒没有人供给,有能力没有这个条件,你能帮助他,帮助他完成他的学业,好事情。施恩决定不求报,这个果报就更殊胜了。圣贤人教导我们,没有一样不是真实的,我们要相信,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积功累德,最重要的还是要明了什么是道德,在佛法里面讲什么是功德,怎样积功累德,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又说:「我们如果缘成熟,有这个力量,我们要照顾所有贫苦的老人,我们要照顾无依无靠的孤儿,好好的教导他,帮助他们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是佛陀教育,这是菩萨的事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