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传统文化让我学习到孝、敬、感恩


   日期:2012/5/14 9: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传统文化让我学习到孝、敬、感恩

作者:兰

 

童年历程  亲恩难报

末学老家在湖北,现定居香港。有一哥哥、姐姐。在家排行最小。家父及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原在国家部门工作,现已退休多年。

 

记得小时候,虽然我们老家在湖北,但因父母工作需要,常年被派驻到其它城市。

 

母亲生我  险些丧命

当年母亲怀着我临产时,他们正好派到贵州省工作,而且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血压非常高。又正是文化大革命活动后期,医院没有医生、护士正常上班。到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大医院,才有几位医生应诊给我母亲接生。

 

医生帮我母亲做完检查后,便告诉我父亲:「你爱人血压非常高,二百七多度,随时有生命垂危。母子俩只能保住一个,您是要保住母亲呢?还是孩子呢?」父亲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左右为难的时候,妈妈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坚持生下我。母亲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的出世,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惭愧末学一直没有用真心去回报。小羊尚知跪乳之恩,乌鸦尚知反哺之恩,然而我这个不孝的女儿却不知感恩、报恩。

 

因在异地工作,母亲刚生下我,又没有他人帮忙,父亲工作很紧张,早出晚归。母亲唯有拖着虚弱的身体,又要照顾哥哥、姐姐,又要照顾年幼的我。父亲不忍母亲实在太操劳,就将一岁的我送回老家--武汉市的外婆家。我的童年就由外婆、三姨一起来照顾着。

 

外婆家的养育之恩

我到外婆家的时候,还不会走路。是外婆和姨母一把屎一把尿,辛劳的养育着我。但我总让她们操心,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

 

在外婆家的门外有一片空地。每当家人围着饭桌吃饭的时候,我经常吃到一半时,就跑在外面玩耍。外婆和三姨就只好端着碗,在后面追着给我喂饭。甚至一直到小学初期,她们也是这样给我喂食。上学后,不管下雨还是刮风,她们都会接送我往返学校、课后辅导做功课、过年给我做新衣服,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时候,我外公做点小生意,家境还算不差。我们邻居多,外公为人很谨慎,希望我们小孩子玩耍时,不要骚扰到他人。有一次,叔叔捡回来一个皮球,外公看见我们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追着皮球跑,就将皮球刺穿,这样球没气了,我们就不会把球踢到邻居家。

 

因为末学贪玩,没有理解长辈的苦心,还因此事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看见外公的外套挂在衣架上,就恶意的将衣服上的扣子剪下来,让外公外出时没衣服穿;外公皮肤不好,经常需要擦药膏,末学就在外公的药膏里混上沙子。小时候没学习到系统的道德,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孝顺长辈,在往后的日子里,还觉得自己做的恶作剧很好笑,经常与人分享此事,把这件事当做一个笑话。觉得自己很聪明。

 

在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糖果,那时候,我有一位姨母在北京,她会经常给外婆捎些各式各样的巧克力糖果,孝敬外婆。外婆收到后,每天都会给我一、二颗。但是我比较贪吃,经常在她的柜子里偷巧克力吃。有一次,偷到最后,外婆发现巧克力少了很多。就去同学家里追问我,有没有拿?我为了掩饰自己的偷窃行为,又撒谎说没有拿。外婆知道我撒谎,伤心透了。这不正是《弟子规》里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正因为小时候有这种为了贪吃而偷窃的行为,以至于在上初中前常常偷外婆、父母的钱,去买小吃。

 

「恩欲报,怨欲忘。」外婆、三姨把我抚养到十四岁时,父母亲就调回到武汉工作,这样末学才跟回父母一起生活。回想起来,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末学以前没有想过怎样去报恩,甚至外婆临终住进医院,因末学当时在热恋中,所以一直没有去探望照顾外婆、没有去给老人家送终。一直到出殡时,才去送殡。后来听母亲说老人家在临终时,还在惦记着我。

 

末学就可以这样冷漠无情,这十几年来外公、外婆的养育之恩,末学怎么就没想到要去报恩呢!请原谅不孝的外孙女吧!您们为我费尽心血,您们的养育之恩,孙女现在唯有以殊胜的佛法供养您们。

 

怨心伤害了母亲

我不知感恩他人,甚至也不知感恩我的父母。因为小时候,父母将我寄养在外婆家,所以把每个月,几乎一半的工资,寄给外婆做我的生活费。那时候物资还很缺乏,父母怕我吃不好,用不好,总是买好一筐一筐的时令水果,寄送到外婆家,让大家都能品尝。虽然父母亲远在千里之外,但无时不在惦记着我。

 

我在长大后,父亲和我谈心,才知道父母和哥哥、姐姐那边的生活过得十分俭朴,他们这样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多省钱点钱,寄给外婆,好让我吃好一些。

 

每个父母都有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虽然他们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将我寄养给外婆,不能近距离的照顾我,但是他们已倾尽所能的在物质等方面为我付出。而我却没领悟到父母的苦心,更没体谅父母的无奈。反而时常怀疑父母不是我亲生的父母,怨恨他们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完整的家,为什么哥哥、姐姐可以跟在她们身旁,而要把我送到这么远,为什么不经常回来看我。那时心里认定,他们肯定不是我的亲生父母。

 

我心中对父母的怀疑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直到十几岁,中学的时候,有一次,父母刚好回到武汉来探望我,而我在学校做了错事让母亲知道了,他们来管教我,我一不高兴,便冲口而说:「我又不是你们的亲女儿,你们没有权利管我!」

 

这个话说出来的时候,妈妈顿时呆住了,一切都停顿下来,连空气都似乎凝结起来。妈妈当时很伤心,很伤心!这句话像一把尖锐的匕首,深深地刺伤了妈妈的心。

 

此后,妈妈就会经常跟我谈话,向我解释,回忆当时,把我送走之后,心中很想念我,并说:「你那么小,就要送到外婆家,妈妈心中非常难过!被你父亲抱走的那一天,心如刀绞。虽然你们已走得很远,但我总是想到街上去把你找回来。有很长时间晚上睡不着,导严重的失眠。」

 

来到南方

我和父母的缘份比较薄。父母回到了老家工作。末学跟他们在一起团聚五、六年后,又要到南方来上大学,紧接着就在南方工作并定居下来。

 

一直以来,我对父母的怨恨心很重。自己有些福报,能上大学,能赚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也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把他们看得落伍。这种傲慢,让我对父母的教导,心存怀疑。

 

这次轮到我在外地了,但从来不知道要体谅、关爱父母,很少主动打电话给父母问候,关怀父母。总是父母主动给电话我。

 

父母照顾外孙  自己逆反顶撞

后来,我结婚在香港,女儿出世,母亲已是七十七岁的老人家,还特地从老家赶来,帮我带女儿。在照顾女儿这方面,我觉得父母的那一套都是老掉牙、过时的方法,经常和她老人家顶嘴,或者不理会妈妈对我女儿照顾的意见。

 

自己学佛后,很想父母也能够走入佛门,跟我一起修学。但是自己也没学好,没有做个合格的佛弟子,全然不知道「依报随着正报转」的道理,让父母对佛法存有怀疑、诽谤,认为佛法是迷信。后来亦有一次,我故意把老法师的光盘声音开得很大,希望他们也能听到,阿赖耶识里多种些佛陀的种子。

 

刚好当时,是我父亲看新闻的时间。父亲让我帮他开电视。但我心想你们听经就好了,就不打算开电视给他们看,反而傲慢的说:「你们要是用看新闻的精神,学习佛法多好。」

 

父亲很生气,一下子就把听经的DVD机关了。这下我的脾气立刻爆发出来,冲我爸爸说:「音响很贵的,十几万,你不按程序关闭,坏了,你赔得起吗?」父亲也忍受不了我的无理,生气地说:「多少钱,我们都赔给你。」这话一出口,他老人家就突然一下什么都不说了,当时我们父女俩心中都很难受,大家都很沉默。

我当时已造下「不孝父母」下地狱的因。但愚痴的我,傲慢心滋生,也不给父亲赔不是,虽然自己知道错了,也碍于面子,不肯认错。

 

第二天,还不敢跟我父亲道歉,只跟我妈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说这大逆不道的话。」我妈听了一下子眼睛都红了,并说:「你知不知道,哥哥、姐姐的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带过,我们想来帮你带女儿,就是这么多年,觉得对不起你,而且你是高龄,才有了小孩子,我们现在有时间了,透过这个机会,也想弥补一下。」

 

我们母女通过这次的谈心,好像距离一下拉近了很多。我这才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母亲在用她心中最好的方式,来照顾这个外孙女。她虽然不知道末学夫家广东人的习惯,但是,她的存心全都是希望我好,希望我女儿好。想起她给我和女儿非常用心地煮小米粥,可我怎么这么不懂得妈妈的心呢?

 

我父亲喜欢看电视,喜欢出门走走。但是来到我家,人生地不熟。牺牲了很多,又没有娱乐,语言又不通。我自己不顾父亲的习惯,还说出这样让父母不开心的话。

 

当我跟父母道歉时,妈妈说:「天下没有不是的儿女,儿女怎么不是,父母都不会记恨儿女。」

 

妈妈这么一说,将我这么多年来的怨气一下子化解掉了。一直以来,我怨恨父母将我送走,觉得自己没有感到家庭温暖。现在才发现,父母的心原来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是我的怨恨心,将我和父母疏远了。

 

一直以来,末学不识道德,将怨恨的心,掩盖了善心、孝心。学了传统文化,学了《弟子规》,才明白从这些事情上看到自己不孝父母、不敬长辈的恶习气,真的很重!小小年纪,就已经很厉害了。到近年来初学孝道,也没用心去行孝,只是在我认为好的财物上给予父母,却从来没有想过父母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物资,需要什么样的照顾。反思过程中,才感到这么多年,父母时时刻刻对末学爱护有加,但以前的我觉得父母对我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是应该的,现在通过老法师大力提倡扎三根,学习到传统文化,才深深的明白我错了,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孝、不顺。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父母不但给与我们生命,让我有了人身,还养育、教导了我,让我有机会遇到佛陀教育,有机会净化无量劫来的身心。

 

行孝要及时。我还是很幸运,父母还在的时候,能学习孝道。可毕竟父母已经老了,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真的是很无私的啊!我们做了一点点,他们就很满足。我们却很吝啬,就一点点都不愿意做。有的为了名闻利养,可以对身边的领导去谄媚、巴结,但是对身边的父母却不愿意花一点心思去尽本分,去孝顺他们。对身边的父母不孝顺,怎么又能谈得上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尊敬他人呢?

 

不敬师长

由于没有孝顺的基础,不知道感恩,所以在求学生涯中,也没有恭敬老师。

 

我家三个孩子,哥哥姐姐都比我大很多,只有我的上学环境得天独厚。又因为跟着外婆的原因得以在武汉市上学。父母望子成龙,把我送到重点小学。当时重点小学很难进去,父亲努力帮我找到好学校读书。

 

但是我却从来不争气,总是不能拿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还在上课时,经常爱讲话,违反课堂规矩,学习全凭自己的小聪明,应付学业。小学时经常给老师取外号,还让老师额外补习。竟然有次考试,末学还在考卷中的作文题中,恶作剧的写老师如何不好。

 

在上中学的时候,国内开始有一些港台电视连续剧出现,很时髦。我看了之后,也开始模仿电视剧中讲究吃穿的情节,自己也开始喜欢化妆、买服饰,满足不断增长的虚荣心。当时学校规定,学生不准化妆,可是我还是贪图漂亮,上学的时候化淡淡的妆。这点小聪明逃不过老师敏锐的眼睛,班主任老师顾及到我的自尊心,只给我说:「去洗一下脸。」我没有体谅到老师的用心,反而觉得老师古板,跟同学说老师的坏话,让同学对老师有些误解。

 

这种对父母不孝以及对老师不敬的心,便削减了我的功名。所以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没顺利考取大学。第二年补考,才考进大学。

 

前些年,听赵良玉老师及定弘法师讲的《母慈子孝》,了解到定弘法师很孝顺,很听话,一路都很顺利。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虽有一点世间的小聪明,但是没有德行的基础,一路都很坎坷,真的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经历许多痛苦才知道回头。

 

在此末学要向生我、养我的父母,教导我的老师。以及无量的父母至诚忏悔。末学无知,造下不孝不敬的重罪,没有尽到做女儿、做学生应尽的本份,没有做到孝亲尊师,违背了伦理道德,以至走了很多弯路。末学今天得遇善法,一定要弥补过失。真诚相信传统文化、佛陀的教诲,精勤修行,往生净士,回入娑婆,广度有情。                                                                                                       

惭愧弟子  兰若至诚忏悔

二零一一年九月

 

【编后语】

净空上人在《地藏经玄义》中宝贵开示:「我们决定不能够记仇、记恨、记人家的过失,这种心是非常不善的心,一定要记别人的好处。别人照顾我们一天,供养我们一餐饭,这个恩德都不能忘。大家知道韩信,他所以能够建功立业,最大的长处是不忘恩。自己在穷困挨饿的时候,漂母给他一碗饭吃,他一生不忘记,自己成功之后,还找这个人报恩,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滴水之恩,终身不忘,再大的过失,再大的侮辱陷害,一笑了之,绝不在意,这是我们修行证果的本钱。你要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个本钱,你怎么样苦修,你也不会证果。」

 

《了凡四训》说:「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师父开示:「中国古代的小学,着重于基础教育。教孝、教顺、教敬、教诚,以这些为教学的纲目。真所谓『少成若天性』,培养圣贤人的根基。……『诚敬』是学佛的根基,是入佛之门。『诚敬』的培养就在家庭。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到社会上才能忠于国家,服从长官。对职务尽忠职守,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服务。『习以成性』,习性培养成了,便是『和气格天』,和平、心平气和就能感动天地鬼神。」

 

师父在讲《华严经》中开示:「…起心动念总是想控制别人,你在家里头,你作父母控制小孩,作小孩是想办法控制父母,这个念头就糟糕了。要控制人事物,要占有人事物,诸位不晓得,这个念头是一个最基本的祸根。你哪一天能成佛?哪一天把这个妄想念头断掉,决定没有这个念头,不再想控制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桩事、任何一个东西,也不想占有一个人、占有一桩事、占有一个东西,保证你这一生成佛,你就成功了。」

 

师父在讲《无量寿经》中开示:「不但我们自己修行,把佛法推荐给别人,不仅仅是有言说,而且有身教。我们自己给他做一个榜样,你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他才会有信心。如果我们说佛法怎么好怎么好,自己没做到,那别人听了未必肯相信。自己要做到,这样帮助别人启发信心,这就对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