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傲慢无知失明师 改过才能见光明


   日期:2012/5/17 9: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傲慢无知失明师 改过才能见光明

作者:胡先观

末学来自广东惠阳,名叫胡先观。末学这次忏悔的是自己初接触佛法时不了解佛法,傲慢自是做错的事情,就是没有正确修学的过失。

末学是在上大学时遇到佛法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对佛法经典比较珍惜。当时主要看印祖的书还有弘一律师的书,学习戒律。但是,没有老师指点比较着相,很执着,是一种不明理的偏执。

与明师失之交臂

之前去相隐寺和九华山,偶尔看到播放净土法门法师的光盘,但是心浮气躁,没有耐心听闻。当时知道有净土法门法师,但是不知道这位法师还在不在世,因为末学看的印祖和弘一律师的书都是已经往生的法师。虽然很想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但当时对净土法门法师有个文字上的偏见,就是法师说佛教是「教育」,末学对「教育」这个词印象很不好。因为末学读书长大,觉得所受的教育没把人教好,而且急功近利,弊端很多。而末学看佛经原文,一直认为佛教是「教化」,就这一字之差,末学就判断净土法门法师讲经不严谨,因为这是对佛教的认识问题。而净土法门法师的每本书前面几乎都有这句话,于是末学都看轻了,没有去仔细考察里面的内容,因此末学对净土法门法师的书一直心存芥蒂和轻视。这其实是一种武断,没有详细了解就妄下结论,轻易否定。现在后悔了,回头想想实在是自己不懂佛法,却对法师说法傲慢武断,因此才导致晚遇善知识。直到前年末学到山东庆云金山寺参学,才把这一误解消除。

金山寺斋堂每天吃饭都播净土法门法师讲经,有一次末学清楚地听到老法师说:「佛教是教育,但在佛门里面称『教化』……」末学猛然醒悟:「原来净土法门法师是知道佛教真实内涵的!」只是用词不同,而用词的善巧是因为面对的听众是普罗大众,很多没有听过佛法的。而且老法师长期在国外弘法,用「教育」这个词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中国人能听懂「教化」,外国人恐怕不好理解。于是末学才知道自己过去执着文字,依文解义,自己没有清楚认识佛教,也误解了净土法门法师;而且这种浅见执着,也是因为自己心量狭小,没有老法师那种广大的心量,广度众生的慈悲心。因此,末学无论在学问见解上还是德行心量上,都远远不如空老法师。但是这一误解,造成了末学与一代高僧大德,真正善知识的认知推迟了好多年,而这样的善知识正是末学多年苦苦寻求的!这几年虽然遇到佛法,但是没有善知识引导,珍视当中有许多偏执,偏执引发了许多苦恼与障碍。

现在看到净空老法师的光盘和书本,却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大学时候那么好的学习时机就这样白白错过了,这种错过带来的不只是时间的滞后,认知的不正确带来的是内心的不安、家庭的矛盾和对人生目标、修学佛法、家庭处事、事业婚姻等等的无知迷茫。接受明师教诲时间的滞后,真正的代价是必须经历苦难的岁月!这段时间不是空白地度过,而是困苦地度过。苦难的岁月——这才是没有接受、迟于接受明师教诲的真正代价!

偏执佛法  伤害家人

末学就举一个事例说明没有遇到善知识,对佛法偏执对自己和亲人造成的伤害:末学毕业回家后,因价值观的不同,在工作的选择上与父母有很大的分歧,造成父母的担忧和焦虑。当时父亲给末学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末学没有考虑就拒绝了,在语言神态上很不恭敬,也是没有受过传统教育不孝顺父母的习气。父亲很生气,把我骂了一顿。后来还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生气的说末学学佛学迷了,说要把末学在房间供的佛经仍掉,言辞当中有毁谤的用语。末学很伤心很害怕,想到《地藏经》上说的,「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于是很担心又害怕父亲将来会受苦报,害怕父亲不明因果,以后再说这样的话,就对父亲顶嘴说:「你以后的运气会越来越不好!」没想到父亲火冒三丈!有把末学赶出家门的言辞,这让末学非常伤心!现在想想父亲当时毁谤三宝,并非因为不明因果,实在是自己没有正确修学,而且没有孝敬父母,多次顶撞的缘故。末学说过那句话之后很后悔,很害怕。后来隔了几天硬着头皮和父亲下跪道歉,可是这事对自身和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的伤害是很深刻的。

末学现在听经才渐渐明白,学佛不是那样学的,过去不明理,太偏执了,和父母谈话及劝谏的方法、言语都大大的不对!才导致父亲造下毁谤三宝的口业,末学真的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佛法、对不起三宝。因此请允许末学面对三宝圣像、在此磕头忏悔。都是孩儿不好,愚痴无知,狂妄自大,忤逆不孝,没有正确地学习佛法,给佛教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伤害了父母也伤害了自己。希望父母家人、历代祖宗能原谅,孩儿知错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了,在末学的学习和改过中,在同修善友的帮助下,末学与父母的关系改善了很多。现在父母逐渐了解末学、了解佛法了,母亲也吃长素,也支持末学学习佛法了。所以请诸位长辈放心,不必为末学担忧。末学现在在家里可以安心听经,这次来协会参学也是得到父母同意的。真的感恩三宝、感恩老法师、感恩同修善友。

无知也是过  不能掩饰和因循

末学反省过去也是无知,身在苦中不知苦,不知道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无知!不知道自己和身边的人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诲,都一样的无知。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为人处事、生活点滴,样样都想错了;与人交往,事事都看错了!但是都不知道,被丰富的物质生活蒙蔽了!被身边的无知之语蒙蔽了,真的是眼暗目盲!但是老法师讲《地藏经》时说道:「造作罪业,无论你是有意造、还是无意造,果报决定是有。你知法犯法,不知法你犯法还是要判刑,还是有罪。」

所以无知也是过啊!根本的大过!末学过去娇生惯养,父母长辈常常原谅末学的过失,这不仅纵容了末学的错误也使末学养成了掩盖错误、以求原谅苟且偷安的习性。因此常常重复犯错依赖别人的原谅,没有去反省原因,学习做人的道理以求将来不再犯过。这都是末学过去没有学习佛法的想法做法。真的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不知道学习和改正,只在搪塞和掩饰上下功夫。现在才知道别人的原谅不是完了,而是没完没了。心里的坏念头,不良的习气没有纠正,会没完没了地错下去,越错越大。第一个受苦受害的其实是自己,这样因循会造成永远愚痴胡涂,苦海无边。

因此,末学在此敬劝爱护子女的父母,一定不要忽视纵容子女的过错,一定要教育子女改过向善,学习圣贤教诲帮助子女找出错误的原因,帮助他改正。否则会培养出一生无知苦难的子女!不帮助子女改正错误,就是不懂得爱护子女,末学的亲身经历,提供给长辈们借鉴。

所以,末学反省无知其实是根本大过。对自己的无知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警惕和紧迫感,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极度缺乏圣贤教诲、做人的教育,极度缺乏正知正见的时代。不做事似乎没事,但其实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一做事就是争、就是名利。而且现在生活环境比过去复杂很多,事情也多,因此遇事经常造业受伤害。所以对于自己的无知一定要承认,不能去掩饰,越掩饰越无知,到头来受害的是自己。

改过才是真忏悔

末学反省自身,一定要自己觉悟,认清自己对佛法圣贤教诲、人生道理的无知,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无知,真正帮助自己。求别人原谅还欠人家人情,自己不觉悟,做错事伤害了众生,还要欠人情债,来生恐怕要做牛马偿还,大概牛马就是这么来的,愚痴的果报。所以忏悔无知就要学习正知正见,从错误的知见当中回头,依正知正见生活处事,这才是真忏悔,才能解决问题。

如今听净空老法师的教导学习传统文化,《礼记‧学记》中就说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如今再回头想想,自己过去没有接触佛法之前,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呢?就是《礼记‧学记》中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所以圣贤教育真的是圆满,不仅教给我正知正见,还让我明白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傲慢等等,教给我忏悔的方法,去除学习的障碍,这都是圣贤教育的恩德。

感恩三宝的教诲恩德,让末学在学习中对人生的道理越来越明白,不断认清自己的过错,知道改正的方法,能在今生得到改过的机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善和提升。感谢诸位学长耐心聆听末学的忏悔,末学刚才有不正确的地方,恳请老师,各位长辈学长批评指正,感恩!阿弥陀佛。

末学胡先观  忏悔后整理

二零一一年九月六日

【编后语】

净空上人在《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中开示:「人只要有贡高我慢,什么都学不成。世出世间法,你要想学成都在谦虚,都在恭敬!所以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儒家《礼记》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世出世间法教学,第一个教什么?第一个教敬。敬是什么?就是断我慢。先把我慢破除,你才能成为一个法器,才能够学东西。只要有这个东西存在,佛菩萨作你的老师,你也是一无所成,你什么都学不到,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种人谁能教得了他?所以这是世出世间求学的大障碍。所以教学的时候,先要破我慢,再就是破贪瞋痴。」

师父在《大乘无量寿经》中开示:「『和颜爱语』…诸位要记住,佛法始终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不是佛法。爱语是不是好听的话?不见得,有的时候打人骂人都是爱语。你说父母教训子女,爱他才打他,他为什么不打别人?他看到别家小孩做坏事,他笑笑,他为什么不打他、不骂他?他不爱他!这打他、骂他是为他好,这是真正教导他,那是爱语。」

师父上人在《净土大经解演义》中开示:「那父母责备我们,无理责备我们,我们还能够怨恨他吗?不可以。无故冤枉你的时候,看你有没有德行,考考你。你说是恶意是善意?恶意善意不在别人,在自己。自己如果是善意,外面所有一切恶意到我这里都变成善意;外面人是善意,我的心行不善,到我这里都变成恶意。」

师父在《华严经》中开示:「我们非常不幸生在这个乱世,从小失教,现在到这样的年龄,渐渐觉悟了,想学了;想学一定要补习,补习一定要认真。我们今天读《弟子规》是补习,《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我所讲的这些基础科目,那些基础科目说老实话,在过去都是二十岁以前人学的,二十岁已经是迟了。这些都什么时候学的?十二岁以前学的,这些基础课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