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当你没有找到不变的体性,你没有资格谈随缘!


   日期:2012/5/18 9: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你没有找到不变的体性,你没有资格谈随缘!

                         净界法师

 

    当基础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修学三昧,这当中有正修止观。

    止观在修学有二个重点:

    一、发菩萨愿。

    《楞严经》在修学之前先发愿,当你找到本心以后,在你修行之前要发菩萨愿。你为什么要修行,由愿来引导你修行。当然这愿是从内心发起来的,我们思惟道理,了解了本性以后再发动出来的。

    二、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是整个正修。

    正念真如在本经当中是先观察内心的真如,然后再观察外境的真如;先观察你这一念心是有不变的体性,从你的心中找到不变的体性,然后再从外境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整个身心世界变化当中找到外境的不变。

    《楞严经》它的正念真如,其实真如是包括不变跟随缘二个功能,但是主要先找到不变。

     就是说生命是变化的,你看那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时候身心世界是这样子,二十岁的时候是很年轻,现在六十岁要衰老。

    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你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前一个小时的你跟现在的你也不一样。那我们怎么办呢?云何应住呢?

    所以你在这变化当中,要找到一个不变的体性。

    《楞严经》是先讲到不变,然后再去求随缘,以不变应万变,先求不变再求随缘,它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楞严经》的观念,当你没有找到不变的体性,你没有资格谈随缘,你没有资格!你连不变都没有找到,你怎么随缘呢!你随缘的时候就跟着妄想走了,你没办法随缘;你先找到不变以后然后先安住在不变,然后才能够随顺因缘积功累德。这时你在随缘的时候不随妄转,而你能够转它,不是它转你而是你转它,你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你的心来转外境,而不是外境来转你。

    为什么呢?因为你找到不变的理体,这个非常重要,先找到不变的理体。

    整个《楞严经》的关键,就是在扭转我们的命运,在返妄归真,你要让你的生命产生很大的变化,你要先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我们的生命像水流一样,不断的流动,但是你要把那不变的东西先找到,然后在那地方安住下来;每一天安住个三分钟、五分钟……慢慢的加长。正念真如就是不断的去思惟观察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然后慢慢慢慢观察久了,你的时间慢慢的加长,你不变的力量越大,你产生扭转生命的力量也大。

    《楞严经》它不对治毛病的,它认为你身体健康了,你毛病自然消除掉了,妄想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会有黑暗?因为你没有光明。你找到那不变的清净本体,妄想自然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对治妄想。

    正念真如在本经当中有很多内涵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先求不变再求随缘。

    整个《楞严经》修学宗旨都在里面,包括它的基础,包括你要发愿,包括应该怎么来修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