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诸行无常”的宇宙


   日期:2012/5/23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行无常”的宇宙

王恩洋  

上下四旁为宇,往古来今为宙,这是宇宙的本义,相当于今时所说的空间与时间。但此处所说的宇宙,不是指的空洞形式的宇和宙,而是指的在整个时空中无量的具体事物,总略言之曰宇宙;在佛法里所说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即其内容。这样的宇宙其性能为何?它是些静的东西呢?还是动的行动?它是常恒不变的呢?还是变易无常? 

  一、宇宙的性能

  在佛经中有这样的话:诸行无常,是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

我觉得此一颂文可以解答这两个问题。 

此中所谓“诸行”是佛教中最常用的名词,它所指的是一切有生灭、有功用的有为法。无论物质界的色法,精神界的心、心所法等,皆是有为法。即是宇宙间所有的事物,看得见、听得着乃至思维得到的,和此能视、能听乃至能思维的一切,都是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佛法称之为诸行。行者,变动迁流义,造作行为义。行非一种,故曰诸行。 

  “无常”是转变坏灭义,随生随灭义,从有到无义。 

诸行既是变动迁流的,所以它便是无常的,因此说“诸行无常”。 

“是起尽法”和“生必灭故”两句是解释“诸行无常”的理由。“起”言诸行之初起,“尽”言诸法之尽灭。一法具此起尽矛盾之两重性,名之为“是起尽法”。为什么在一法中会具此矛盾的两重性呢?答:“生必灭故”。此是举世间现有的实事为证。物生必死,花开必谢,振古迄今一无例外,所以凡存在的是必归毁灭的,凡生起的是必归死亡的。因此生必灭的规律,故起尽在于一法。诸行之性能如是,其为无常自决定了。 

既然宇宙事物即是诸行,诸行以外更无具有内容的具体宇宙,即可知宇宙不是一些静的东西,而是一些动的行动了。而诸行是起尽法,它是生已必灭的,即可知宇宙不是常恒不变的,而是变易无常的了。 

  二、物质与精神都是一系列的行动

或谓人类的精神,如感觉、知觉、想像、思维、情感、情绪、意志、行为,说为“行”尤可;若一切物质世界可见可闻、可触可爱、动物植物、高山大海、金石星辰,一切一切皆实体有,如何不是静的东西,只是动的行动呢?于此当思。所谓物质世界可见可闻等者,即就所见所闻等说为静的东西吗?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吾人所见不外乎光,不外乎色,若光若色,即非东西。光色从光波的行动而刺激吾人的视觉器官,由视觉器官而引生光觉色觉。能视所视皆行也,不行,则无有光色。声音由音波的行动而刺激吾人的听觉器官,而引生声音之觉。能听所听皆行也,不行,则无有声音。 

声光如是,自然界一切现象莫不皆然,力也、热也、电也、磁也,皆动能也,皆行也,不行则不成其为力、为热、为电、为磁。至于一切物质,积累则成地球,地球则日夜环日而行,自古迄今,曾无片刻止息。分析则为原子、电子,每一原子、电子又自成一小宇宙,阴电阳电,驰骤飞行。至于宇宙之间水流山峙、风驰云涌、电击雷鸣、日月运行、秋冬往复,草木之生长,禽兽之繁息,无往而非行,此人人之所共知者。不行,则乾坤毁、宇宙息了。 

至于人之一身,外而手足耳目鼻口,内而五脏六腑,又无不各行其行,而交互为用。乃至静处一室,熟睡酣眠,宜已到了静而无动的实体;然而即在睡眠之中呼吸循环、消化营养,一切作用正自积极前进,未尝须臾止息。须臾止息,则生命断绝了。由此可知,始从原子、电子,终至于地球、太阳,于中矿物、植物、动物、人类,皆各以其不同的行动,成个别的系统。除诸行外,更无物质的东西了。

物质界如是,生物、生理、心理界亦然,皆以不同的行动系统而成特定的种类。继此以往,人类交合,共济生存,集聚组织而为社会国家;共守共遵,而有制度法律;爱憎好尚同,而有风俗习惯;信仰崇奉同,而有宗教道德。一切一切,则又人类行动之演变而为社会历史文化者。无行,则亦无有社会历史文化了。由是可知,宇宙所有一切皆行。 

  三、但有诸行无行者

佛法既说一切皆行,它又说但有诸行、无行之者。这又是与常人的见解不同的。常人之情,总以为先有实体恒在的行者,而后有临时现起的行,如说天下雨、海涌潮、电母闪光、雷公鸣声等。实则雨自下,何用天?潮自涌,岂由海?电何有母?雷何有公?一物即一事,一事即一行,行与行者不是两个,只是一个。因是一个,所以除诸行外便别无行者。 

或谓雨潮电雷等事可尔,鸡鸣犬吠、鸟飞兔走等亦岂但有行而没有行之者吗?答此问题,当先知诸行聚集义。诸行聚集者,一切行不是单独孤立的,而常是互相联系而聚集生起的。由其聚集以成一物,于是此一物者,便不以一行为性,而是以多行为性。既以多行为性,自然不能以一行代表一物,于是反觉某一种行为某物之所有了。 

如像苹果,它揽色泽、香味、形态等以为体,于是见其色则曰此苹果之色,嗅其香则曰此苹果之香,食其味则曰此苹果之味,因而觉有超乎色、香、味等,别有实有常住的苹果以为色、香、味等之所有者。实则所谓苹果者,即彼色、香、味等诸行聚集时所立之总名,离色、香、味等便别无所谓苹果。犹如芭蕉层层剥之,皮尽则体无所有。 

鸡也、犬也、鸟也、兔也,与其鸣吠飞走的关系亦一总名与别行的关系。鸣吠飞走各为其总名之一实质,而实质有更多的诸行而互相系属,以成特定的组织,为鸡为犬、为鸟为兔等。其实并不是有离了鸣的鸡来鸣、离了吠的犬来吠,乃即由鸣等诸行的聚集组合以为鸡,即由吠等诸行的聚合组织以为犬。鸡犬等如是,人类亦然。人总合诸根、诸识、思想言行等以名人,而立之以为言者、行者、思者、识者,实则离言行思想认识以外,亦别无此言者、行者乃至认识者了。《瑜伽大论》三十四卷说: 

一切有情,唯有诸根,唯有境界,唯有从彼所生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见,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如是唯有诸蕴可得,于诸蕴中无有常恒坚住主宰,或说为我,或说有情,或复于此说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复说为能造诸业、能受种种果及异熟…… 

余经余论复常宣说:“生死流转,无流转者。涅盘解脱,无解脱者。”但有诸行,无行之者,义显然了。 

  四、行的诸相

宇宙即诸行,行有种种相故,宇宙也有种种相。 

1. 行是动的,或运动的,不动不成其为行。因此宇宙是动的,或运动的,而不是静的。

2. 行是活的、生的,不活不生便不成其为行。因此宇宙是活的、生的,而不是死的。 

3. 行是变动的、变化的,无变动、变化便不成其为行,因此宇宙是变动变化的。 

4. 行是相续成流、转易不息的,不相续成流,非转易不息,便不成其为行,因此宇宙是相续成流、转易不息的。

5. 行是一系列的过程,中无实体,它是没有住处的,一住下来便不成其为行了。如行路然,前脚落,后脚举,到了一步,便舍一步,步步得,步步舍,只是一系列的过程。倘若到了目的地停下来时,便不是行了。在此期间,此一段行程可说是止息,但不是真的止息,既到目的地,必有更大的行程等候着。如人到了学校,上了战场,所要行的更大更多了。所以一行是一种过程,多行是多种过程,而此一过程又作了另一过程的过程。人生如是,世界亦然,地球之春夏秋冬往复不穷,禾稼之芽叶花实前后无尽,历史的制度文化相革相因,前灭后生,也都是不断的过程。如果地球到了不运行,历史到了不发展,过程止息,那时也便没有宇宙人生了。 

6. 行是有功能有作用的,它不是白白地行、空无结果的。就行是一系列的过程看来,它不是自在的,它从另一它生。它也不是自为的,它既生已,便显现出它自身的功能力量,又生起旁的。它虽没有主宰,不能主宰其他,更不能主宰自己,但确有功能作用,为旁的它造成条件,打下基础,令之生起。宇宙间一切事物便如此地迭相为用,迭作条件,以显现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功用。 

这种动的、活的、变化的、流转的、过程的、功用不息的诸行观,便是佛法的宇宙观。 

  五、无常四相

已知行有诸相,无常亦然,有种种相。在佛法中,就诸行之生起、成长、衰变、死灭分位不同,便根据此四种分位而立为无常四相。 

但此无常四相,就诸行之种类不同,又别为三种: 

一者就每一法言,如声光等,刹那刹那,才生即灭;于此等法所立四相者,一者生,二者住,三者异,四者灭。生指此法从无而生,住指此法生已暂停,异指此法渐趋衰变,灭指此法随就谢灭。《成唯识论》云:“生表此法先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 

即事而观,譬如撞钟,以棰击钟,初发浊音,棰离钟已,始转清宏,渐就低微,后归息灭。一击之下,其声便历发生、发展、衰弱、灭亡之四位,是即生住异灭之四相也。声如是,光等皆然。又如火燃,其始也微,其继也盛,渐就衰弱,终至熄灭。人的心理作用、思想情感等亦无不然,均有如此四相。 

但此皆就粗显者说。精而言之,色声等境、眼耳诸识、受想思等,虽皆具四相,而其生灭也皆极迅速。据经言:“有情之一念,具六十刹那。每一刹那,具六百生灭。”即一念之心,已是经历了三万六千次的生住异灭了。今之科学言声、光、电等之波动传达也,其速度是惊人的。吾人所能分辨之声光电等、思想认识等,皆其相续者耳。其每一基本单位皆非人所能知。法之无常,其速如此! 

二者就每一有情的一期生命说,有生、住、老、无常之四相。从住胎出胎名之为生;从生以往,未死以前,中间的时间名住;即于住中,经过少年、壮年以后,到达视听衰弱、须眉皓白的时候名老;呼吸停,知觉止,身体僵槁,转就腐坏,名无常,即死。虽生住老位皆是无常,而死位变动特大,与生对立,故特予以无常之名。

此之四相既就有情的一期生命而说,当知即是就诸行之相续而说。其生也,既经历多时;其住也,自孩提、幼年、成童、弱冠以至成熟壮年,历时更久;衰老死亡,亦非瞬息须臾。其间身体之长养、心智之开发、思想之构成、事业之营为,均是结合无量无数的刹那诸行、无数无量的生住异灭之前后相续,乃成功此“生”、此“住”、此“老”、此“无常”的。即是说经过了无量无边的刹那无常四相乃成功此有情生命的一期无常四相。 

三者就每一器界的成坏言,则有成住坏空之四相。所谓器界者,即是有情身体生命所依止而生活的山河大地。它是物质的诸行所构成的,又是供有情使用生活的,所以名器。异于有情界,名为器界;异于有情世间,又名器世间;即此又名世界。依佛经说,此世界无量无边,于中以一日月之所照临为一世界,千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即此名为三千世界,为一佛土。即一佛土总得太阳系一百万万。而佛法之计佛土,动以恒河沙数为单位,其对空间之观察如是。 

其对时间之观察,则言每一器界,以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每一器界成住坏空合八十中劫,总名为一大劫,以此劫为时间单位,可以知器世间之寿量了。而器界成已住、住已坏、坏已空、空已复成,大劫相续,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是则世间往复无尽期了。《瑜伽师地论》云:“如是百枸胝苏弥庐、百枸胝六欲天、百枸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如是四方上下无边无际,三千世界正坏正成,犹如天雨,注如车轴,无间无断,其水连注,堕诸方分。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量,正坏正成。” 

所云正坏正成者,言此此三千世界正坏时,即彼彼三千世界正成时;此此正成时,即彼彼正坏时。成坏如是,住空亦然。犹如雨滴,前堕后降,相续无间。此佛法无穷无尽的宇宙观,得今世天文学之观察发现而益信。此中成者,谓世界从无而有。《瑜伽论》说:成劫之初,有金藏界云,自空而起,次第回薄,次第凝聚。先成地轮,次成水轮,水轮依地轮,又包举地轮。次成风轮,风轮依水轮,又复持水轮。三轮既成,共历二十中劫成已而住。于住劫时,次第有人物动植生,次第有稼穑家国起,次第有文化教法兴。历二十中劫已,转入坏劫,有火灾起,焚烧大地,火焰山冈,山石成流,大海枯竭,大地成灰。历二十中劫坏已而空,尘灰都尽。历二十中劫世界再成。如是往复永无穷尽。这便是佛法对器世间所说的成住坏空无常四相。

佛法之说无常,从微至著,从小至大,从暂时至久远,义类区分可谓条理详尽。在《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更以五种行:谓变异行、灭坏行、别离行、法性行、合会行,观察无常。复于内六处事,以十五种所作变异,及八种变异因缘观彼无常。更以变异行观察十六种外事无常之性。文义广博,为修无常观者所应修习,恐繁不引。 

  六、毁灭与新生

或谓佛说诸行无常,凡生存的都是终归死灭的,这样看来,人之一生劳苦辛勤、动作营为、长计远虑,都空无果,这不令人灰心短气、消极厌世了吗?它能捐害壮士奋发进取之心,它能长养懦夫苟且畏缩之行,这是不好的。 

答:不然。诸行无常者,显诸法之实相。实相即真理,真理是超功利的,是不徇人的爱恶的。但最能消灭人的妄想,最能指导人的正道者,还莫过于真理。且如无常之义,最令人不欲闻者,莫过于志得意满、正处幸运之人。他可以凌蔑人、压迫人、奴役人,而把世间一切利益据为己有;于此而语之以无常,谓其赫赫者灭、炎炎者绝,他必然心感不快,忿怒加之;以将丧其所爱也。但若对贫困穷苦、颠连无告的人而语之以无常之理,则将理得心安、于意无迕;处境困迫,速了为便也。 

但此皆是以感情看事理,非理之真也。若以理性和智慧看事理者则不然。他既见诸行之无常,故于乐不敢贪,于苦亦不忧,知皆无常,不永久故。他处胜利而不敢骄,处失败亦不惧,知皆无常,不长如此故。故知无常者,可以息人之妄心,可以鼓人之勇气,知幸运不可长保,知现境是可改转故。再就无常的真理言,它实是宇宙创造、新生不息的根据也。 

譬如禾稼,由种子而发芽,由芽而生根茎枝叶,由根茎枝叶而开花,由花而结实,果实成熟又成新种。新种成时,花叶黄落,根茎枯槁,初始之芽、先时之种,则皆久归毁灭了。由此可知,芽生种灭,根茎生而芽灭,果生花灭,刻刻在生长中,刻刻即在毁灭中。倘无毁灭,亦即无有生长。盖种如常种则芽不生,芽如常芽则根茎枝叶花萼不生,花如常花则新种不生。滋生既停,亦无禾稼繁殖之事了。 

禾稼如此,一切草木动植皆然。人之一生,自少至老,生理上之新陈代谢,思想上之除旧布新,何日何时不在生长中,即何日何时不在毁灭中。陈旧腐朽者不灭,即光明健康者不生,生理、心理即皆停滞不进了。人群社会历史发展,又何不然?洪荒灭而后草昧生,草昧灭而后文明启。文明既启,次第发展;生活制度,阶段分明;无不是旧者毁灭,新者更生,相革相禅,相生相引。

如前所述,诸行皆过程也,非自在的,非自为的,从他生已,更作条件生起于另一他,其自身即趋于毁灭。这是自然的,也是无私的。吾人知此理,应无人我得丧之心存于其间了。是知宇宙诸行刻刻在毁灭着,亦刻刻在新生着。无生不会有灭,无毁灭亦不会有新生。看来是极矛盾的,其实是最合理的。了知诸行之无常,而后宇宙新生发展之真理始显然了。 

来源:法音1998年第6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诸行无常       宇宙)(五明学佛网:诸行无常       宇宙)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如本法师:宇宙万有本体论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田光烈教授:赖耶缘起与宇宙人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