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港理大校长以科学观妙解《心经》


   日期:2012/5/25 15: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港理大校长以科学观妙解《心经》

 

 

潘宗光教授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校内佛堂里打坐

 

香港消息:国际知名科学家、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近十多年来潜心研修佛学,他以睿智敏锐和客观实证的科学精神,探求和解说佛教义理,推动佛教人间化理念,正引起海内外佛教界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三十日晚潘宗光在理大综艺馆主讲《色即是空》的佛学讲座,以量子力学测不准定理、万有引力、相对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阐述大乘佛教的心要经典《心经》,其深入浅出的精彩妙解,博得满堂上千各界听众的阵阵喝采,一时间在香江掀起《心经》热,人们纷纷争相购买和阅读他的著作《心经与生活智慧》、《心经与现代管理》和《佛教与人生》,以及《十二因缘》讲座录像光碟。

 

潘宗光表示,现代社会人身处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境,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不受困扰,从而提高心智的效率,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课题。佛教中有个故事,旗幡在疾风中飘动,幡下的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答案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这故事并非否定风动或幡动的外在环境变化,却是告诉我们佛教不是以外物,而是以心灵作为首要对象。佛教是心灵的智慧结晶,而《心经》是佛教智慧的精华所在。

 

谈到《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潘宗光解释,佛说的“色”即“物质”,物质不能离开空性而存在,空性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空”作为佛教用语,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意,不容易用语言固定它的含义。

 

他说,有些人听到佛教讲“空”,就以为是虚无缥缈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其实并非如此!这就像我们对“零”这个数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来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其实却是包罗万有、变化多端,任何数字与零结合起来,都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例如:在100的后面加上0,就马上增大变成1000;“零”亦可吞噬一个数目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把一个数目乘上零,它便会消失得只剩下零的答案;但若以“零”除一个数目,也可以将之变为无限大;“零”亦可以对其他数目保持中立而不作干预,因为任何数目加上或减去零也不会改变其本身数值。“空”就好像“零”一样富于包容性。

 

随后,潘宗光又分别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量子力学物质二重性、测不准定理、相对论、万有引力、物质与能量可以互相转变的原理,深入浅出地阐述“空”的无常性、无独立性和包容性。他指,基于因缘所生法,事物呈现出变化无常的表面现象,由好到坏,由爱到憎,看似两边对立,其实是互动依存,佛教称之为“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就是不要执著表面现象的任何一边,要深入认识其中的因缘,从而超越两边的对立,这就是与“空”相应。

 

积极推动佛教人间化理念的潘宗光,还将《心经》运用在现代管理上,他在《心经与现代管理》的自序中表示:如果我们能按《心经》的指示把心灵管理好的话,要把事业管理好也就不太难。他希望对管理有兴趣的朋友藉此对佛学产生兴趣,同时亦希望对佛学有兴趣的朋友能把佛法应用在管理工作上。

 

从事科学研究数十年,研修佛学十多年的潘宗光说:佛教和科学的范畴虽然不同,但两者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潘宗光表示很喜欢《金刚经》其中一段经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并把它放在办公室座位后面,提醒自己处事勿太执著。

 

 

潘宗光曾任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理学院院长,自一九九一年一月起出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他还是多家中外大学的名誉教授。潘教授潜心佛学,亦体验过修行的生活,曾到台湾、缅甸等地禅修参学;二OOO年赴中国河北省皈依柏林禅寺住持净慧法师。潘宗光近年来通过著书和讲座录像光碟等出版物,引导读者正确了解佛教大义,启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体味佛法,实践佛陀倡导的利己利人精神。

 

记者:邢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潘宗光       心经)(五明学佛网:潘宗光       心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心经随说 

 洪启嵩居士:如何修持心经 

 其它:十二因缘(潘宗光教授) 

 其它:《心经》讲解(杜大威)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下)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上)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 

 杨佛兴居士:《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 

 其它法师:心经讲记(纯果法师)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2 

 照光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解 1 

 蔡惠明居士:读“评印顺法师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