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教育重要的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日期:2012/5/29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

 
    有个太太她之前还没有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以前,她的孩子也是被宠得很严重。有爷爷奶奶,有外公外婆,父亲又有三个兄弟姊妹,母亲又有四个兄弟姊妹,这个孩子又是两边家族第一个小孩,所以是三千宠爱於一身。他的爷爷还对著大家讲,这个孩子是我的心上肉,骂他就是骂我,打他就是打我。这个孩子有爷爷当靠山,他是天不怕、地不怕,小小年纪就很骄傲,就很狂妄。母亲后来接触之后,看到情势不对,必须要赶紧处理,要当机立断,所以把孩子从爷爷身边接回去自己带。这个孩子送到教《弟子规》的学校,对老师都是不敬礼,不行礼的。这个母亲在那里示范了好几次,孩子都是如如不动,母亲就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又要上班,就自己先离开幼儿园。走了一两百公尺,心里想怪怪的,今天不教,那下次什么时候教?今天他没有学会对老师恭敬,其实他已经在退步了。我们常常说过一阵子再跟他讲,过一阵子再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教育当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当其可之谓时”,这叫及时法。孩子犯错是我们教他的时候,当其可之谓时,一般叫及时法,机会教育。我们当初在学这些教育理论,说某某教育家他发明的方法,他发现的方法,这些教育家都是这几十年,甚至这一两百年,这样的教诲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前就已经讲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当中没有版权所有?因为子孙们都了解,所有天地宇宙的这些真理,老祖宗都讲透了,圣贤人都讲过了。所以他们绝对不敢有那种想法说这个东西是我首先发明的,这个道理是我首先发觉的,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连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学问已经到至德的境界,老人家都说他“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圣先贤所教诲的这些真理传承下来。所以几千年的读书人,绝对没有人狂妄说哪些道理是他发明的。但是现在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人都比较傲慢,往往发现点道理就要争取版权,说那是他发现的,这个心态都值得我们来深思。
 
注:“当其可之谓时”出自《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礼记·学记》全文
 
恭摘自《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十一集) 52-180-4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教育)(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