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浅说随喜法门


   日期:2012/5/29 11: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浅说随喜法门

 

净心居士

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一个叫“随喜功德”。经云:“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认为“随喜”能起平等善,能得大眷属。前一是对治的恶法。后二是生起的善法。能灭恶生善,故须发此大愿。
  所谓“随喜”,隋·吉藏《法华玄论》中说:“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 “功德”即是因功而成德。“随喜功德”即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我皆随顺欢喜。随喜他人之功德,自己亦得莫大功德。《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
  在佛教中,随喜功德能除“嫉妒障”。即妒贤嫉能,自是他非,见人修善反生嫉妒,而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嫉妒重障。也就是说,佛教认为“随喜”一切善事,是为了破除嫉妒心和有所得心。
  普贤菩萨发随喜功德的愿,佛陀也常常赞美随喜的功德。只要养成帮助他人的性格,随时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着同样重要的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修行必须有的功课。
  关于随喜功德有一个很好的公案:从前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在世时,有一段时间萨迦国王迎请世尊及众比丘作广大供养。那时有一贫女,在王宫外行乞,见此非常羡慕,生起极大欢喜心,至心随喜国王对世尊及众比丘的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于受供完毕后,问萨迦国王:“如是功德是否回向给此供养中功德最大者?”国王满口答应,结果世尊就为贫女作了回向。此公案中贫女虽无能力如国王一般对世尊作饮食、财物供养,但以其真诚随喜,获得了甚至超过国王供养之功德。这种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望诸位能融会于心,每遇堪可随喜之善法,即可以真诚一念,积累起广大福德资粮,也培养自己的上进心。
  生活中,所谓随喜,就是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是随心帮助别人,随口说些温暖的话语,随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别人出钱做慈善,我虽没钱,但却可以跑跑腿,送送东西,多少帮一点忙;比如别人有了成就,我便说些话语来赞叹、欣赏,不起嫉妒心、不背后诋毁人家;比如有人摔倒了,我随手扶起来;有人车子没气了,我正好有气筒,于是借给他用。
  在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里,随喜法门是其中之一。佛教认为六道凡夫业障习气是无量劫累积的,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随喜”是专门对治傲慢的,尤其是傲慢里面的“嫉妒”这一烦恼,这是世出世间修学最严重的障碍。所谓嫉妒者:即是“不喜他善,不耐他荣”。见到他人做善事,自己心中便感觉不欢喜;见到他人荣华富贵,自己心中便感觉到不能忍耐。这便是嫉妒心最明显的表现。
  还记得著名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吗?故事里面的王后,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屡次三番向其下毒手,但最终白雪公主都化险为夷,反倒是王后自己变得又老又丑,最后滚落山崖丢了性命。
  还有宋朝的宰相秦桧,他之所以在后世落下了千古骂名,并被铸成铜像跪立在岳飞墓前,就是因为他嫉妒岳飞的才能,里通外国,最后以“十二道金牌令”逼迫岳飞从前线赶回京城,然后被他害死。但是害死了岳飞之后,秦桧并没有得到一天好日子,他连觉也睡不安稳,因为一旦闭上眼睛,就会见到岳飞前来索命。最后由于身体上的毒疮迸发,他一命呜呼。这就是嫉妒带来的危害:既害人又害己,得不偿失。
  生活中,嫉妒是二十种“随烦恼”之一。也就是说嫉妒本身就是一种烦恼。嫉妒心理不但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工作。嫉妒心强,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另外,嫉妒心强可能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事事好胜,常想方设法阻止别人的发展,总想压倒别人。这可能使同学、朋友想躲开你,不愿与你交往。从而给自己造成一个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你会感到孤独、寂寞。嫉妒心强的人很容易无端地伤害他人,同时嫉妒也会害己。嫉妒会使人陷入扭曲的心理状态,显然这种心理会让自己非常的不舒服。更重要的是,嫉妒会促使人做出许多不该做出的事来,以至于使自己悔恨终生。
  如果我们能够随喜,不但可以去除嫉妒的烦恼,而且还能够得到莫大的功德。还有,当我们看到他人有成就,不眼红、不嫉妒,并且还能够随喜,或者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促成他成功,那么我们所具有的功德就如同他的功德一样大。比如一根点燃的蜡烛,我们藉它的光也把我们的蜡烛点燃,这就叫随喜。不但它的光明没有丝毫减少,而我们的光明也和他一样洒向四方。“随喜功德”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心怀嫉妒,在吹灭他人的蜡烛同时,也令自己身陷黑暗之中,真是损人不利己。所以,佛常常教导我们: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破坏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既折自己的福,又折自己的寿。
  随喜他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德:一、如香遍满堂室:外物所制造的香是不能长久的,总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散。但是如果我们养成随喜他人的习惯,其言行所散发出来的芬芳气质,就会在你的周围流动不散,使和你在一起的人都能够被这香气所吸引,自然而然地赞美你、喜欢你、欣赏你。二、如炬普照十方:火炬通常能给人带来光明。同样地,赞美、随喜他人,你的人格魅力就如同那光亮的火炬一样,可以照亮四面八方。肯随喜他人者,不障碍、不为难他人的成就,不讽刺、不打击他人的努力,这样的人格即是圣人的境界,也是世间的榜样,会受到大家的尊崇。 三、如种一能收百:随喜他人,就像山谷的回音,你说了什么,山谷会回声给你,同样地,你随喜他人多少功德,他人也会来赞叹、随喜你的功德,就像在福田里种下了善的种子,总会种一而收百,获得好的福报。因此,愿意随喜他人功德者,会进入一种善性循环,并且如同滚雪球一般,功德越来越大。四、如月映现千江:如果我们肯随喜他人,我们的品性就像那天上的月亮,虽然只有一个,但是映到地面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还是池塘山涧,哪怕杯盏碗盆,都是一样的清净明亮,温润喜人。
  所以我们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虽然我不如他成就,或者我没有力量、钱财帮助别人,但是只要我心里头欢喜赞叹,并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即便是很微弱的,但得到的功德却是一样大的”,达到了心无瞋恨,嫉妒之火自然就会熄灭,不再成为障碍。历代的贤士大德也都告诉我们,做人要能够“成人之美”,千万不要“成人之恶”,成人之美,如同赠人玫瑰,手上会留有余香;而“成人之恶”,则是助纣为虐,会背上千古的骂名。也就是说对于他人、大众有利的事情,我们都要随喜,有多少力量贡献多少力量,满心欢喜的认同、接纳、相助,只要是出自真诚的心,就一定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
  当然,随喜别人事业、生活的成功,也可造下自己将来成功、幸福的因。当别人好事临头或高兴的时候,随喜他们就是菩萨行。因为菩萨致力于有情的安乐,所以每当有情安乐时,菩萨就会非常欢喜,菩萨欢喜,我们也就欢喜,此功德亦不可思议!
  各位同修,随喜的生活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当然,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去实践随喜的生活。譬如见到他人给予一个善意的微笑;譬如在能力之内给予他人以举手之劳的相助;譬如给予学生或者表演者一个恰当的赞美;譬如有美食请朋友来共享;譬如把金玉良言转告给他人分享;譬如温暖的鼓励和真诚的关心……有人说随喜就是“不要怀着绝望去抨击别人,而是怀着希望来提升自己”,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随喜,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和美满,也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境界更加宽广。
  且让我们以一颗随喜向善之心,来修随喜向善的法门,在随喜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种下更多的福报种子!
  阿弥陀佛!随喜,随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随喜       功德)(五明学佛网:随喜       功德)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