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菩提心没发出来,闻法不透


   日期:2012/5/30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提心没发出来,闻法不透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14集(净土法门法师)

那我们今天听到这部经,都能够理解,现在我们所差的,菩提心没发。菩提心为什么没发?虽听经没有契入境界,就是没有能够百分之百的听懂,只能听到几分之几。果然听到的是百分之百,没有不发菩提心的。菩提心一发,超越十法界,就是法身菩萨。所以这个法门,佛教里面的大乘,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用哲学的话来说,「知难行易」,放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放下了,成佛了,惠能大师半夜三更在五祖方丈室里头放下了,放下就成佛。你要是问,惠能大师所证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差别?说老实话,一点差别都没有。只要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就真放下,那就是佛境界。生净土,决定生实报土,他不在方便,不在同居。所以善导大师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不能把它说死了,不能把它说定了,它是活活泼泼的。

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性,贤首国师所说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是共同的,是一个。诸佛如来的体性是它,蜎飞蠕动的体也是它,三途地狱之体还是它,乃至于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遍法界虚空界的自体、本体,一个。那怎么不成佛?事实真相通达明了,那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讲迷失了真心,迷失了自性,意思是我们对于宇宙事实真相迷了,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完全不知道,天天在猜测,犹豫不决。这才造成十界六道无量无数差别的现象。你要问差别现象有多少?你就问你的妄念有多少,它跟你的妄念完全相同。才动一个念头就有一个变化,《还源观》上讲的「出生无尽」就是说的这桩事情。所以「闻法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的菩提心没发出来,闻法不透,这真正原因在此地。不透怎么办?多听,多读。古人说的话不是开玩笑的话,句句是真话,告诉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明我们念的遍数不够,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唐代道宣律师,这专学戒律的,中国律宗的第一代的祖师。他老人家听《四分律》听二十遍,《四分律》的分量很大,线装书堆起来这么高,我有一套,现在放在澳洲。我们也把它印出来流通,印出来精装这么厚,四本。讲一遍不容易,我们想到他听二十遍,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讲的,哪个地方有人讲《四分律》,他就到那里去听,先后听二十遍。我也曾经给同学们说过,李老师在台中办大专佛学讲座,他老人家自己编了一个课程,《佛学十四讲》,那就是佛学概论,完全用表解。我听了十一遍,每一届他讲这个课程,我都从头听到尾。说明大专佛学讲座我参加了十一次,第十二次出国,离开台湾了


  

遍数听多了就熟了,虽然说没有得定,没有开悟,中国古人所谓是「熟能生巧」。我用老师这一套大纲去讲这个课程,不能讲到老师那种百分之百,我可以说我能讲到百分之九十五,听众都承认。他不熟怎么行?所以现在人学东西,犯了很大的毛病,这都是心浮气躁,听一遍、二遍就觉得不错了。听三遍,「这个我听过三遍了」,你跟古人比差远了。古人呢?古人要听三千遍,你三遍算什么?你怎么能跟人家比?三千遍一般来说,开悟了,不能大彻大悟,他要到大悟的阶段。你想想看,三千遍,他心是定的,也就是说他得到三昧。得到三昧,决定有开悟,悟有大悟、有彻悟。彻悟是明心见性,大悟,对于教理教义通达了,教理不能通达,教义肯定通达。义是什么?一宗一派与你所学的这个触类旁通的,你都没有障碍。所以真正菩提心没发出来,我们就应当知道,我学习的遍数不够,为什么不发菩提心?那就继续努力,万缘放下,他真能成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