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欠债必还:面对讨债者大禅师高世安安然还债!


   日期:2012/6/4 1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欠债必还:面对讨债者大禅师高世安安然还债!

 

按:对于安世高我们了解一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安世高是第一个将佛教带入中国的,出家前是安息国的太子!这篇文章可以提醒造恶以为没有果报之人,清醒的面对自己,不要随意的见人就造杀业!你所欠下的将来都是要还的!

安世高传

(据《出三藏记集传》译,作者佚名)

安世高大师(约西元二世纪),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系安息国(今伊朗)太子,博学多闻,信仰佛教,后让位给督父,出家修道。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148年),行经西域诸国,而来到我国洛阳,从事译经的工作,至东汉灵帝建宁三年(西元170年)共二十余年。其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安息国太子传奇

安世高年幼时,即以孝行闻名全国,禀性聪敏仁慈,又勤奋好学,因此,精通各国的典籍,对于天文、地理、医药、异术,没有不通达,甚至还擅长飞禽走兽的语言。

有一天,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

安息国王逝世后,安世高更深深地思惟人间苦空无常的道理,更厌恶色身的系缚,以及世界国土的危脆,对于荣华富贵,都视为敝屣。服孝之后,就让王位给叔父,专心致志出家修道。

安世高出家之后,精进不懈,于是博通经藏,尤其擅长阿毗昙学,并常常奉诵修行禅经,能穷尽其中的奥妙。不久,便四处云游,度化有缘,历经许多国家,最后来到我国。他的才华、悟性高人一筹,凡是听闻过的事物,皆能通达,居住在我国,很快即通晓华语。于是,他展开翻译佛经的工作。

千里跋涉偿宿债

安世高的前生是出家人,当时有一个同学,瞋恨心特强,托钵乞食时,若施主不称合自己的心意,往往心怀瞋恨。安世高(前生)常常对他诃责和劝谏,但是同学总是本性难移,依然我行我素。经过二十多年,安世高(前生)向同学告辞:“我必须到广州,了结宿世的业力。你于明达经藏和精进不懈两方面,都远超过我,但是你的本性容易发怒瞋恨,死后一定会投生为丑恶的形体。如果我得道成就,一定来度你。”

安世高(前生)刚到广州,正是寇贼作乱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唾手拔刀说:“真逮到你了!”安世高(前生)微笑着说:“我过去生亏欠你一命,所以千里跋涉,特地前来偿还宿债。你现在非常地忿怒不平,这本来就是过去生所积存的怨气。”于是,安世高(前生)伸长脖子挨刀,没有丝毫恐惧的样子。那位少年挥动快刀,也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地杀了安世高(前生)。

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没有不心惊肉跳的。

安世高(前生)的神识,回到安息国,投生为安息国的太子,此时,即安世高。

共亭神庙美少年

安世高游化中国,完成译经的工作,已经是东汉灵帝末年,此时关雒的局势纷扰不安,于是安世高决定到江南,临行时说:“我应当途经卢山,去度化昔日的同学。”

共亭湖旁有一座神庙,庙里香火鼎盛,神祇具有强大的灵感和威力。经商的船只,只要向庙神祈求平安,在烟波浩瀚的湖面,都能够获得神佑。曾经有些人向庙神祈求翠竹,但庙神没有允许,那些人竟然随意盗取,船只方才开航,马上翻船,而竹子飘回原处。从此,凡是在共亭湖航行的船只,没有不敬畏庙神,每每具足供养礼拜一番。

安世高来到共亭湖,同行的三十余艘船只,他们全部备礼到神庙祈求福祉。共亭湖庙神藉着庙祝宣说旨意:“船上有一位修行的沙门,你们也请他到庙里来。”众人非常惊愕,慌慌忙忙到船上请来安世高。

庙神对安世高说:“我与你前生都是出家学道,我喜好布施,但是生性常发怒瞋恨。今世成为共亭庙神,周围方圆千里,都是我所统治。因为前生布施的功德,所以今世奇珍宝玩非常丰厚;也因为前生瞋恨的罪业,所以今世堕落为神灵。我现在看到曾经是同学的你,实在悲欣交集。我的寿命已经快要结束,假如在共亭湖死亡,那么我庞大丑陋的形体,必定将污染清澈的湖水,因此我决定在山西的草泽间待死。然而我深怕死后难免会堕入地狱,现在我有绢布千疋,还有许多珍奇宝物,希望你代我立坛修法、营造塔寺,使我能够投生到善道!”

安世高说:“我特地前来超度你,为什么你不显现原形呢?”

庙神说:“我的形体非常丑陋,如果现身,众人一定很恐惧。”

安世高说:“你尽管现身,众人不会责怪你的!”

于是,庙神从床座后面,探出头颅。原来是一只大蟒蛇,庞大的身躯,令人无法测察它究竟有多长?大蟒蛇游行到安世高的膝边,安世高对它念诵梵语赞呗,大蟒蛇悲泪如雨,须臾间隐身不见。

安世高取得绢布宝物,向庙神辞别而去。当舟楫扬帆出发,大蟒蛇又现身在高山上眺望,众人向它挥手,它方才黯自离去。

安世高所搭乘的船只,一帆风顺到达豫章(今江西省),立即取出庙神的绢布宝物,来建造佛寺。

自从安世高离开后,不久庙神大蟒蛇便死亡。黄昏时,有一位美少年,登上船板,长跪在安世高面前,并接受安世高的祝愿,刹那消失无踪。安世高告诉同船的人说:“刚才出现的美少年,正是共亭庙神,他已经舍离丑恶的蟒形了!”

从此,共亭神庙不再有灵验的事迹。后来人们在山西草泽中,发现一只巨大的死蟒蛇,头尾全身合计数里之长,传说那地方即今江西浔阳郡的蛇村。

因果报应不虚假

安世高超荐大蟒蛇以后,又到达广州,寻找前生杀害自己的少年。

当时的少年,已经是白发皤皤的老人,乍见安世高,有着似曾相识的感受,但总想不起来。安世高对老人述说数十年前偿命的事,并追叙多生以前的业缘。此时,二人冤恨已消,握手言欢。

安世高说:“我还有残余的罪报,现在我应当赶往会稽(今浙江省),来偿还过去世的命债。”

老人察觉安世高必定非泛泛之辈,又聆听因果循环的道理,不觉跪下来向安世高忏悔罪业。

老人追随着安世高往东游化,终于到达会稽。刚刚进入市镇,恰巧遇到一片打杀的乱事,霎时只见滋事者误打安世高的头部,安世高即刻倒地身亡。

老人亲眼看到如此的业报,又忆起往日亲身执刀报仇的情景,不觉毛骨悚然,深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老人从此精进学佛,并现身说法,叙述亲身的因果经历。凡是听到安世高的业缘故事的人,没有不悲恸惕励,对三世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移!

◎译经创作属空前◎

安世高来自安息国,是王族出身,因此,凡是从西域来我国的人都称他为安侯,故我国经录家也就沿用这种称呼。

天竺国(印度)人自视甚高,自称书籍是天书,语言是天语,其音调字义诡奇拗折,与我国的文字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佛经初传来我国,译述方面错误百出。由于安世高精通华语,对于佛经的翻译,有很高的造诣,可说是居各种译经之冠。

当时,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已有相当时期,在宫廷内和社会上都有许多信仰的群众。他们信仰佛教,虽然偏重于祭祀祈福,但也有切实修行的需求。因此,安世高就为他们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而这也正是安世高所专精的部分。

安世高的汉译佛经,是一种空前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都有特色。就译文的内容而言,纯粹译出他所专精的经典;就译文的形式而言,偏重于直译,力求保存经典的本来面目。安世高既通晓华语,又采取直译的方式,故能正确地掌握经文的原意,且说理明白,措辞稳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从安世高翻译的经典中,所呈现的学说思想,几乎是属于部派佛教上座部的系统。安世高重点式地翻译了「定」与「慧」两方面的学说,而实际上即是止观的法门。定学即禅法,慧学即数法,故安世高翻译的经典以禅法、数法最为完备。

关于禅法,安世高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观)而修学。关于数法,安世高谨守毗昙家的规模,采用「增一」、「集异门」等标准。

安世高在我国共二十余年,译有《八大人觉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行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坚意经》、《处处经》、《道地经》等约三十四部四十卷(一说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不过,关于安世高的译经内数,历来的经录家各有不同的说法。

◎别传纷纭添佳话◎

关于安世高的生平事迹──其他也有不同的记载。

附录:相关讲记: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十四集)净土法门法师主讲

诸位同学,大家好!《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经题玄义跟诸位介绍过了,现在看人题,就是翻译的人。在我们这个本子第六面: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后汉’是说时代,‘沙门’是翻译人的身分,‘安世高’是翻译人的名号。这部经是早期翻译的,所以翻译的体例还没有定。这是佛教最初到中国来,不像以后名题里面一定称“三藏法师”,这个地方没有称三藏法师,称“沙门”,非常的谦虚。

公元一百四十八年,安世高到中国,在早期翻译史里面,他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在中国翻译经典的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三个人,早期的安世高,以后就是鸠摩罗什跟唐朝的玄奘大师,这三个人在中国翻译里头是非常杰出的成就。

我们晓得安世高确确实实也是三藏法师,他是以国为姓,“安”并不是他的姓,“安”是国家的名称。就像我们玄奘大师到印度,人家称他“唐玄奘”,他并不姓唐,他是唐国的人。安世高是同样的意思,他是安息国的人,安息国在唐朝叫波斯,汉朝时候叫安息,现在的伊朗就是汉朝时候的安息。他名字叫清,这都有翻译的,别号叫世高,字世高,我们称他作安世高,在当时也称他为法师,安世高法师。他的身世,他是安息国的王太子,传记里面记载他是“至孝聪慧”,给他这四个字,非常孝顺,聪明有智慧,“博及群书”,他念的书多。这个人不但有天分,我们现在讲,他有特异功能,也就是说他有神通,他精通天文、医道,还懂得鸟兽的言语,传记里面记载的有这些事情。他跟同伴到外面郊游,鸟在树上叫,他听到,他就告诉同伴们,他说:“这些鸟在聊天谈话,说远道那边有两个人挑了担子走过来了。”过了一会儿,果然确实有这两个人过来,那是一般看不见的,他说鸟在那边聊天。所以要晓得,鸟兽牠看到我们人间的活动,牠们也在批评,也在说长说短。安世高懂得鸟兽的言语,这个证明我们中国古书里面记载,古人多半都能够通鸟兽的言语。

实在讲,我们现在看澳洲的土着,他们也懂得,也有这个能力。什么原因?他心清净,他没有污染。后来的人为什么会把这个能力失掉?妄想太多了。由此可知,鸟兽跟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确确实实像一家人一样,彼此互相照顾,言语、心思都能沟通。现在因为我们这些人很糟糕,把自己的心地污染了,鸟兽能懂我们,我们不懂牠们;因为牠们没有污染,牠懂我们,我们不懂牠们。所以想到这个地方,人应当要有惭愧心。人,今天实在讲,不如禽兽,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牠们不造业。我们懂得牠们在受果报,不造业;果报受尽之后,牠的善业就起现行,牠又会生到人道、天道。我们读了这些书,最重要要信,这个不是迷信,不是寓言,确确实实的事实。

安世高父亲死了之后,他继承王位,作安息国王。他做了不到一年,他就把王位让给他的叔父,自己就出家修道,成为着名的高僧。以后在中国游化,为中国初期翻经最有成就的,翻得也最多。他翻经的经过,他带来的梵文经典,在当时的首都,后汉的首都在洛阳,他翻出二十九部,总共有一百七十六卷,历时二十二年,可见得他一生的事业是在中国,一生最伟大的成就贡献在中国。他于灵帝,灵帝是后汉第十一代的皇帝(末代,后汉传到十二代,末代就是献帝,献帝时候就是曹操当权了,汉献帝是有名无实,曹操当政),灵帝在位二十二年,他是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一百七十年,他译经的工作就告一个段落,他就不翻经了。

不翻经之后,他有一桩事情。他前生的同学也投胎到中国,很不幸他做了龙王,就是共亭湖的龙王。所以他翻经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他就乘一个船走长江,在长江就停在江西庐山。庐山下面有一个庙叫共亭庙,就是现在的九江县(江西九江),那个时候的浔阳郡,汉朝的浔阳郡。这个地方叫蛇村,现在还叫蛇村,有一个共亭庙,这个庙是龙王庙,他去度这个庙神,庙神在前世跟他约定。这个庙神是安世高前世的同学,都是出家人;安世高前世也是出家人,这个同学也是出家人。传记里面告诉我们,他这个同学“明经好施”。诸位要记住,是一个讲经说法的法师,又喜欢布施,所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福慧双修”,难得!福慧双修。但是他的毛病是喜欢发脾气,很容易发脾气,这是习性,这个习性不好。

他为什么会堕落?分卫,分卫就是托钵。可见得这个年代是很久远,印度出家人生活都出去托钵。他喜欢布施,他也能讲经,常常讲经,托钵托的饭菜不好,他心里就不高兴,心里就觉得很难过,“今天为什么吃这些东西?”就这么一点点难过,这就是瞋恚心,这个习气堕落到畜生道去当龙王;当龙王死了之后,就到中国做共亭庙的庙神。他明经,他就很灵验;他讲经说法,所以他做这个龙王很灵。他喜欢布施,福报很大,所以周围一千里这么大的范围,信徒都去朝拜他;周围一千里,香火非常盛,祷告祭祀不绝。当了神,瞋恚心就更大了;换句话说,你来拜,他就保佑你,你的船在江上走就平平安安;你要是得罪他,他就把你的船搞翻,他就杀人。所以靠水上生活的人不能不去朝拜,不能不去巴结。这样子杀生就太多了,他自己晓得,死了之后决定堕地狱,所以求他同学,他知道他这个同学得道证果了,求他来超度。

这种感应,澳洲土人讲心灵感应,他们彼此之间有沟通。安世高这一次到他这个庙里面来超度他,给他说法,劝导他回头是岸,劝他修福。这个神吩咐庙里的当家,安世高去的前一天,这个神托梦给庙里住持,说他的同学,“一个得道的高僧明天要到这里看我,你要好好的接待他,要听他的教导。”所以这个庙里早已经准备来迎接他。所以安世高一去,庙里就接待。他就给这个神说法,说完之后,还念咒语给他祝愿,最后叫神出来给大家看看。那个神觉得他的身体不太好看,很难看,不愿意出来。安世高就说:“没有关系,你出来好,让大家看看你。”他就出来了,是一条大蛇。以后这里叫蛇村,村庄叫蛇村。

是一条大蛇,见到安世高,匍匐在地上流眼泪。安世高劝他把他所有的财物统统献出来:“给你修福。”安世高把他这些钱就带到现在的南昌,那个时候叫豫章,在南昌建立一个佛教的寺庙。所以江南有佛寺这是第一个,这第一个庙的钱就是共亭庙的庙神他捐献出来的,以这个给他修福。安世高带了这个钱,还是乘船到南昌,就是到豫章。在中途,大家就看到有一个穿白衣服的年轻人,是个男子,年轻人,在他船头向他礼拜。安世高就跟大家说:“你们大家看到没有?”“看到了。”“那就是刚才共亭庙的庙神,他已经离开蛇身,他生天了,所以他来感谢的。”

“高去,神离恶道来谢”。“高至豫章”,豫章就是现在的南昌;“建大安寺”,大安寺是江南第一个寺,也是纪念安息国,他们是从安息国来的,所以建立大安寺;“由高而名,是为江南有寺之始也”,这是江南第一个佛寺,因缘从这里来的。“高神迹甚多,见高僧传初集,神僧传”,他是神僧,他的神迹、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你们看《高僧传》、看《神僧传》里头都有记载,说得很详细。

(附注:本文综合网上各种资料而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