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苦难是天赐之吉祥


   日期:2012/6/6 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苦乐的来源 

 轮回中的一切痛苦来源于自私自利,而圆满正等觉的如来果位,全部依靠利他而产生。《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发愿并实行:愿我拥有的快乐献给众生,而三界轮回的痛苦由我来承受。如《修心八颂》中说:“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二、痛苦的利益
    身处逆境时,首先要深信因果,坚强面对,不能自暴自弃;其次,要以自他交换菩提心的修法诀窍转逆境为道用,将众生的痛苦自己代受,心想:这是个很好的修行机会,如果没有这些痛苦,我对佛法不一定生起信心,对轮回不一定生起厌离心。寂天菩萨说:“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因此,痛苦有很大的利益。

星云大师----
苦是增上缘,不是真目的
苦在人间是很多的,佛经说苦有二苦、三苦、四苦,乃至八苦、无量苦等等种类。如身体上有老病死的苦,心理上有贪瞋痴的苦,自然界有水火风灾的苦,家庭和社会上眷属别离、怨憎相会、欺凌压迫、刀兵战乱的苦等。这许多苦,我们要接受它的挑战,经得起它的磨练,要超越它,要把苦当做修道的增上缘;《楞严经》说:“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能以苦自励的人,便是能利用“苦”为逆增上缘的人。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听出家人唱梵呗,后来出家,因为自己喉咙不好,不会唱。但一个出家人唱诵是很重要的,许多同参因为唱诵好,因而赢得师父们的赞美,甚至于受信徒的推崇。而我因喉咙不好,在做沙弥的时候,很受别人的歧视。当时我想,这一生在佛教里是不会出人头地了。为了自己的喉咙不好,内心的遗憾,是不可言喻的。后来,我想:我口不行,手还可以派上一点用场,我应该好好用我的双手来从事写作的工作。如果能在文化工作上有点贡献,将成果奉献给三宝和一切众生,这不也合乎佛教的精神吗?于是我用手写。当初我写文章、出版书,存了一些钱,才买下这块地,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佛光山。
  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譬如说我的喉咙不好,但是结果对我是不好吗?假如我的喉咙好的话,顶多是做一个会念经的和尚而已。由于我不会唱,才往别的方向发展,结果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该如何来认识自己,运用自己。


三、吃苦了业


印光大师
在给卫锦州居士的信中,说“大圣大贤也不能使其只有顺境,没有横逆”,开示“因果报应贯通三世;转变完全由心”,要我们做到“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人,随遇而安,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在受人轻贱时,或者受了冤枉,遭到打击时,决不能存怨恨心、报复心,要心甘情愿去受果报,作还债想,还要感谢人家替自己消了业障,成全自己一生成就;并且,回过头来,严格地、深刻地反省自己,真诚忏悔,化解冤仇,知过改过,努力行善。你能这样做,善业逐渐增长,恶业逐渐消除,自然可以转祸为福,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痛苦是真度
乃心斋
真正有福报而真心修行的人,佛菩萨和护法,绝对不会让他们奢侈挥霍,很快的耗尽福报。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磨难。让他们事业不顺利,经常出现破财等等。让他们烦恼,生起出离心。不执著世俗的享受和福报。
要真修行,就不要再为钱财而劳累一辈子,应该放下对这些东西的执着。做自己该做的喜欢做的事情。护法和菩萨,其实一直在努力的让你从世俗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让你能净心修行。同时要你懂得“惜福”。此为逆度。也是真度。当你碰上这个情况,我要恭喜你,因为你是真修行人。同时我要提醒你,你现在要作出选择,是要功德还是福报?是要惜福还是享福?
冤亲债主要害一个人,而如果这个人很有福报,他们不能靠近。他们往往就是想方设法,让他发财,让他们享福,让他们腐败,这样他们很快就福报尽了。如果再加上,作恶多端。这个人,很快就会让冤亲债主,甚至拉倒地狱去。所以,一定要记住“惜福”。
对爱情,我只说三句:付出就是幸福,受伤乃是恩赐,惜缘无论善缘还是恶缘。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是生死轮回之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什么是真爱?如果你内心有真爱,有完全的爱。你不会去占有你的伴侣,不会害怕他的离去,无论他是对你好,还是不好;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去。心如果有真爱,就从不会动摇,从不会恨,也不会害怕。如果害怕他离去,恨他对你不好。那不是爱,只是贪。而你爱的其实只是自己。
付出就是幸福。幸福在你付出时,而不是在获得回报时。没有企图的付出,好比父母的爱,无论如何的回报,恩情都是报答不完的。因为那是一种真爱,不是用报答可以衡量和偿还的。付出而得回报这很常见。付出却没回报,此事则不正常,不是人人能遇上,不是人人都有的机遇。那是真正的痛苦,那是真正的考验,也是上天对你的恩赐。跟伤害你的人说谢谢吧。当他在地狱里受苦,你却在天堂中享福。他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善恶相成,极恶之世,必生大善之人。因此恶世,成其功德。而其最应感谢的正是这极恶之人。
学佛要信、愿、行;要有慈悲心,要能忍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摄六根、除三毒、去六贼;才能达到戒定慧。


五、真正的福报
智渡法师
要做一个真正顺其自然的人,常常给自己输入良性的生命程序。人生有那么多灾难,你愿意早受报呢、还是晚受报?我是选择早受报的,趁年轻体力不错,多承受一点儿灾难还扛得住,小的时候承受点儿灾难、比大了受强多了。何况早来的是考验,晚来的才是灾难;早来的是销福,晚来的才是享福,人称“大器晚成”。如果年轻的时候发达,人家会说你的祖上积德、或你的前世福报大;年老有福才是你自己的功劳、说你修心的功夫高。
     “福”字怎么写?不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吗?告诉你够吃够穿、知足常乐才是真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状态,不是物质,物质最多只是产生感觉的道具。

 
六、对治烦恼
    一定不能忘记善法的正念以及恒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之宝剑,并立即强行断除。如果实在不能消灭,依靠供曼扎、忏悔罪业、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便可使之销声匿迹。法=王如意宝也说:“如果有了猛历的对治心,即使生起,时间也不会太长。若能时时祈祷根本上师、本尊、护法,纵然产生了天大的烦恼,依靠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也会马上断掉。”如果听之任之,一旦烦恼在相续中串习下来,形成坚固的习气,要对治就很难了。
  
    我们若想智慧境界得以显露,心性必须要调柔。如果内心还是刚强难化,行为和性格一点都没改变,表面上你是佛教徒,已经皈依十几年了,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因此,修加行的确很重要!

 
七、享受生命
为自己制造痛苦
自古以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为自己制造快乐。几乎每个人,无不是千方百计为自己制造快乐。我们不断地通过贪婪“上进”来为自己制造快乐,但是,痛苦依然是不断地出现,最终发现,能让我们快乐的机会越来越少,乃至快乐之源完全枯竭,剩下的是无尽的痛苦。我们现在发现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的人并不比古人快乐多少。
   我们比草木土石要幸运万分,因为我们能痛切地感受到我们自己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享受!我们在什么时候对生命的感受最痛切呢?两个情况:快乐的时候和痛苦的时候,后者更甚。而一个总是“贪婪上进”的人很难体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不时就会产生一种“行尸走肉”的可怕感觉。“快乐产生于痛苦”。如果把痛苦当做生命的真切享受,就不会忌惮和畏惧痛苦,你会发现,快乐是那么容易地出现,如有源之水,源源不绝,滚滚而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痛苦       利益)(五明学佛网:痛苦       利益)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如本法师:出家功德与利益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净界法师: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应该造罪业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万行法师:佛法只为利益众生而来 

 开愿法师:学佛的最初利益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四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三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