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满秋》的启示:一位慈母生死攸关的抉择


   日期:2012/6/6 15: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满秋》的启示
                                  ——一位慈母生死攸关的抉择
    电视连续剧《满秋》,前段在北京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热播。我从头看到尾,感慨颇多。现在又在同台下午2点重播。由此可见,很多人很喜欢这部连续剧。
    我也很喜欢《满秋》,喜欢满秋这个人,甚至喜欢满秋这个名字。当满载丰收喜悦的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回望春天的美丽、夏天的忙累和为冬春储备好粮食、良种后的喜悦。
    美满的秋天是来之不易的。恰如满秋本人,有新婚的喜悦,有离婚的痛苦,有创业的艰辛,有大富大贵后的迷茫以及为了儿子决绝地舍弃企业与富贵的心痛与无奈。
    这个“舍”“得”的抉择过程,也透视出一个天大的现实问题——将该如何挽救富二代?
    满秋为让儿子过上好日子,带着离婚后的伤痛,孤身一人到城里闯天下,当保姆、卖盒饭……,凭着她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勤劳的手、一个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最终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亲手创办起一个价值千万的大企业,成为当地的巨富、著名的企业家,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恰在这时,孩子学坏了。儿子炫富、逃学,殴打生父,甚至以自我绑架来向母亲勒索巨款。恰如最近冰心的孙子吴山,认为父亲有千万元身家。因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这个理想的数字,就认为父亲是个无赖,并推延这个无赖是奶奶冰心养育出来的,所以,就在奶奶的墓碑上用红油漆刷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的大字。吴山为争夺财产,来个品德追究制,可算是开天下之先河。可他的品德又如何呢? 
    面对当今残酷的现实,有良知的父母该怎么办呢?满秋十分迷茫与痛苦,最后选择舍弃亲手创建的企业,带着孩子回到农村老家种地、卖豆腐,以艰苦的生活磨砺孩子的意志,唤醒孩子的良心,使孩子奋发图强。最后儿子找回自己的良知,并刻苦学习,考取北京大学。
    孩子为什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却能立志、成才呢?
    也许这是动物的本性。美国天堂动物园,一位老饲养员给新来的饲养员讲: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并说河马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地吃食。只有使它在缺乏食物中生活,它才努力争取、十分珍惜食物。珍惜是生活的必需,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奋发的动力。日本一家动物园,一位有经验的养猴人,也是将食物不摆在猴子面前,而是将食物放在树洞里,让猴子很难吃到。因这种食物不太好吃,摆在猴子面前,它根本不会理会。只有让它费劲地找、艰难地够,它才会吃。因为越让它找不到够不着,它越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使并不太好的东西变为最好的东西。
    养猴和养河马的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得让动物费点劲儿去找、去够,只有费力才能够得着找得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才能激发兴趣与乐趣;当然,经过努力拼搏而总是找不到够不着,也不会有快乐。如偏僻农村的穷孩子,好的教学资源都被官二代、富二代用权钱占有,很难考上好学校;好的工作都被官二代、富二代通过门路霸占,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毕业等于失业,他们能乐得起来吗?人的快乐来自经过努力后获得的那一刻。获得越不易,越会珍惜,越会觉得贵重与快乐;一旦容易到俯拾皆是,就会被随意抛弃。如赌博输赢钱太容易,钱就不为赌徒所珍惜,因此钱如哗哗的流水,最终总会倾家荡产。
    孩子富裕了,忘记了珍惜,包括珍惜自己,最终难免被废弃。
其理如中山公子牟对秦国宰相范雎说的四个对应关系:“显贵和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人一显贵,财富就跟着来了;财富和美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人有了财富,美味就随之有了;美味与骄奢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味追求美味就容易骄奢;骄奢与死亡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死亡会因人的骄奢而到来。历朝历代,因此而丧命的人太多了。”
范雎听后,若有所思地说:“您的告诫太重要了!”
    “显贵”在公子牟嘴里转了四个弯就变成了死亡或接近死亡。细琢磨当今事实,着实不无道理。因为显贵一旦集财富、美味、骄奢于一身,尽管风光无限,但内心却非常沉重,在第四个转弯处碰到死亡,自身已不那么强大,已无力与死亡决斗,只能成为死亡的俘虏。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铭训。这就是只有像满秋那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才能在短短几年内创建起一个造福一方的大企业。
    富二代在父母用金钱为他们堆砌的安乐窝里生活,他们应有尽有,难免“饱暖思YIN欲”,甚至会高喊着“我爸是李刚”而为所欲为。所以,有良知的父母,应该学满秋,为挽救孩子,打碎孩子的安乐窝,令其在贫困中挣扎、生活,穷则思变,以改变现实来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找回失去的自我,找回读书学习的决心与信心……。
    这也许是挽救富二代最好的方法。但这个方法,恐怕绝大多数人,包括高官、巨富乃至教育家们都很难做到,因为没有人愿意贫穷,更没有人愿意让孩子受苦受穷。正像尼采所说的:“幸福就是适度贫困”,被先富者们骂为胡说,纯粹是扯淡,骂他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我们好不容易地富起来了,说什么让我们还要“适度贫困”!?
    所以,无奈呀!只有让他们将以上的“四个弯”转到底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母爱       贫穷)(五明学佛网:母爱       贫穷)  

 仁焕法师:贫穷的原因 

 卢志丹居士:最容易招致贫穷的恶业 

 卢志丹居士:贫穷也可以出售 

 卢志丹居士:导致贫穷的第一恶因 

 卢志丹居士:不谄富贵,不嫌贫穷 

 没有福报,才是真正的贫穷 

 用佛教的思维看待财富,发现自己一点不贫穷 

 宽运法师:悭贪贫穷 布施获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I 九、贫穷经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这些贫穷的人那是福音,他看不起病 

 请师父讲一下脱离贫穷的故事,要如何贩卖贫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