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取舍之间的智慧


   日期:2012/6/12 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清心居主人:取舍之间的智慧 

    生活就在取舍之间,取舍之间需要有智慧。取舍就是抉择,人的一生有很多抉择,包括重要的抉择如学业、事业、婚姻等,小的如吃饭、买衣服等衣食住行琐碎小事。小事抉择错误,会带来短暂的烦恼,大事抉择错误就是终生的遗憾,或者终生痛苦,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抉择的错误。谚语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教我们面对人生重大的抉择要慎重。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抉择正确,没有错误,没有遗憾呢?这就需要有智慧,智慧来自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和佛法的教诲。圣人是生而知之,我们是凡人,凡人都是学而知之,人不学就不知道,不知义,不知礼,不知耻,就会因为无知而下错抉择,这就是不懂得取舍之间的智慧。有没有简单快速的能让我们懂得取舍的智慧呢?有,只要我们把握住纲领,掌握住方向,就可以轻松的应对生活中的取舍去留等问题了。
    纲领就是随顺道的就取,违背道的就舍。那什么是道呢?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转运,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伦道德不亏可为人也。我们是人,所以我们就要行人道,何为人道?中国老祖宗教我们的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圣先贤的教诲,古人的典籍你去看,无论哪一个人的著书,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我们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把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全部概括了,没有能超过其外的。这就是人的道,把这些做到,可名为人,做不到与禽兽无异。所以古人有“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之说,也就是轻生命重仁义,轻物质重精神。这是我们要取的。
那什么是我们要舍的呢?什么是违背道的呢?就是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反的,相违背的,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特别的对于物质的享受,一定要懂得舍弃,舍就是放下,物质的享受足以让我们堕落,知足才能常乐,不计较才能没有烦恼。明白了这些纲领原则,掌握了大的方向,我们就不会跑偏了。生活中的处事待人接物,琐碎小事如何把握呢?我们可以把握时时以仁为本,以慈为怀,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了。
    有些同修说了,这些大道理谁都懂,可是就是生活中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坏习气在作怪作祟,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是随顺自己的喜好在做取舍,而不是随顺道义取舍。怎么样才能做到随顺道义取舍呢?这就需要智慧了,智慧就是觉悟,觉悟从哪里来的,从天天学习圣贤的教诲来的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说到这里您就应该知道,您每天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了吧?对,学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必有成就!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每天晚上7点到9点半,加入到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法的道场里来,共修学习《弟子规》和《无量寿经》,阿弥陀佛!
                       清心居主人愚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心居主人       智慧)(五明学佛网:清心居主人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