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需要注意什么


   日期:2012/6/12 16: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需要注意什么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实在讲现在佛法衰了,自己没有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怎么个帮助法?我们当年在李老师的会下,就遇到这个问题。老师勉励我们,劝我们出来讲经。我说自己没有成就。老师给我们说,说什么?没人讲了,你要不要出来?没人讲了。这个问题严重。那讲错了,讲错了得背因果,怎样个讲法?老师教给我们,讲批注,讲古人的批注,讲错了,批注的人负责任。这个很好,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老师教我们是用这种方法,一定要以古人的批注,他说最好是古大德,为什么?古大德是开悟的人,现在人的批注没开悟。那怎么办?我们的程度又不够,看古人批注有时看不懂,现代人批注好容易看。老师教我们,古注为主,实在遇到不懂的地方参看现在人批注,做参考,一定要以古注为主。一面修,一面学,一面要依教奉行,真修。

...

今天我们利他,要遵守李炳南老居士的教诲,讲批注就对了,绝不能够离开批注。批注彻底明白了,可以发挥,你可以引证,把它讲清楚讲明白。特别是现代的科学很多发现跟佛经上讲的相应,可以拿它来做证明。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东西,看古人批注看多了你就晓得,它内容丰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这些古来祖师大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统统都对,没有讲错的,只看你从哪个角度上去讲。我们从批注里面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善根、根性,因为批注、讲解都是要面对着大众,大众根机一定要契机,不契机你白说了。从这里能体会到各个朝代众生根机不一样,你看他解释就不相同。他在那个时代,肯定那个时代众生的根机跟他相应,才认为这是好东西,才可以留下来。

如果不相应的,批注错误的,早都被陶汰掉了。这个话方老师跟我说过,李老师也给我讲过。古时候,唐朝时候没有印刷,都是手写的,你不是好东西,谁有那么大的功夫把你抄起来传给后世!真的太好,人家佩服到极处,才下功夫给你抄出来,抄写留给后世。宋朝发明了印刷,木刻,木刻也很困难,也相当不容易。一个人一天辛辛苦苦能不能做一本书?大概差不多印一本,一天只能给你印,一张一张的印,没有机器。木刻本用什么?松烟。我在金陵刻经处参观过,老方法松烟刷子,把刷匀之后,这张纸再把它铺平,用压力轻轻的压,再一张,是这么来的。一天能做多少张?顶多做一本、两本。这是线装书。不像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这么方便。

在那种环境之下,而且书的成本很高。我们过去,古老的不知道,民国初年的我晓得。抗战之前,我们生活在农村,你看商务印书馆出的《辞源》,上下两册,那个老本子《辞源》,好像是三十二开的本子,不大,定价大洋五块钱。五块钱多大数字?跟诸位说,大概是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你就晓得书是多贵!所以那个时候的学生买不起书,怎么办?老师,私塾的老师上课都教古文,古文全是自己手抄,学生自己手抄,没有钱买书。我们最初学佛经的时候,台湾那个时候,全台湾印佛经只有三家,规模很小,数量很少,种类也很少。我们想读的书找不到,只有到寺庙里找《大藏经》,抄经。《大藏经》不外借的,可以在那里抄,星期假日一天的时间,大概一天可以能抄一万多字。现在人的福报大了,自己家里头可以拥有一部《大藏经》,自己家里面可以拥有一部《四库全书》,在从前皇上都做不到。乾隆皇帝他也只有一套《四库全书》,一套《四库荟要》,没多的。那时候《荟要》全国只有两套,《四库全书》全国只有七套,真的是宝,无价之宝,哪像现在这么方便!这都是讲方便法,自利方便,利他方便。

所以要想想常常想着帮助别人,我有多大的能力就帮多大的忙。态度,夫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不会产生错误。我不是圣人,我没有开悟,我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我知道我给你讲,我不知道,这一段我不晓得,意思我不懂,老老实实说,不丢人。最怕的是强不知以为知,要充面子,那就会背因果,那就会做错了。老师告诉我,他说你不相信,你看古人批注,有些地方的经文,看到这有很多意思,为什么他轻描淡写几个字就过去了?他也不懂。我们才恍然大悟,祖师大德他也不懂,所以他就把原文写上去,他不加批注。我们才明白了。你不说没有过失,你说错了,你得要背因果。所以有把握,确实不错,我们全根据祖师大德的。

这一部念老这个批注别开生面,全是引用经论来解释,以经注经。用祖师大德他们的著作,就是《无量寿经》批注,或者其它经里头的批注,来批注我们这些经文。都是用古人的,他自己的很少,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今天我们有两部书出来了,这都是古书,没有批注的,一个是《群书治要》,一个《国学治要》。《国学治要》是《四库》里头的原文,这是古大德将一些精华,最好的东西节录出来,等于是小《四库》,八册,分量很大,有好几百万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我们就是这些祖师大德这个方法我们明白了,我们体会到了,我们找古经的注解,找原书的批注,把那一段节录下来。如果它太深了,我们用白话文来解释,这就不会有错误,有根据。我们帮助初学的人,让他有兴趣,让他粗浅的意思他能懂,慢慢的一代一代会深入。将来这些东西那会有大通家,真正开悟的人,到他们那个时候才真的发扬光大,广度众生。不是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是接这个棒,把这个棒交下去,不要让它中断了,我们干的是这个任务。所以决定离不开古注,好的东西古人都有批注,多搜集、多参考,多去琢磨、去体会,推陈出新。

今天这个社会,今天人需要些什么?你从旧的东西里面就会有新的思惟出来,能够帮助现前解决问题。没有后头的基础,你东西从哪来?所以你的思惟、你的讲解得有根据。古人根据经,今天经我们看不懂,我们通过古人的批注,再去学经,慢慢经懂了,总得要有悟性。世出世间法都要靠开悟,开悟,真诚、清净、平等,下头觉就开悟了,所以真诚是根。真诚心不是用在我求学问、求佛法、我求传统文化我要用真诚,我处事待人接物我就不诚,错了!一诚一切诚,你才会开智慧。待人接物都是真诚,你才会得清净。清净是不染污,真看开了,真放下了。想像《般若经》上,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能不放下吗?放下就清净了。

...

前面跟诸位说过,佛法不同于世间法,佛法确实它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体就是自性,从自性。悲智双运,起作用总而言之不出慈悲跟智慧,这两种全是性德,一定要明心见性它才能现前,那没有明心见性的还是占多数。无论是自己修学、是为人演说,都必须以经论为依归,不能违背经典宗旨,否则的话肯定就出错误。以凡夫的知见来解释佛经,这种事情可以说自古以来就非常之多。所以古时候讲经的法师一定要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全是自己的知见。自己错了情有可原,你还误导别人,这个罪就重了。不是如来真实义,自己以为是如来真实义,错解了。所以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非常非常的严肃,决定不是随便说的。古人有修有证,证是什么?烦恼真断了。小乘,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三果以上,在中国传承佛教的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有这个水平。所以中国经典的翻译确实是无比的殊胜,参与翻译的都是证果的人,其中有不少是佛菩萨再来的,来主持这个译场。他们只要见性之后,佛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你是以自性来接触它,跟你自性没有两样,所谓心心相印。没见性,统统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的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的执着,哪有不错误的道理?于是经教的流传就难了。

我在早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去听经的,不是去学讲经的,从来没有起这个念头,我这一生去讲经,没起这个念头。这是到台中之后,李老师鼓励我们大家,他开个经学班,同学二十多个人,要我参加,我不敢。他告诉我,你去看看。那可以,我去旁听,去看看。他们在上课,我坐在最后一排。结果一看的时候,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个班素质不整齐,学历有大学肄业的(没有毕业的),朱斐居士念过大学,应该是大学二年级的样子,有高中的,绝大多数是初中跟小学,占三分之二。二十个人占三分之二,程度小学程度、初中程度,而且年龄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岁,这班不好教!所以李老师完全用私塾教学法,就是个别,两个人一组,两个人一组。这个教导的方法很笨拙,让我们想起古时候这种教学。我小时候念过一年,大概一年不到,私塾,有这么个印象。那个时候私塾的学生,最小的六、七岁,最大的有十五、六岁,这么一群孩子,一个老师带着,大概也有三十多人,也挺热闹的。一个教室里头上课,每个人念的课本不一样,有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有念《千家诗》,年岁大点有念古文的,念《古文观止》、念《四书》的,每个人功课不一样,我一看老师这个经学班亦复如是。

但是怎么讲法?完全是复讲。老师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一个讲普通话,一个是讲闽南话,就好比是翻译,其实他们是用一份讲稿,两个人上台。所说的全是老师说的,把老师,老师讲得很慢,笔记把它记下来。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录音这个设备都没有,完全靠笔记。这两个人也记不下来,如果是小学程度的话他怎么记得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帮助他记,我们每个人听到每个人都记,记了统统交给他。他回去整理,把它写成一篇讲稿,一篇讲稿两份,两个人一人一份,上台去讲。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等于真正上台去讲是四十五分钟,除了上台的仪式,讲完之后的回向,实际上一个人是四十分钟。就是这样的讲稿,这个讲稿确实,如果讲错了老师负责任,同学没有责任,老师负责任。

所以我看了之后,我说这个学法可以,老师要我参加,我就愿意参加。我说古人的标准高,这方法能行吗?老师说,古人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没有人讲经了,如果你们这些人再不发心讲,佛法就断了。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那怎么个讲法?我们没有开悟,怎么个讲法?老师提出来,我们讲批注。这我们松了一口气,讲批注。而批注最好是依古人的批注为标准,为什么?古人确实有修有证。现在人的不敢讲,换句话说,是他自己的见解,不是佛的解释,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也就是佛是从体起用,我们今天是从什么?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起用,那这个差得太远了!所以尽量勉励我们采取古注。古注多半是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把它翻出来,就这个意思。古注里有看不懂的,看不懂的不说,念过去,没有过失。老师提醒我们,你看批注,古人批注,也有经义里面我们看到好像是有意思,为什么他这个地方没有讲清楚?老师就说,可能他也没有透彻了解,他不敢讲,他念下来,这个没有过失。这是夫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做学问最良好的态度,我们在台中学到。不能了解的念下去就好,不必一定要勉强把它讲出来;人家要问,这一段我不懂,你要懂的话你讲给我听,向别人请教,一定要谦虚、要恭敬。诚心诚意的去学习,会得到佛菩萨的感应,这是每一个真正发心上台讲经的人都有感应。老师教我这个方法,我采取古大德、祖师大德的批注,真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不要去想,想是胡思乱想,不能解决问题,放下,把经本放在佛像面前拜佛,拜上个二、三百拜豁然就通了,这个意思完全是自然往上涌,我们拿笔写都来不及。感应不可思议,像这种感应常常有!

老师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要弘法利生,对于世间法你要通,出世间法,就是经也要通,经的教义通了你契理,世间人情世故通了你契机,理机双契。老师举个例子,世间法,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中国这一部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你能读吗?佛法那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这就把人吓倒了。怎么办?我们求感通,感是感应,用这个方法。怎样去感?诚,真诚,要学真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至诚决定能感通。老师教我一生守住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不但是对经教,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至诚,你这个至诚才是真的,才不是假的。我求佛菩萨用诚心,跟一般人往来就可以欺骗,那就错了,一心无二用,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教我们在这上下真功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讲经说法)(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讲经说法)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