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不为倾邪所误


   日期:2012/6/14 1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不为倾邪所误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96集(净土法门法师)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有这么多意思,实际上意思很多,略举几个,它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正者,从一,止于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这个正有这么多意思,求道要和正,不误倾邪,这都是告诉我们学习的心态,心态正确才真正能够得到正道。行是行为,行无倾邪、方直不曲,上面这些意思统统都具足。和是从情绪上讲,能调、能谐、能温、能顺。这个正能一,一心正念,二念、三念就杂了,杂就不正。所以它有正、有一、有中、有常,常是永恒不变,止是止于一处,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就是说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只要心止于一处。一没有指定某一,就是任一,任一是什么状况?决定是禅定的状态,一就定,二就不定。所以禅宗里面,方法无量无边,都是让人把心收起来,收到一处,定功就出现,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知道,定到哪一处最好?我们通过大乘经教的学习,《无量寿经》的契入,真正明白,止于阿弥陀佛这一处无比的殊胜。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决定是和正,不误倾邪。求道是求明心见性,念佛决定可以明心见性。


  

下面接着说,「极乐圣众」,那边的人,他们的心情、情绪,「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邪下头有解释,「倾」,是「斜」的意思,歪了,「侧,倾覆」。「邪是邪恶、邪外」。「彼土(极乐世界)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邪门外道很多,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五花八门,所以求道的人很容易走向歧途,他自己不知道,把邪当作正,到最后觉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对求道来讲,不能不慎重,不能不先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去观察,观察要客观,没有成见,你才能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如果用感情、用成见,往往就判断错误。多读圣贤书,多听圣贤教诲,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有帮助的。如果遇到好的老师,老师确实古人所说「可遇不可求」,这是感应,我们的心正,我们的行正。心正、行正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不为自己的名利就正;夹杂自己名利在里面就不容易正,也就是你很容易看错。名利放下,心就端正,心就一,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应当要知道。

 

他们之所以不会被邪恶、邪外所欺骗、所转移,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若于绳墨就是老实人,这些人老实,这些人听话,这些人真干,凡是具备这个条件的人,几乎没有不成功的。西方极乐世界全都具备了,个个都具备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听阿弥陀佛的话。「约者约束,令者命令」,这些人听从经论里面所有教训,来约束自己的身行,这就是持戒,戒行清净。「蹉」是跌,跌倒的意思。绳墨是个规矩,这个东西是古时候木工的用具、工具,要把这个木材锯得很直,用绳墨,这一头有个钉子插在那边,把绳子拉直弹一条黑线,按照这个线来锯,叫绳墨,这是木匠的,藉这个做比喻。「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或者用斧,或者用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有一点点差误,锯的两块木板就并不起来,一定要守住这个标准。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对于佛的教诲,经中的教义,「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就像木匠这么用心一样的,用这个来比喻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的教诲,还有十方诸佛的教诲。到极乐世界学习,那个范围就太大了,我们无法想象,他可以同时分无量无边身。自己本身在阿弥陀佛的讲堂没有动,可以分无量无边身,同时到无量无边世界亲近诸佛如来。供养是修福,你说他修多大福报!听经是修慧,确实是福慧双修,无比的殊胜。这就是极乐世界为什么你去到那个地方,保证你一生成佛,你绝不会退转,道理都在此地。这些都是世尊勉励我们、教导我们,这个地方一定要去。你对它不了解,有怀疑,这个决心下不下去;对它明白、清楚了,你当然就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决定亲近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心态)(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心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