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面对人生的生与死


   日期:2012/6/19 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面对人生的生与死 

邱立屏

  有生即有死,这是大自然的定律。
  ‘人生有开始乃因为有结束’,就犹如有生就有死是一样的。而挫折感在生命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原是生与死的体验。
  佛经中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个妇人不能接受独生子已死的事实,她哭着抱着儿子到处求医,最后求助于释加牟尼,释加牟尼告诉她,若她能从没有失去亲人的家庭中拿到一把芥子叶,儿子就能得救,这位母亲到处找,但每个家庭都曾有亲人过世的经验,都没办法给她芥子叶。
  死亡不是‘无常’,而是‘正常’。但当死亡降临时,活着的人就要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无疑的,这是人生最大、最难走过的伤痛之一。
  证严法师说:‘一滴烛泪落下来,立刻就会被一层结出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肤』。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就像受伤了,突然被『肤』起来。’
  死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一般人喜谈生,忌谈死,其实人生如戏,今日粉墨登场,不管什么角色演到死亡,就要鞠躬下台,那么死亡就是一个休息的机会。庄子在妻子死后反而鼓盆而歌,对他来说,死反而是喜而不是悲。
  对生命的态度与想法,完全看你是如何对待生命而定,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因为相信轮回,注重因果关系,反而也是一种超脱世间的法则,而让善恶论能够在心中萌芽,至少这也是让人能够相信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法则。
  诗人泰戈尔说:‘生时丽似夏花,死时美如秋月’,我想生时要丽似夏花尚且不难,但是,死时要美如秋月,可就比较困难了,如果说,生即是另一生命现象的死,死即是另一生命现象的生,那么我们的生命是既生又死,也是不生不死。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大都相信人死后的生命,却不认同所谓的‘轮回’,不过却提到了耶稣死而复活的事。在西藏渡亡经这本书里提到,一个生命如果没有因为听闻此经而被超度,就会进入六道轮回而再生,这个过程多少跟一个人的业力有关。
  ‘一粒麦子如果不掉在地里死了、坏了,它终究是一粒。但是,落在地里死了,就会发芽吐叶、开花结果,结出二十倍、五十倍,甚至一百倍的果粒来。’
  我们如果把挫折当做死亡,当做是生命的结束与再生,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用生与死的观念来看待,那么我们时时都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体验、重生与灭绝。
  如果把挫折当做死亡的经验,那么长出来的麦子就是新生的希望。
  罗马帝国的皇帝塞罗留在冥想录写着‘随时注意人世间的事物多么短暂、多么没有价值。……从生到死不过是小小的一间隔而已;而这个间隔又充满了忧患。’
  当然肉体的生命因为岁月的流失而逐渐走向衰老,甚至朽坏时,宗教所给的从彼岸来的讯息,就会给人以来世的信念,以及灵魂不死或精神的希望,作为生命的寄托。
  对来世生命的信心,不但支持苦难中生活的勇气,更支持轮回报应的希望,好比人在此世生活的善果,也总希望在来生来世中结实,‘人生的哲学基础,固然一方面由良知良能所推动的行善避恶原则所承载,另一方面亦被这来生的幸福所吸引。’
  有人说:‘生命好似一道清泉,不知道从那里开始流出,也不知道它曾经蕴酿了多久,但是却终于形成了潺潺流水。’
  死亡却好比一扇门,你和我都在朝它排队,准备进去,它隔开了今生和来世,你和我都命中注定,必然要闯死亡这一关,谁都不能幸免。’
  佛经上说:‘生,又曾生;死,又曾死,本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每个人都害怕面对死亡,而死又是人生的必然。
  知名作者兼心理学家李奥.巴斯卡力(Leo Buscaglia)指出:‘人们往往穷尽一生的时间,来避免有关死亡的任何思想。别人死去,我们还可以一笑置之,却说什么也不肯相信,有朝一日,我们跟我们的亲人也一样得死。’
  巴斯卡力这么认为:只有在证实自己的生命并非永恒之后,人们才能真正开始享受生命、赞美生命的美好,因为只有死亡能提醒我们,生命并非永恒,如果我们想去爱,想去做些什么,就得把握现在,立刻开始去做。
  我们应该畏惧的并不是死,而是一个未能充分享用的生命,我们在心里才越能接受死,越能积极的把握生命中的此刻。了然于生死的人,更能用正面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人生的九个学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应该留下什么给世界’。书末,作者巴瑞.葛利夫写道:‘我们不需要恐惧生命会消逝太快。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我们有一个开始和一个中间过程值得庆祝。因为,我们在不完整的一生中,没有完成的部分远远不如我们已经做出的贡献来得重要。’
  人愈接近死亡,对生命反而愈应恭敬与谨慎。

摘自《微笑,送给打击你最深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死       无常)(五明学佛网:生死       无常)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唐思鹏居士:佛教的生死观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惟觉法师:无常经 

 惟觉法师:如何看待生死的奥秘? 

 惟觉法师:解脱生死之意义 

 惟觉法师: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