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恶口、两舌、绮语都是妄语


   日期:2012/6/20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恶口、两舌、绮语都是妄语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到这是一小段。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这就是地狱。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个时候受地狱罪,后悔来不及了。我们看念老的批注,第四,「明妄语之恶」。「妄语者,《智论》曰」,《大智度论》里说,「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大智度论》这几句话,首先说明欺骗别人这个心不清净,这个心不好,想欺骗别人。事实真相隐瞒住,这叫覆隐实,不跟他说实话,不跟他说真相。出异语,这个异语就是假话,这就造口业,欺骗众生,我们今天讲存心骗人,这叫妄语。心行都不善。「又《大乘义章》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下面,念老总结着说,「故知心存欺诳,口出不实之言,即名妄语」。

「又口之四过,亦即十恶中口业之四恶」,这个经上都说出来了,「名为两舌、恶口、妄言」,就是刚才讲的妄语,后面还有个「绮语」。「《净影疏》曰:口之四过,不应法故,通名妄语」,这是把四种口过合起来,都称之为妄语。『两舌』是挑拨是非,破坏两个人的交往,在甲面前,他说乙说你的过失;在乙的面前,他说甲说你的过失,所以斗乱两头。小,是让两个人失去和睦,彼此怀疑;大,会斗乱两个国家发生战争,那个罪当然是无间地狱。要知道这是决定不应该做的。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和睦相处,你在这里挑拨是非,让这两个人斗争,试问问你得到什么好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总有一天这个事情被拆穿,双方都恨你,必然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两舌决定惹祸。『恶口』是言语粗鲁,说话很难听,这个是也很容易犯的,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目的也是欺骗对方,言语都不诚实。绮语多半是损人利己才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在今天商场上几乎处处能看到这种行为。《净影疏》说,这四种过失,口的四种过失,「不应法故」,就是不如法,通名叫妄语。

「今经明标五恶。故以妄语摄余三者,合名一恶。」这部经上说五种恶,妄语这一种里头就包含四种,所以把这四种都包含在妄语里头,这妄语就讲这四种。「但经意隐诫十恶,故列举其余三恶,盖于合中复有开也。」这个妄语展开是四种,归纳统叫妄语,在佛法里面讲,开合不同。但是这部经里头,就是这一品经「浊世恶苦」,这讲的五恶,经里面意思确实包含十善;十善,妄语就开为这四种。所以这品经里主要的意思是讲五戒十善。五戒,显说,经文上你看到的,实际上它包含十善业,十善在里头,你看经文里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此可知,这品经文是给我们说五戒十善。违犯,这个过失有多大、有多么严重,都是为一般人所疏忽了。即使出家弟子,往往认为这叫小小戒,小小戒就无所谓,就不重视了。

妄语是小小戒吗?两舌是小小戒吗?我骗这个人,这个人也不是好人,骗骗他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一般人不晓得,五戒十善在佛法叫根本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三聚净戒都是依这个根而建立的,根毁掉,那戒还在吗?我想每个人都会想到、都会清楚,那个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学佛,我们学佛之前有没有这些口业?恶口,发脾气、骂人、批评人,这都是属于恶口。你要说绮语,包括舞台的表演、歌唱,内容是什么?与杀盗YIN妄相应,那这些都属于绮语,诱导你感情冲动。为什么说现在电视传媒主宰着社会?这些传媒的负责人,他可以救这个世界,也可以毁灭这个世界。他所演出的是负面的,就把这个世界毁掉了;如果演出来是仁义道德、是五戒十善,那他就是救世的,他把这个世界救起来了。这个权操在他手上,将来他是向天堂还是向地狱,都在他一念之间。

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小戒,没有什么关系,那你就错了,小小戒不能持,大戒就崩溃,小小戒是大戒的根。我们在出家的时候受戒,老和尚跟我们谈到戒律,也是教导我们,四重戒要持。其实四重戒就是杀盗YIN妄,这叫四重戒。小小戒就可以马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讲得很好听。在日常生活当中,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明明是四重戒之一,怎么可以把它看成小小戒?一个人不要说一生,就单说一天,这一天有没有犯这个口过,就难!这一天从早到晚没有妄语吗?想想看,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有没有?如果要是有,就知道今天又在造恶。实在,老实讲,杀盗YIN妄念念都在犯,这是讲真的。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里十善五戒清净了,真正守住、做到了,才能称得上善男子、善女人。五戒十善还是常常犯,这不善,佛经上这种称呼,我们就没有分。所以学佛最低限度我们要守持的,身不造杀盗YIN妄酒,心要伏住贪瞋痴慢疑,情绪一定要控制住怨恨恼怒烦,你要能控制住不让它发作,这叫真修行。这个人念佛就相应,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烦恼习气恶业伏不住,念佛不相应。有没有好处?不能说没好处,好处是阿赖耶识里头集结念佛的种子,好处在这里。这个好处的果报不在这一世,换句话说,这一世还要随业流转。过去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烦恼习气伏不住,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十万声佛号,还是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法子,念佛不相应。

佛在经上没说错,什么样的人能往生极乐世界?《弥陀经》上说得很简单,那是标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是讲得很清楚吗?善根是什么?不贪不瞋不痴,人真的是贪瞋痴慢疑断掉了,杀盗YIN妄酒自然没有了,这是善根。福德是什么?福德是真相信、真明白、真觉悟了,真干。佛在经上所说的,我统统都能够做到,依教奉行,为人演说,做出好样子来给人家看。对自己来说,我们要做给佛菩萨看,好学生;对社会大众来说,让社会大众看到学佛的好样子,他生欢喜心,他也愿意学佛了,这是接引众生。所以这一举是两得,自行化他。在今天的社会,别人骗我,别人骗我是他的事情,我不应该骗他。为什么?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我不想搞轮回了,我想这一生当中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去就不能妄语,妄语的人去不了极乐世界。那我们想想,我们是继续搞轮回还是这一生想往生?想往生,这个戒律就得要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妄语)(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妄语)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