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生死根本,欲为第一


   日期:2012/6/20 1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死根本,欲为第一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5集(净土法门法师)
  


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YIN妷』,这一段经文是讲邪YIN之恶。不良之人,没有智慧、没有德行,但现在这个现象很普遍,为什么?没人教他。在我的记忆当中,在跟日本抗战之前,农村里头还有私塾,学校城市里头没有了,城市里头已经现代化,没有伦理课程。我自己所经历的,小时候在私塾里头有。私塾最早改成学校,民国初年,还有一门修身课本,这里头讲还保有一点伦理道德,修身。好像修身没有几年,大概是三年的样子,就改作公民,这课本名称就改作公民。公民过了几年就改成社会,就慢慢改的时候,这伦理全都没有了,都不教这些了。所以我弟弟小我六岁,他就完全没有接受到这个教育。我念小学六年,改过三次,到五、六年级公民都没有了。所以没有人教,家里面也不教,社会上也不讲,没人在讲了,学校都学不到了。这就是世尊在这个经上所讲的,「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所以造这些恶事我们不能再怪他,我们相信人性本善。没有人教,里面有这些烦恼习气,外面有这些不良的诱惑,所以自自然然堕落了。我们是因为学佛,佛经里面这些讲得很多,我们所学的是在经典上学到的,从读经回过头来再看看中国儒家的书,传统的这些学术,才知道圣贤教育之可贵。圣贤教育带给我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它真能带给我们,它稳定的成长,很少忧患,只要你能守得住

「邪者横邪不正,恶者恶毒不善」,这是念老给我们破字,邪是什么意思,恶是什么意思。「《会疏》曰:邪谓邪曲,恶谓罪恶。YIN妷者」,这个下面注音,「妷音逸」,同下面这个字也念逸,「婸也」。婸是什么意思?「婸者,YIN也,放也」。「YIN」,YIN荡,贪色,「贪色不以礼交也」,这个礼就是婚礼,不应该没有这种婚姻关系有这种交往都叫邪YIN。「又YIN者,乃十恶之一」,这是佛家所说的,「YIN为枷锁,缚众生故;YIN为罪源,生诸厄故。一切众生皆因YIN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这是佛经上讲YIN欲的过恶。佛讲戒律,戒律讲得很多,但是杀跟YIN都摆在第一。在家戒律是把杀生摆在第一,出家的戒律是把YIN欲摆在第一,很有道理。经上用比喻来说,YIN是个枷锁,枷锁是刑具,能缚众生。众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什么原因?就是这个,众生因YIN欲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根是它。历代我们看这个历史,末代的皇帝,为什么把国家丢掉了,最后落得真是国破家亡,生命保不住,都被杀了?你细心去看他的因,YIN是第一,都是因为这个亡国的。所以佛把它列为根本大戒,根本大戒是四个,杀盗YIN妄,YIN是罪源,一切罪的根源。生诸厄故,这个厄是苦难、灾难,一切灾难是从它而生。所以佛讲,一切众生皆因YIN欲而入生死,就是生死轮回。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YIN欲断了,轮回就断了,你真正能超越三界。 

「如下引诸经论,皆备言YIN欲之患」,下面念老引用经论,全是佛在经上说的,论是祖师们诠述的。「《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YIN;出家十戒,全断YIN欲」。沙弥戒,今天能把沙弥律仪做好,就是真善知识,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做出的榜样。蕅益大师,明朝末年人,他出生在明朝,圆寂的时候在清朝,我们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九祖。八祖是莲池大师。这两个人在净宗祖师里头特别令人尊敬,什么原因?那个时候净宗衰,衰到底谷,没有这两个人可能净宗就灭了,他们两个人把净土宗复兴起来,再带起来,这是了不起的两位尊者。《沙弥律仪》是为在家,他讲的,「在家五戒,惟制邪YIN」,只禁止邪YIN;但是出家十戒,沙弥是出家的,十条戒律,全断YIN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戒律,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礼要没有了,儒家就没有了;因果没有了,道家就没有了,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今天儒释道都衰了,也可以说衰到低谷,谁能够发心把儒释道再兴旺起来,那是大德,这个人是大圣大贤,是佛菩萨再来,不是这样的人他做不到。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26集(净土法门法师)

「《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YIN;出家十戒,全断YIN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我们前面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接著看下面文。「乃至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YIN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这一大段的经文,是讲的五恶、五痛、五烧,这五种恶就是杀盗YIN妄酒,就是五戒。这品经内容就是五戒十善,是《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戒律,这一大段经文讲得很细。前面黄念老引用《沙弥律仪》这段话,下面是他老人家总结的这个经教。乃至世间人因为这个欲,是爱欲、是情欲,杀身亡家,这一句我们能够看到历史

夏商周,在中国古代,末代的皇帝因为什么家破身亡,政权失掉了?几乎统统是YIN欲,这是历史上记载得很清楚的。我们再细心观察,在中国每一个朝代最后亡国的这个君王,可以说五戒全都犯了,杀盗YIN妄酒。所以政权丢了,家破身亡。你就知道佛给我们定的五戒它的重要性,在世间都造成极大的灾难,何况出家了,出家为僧,岂得更犯。它严重到什么程度?生死根本,YIN欲是第一。所以经上说「YIN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这话是真的吗?是真的。YIN泆而生,将来死了之后堕地狱,地狱经里头讲铜墙铁柱,这些都是犯YIN泆之罪而得的果报。贞洁而死的,绝大多数都生天。天堂地狱差别很大,所以我们要冷静往前面去想想,我是愿意到天堂,还是愿意到地狱。这个得头脑清醒,真信因果。佛在经上讲的五戒,五恶,杀盗YIN妄酒是五种恶,造这五恶的,来生人身都得不到,生天、往生没分,这个不能不知道。你看看净土经论,我们展开经文就看到「善男子,善女人」,带业往生的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经上讲造五逆十恶之罪,他知道忏悔,他知道改过。至少他的这些恶业,这一句佛号能伏得住,这才能往生

宗门大德常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有时候你控制不住,这念头起来了。这个现象不能怪你,你是凡夫,你不是圣人,这种业习力量非常强大,常常会起活动。这个念头才起,就是杀盗YIN妄这个念头,念头一起来,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就把它取而代之,这叫会念佛。把我们的恶业、恶习把它念掉,时时刻刻有高度的警觉,不善的念头起来了,马上阿弥陀佛也起来,把这个不善的念头换掉,这叫会念,这叫真念佛,念佛真管用。这样念佛念个三年五载,念佛的力量强了,念佛当中不会有这个念头起来了,这个时候叫功夫成片。那恭喜你,念到功夫成片,这是很小很小的功夫,但是决定得生净土,生凡圣同居土。念佛功夫好的,凡圣同居土也有三辈九品,上三辈的往生自在,他真放下了。纵然还有这个念头生起来,他是什么心理?罪孽的心理,我的业障怎么这么重,怎么还有这种烦恼习气活动!怎么忏悔法?一句佛号就是忏悔,这一句佛号就把这个恶念打掉了,正念现前。正念是念佛,这个正念把妄念打掉了,这叫真忏悔。不必懊恼,不必后悔,赶快转成佛号,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净宗学人全靠这句佛号,这句佛号里头无量无边的功德,它能够保证我们往生净土亲近弥陀

******************************


下面举《大智度论》上的话,「《智度论》云:YIN欲者,虽不恼众生」,如果说恼众生,他就把YIN欲放弃了,他以此为乐,麻烦就大了,「系缚心故,立为大罪」。YIN欲之罪是什么?我们一般人讲情执,这个执著非常的深,非常的严重,障碍你修行。我们今天念佛,心不能专、意不能定,你自己去想想看,到底是什么障碍在扰乱。这里头我们常讲了十五个字,杀盗YIN妄再加个酒,这五戒;贪瞋痴慢疑,疑,问题非常严重;怨恨恼怒烦。这十五个字我们有没有?如果有,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障道,它障碍我们念佛不清净,它障碍我们念佛不一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那些真正学佛的人三年五载就自在往生了,什么原因?原因就在这十五个字没放下。真正三年五载念佛往生的,你仔细去观察,他这十五个字没有了,他放下了。这十五个字里头,YIN是最可怕的,比杀还可怕

《智度论》上这个话说得好,YIN欲虽不恼众生,系缚心故,这个罪重,叫情执。《瑜伽师地论》说,「诸爱之中,欲爱为最」,跟《智度论》上讲的一个意思,「若能治彼,余自然伏,如制强力,弱者自伏」。这就是说,在五种烦恼里头,这个力量最强。对治烦恼是要把最强的先对治它,这个烦恼制伏住,其它的很容易,就不难了。每个人根性不一样,这个自己要知道。这统统属於贪,所以五毒把贪摆在第一。贪什么?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你看看你贪的哪一种贪最严重,你就先断它。净宗同学用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执持名号,这个念头一起,马上就换到阿弥陀佛。如果我们从早到晚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些妄想、杂念都进不来,这叫功夫得力了。一面念佛,一面还夹杂著这些烦恼,把我们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所以念佛功夫不能成就,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邪YIN)(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邪YIN)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