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日期:2012/6/21 8: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1.追求精神良药的智者就像狮子一样伟大,追逐物质享受的愚人好比狗一般愚昧。当一块石头丢过来时,狮子根本不理会石头,但会观察石头是谁丢的;狗根本不会观察石头的来源,却盲目地去追石头。心,是诸法之根,万物之源。掌控了心,等于掌控了诸法;通达了心,等于通达了万物;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2.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和烦恼,请你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的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的纯洁、安宁、光明、慈爱和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发挥潜能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和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这就是所谓的解脱,也是证得涅槃。

3.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固或发 挥功用了。

4.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针对于调伏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而宣说。我们为了修行而做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伏自心。即使我们修行长久,佛学渊博和身份高贵,但内心如果仍然没有丝毫被调伏的话,那就只是徒有虚名,而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5.佛教告诉我们:当我们幸福和快乐时,要想,这些幸福和快乐并不是实有和永恒,就像天空出现的彩虹既短暂又幻化。同样,痛苦和忧虑的时候,也要想,这些痛苦和忧虑也是无常且虚幻,就好比梦境中子女夭折一般。无论是我们快乐,还是痛苦,都不应该过度地在乎和执着,而视为如幻如梦、幻化无实来看待。

6.当我们遇到现象时,如果能做到不分别和不执著,那么现象就会成为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助缘;如果我们总是对现象进行分别和执著,那么现象就会成为我们遭受痛苦和烦恼的因素了。

7.当我们遇到外境时,它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愉快还是烦恼,都取决于自己内在的心态。分别念少,执着轻的人,即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也会很从容、善巧地化解,并从中体现出他的宽容和智慧;分别念大,执着强的人,哪怕是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他烦闷忧郁,并导致发生害人害己的事。

8.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了,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著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

9.噶举祖师帝洛巴大师对那诺巴祖师说:“那诺巴,束缚你的不是显现本身,而是你对显现的执著。”每当遇到各种景象而产生执著时,都要忆念这句窍诀来调伏自己的内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降伏       战胜)(五明学佛网:降伏       战胜)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安住真心,降伏妄心 

 徐文明教授:单靠科学能够战胜迷信吗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坐首先要放松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关键是能起用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佛门仪规的重要性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先学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改变自己才能成佛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佛法的起落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福慧双修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杂念与四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