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空也是一种美


   日期:2012/6/21 14: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空也是一种美 

永清

  清人张问陶云:“想到空灵笔有神。”把“空”描写成文学灵感的源泉,这是不是过分了?不!苏东坡有一首送参廖的诗,将“空’写得更妙.诗云: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都;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堑。”
  但现代人仿佛更喜欢以实物来表现“实在”的思想感情,如居室装潢,室内六面均以材料铺满,空间里塞满了物品,一间小小的书房除了堆满了书,还外加各种摆设。看古人若大的书房只有一个书桌,书架也是极简单的,而窗外却是一株碧绿的芭蕉,或是一片摇曳的翠竹。又如公园里新的娱乐项目愈来愈多,游人视野中的空间愈来愈少,报纸的版面越来越挤,书籍的天地越来越窄,如此等等。
  我想这是否是受了西方文化和现代经济因素的影响。这里且不谈经济原固,就文化而言,许多西方艺术家喜欢写实,画人则从肌肉和骨胳着手,画建筑物,将局部也描写的很细腻。中国艺术家却喜欢跳出实物的圈子,站在艺术和情趣的高度,从外部来升华对象,画中留空则是一种白化,其实不止画,如书法,治印,甚至书籍印刷,盆景设计都喜欢空。
  中国古人追求美时,常常欣赏“清空’二字.所谓“清’,表现为不染尘埃,洁净如镜;所谓“空’,表现为不著色相,空虚若无.所以清人沈详龙说: “清则丽,空则灵。”(《论词随笔》)诗如此,画更甚,中国画历来忌讳质实,而贵清空。固为清空可以使作品古雅峻拔、有宁静深远之意;如若质实,扰显得呆滞、厚重。宋人张炎说姜白石的词表现清空,有一种“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令人惆帐之意;吴梦窗的词虽然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但如把它碎成下来却不成片段。
  前些年,我到兰州开会,在黄昏时刻,看宁静空旷的黄土高原,就有一种美感油然涌上心头。黄土高原不比琦丽的黄浦江畔,有许多景点,但那种神秘的空旷背后却有历史的人在,实是有许多东西可想。就如三十年前站在外滩看浦东,暮色之中是一片茫茫田野,朦朦胧胧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可联想,但现在一切都被高楼阻塞了。好象浦东的高楼都被浓缩在一个小小的陆家嘴上。高楼是要造的,但可以稀疏错落一点,距离浦江远一些,再远一些,留下一点空白,让城市里的人有所遐思. 中国古代哲学家讲无中能生有,此论极是,好的艺术作品也如此.如空山背后,你可以听见啾啾鸟语,唧唧虫鸣,有风声瑟瑟,水声潺潺,虽然画面空空不能看见,但心里却能听见,如果全画出来,眼睛看见了,心中却感觉不到。这空之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中国文人为什么喜欢空?我想有两点:一是中国丈人认为抽象的艺术应用艺术的抽象来表示。中国古代京剧中的布景道具动作也常以空来村托。中国人喜欢凌空以御全体,将空灵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喜欢跳出原来圈子,从哲学的角度升华对象。二是中国文人认为客观世界太丰富复杂,艺术的表现只能是瞬间的,局部的,抓住典型描写对象,其余就留空,让读者自己想象。
  中国诗词讲“空中点染,博虚成实”也是这个道理。王维的诗,人们为什么喜欢,因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生活环境也是艺术,也有“空”与“实”的关系,充满了美学的情趣,但此“空”或比艺术之“空’更难。环境设计师总想在莱处放上点什么,而不想去拿掉什么?试看二十年后的黄浦江畔,还放得下一样东西么?

摘自《磨镜台》2009年第3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五明学佛网:       )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回忆我的亲教师观空法师 

 其它:缘起与空性(刘宇光译)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50~63)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40~4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30~3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0~29)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0~19) 

 傅味琴居士:缘起性空,转染成净(1~9)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