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曾氏教子


   日期:2012/6/25 16: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而且当时的朝庭信赖他,满朝文武官员钦佩、尊敬他;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三个方面给人启迪:

  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

    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愁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他认为当官是一阵子的事,作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自己。

  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

   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于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自己的父亲的声誉。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小孩于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要求纪泽、纪鸿也这样。他日理万机,但是一有时间,就给小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象和座标。

  如今,有些父母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有些自己游山玩水、挥霍浪费、嫖赌逍遥,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有些家长自己看不起读书人,却要自己的小孩子学有所成;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不关心孩子的操行;等等。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子女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注重言教,而不注重身教;或者只注重他们的学习,而忽视他们的德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曾国藩       教子)(五明学佛网:曾国藩       教子)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 

 浅谈曾国藩的戒色绝学 

 曾国藩: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印光大师:女子相夫教子之权,实不亚于男子行政治民之道 

 印光大师:相夫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 

 印光大师:生子非难,教子尤难 

 传喜法师:父母们请看过​来,教子良方大揭秘 

 净土法门法师:「相夫教子」的「相」字应如何理解? 

 印光法师:生子非难,教子尤难 

 曾国藩: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曾国藩制心养德,终断QS之欲! 

 曾国藩为了戒色,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