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最大的忧虑是怕文化断掉、怕佛法断掉


   日期:2012/6/27 11: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我现在最大的一个烦恼和忧虑是怕文化断掉、怕佛法断掉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84集 2012年6月18日讲于香港

    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能救自己,能救家庭,能救你的事业,能救社会,能救国家,能救世界。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我们都想想。人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来?佛在经上说了一句话,叫“人生酬业”。这从因果上说,你是来酬偿业报而来的。过去生中修的福,你到这个世间来享福;过去生中造的罪业,那你到这个世间来受罪,是这么来的。正所谓“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如果你遇到善知识、遇到圣贤教诲,你认真去学习,就能改造命运。改造命运成功的人不计其数,明朝袁了凡是个好榜样。他把自己一生改造命运,把它写出来了。他原来是写给他儿子的,让他儿子做参考的,给他学习的。现在这本书流通量非常广大,还拍成电视片、连续剧。这里头每一桩事情都是真实的。过去生中有造作的、有不足的地方,可以修正;有错误的地方,也可以修改。所以,命运有没有?有!谁造的?自己造的。自己造的当然自己肯修改,不是别人造的。所以命运要问别人就错了,得问自己。问自己决定不会错。

    一定要读圣贤书,一定要读佛经。佛经读什么经?读这个《无量寿经》最好,分量不长也不短,你天天去读,天天会有觉悟,天天有启示,对你的好处多多。读经就是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经典是标准,天天将这个标准看一遍,就是对照一遍,这是真修行。修行,就是把错误的心行修正过来,依照经典就不错。

    所以“住清净身业”,你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是最健康的。身体有点小毛病,别说毛病,最严重的、要命的这个病都没有关系,只要把心行端正了,你的病自然就好了。这一桩事情不是什么佛菩萨保佑,没有迷信成分在里头。近代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说的话跟佛说的话一样,叫“境随心转”。身体是物质环境,最贴身的一个物质环境,随着念头转。我们念头不善才感来的疾病,把我们正常的细胞变成了病毒。

   什么是病毒呢?贪、嗔、痴、慢、疑叫五毒。五毒对应我们里面的心、肝、脾、胃、肾。你犯了哪一条,某一个器官会生病,细胞就变成带病毒的了。你明白这个道理是自性变的,我把念头转过来,不贪、不嗔、不痴、不傲慢、不怀疑,它又恢复正常了,就这么个道理。现在科学很时髦的,科学报告很多。《念力的能力不可思议》,这个书现在是畅销书,很多人都在看这个,确实有好处。你得要相信,你把所有不善的念头都通通断掉,身心健康,就快乐无比,连寿命都可以延长。

    了凡先生断恶修善,这是听了云谷禅师的教诲,他相信、接受了,回去真干。孔先生给他算命,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多活了二十一年,那是他自己延长的。他也没求寿命,自然就延长了。这个道理要懂。

    我讲经,跟诸位说过,过去我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算命先生算的很高明。那个时候跟我讲的我不懂,可是这些年来通通兑现了。他算我的八字,我出生时辰八字告诉他,他一推算,就告诉我,你的寿命是到了,过了。我寿命只有四十五岁,四十五岁那年该走。但是那一年生一场病,我这一生没生过病,病了一个月,我心里想,寿命到了。我知道,我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我一个观念,“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所以我念佛求往生。念了一个月,好了。我也没住院,没找医生。那一个月中,每一天吃一点稀饭,吃一点青菜;念佛。我这个延寿延得长,延到今年,延了四十年了。四十五岁,今年八十六了,延了四十一年了。所以对于寿命早就放下了。

    现在没有为自己的时候,起心动念是为别人。最大的一个烦恼、忧虑是怕文化断掉,是怕佛法断掉,这真不得了。这两样东西断掉,这个世界人就可怜了,没有法子拯救。我别的事情没操心,就看这两桩事情,太大了,两桩事情。谁来继承?继承的人必须是无我,真正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七情,放下贪嗔痴慢。这种人,行!不是这种人,传承传统文化,他没有这个能力。传承大乘佛法亦如是。

    但这个人到哪里去找去?古人一生找不到传人,他就写书,用这个方法传下去。这是个好方法。但是这个书一定要文言文。文言文是我们中国老祖宗了不起的发明。千年万世,能够把字的意思传下去,后人不会解错。这个工具好,叫“文言”,永远不变。言语会变,我们小时候,抗战期间这些口头语,现在一句都听不到了,变了。现在年轻人讲话我们听不懂,他们谈得津津有味,我们听了不知道在讲什么。所以言语会变。文字跟言语完全相同,就是白话文。那几百年之后,你看不懂了。

    所以老祖宗发明这个东西,“文”跟“语”分成两条路,语言随便你怎么变,文言不变。

    文言难不难学呢?不难!我为这个事情很留心。我在美国访问纽约大学,他们有学中文的,还有一个学生,好像只有三十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跟台湾大学做交换学生。她专门研究《华严经》。正好我在台北讲《华严》,他们学校把她介绍给我,在我图书馆住了四个月。你看,读《华严经》,能看清凉大师的疏钞。我就问她:中国这文言文学了多久?三年,不长!

    我访问伦敦,看伦敦的汉学,这是全世界闻名的。我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伦敦大学三个学校。跟他们汉学系的学生交流,我给他们上了两堂课,在伦敦大学上了一堂,剑桥大学上了一堂,他们的教授也来听。这些人很了不起,所以跟他们不需要翻译,很方便,谈话什么的都懂。北京话说的比我还标准,我还说不过他。中国这些古籍,很多他们都背诵了。所以我就问他:你们学文言文学多久?三年。不难哪!

   外国人一点基础没有,学中国文言文,三年就能学的这么好,中国人学顶多两年。这个东西学好,你有能力看《四库全书》,有能力看《大藏经》,不难哪!

    所以我常想,在过去大概三、四十年前,我还有几本,应该有十本,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但是居无定所,常常搬家,把东西都搬掉了。现在只剩了两本,放在澳洲。我在讲经当中提到这个事情,我很感激有心人,不知道是哪一位同学、听众,他们替我找来了一大摞,这么大,一大套,好像有二、三十本。我翻了一翻,感慨万千。民国初年,我看是民国三年到民国十年,我还没出世,小学生的模范作文。真的是小学生写的,他写的哪个学校、名字,是小学生自己写的,写的真好!他的年龄也不过是十岁左右。高小的学生那就写得更好了。高小大概在那个时候,十二岁到十五岁,那时候高小。

   我们的《国学治要》,这是民国初年一些老师、教授他们编的这套书,标准是高中学生。就是高中学生的程度,这个《国学治要》他们可以作为自修的本子,他都能看得懂。你说中国这个国文到现在,古人讲一落千丈,好像是形容,现在好像是真的。所以文字学,文字就是认识字,这字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写法,为什么念这个音,它有什么意思,这专门讲文字的。这是认识字,要从这个地方学起。

   “说文解字”,先认识字,再学文言文。我相信这两桩事情合并到一起,两年就成功。哪一个人干,发心干这一桩事情,这人将来中国历史上会留名。这是什么?救救中国人的法身慧命。菩萨事业!圣贤事业!这是正业,正业当中纯正之业。不懂得文,不知道、不认识字,那怎么办?!早年台湾还有些老教授讲这些东西,现在没有了。这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我总觉得祖宗有德,上天保佑,最近发现了一个刘教授,虽然七十多岁了,他对这一行精通,这有师承的。我问他:这门东西要正式开课,要学多久?他告诉我,顶多一年。正确!有这个基础,能够读一百篇古文,熟读,这根就扎下去了。这个根扎下去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继承。拯救今天的社会,迫切需要的就是《群书治要》。

    所以我常在想,《群书治要》,它的原书六十五种。如果有六十五个人,每个人专攻一种,十年之后,中国就有一套活的《群书治要》,而且是最优秀的。为什么呢?十年专攻一样东西,就会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汉学家。十年之后我相信,全世界最好的大学都会送学位给你,请你当教授。我相信!我早年是学,没有把这个基础打好,跟这些人比我差得太远。我这个样子都有很多学校送博士学位给我,何况你们有真正的学问。他送博士学位是学校的光荣——你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生,他的光荣!要不然他送你干什么?所以这个世界确实还是有救。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忧虑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忧虑       净土法门)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