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纯印老人:念佛人四种较突出的障道缘


   日期:2012/7/1 12: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纯印老人:念佛人四种较突出的障道缘

 

众生蒙蔽了自己的心性,贪恋着五欲六尘的不实外境,受外缘的影响内心则生起妄想的纷扰,因迷而不觉,遂甘心受尘劳的驱使无休止地轮转六道。

修行法要: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心性凡圣本无差别,要在自己的心中打开佛的知见。

远离世间人根深蒂固的心地不正、私欲过重、愚昧迷执、口善心恶、贪爱嗔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贡高我慢、损人利已等种种恶道习性,这些就是在开众生的知见。

有缘众生,正自己的心念,开掘自性般若,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性止恶修善。能开佛的知见,就是佛出世间,这即是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佛在《法华经》曾比喻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此是佛假设的三乘方便法,因众生迷失自性的实相而施设的权教,唯有大白牛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是为众生修持而开显的实教。

“毕竟只有一佛乘,并无其他的教乘;或说二乘或说三乘,乃至说无数的方便法门,以及种种因缘譬喻等言词,这些法全都是为了那一佛乘而方便说的”。

未法众生根性低劣,福薄、障深、迷重,刚强难化实不易度,为贪世福造恶多端,业力深重。

我辈修行人所以成就不大——“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有任务观、功德观、名相观、仪规观,这四种较突出的障道缘须引起行者警惕。

任务观。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体证佛自心之法;功课结束后,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何用心观照。

有任务观者,必然压制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内心受用,将虔诚、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使人人本具的清净平等慈悲的佛性,在契理契机的功课中显现出真心的妙用。

功课分为定、散二课。定课诵经修定力,散课念佛修净心。若掺杂了任务观点,心就不净,法与心就不相应,欲达一心不乱就更望尘莫及了。

功德观。 “有心作善,其善不赞;无心作恶,其恶无过”。学佛人不知功德与福德的区别,真正的功德并不在事相上,也不在修法上,更不在诵多少经、念多少咒上。

功德是与本性相应,它是内心世界脱离了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即无念、无知、无见,它是自我性德显现的一种悟证。念念无滞、洞见本性的妙用为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心是德;谦谦无我慢之心是功,身口意与礼相合是德;心生万法是功,入法离念是德;念佛不执著,念与净心相应是功,生活、修持心不染六尘是德;心地清净是功,平等慈悲是德;无我相是功,行普敬、三轮体空布施是德。

功是精纯的功夫,德是身口意三业的德行。功德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做来的,是在修持中积功累德,即 “凡事不走心”,念念无住,放下有念,又不住无念,使自己的身心世界与佛果菩提融为一体则功德自然显露,道业亦在无知无觉中完善。

名相观。佛门经典浩如烟海,诸宗著作名相极多,学佛人若钻字义,着在“文字相”上,甚至望文生义,最后得到的是佛学,而非佛法,不是学佛人。

经典律论诸多名相,不过是如指引月,若死在名相上,必背离佛理。

全佛是心,全心是佛,离此则背离佛法的究竟,不能开智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知障会遮蔽本觉的清净心。

什么人被名相观所障呢?理论多(从经论得而非自性悟)实参少者;说禅多(口头禅)见性少者;望文生义多自性流露少者……佛门的文字乃敲门之砖,悟道后必须离文字相。

佛法非从外得。只要不思、不想、无念、无求、无得——当下即是。

仪规观。佛教为了接引信众设了许多仪规,如寺院的早晚殿课诵,禅宗的禅堂,密宗的坛场,净土宗的佛七、念佛会等都有许多仪规,绕佛、止静、跑香、坐禅、灌顶、礼佛等,很少有人明白仪规的作用,而起执著心,如上几根香,点什么样的蜡烛,进大殿如何迈腿……

佛门的仪规是修行中起摄心作用的,是一种礼节,这些礼节让人感到道场肃穆庄严、使参加者从心里对佛像、对出家师、对经典油然起敬。

仪规的严肃性和道场的气氛感染你妄念不生,全部身心都投入,使心清净,久之“心净体亦净”,它不但是精神疗法,心灵的熏陶,使你万缘放下,一心向佛、向道,尘劳烦恼不生,身心必然轻松自在。

假如执著仪规神圣不可侵犯,稍一不慎有些误差,心里不免恐慌。怕菩萨、护法见责,就有可能出现灾祸疾病,“万法心想生”嘛!主要在差别事相上起了分别心,千斤压力在心头。

若死在仪规上,又如何体证妙明、空灵之境呢?古人参禅,有“呵佛骂祖”之说,但这是修自力解脱,上上根性之人所为,我二力净土法门切不可仿效。

佛门的仪规是提供修道人的方便,但修行人的真功夫并不在仪规的本身,它是借境修心的仪式,若执著仪规被仪规所缚,便不能圆融入道。

应不住仪规相,应明仪规理,即相离相,以仪规束尘劳修净心。当然这里所讲的决不是不执行仪规——因没有规矩毕竟不成方圆,只是莫被它所缚!

障道之缘,说之不尽,此四种障,对念佛者,较有普遍性。

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般若智,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不能以假修真、借法证真。

若能以佛知见为知见,回光返照,对一切事、人、物,甚至一切法,都不住着,“空灵无住妙用无穷”,心地必然清凉自在,热恼不沾。

心如镜映物、如水现月,身心不动,运用诸法而不住相。

不留修、不修之痕,戒于心,行自然,横顺众,唤群萌,若能如此修行,该多自在呀!

“空非空色非色空色一如,理非理事非事理事无碍。”普愿众生速乘大白牛车往生极乐。

着相求法本无法,离相修心真修行。世人若明真空理,觉悟自心证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人       障道缘)(五明学佛网:念佛人       障道缘)  

 净界法师: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开愿法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的误区 

 仁焕法师:念佛人如何感化人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念佛人不可思议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念佛心、念佛人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 

 宽运法师:做个快乐念佛人──释迦世尊成道佛七 午斋过堂开 

 体慧法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 

 纯祥法师:四十八愿 第十三讲:念佛人应以真佛弟子为“镜” 

 月悟法师:劝念佛人学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