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在平时训练看破放下,对治烦恼习气


   日期:2012/7/10 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在平时训练看破放下,对治烦恼习气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注:本文随净空老法师讲经随时更新)

 

    每个人读了佛经、听了佛法,都知道佛法好,都很羡慕,为什么做不到?放不下,认为放下太苦了。这个世间大家都认为财色名食睡、五欲七情是享受,享受舍不得放下。真正觉悟的人,他知道这不是享受,这是什么?谚语所谓苦中作乐,不是真享受,是苦中作乐,乐过了还是苦。只有真实智慧的人,他看到了,他明白了,他放下了。没有看破,没有体会到,他不肯放下。换句话说,没看破、没放下的人,纵然在佛法里面修行,修得好像很不错,五欲六尘境界现前,还是保不住,立刻就被吸引过去了,就堕落了。有些人堕落了知道,但是他回不了头来,一个是贪念,一个是面子问题。那是什么?将错就错,这就错到阿鼻地狱去了,再回头不晓得是哪一生哪一劫。


    觉悟要快,觉悟要保持,保持的方法就是经教。我们在这里就深深的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一生讲经教学。经典上没有记载释迦牟尼佛哪一天放假,没有放过假,天天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这是给后来弟子做最好的榜样,学佛要这样学法。出家就干这个事情,教学,教一辈子,你会教出味道出来,这里头有乐。方东美先生知道,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生活自在。舍得尽。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报告,我这个桌上有一份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每个月新闻标题,都是关于灾难的,三月有八十二起,四月有五十九起,五月有六十七,六月有一百五十五,七月有一百九十六起,现在是八月,我估计八月一定会超过两百起,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灾难怎么会这么多,而且一个月比一个月严重。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地方,这一段经文比什么都重要。 

    ...

 

    我们的麻烦事情就是放不下,知道放下好,就是放不下,麻烦在这里。所以学佛学什么?过去章嘉大师常常给我说,就是学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就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真的是妙绝了。我们看破,但是不能放下,那就停止在这里,就不动了。看破要帮助放下,他就步步高升,它起作用。放下帮助看破,像爬楼梯一样,一阶一阶的他就向上升,他就能爬到顶层,顶层是妙觉。所以我们常常劝导同学,从哪里放起?从自私自利放起,从怨亲平等放起,很重要!如何把我们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把这个情绪放下;我们很喜欢的人、很爱的人,常常挂念着,这也要放下。怨放不下,冤冤相报。亲情放不下,你往生不了,临命终时你还挂念着亲情,阿弥陀佛忘掉,你不能往生。要常常想到,真如自性里头没有一物,惠能说「本来无一物」,这句话重要,自性清净心里本来无一物,遍法界虚空界里头本来无一物。

 

  我们现在眼看这些物都在,前面我们学过的四个字,非常有味道,叫「不断之无」,很有味道,是无,但是它不断。就像我们电影胶卷一样,确实是无,你看在放映机里面,一秒钟二十四张,它停留在银幕的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就没有了,但第二张又出来了,第三张又接着来,不断之无,非常有味道。现在我们晓得,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这个频率多快?一秒钟不是二十四张,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不断之无。这是一个什么?真正把事实真相掌握住,原来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不断之无。所以你不要想控制它,你可以享受它,就像看电视一样,你可以享受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不能占有它。你要是控制、占有,错了,它根本没有,它根本不存在,所有一切是幻相,绝对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我们放下大有帮助。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什么天灾人祸你完全不放在心上,为什么?不断之无。

 

  体会到不断之无很有趣,生活在不断之无,那是很幸福,佛菩萨的生活,这种生活在大乘佛法里,正常的生活。我们在这里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不正常。正常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正常。我们对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明了。明了之后你就晓得,没有一样放不下,统统放下,我们活在这个世间真叫随缘妙用、游戏神通。对自己是不断向上提升,不断放下,这对自己;对别人,为他示现一个好榜样,做给别人看。 

    ...

 

    我们今天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过去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社会混乱,地球的灾变,科技文明没有带给我们安乐,带给我们的是威胁,身心不安。今天人类最大的威胁,虽然没有表现在面孔上,每个人心理上都有很深的感受,核武战争、生化战争。这是毁灭地球上生命的战争,所有生命都会在地球上消失。我们这个时候自然就意识到,中国人有聪明智慧,为什么不向这个方向发展?现在完全明白了。中国人如果说是在几千年前就向科技发展,地球大概早就没有了。我们真正细心去微细来观察,深深去体会,我们就发现科技不是一个好东西,可以不需要。让人类过一个安定、承平、幸福、美满的一生,我们古人常讲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那个多美!现在没有了。现在没有了,没有这种心情。诗情画意,心是平静的,心是定的;现在的心是浮动的,叫心浮气躁,不但他不能创造,他欣赏的能力都没有。

 

  自自然然会让一些人去反问,人到这个世间来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人变成到这个世间来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可言。佛说得好,人生酬业,这句话说得倒是很恰当。你过去世造的业报,你到这里酬偿业报的。业报,佛也讲得很明显,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干这个的,这没有必要。恩是要报,怨一笔勾消好了,何必?讨债、还债也不必了,确实毫无意义。难得你遇到圣贤教诲,在过去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缘太殊胜,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无论哪个角落你都可以遇到圣贤教育,它普及了。但是现在没有了,断了,断层了,变成非常稀有。从前的佛法也是普遍的,小村庄、小角落都有小庙,现在没有了,都变成奇货可居,遇到了,太难得、太稀有。真遇到、真明了,依教奉行,那这次来到人间值得!那外缘?外缘好,为什么?逼着我们非干不可。如果外缘是个太平盛世,是个礼乐文化之邦,你还舍不得离开,你觉得这挺好的。现在遇到多灾多难,赶快往生,是好缘,逆增上缘。从前还可以缓缓,有的是时间,慢慢来,现在没时间,来不及了。必须要万缘放下,要一心念佛,真的把我们心里换一换。心里面拉杂东西全部把它清除,阿弥陀佛供进去,我们自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良心做为外面的垃圾桶,外面人家不要的那些肮脏东西,你全都记在心上,你就变成外来的垃圾桶装在这里,这个错了,这大错特错!这是个胡涂人,不是聪明人。聪明人良心里是佛、是菩萨、是圣贤。 

    ... 

    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无非是教导我们恢复本能而已。这一桩事情从理论上来讲不难,为什么?是你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有什么难处?难在哪里?现在我们自性透不出来是因为有障碍,把这个障碍除掉好像是很困难。障碍是自己造成的,障碍怎么形成的?妄想形成的。佛在经上常讲坚固妄想,不容易放下。什么时候你才会真正放下?开悟了,知道这是虚妄的。什么时候真正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放下了,不再执着。

 

    我们现在不知道所有一切现象是虚妄的,把虚妄当作真实,所以在虚妄相上生起坚固执着,这是我们不能恢复性德的真正因素。

 

    这一桩事情只有佛说得出来。佛为什么说得出来?佛是过来人,他放下了,他恢复了。回头再看看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依然坚固执着,不肯放下。要你不肯放下,你对于事实真相当然就不明了,这个不明了就是你看不破;看破就是明了,彻底究竟明了叫看破。所以看不破不明了,那你自自然然会随顺你的烦恼习气执着,自以为是,这是你思想错了。


    想错了,接着你的做法就会错,你会做错,你会说错。你会用错误影响你周边的人物,这是佛经里面常讲的造业。业,一定招来果报,这个果报不好,恶业感恶果,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在六道里头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断恶修善;六道里面又造成严重的错误。像我们现在,出现在浊恶的世界,浊是染污,恶是恶业,佛常讲的十恶业;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冷静想想看,是不是跟十恶业相应?念头才起,你要是回光返照一下,你这个念头跟这十条,哪些条相应?这样的业果就是灾难,自己的灾难,不是别人的灾难。

 

    凡夫修行之所以感到非常困难,他不会修。怎么说不会修?修的人是修自己,凡夫修行都是修别人,都是看到别人错,要修理别人。修理别人,造业!那些佛菩萨们,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佛菩萨?他不知道修理别人,他知道修理自己。所以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修理自己,不能修理别人,别人没有过失!别人做种种示现,是帮助我修理自己的,这叫修行。
    我们许多同修也曾经听古人用比喻讲人生如戏、人生如梦。戏,切众生在演戏!看戏的,我一个人,我一个人看,大众都在演。他们表演给我看,叫我学习他表演正面的,表演善的,我要认真努力跟他学,要反省检点自己有没有善心善行?有,很好,保持,不要失掉;没有,赶紧学,希望自己也跟他一样。
   
他表演是负面的,表演是个恶相恶行,我们看到了,反省,我有没有?如果有,赶快改!这一种心行,我看了不舒服,我看了不满意,那我有这个心行,别人看到会满意吗?会欢喜吗?赶紧改过,改恶。如果看到人家的恶心恶行,回头想想我自己没有?没有,好,勉励自己不要犯这个过失你要能这样用心,祖师大德就是说:你会了!会,不会,关键就在此地。你会了没有?我们要在这里学习,要会修,要会学,六根,眼会看,耳会听,这六根逐渐聪明、伶俐、管用,逐渐逐渐恢复到本能。 

   ...

 

    「故本经曰: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也。又《弥陀要解》谓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约临终时,亦与此无违。若于平时能发一念清净心,冥契理体,入于一念。则因此一念之力,临终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这一句经解的教诲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不多说几句。最难得的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这几句话,「若于平时能发一念清净心,冥契理体」,这一句重要,这样才能够入于一念,这一念清净心才能现前,功夫都在平时。平时什么功夫?最重要的就是放下,真正体会得佛在经教里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梦幻泡影,就是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它就没有了,最后现出来的是什么?那是真的,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里头没有现象,所以佛才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现象,连自然现象都没有。
  
  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屏幕就是常寂光,它什么都没有,能现一切相;虽现一切相,还是什么都没有,这个总要记住。常寂光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我们比喻的屏幕,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保持像屏幕一样的真实、像屏幕一样的不染,你看屏幕现象千差万别,没有丝毫染着。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好比我们看电视,突然之间看到屏幕,屏幕上一无所有,本自清净,所现的境界,染、净、善、恶,全都是假的。屏幕叫做佛,我们在频道里面见的所有的色相不就统统都是佛吗?世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在屏幕上看见了,屏幕是佛,屏幕所现的一切现象没离开屏幕。体是佛,相也是佛,性相不二,性相一如。
  
  只是我们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是佛,这叫堕落到六道里头来,不知道,这真变成六道众生了。为什么?六道众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屏幕里所有的现象都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只有屏幕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而分别执着跟无分别执着融成一体,决定分不开,但是它确实不一样。能生能现的自体,就是自性,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所生所现的这些色相,用现在科学的话来说,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它在无分别当中起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当中去起心动念。我们用这个比喻大家容易体会,这就是大乘佛法,这就叫一佛乘。一佛乘在哪里?就在电视机上,你全看到了。会看的就觉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会看的,被这里面所演出的这些画面迷住。迷了之后你就被境界转,悟了你就能转境界。
  
  凡夫跟诸佛如来有什么差别?迷悟不同,除此之外毫无差别。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表演得逼真,我们表演也逼真,没两样。不同的在什么地方?他表演的是觉,我们表演的是迷,你想想看,除迷悟之外还有什么差别?觉了就是一念清净心,迷了是一念执着心、一念分别心、一念妄心,妄心、分别心、执着心跟体性不相应。一念清净就冥契理体,理体就是自性,理体是真心,理体是妙觉,就入于一念,没有二念。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常寂光,再生一念就迷了。大乘经教常说正念无念,无念叫正念。这个很难讲。无念好,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念了,念无想定,他还是有念,有什么一念?我有个无念,无念还是一念,无想,无想还是有一个想,想无想。所以无想定也就是无念定,在第四禅,外道天,他本来是学佛,学成外道了,误会了。这些现象、事实都要明白,不明白,有一天我们遇到这个境界也堕入其中,自以为证得涅盘,自以为是妙觉,哪里知道全错了,没出六道轮回。
  
  所以平常我们的用心要能跟自性有个几分相应,这个好!自性很难懂,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我们起心动念能够跟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用真心,这就叫发一念心,这就叫入于一念,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从哪里练起?先练不执着,心量拓开,能包容、能随缘,不再斤斤计较,心量拓开了。不能包容,斤斤计较,这个就太难太难了,你的菩提心发不出来。中国古人常说「量大福大」,你量小,你的福不大,大智、大慧、大德、大福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不能不觉悟。迷悟都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放得下放不下,放不下迷,放下了觉。觉悟了,智慧现前、德能现前、福报现前,那叫自在。
  
  学佛的同学几乎都知道自己业障习气很重,也很愿意消除业障,为什么老是消不掉,原因何在?因为他念念都在念自己的业障、念自己的习气,所以他的业障习气只有天天增长不会消除。什么时候消除?哪一天他不念了,他把这个事情忘掉了,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一念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业障没想它,它真消掉了,道理在此地。到紧急关头的时候,遇到有灾难现前、疾病现前,手忙脚乱,妄念纷飞,把佛号全忘光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念念增长他的罪业,一定要晓得每一念都增长;换句话说,念念接近恶报。为什么?《太上感应篇》说得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佛在经典的教诲这个时候忘得一乾二净,学佛学一辈子这个时候不起作用,烦恼起作用。甚至于在这个时候怨天尤人,甚至于怨恨佛菩萨,那个罪就更重,这个罪业就变成无间地狱业。
  
  佛门弟子对经教了解不够透彻,护持佛法自以为护法有功,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灾难?佛菩萨不灵,佛菩萨没照顾他。这都是对经教不通、不能理解。佛菩萨经教确实能够保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众生把经教错解了,招感来的灾难又要怨天尤人,这怎么得了!佛没教你们这么做。佛真的教我们消除业障、化解灾难,教我们放下,教我们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就是舍。把什么舍掉?把灾难舍掉,把生死舍掉,把疾病舍掉,把六道轮回舍掉,把十法界舍掉,你就成佛;你要是念念舍不掉,你的麻烦就大了。
  
  轮回确确实实可怕,你要真把轮回看透了,你就知道轮回是一团糟。这一生当中无论什么好的关系,一转世全忘掉,可能全颠倒了,曾祖父、高祖父这又回头来了,可能又回来做你的孙子,这个事情常有的。甚至于他造了恶业,他投到畜生道里变成你家养的家畜,我们肉眼凡胎不认识。所以六道里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有得受的。怎么样超越?怎么样摆脱?无量法门里头净宗法门最殊胜,最微妙的就是一句名号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为什么不念?为什么念六道轮回?给诸位说,这一切杂念全是六道轮回,正念可以说在现前这个世间已经找不到,正念变成有名无实。现在这个世间念阿弥陀佛名号那就叫正念,除这一念之外没有第二个正念,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诸位细心去体会、去观察,不念佛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念什么?你再仔细去思惟,你所念的、所想的跟什么相应?不就知道了吗?念念是轮回心,念念是念六道里的恩怨,酬偿果报,你念这个东西,这个力量非常强大,因为你念的时间太多,念佛的时间太少,佛号抵不过业力,这就是我们功夫为什么不得力。
  
  黄念祖到了晚年生病,临终之前六个月,半年,每天十四万声佛号,追顶念佛,万缘放下,六个月的时间,他往生了。以这样的一个大德、这样一个修行人,临命终时还要这样的努力才能得生净土,何况一般凡夫!他是给我们一般人做榜样,也就是说最后这六个月的时间,一百八十天,真能够万缘放下,一心专念,你就必定得生,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所以一念清净心一定要在平常时间养成,要养成放下,什么都放下。我也说过很多次,提醒同修,钱财带在身上是自己的,没带在身上不是自己的,不要牵挂在心上;衣服穿在身上是自己的,没穿在身上不是自己的,你不就不操心了吗?这个房子,我今天住在这个房子是我自己的,我走出大门不住在这个地方,这房子不是我的,你要常作如是观,你就放下了。放下,你的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现前,然后再找那个一念,不难,一念肯定会被你找到。一念是什么?真心,你把你自己找到,你把你的自性佛找到了。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哪一个人不是阿弥陀佛?个个都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什么?你把它翻成中文你就知道,无量觉。梵文的阿翻成中国文是无,弥陀翻作量,无量,佛翻作觉,哪一个不是无量觉?个个都是。阿弥陀佛不是一个人专称,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的通号,所有佛都叫做阿弥陀佛,念这一句佛号就是要把我们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的开示不是说过吗?「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说得好,说得一点都不错!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就在现前,「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你是阿弥陀佛你就住净土,你不是阿弥陀佛那你住秽土,这是大乘教佛常常说的,境随心转!我们要想这块地变成宝地、变成福地,很简单,我们自己把良心找回来,我们自己把清净平等觉找回来,那你就是福人,福人居住的地方就是福地。你能够把阿弥陀佛找回来,念念皆是阿弥陀佛,你住的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净土,什么灾难都不会发生。学佛明白这个真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还问别人?别人向你请教,你怎么会去问别人?这不是笑话吗?真的是这样,一点都没错。
  
  我们今天真的要在意修行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那种烦恼习气怎么又发作?这个发作要把它当作什么看待?当作发病看待,这烦恼习气一现行,怎么我又发病?用什么方法对治?一句阿弥陀佛就对治了,阿弥陀佛叫万灵丹,治我们的病,这个就是伏烦恼。下面,「如《圆中钞》所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它能把烦恼伏住。「临终正念」,临命终时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念之外什么念都没有。平常常常训练,临终自然阿弥陀佛现前,其它念头没有,那你就决定得生。

 

    ...

 

    修里头有个关键,也有个诀窍,你得要懂。这个窍门是什么?就是放下。头一个放下欲望,欲望多的人,不能学佛,也不能学道。学佛、学道的人,他第一个条件清心寡欲,你才能学习,为什么?才能放下。欲望太多了你放不下,放不下是凡夫。所以你看大乘经上佛讲得多清楚,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了,你就成阿罗汉,你就出六道。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成佛了。你看成佛这么简单,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惠能大师能够成佛,就是当下全放下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同时放下。这种人很少,这叫什么?顿舍,他没有次第的,同时一下舍掉。放下就舍掉了,顿舍、顿悟、顿证,一念之间。这也就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法知难行易,你要把道理搞懂难,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你要想干的话太容易了,念头一转就成佛了,就是什么?你放下就是。关键就是你放不下,放不下是你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要知道,世尊在世讲般若讲二十二年。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讲般若,你就知道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般若,般若是智慧。世尊留下来这部经,这是分量最大的,六百卷,《华严经》才八十卷。六百卷!六百卷经讲什么?从头到尾看一遍要看几个月。
  
  我在年轻的时候,这部经看了一遍,我就没有再看第二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总结这部经,十二个字,这一部《大般若》所讲的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讲这十二个字。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包括华藏世界、包括极乐世界,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理太深了。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一点都不错。你就晓得这些现象怎么来的,六道从执着来的,所以佛说了一句话,总原则,总的原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执着就有轮回,执着没有了,轮回就没有了,就像一场梦一样,醒过来,全没有了,不是真的。到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声闻、缘觉,不分别,声闻、缘觉没有了;不起心、不动念,菩萨跟佛没有了。一切唯心造,心现识变。一真法界,这了不起!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它从哪来的?它是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如果无始无明习气断尽,它就没有了,一切法就这么回事。没有的时候它到哪里去了?它回归自性,净土讲的常寂光土,它回归常寂光了。
  
  常寂光是自性,常寂光我们看不到,我们肉眼看不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法界虚空界。你进入常寂光,我们一般讲,身心与常寂光整个合成一体。一切诸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进去之后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众生有感你就现身。所以它起作用,它不是死的,现在我们讲有机体,它是活活泼泼的,但是它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现象,它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所以说不可得、无所有、毕竟空。但是它真有,它真存在,能生万法。众生有感,常寂光里面这些妙觉如来他真的就有应,遍法界虚空界任何一处,众生有感他统统都应。佛法到这个地方究竟圆满了,因为它什么现象都没有,所以科学跟哲学都达不到。因为科学跟哲学都不离开思惟,思惟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必须把思惟跟执着放下,自性就现前了,你就见到了。只要你有思考,你有执着,你永远见不到它。这就是为什么科学跟哲学没有法子发现它,达不到。佛说这桩事情唯证方知,怎么证?放下就是,你只要放下,你就证得。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表演,在菩提树下入定,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过去十二年所学的。他十九岁放下了家庭,他是王子,放下了王位,放下了宫廷的生活。这个我们现在明白了,放下烦恼,烦恼障放下了。出去学习,去参学,他是好学多闻,十二年参学,印度的哲学这些学派、宗教他统统都学过,知识丰富。三十岁这一年,在菩提树下,把这个放下,这是什么?所知障。二障,十九岁烦恼障放下了,三十岁所知障放下了,他没障碍了,所以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学的东西愈多,记的东西愈多,这所知障。佛法的殊胜就殊胜在此地,跟世间法不一样也就在此地。佛氏门中一法不立,你才能大彻大悟,你才能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跟你说,佛氏门中一法不舍。这怎么回事情?千处祈求千处应,这观音菩萨的话,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不舍,大慈大悲,不舍一法。可是要不立一法,你才能证得法性,自性你才能证得。只要有一个念头就错了,就不能证得。不许有一个念头,念头都是妄念,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念头,没有念头就见性,有念就不能见性,道理在此地。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之后这才具足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慧,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智慧、德能、相好现无量无边的世界,这能生万法,所以这才利他。

 

    ...

 

    这是在现前,我们除了专修净土之外,有义务帮助每个宗派都能复兴,这是总报佛恩,所有宗派统统是释迦牟尼佛传的。虽然佛讲得很清楚,末法净土成就,这都是真的。末法的环境很复杂,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是从断烦恼才能契入境界。断烦恼这桩事情非常不容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净宗的好处,就是不断烦恼,只要求把烦恼控制住,烦恼没断,但是烦恼它不起作用,就行,就能往生。关键的时刻就是寿命终的最后那一念,最后那一念保持正念阿弥陀佛,就决定得生。平时要练功,最后一念才保得住;平时要不练,最后一念要是错了,这一生的机会又失掉了。我们相信,每个同学,我们净宗的同学,个个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世修学这个法门。你要问为什么你没有往生,你还搞成这个样子?就是最后那一念错了,最后那一念不是阿弥陀佛,想到家亲眷属,想这个、想那个,就完了。也就是你没有彻底放下,你放下得不干不净,才会造成这样的果报;真的彻底放下,什么都不留恋,什么都不想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随时随刻都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里面永远只保留一个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所,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种人决定得生。

 

    ...

 

    『虚空』,「指心如太空,开广无际,离垢无染,不受一尘」。这是什么?这是你的真心,你的真心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拿个标准,跟自己好好的核对一下,就知道我们的真心完全迷了。头一个,我们心量很小,不是像太空。我们心里能包几个人?喜欢我的我包容他,讨厌我的我排斥他,这是什么心?凡夫心,六道轮回心。佛经上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说谁?说我们自己,不是说别人。阿弥陀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释迦佛亦如是,十方佛皆如是,你我他亦如是,没有两样。心量小是什么?心量小是烦恼、是习气,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要这么执着?明明你这一生可以成佛作祖去了,何必去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本来没有,是你自作自受,是你自己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尤其是执着,执着一放下,六道就没有了,这个梦就醒过来。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境界,就是说从凡圣同居土你一下就升到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哪些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他们都在那边,你升等了,升到那个境界去。如果你还有丝毫执着,你就去不了,你在六道里头。谁能帮助你超越六道?是你自己帮助你自己,佛菩萨没有这个能力。佛菩萨有这个能力,我们不必修行了,用不着放下,他要不帮助我们他慈悲何在?他没办法。

 

  所以佛菩萨能帮助我们,诸位要记住,就是教学。把这个理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他是怎么样从凡夫修成佛的,把他的方法、经验告诉我们,提供我们做参考,这是他真正帮得到的事情。帮不到他就说帮不到,他不会骗你。佛菩萨加持你、保佑你,用什么?就是经教保佑你,经教加持你,你要真听得懂才行,你才能得加持。你听不懂,你得不到加持。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听懂?前面我讲了,要用真信、真心,至诚恳切的心来求法,你就会听懂。你读这些经文,你读这些批注,你就真正能体会到里头意思。你没有真心,你没有真信,你听也听不懂。听不懂怎么办?多听,一年没听懂,两年,两年没听懂,三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一直听下去,慢慢就懂了。

 

    ...

    下面说「含哀」,哀是悲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他确实知道,有没有众生可度?给你说老实话,没有众生可度。为什么?根本就没有众生。众生存不存在?众生真正存在的时间,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那一念,那是众生存在的时间。这一念时间多长?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它存在时间就这么长。假的,确实没有。真的像我们看电影,看电影你要知道它的底片你就明白了,电影是什么?我手上这个就是电影胶卷,在放映机里面把它转动,这是什么?我们叫幻灯片,这二十四张,在放映机里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一秒钟二十四张,换句话说,我们在银幕上看的画面一秒钟就是二十四张。张张独立,上一张不是下一张,它活动快了,我们就把它好像看成一个画面,以为是真的,其实全是假的。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的这个环境跟电影的原理完全相同,一秒钟多少张?这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现实环境里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弥勒菩萨说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这一秒钟二十四张。念念不相同,一个念是一个物质现象、一个精神现象,精神现象都不可得,包括自然现象,就是阿赖耶,三种现象全不可得。我们看错了,错在哪里?看到它的相续相,以为它是真的,其实它是相续。相续,还不能说相续,相续是完全相同的,它不相同,张张不一样,所以要加个相似相续相,好像是相续相,它是继续不断的,但是每一个念头不相同,所以它不是真的相续相。

 

  了解事实真相,就知道万法皆空。《般若经》上所讲的真的一点都不假,佛告诉我们,「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内,「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在一切法里头,你想控制它,你想占有它,你想支配它,全是妄想。诸佛菩萨,真正修行人,稍稍契入境界,他不再执着、不再分别,所以他能恒顺众生,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随缘,一切随顺,没有不皆大欢喜的。他真皆大欢喜,他欢喜什么?欢喜一切皆空,他欢喜这个,他欢喜了不可得,所以他心在境界里头他不动,这个厉害!这是什么?这是真心。心在境界,随着境界在分别执着,在转动,这个很糟糕、很可怜、很辛苦,不动就没有了。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真相,说明菩萨的大慈大悲,明明知道这些是幻相,他还是在这里教化众生,帮助他们觉悟。觉悟什么?帮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果然事实真相了解了,那就跟他一样,跟诸佛菩萨一样,得大自在,真离苦、真得乐。

 

  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颠倒来的,对于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总以为自己所想象的不错,谁知道全错了,你所想的、你所做的全错了。你所受的这果报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你觉得它苦,它就是苦;如果你觉得它不苦的话,它确实不苦。怎么个不苦?我们看到电视,电视现在演的是大火,你看里面人烧得很可怜,你在这里看,不苦。如果你迷了的时候,你觉得你在电视里头,火也烧到我,你感觉到很苦。你错了,你怎么跑到里面去了?你不在里面,他里头怎么样受你都没有感觉,毫无感觉。他苦你也苦,他乐你也乐,他哭你也哭,他笑你也笑,你完全被他转了,这叫凡夫,你的心被境界转,那你就很苦。你要能够跳出来,看到事实真相,苦乐是一不是二,凡圣是一不是二,那就是前面所说的「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你自己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能生万法,你在电视里画面能生万法,万法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你是觉,他是迷。有苦有乐,都是迷;无苦无乐,觉了,明白了。自己明白之后,你才有方法帮助他明白,明白就是解脱,任何境界里头你都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进去了,你就堕落到里面去了。

 

  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丝毫不染,这样才能够像菩萨一样,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一般佛菩萨,从纲领上说,四弘誓愿,真的是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常住度世就是帮助这些迷惑的众生,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心里面怎么样?一丝毫不染着。你要是染着你就有累,你受累,你就很辛苦。你不染着,心永远清净,永远是自在的,永远是安乐的。虽然安乐,众生在很苦,也表现一点样子同情他,也不要人家那么苦,你在那里快乐,不象话,给人家生烦恼了。所以也得好像要表演一下,像唱戏一样,流一点同情的眼泪,那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别人快乐,你也显快乐,别人痛苦,你也显痛苦,他是真的,你是假的,你才有善巧方便、真实智慧帮助他,帮助他从境界里醒悟过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最大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无过于生死,我们怎样了生死出三界,这大事。我们帮助别人没有别的,这是大事,其它的叫鸡毛蒜皮小事,那个无所谓的。

 

    ...

 

    末后这一段,『证无所得』。「无所得,又云无所有」,无所得跟无所有是一个意思,「即空慧」,这是真实智慧,空慧就是「无分别智」,这是大智慧。大智慧里面决定没有分别,要有分别,分别是烦恼,尘沙烦恼,执着是烦恼,见思烦恼。烦恼起来,智慧就没有了。于是我们就明白,极乐世界的菩萨根本就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体无相之真理」,体是体会,这样讲也行,体会无相的真理。也可以说这个体是本体,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没有相。这个前面我们学得多了,三种现象都没有。「自心无所执着,无诸分别,是曰无所得。」无论是在理体,或者在相象,都不会生心动念,都不会有分别执着。这是什么?真正晓得诸法实相,实相之体就是能生能现,不可得。自性所起的作用,这就是能生万法,《还源观》上讲的出生无尽。这些现象,「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就是阿赖耶、末那、意识。它们起作用,常常将自性所现的这些相让它产生变化。有几多变化?《还源观》上告诉我们「出生无尽」,那就是变化太多了,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为什么?随着你的念头在变,念头一动它就变了。所以说现象里头决定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决定找不到两个相同的。所以,相是虚幻的,它不是真实的,这是无所得的意思。
  
  「《心经》曰:无智亦无得。」《大智度论》里面说,「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又《涅盘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这说得好,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无所得,你看破了,你放下了,这是智慧,真实智慧。为什么?你对于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了解清楚了,你在这一切现象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跟菩萨一样。还起心动念你就错了,起心动念是迷了,起心动念是凡夫。所以有所得,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统统叫无明,无明是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你才会干这个事情。真正了解,你怎么会干这个事情?《心经》上所说的,这属于《般若经》,「无智亦无得」,无智是真实智慧。有智,有智就是无明。所以智能跟知识不一样,有智是知识,无智是智能。般若无知,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妙!知识怎么样?知识是有知,有所不知;智慧是无知,无所不知。你看看,它怎么会一样?智能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这个道理只有大乘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如果用粗显的话来给你说,为什么有知不能解决问题?有知,肯定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里头,那就把问题愈来愈复杂了,搞复杂了,不能解决。无知,不但没有自私自利,连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没有,他所现的是自性里头圆满的智慧。所以无智亦无得,这是自性圆满的显露。得个什么?他真有得,得什么?他得的是遍法界虚空界,得的是大圆满,不是在里头得一个。这个事情,只有如来、法身菩萨知道,要不然人家学这个干什么?这是一切法里头,至真至实无上的妙法,经教里头称为究竟一乘。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先把它记熟,时时刻刻能提醒自己,这叫观照。
  
  「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你看,我们拼命的追求,我要得到,得到什么?生死轮,这是轮回。起心动念那是造轮回业,你造轮回业,你怎么能够出得了轮回?真正想出轮回,不再造轮回业了。轮回业里头最重的就是执着。执着真放下了,还有分别、还有妄想,他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我们就知道,六道轮回的业就是执着。有些人坚固的执着,这是成见。成见放下了,就能够恒顺众生,不再执着。分别心放下了,不但能恒顺众生,能随喜功德,这是真智慧。所以,「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他都断了,「是故菩萨名无所得」,这是真的。菩萨无为而无所不为,虽无所不为,真的是无为。为什么?他无所得。他为什么还要为?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所有一切都是为众生所施设的,没有自己,这是菩萨。为别人,里面也有一分为自己,还是为自己。菩萨是丝毫自己都没有,这一点要懂。菩萨度化众生,所有一切设施决定没有起心动念。他要起心动念,他就堕无明里去了,他就退转了,决定没有。所以,这些圣人的境界,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总对他们怀疑,他为什么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对他一定有好处。祖师大德也随顺我们的意思,说有好处,有!什么好处?提升他自己境界。我们要问,他做这些好事是不是有提升自己境界的念头?给诸位说,没有。他要有这个念头,他是凡夫,他不是菩萨。是不是提升?真提升,无念无为才提升。有念有为只有往下坠落,哪有提升?没这个道理。我们学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头一个要学随缘,什么都好,不要自己有意思,不要自己一定想这样做、那么做,得到这个、得到那个,都不要,你才真正与大乘相应。否则的话,学的是大乘,但是所作所为依旧是凡夫行,依旧是轮回心,大乘真实的利益你没有得到。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才真得到。
  
  底下,「《涅盘》之说,真究竟了义之语也」。这是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的,《涅盘经》里面所说的,「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这个话真正是究竟了义之说。「又证无所得者,《仁王经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这是《仁王经疏》上的一句话,这真正是菩萨境界。于一切法,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眼对色,耳对音声,乃至于意对一切法,意是念头,真正不分别,就是我们经题上的「平等」。平等是不分别,平等心现前,平等性智,一定没有所得的心。无所得心就是无分别智的起用,无分别智是体,无所得心是作用,有体有用。从用上看到你的体,从体上看到你的作用,这都是修行真实的境界。我们在大乘,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没到这个境界,生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契入这个境界是生实报庄严土,这是禅宗里面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这个境界,普通人没有。但是我们明白之后,我们要生活当中去练。练什么?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两句话,去认真学习,「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要过分执着自己的意思。学什么?什么都好,什么都随缘。
  
  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学得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以他做榜样,就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没出家之前,特别是年轻时候在日本留学,我们看那些故事,那不是假的,他那种分别执着是超人的。跟朋友约会,朋友来看他,约到八点钟,早晨八点钟的时候你来。他一定准时,如果八点一分,他门关到,他不见你,你失信,你不守信用,不见你,下一次再约。真不容易,准时,早到了不行,迟到了也不行。那么执着,成见非常深。以后学佛之后,全放下了,什么都好。他在新加坡访问,所以新加坡他的朋友也很多。老和尚告诉我,弘一大师最好伺候,什么都好,一丝毫挑剔都没有,饮食、起居样样随缘,一点都不讲究。这是什么?这是弘一大师学佛之后,真正得到大乘经的受用,他不但好学,他真做到。他每天的功课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最后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念得很熟,这一卷经他能够背诵。转心,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这是无所得心的一分。不认真落实,烦恼去不掉,智慧就不能开。

 

    ...

 

    我们看底下经文,『一旦』,「指某一剎那际」。「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无上表这个意思,「故无行程可计」,你没有办法计划,无上是行不到的地方,那是明心见性,「即无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这个很有味道了,那个无上有没有办法达到?有,要在无心三昧中。这什么意思?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叫无心三昧,起心动念就不行。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能做到?做不到。为什么?真正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宇宙法界不见了。什么时候这个境界现前,整个宇宙没有了,自己身体也没有了,可是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有一切现象都没有了。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能想象得到,为什么?那常寂光的境界。自性有没有?有,自性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寂的。我们只要看到有现象存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没有断。前面我们所说的,相似相续相,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就好像看电影,你只要看银幕上画面都在,它在动,它没有定下来。如果一定下来,画面没有了,画面没有了就是银幕上一片空白,那就是自性现前,那就叫见性。见性之后,不动是见性,动还是见性,为什么?你透彻了解了!动与不动都不放在心上,二边不住,中道不存,那个作用叫妙用,妙用是清净安乐。清净安乐四个字你没得到,妙用就没有,你的用会生烦恼,凡夫的作用生七情五欲。菩萨起的作用生智慧,决定没有七情五欲,道理在这个地方。

 

  所以,见性没有行程可计,也没有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高峰禅师的话,「突然触着碰着,摸着向上关捩子」,这个东西比喻,就好像保险柜上那个号码一下调对了,这一对了马上一拉就开,很轻易,一点障碍都没有,「剎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净土宗讲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有没有可能?有可能。你不要有希望,有希望就是障碍,那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随它去,自然就碰上,那就非常有可能。我们自己要具备什么条件?具备一心。我们常常讲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叫一心,就有这个机会。那我们在应酬怎么样?有一个好方法、妙方法,也是古人教给我们的,你看见什么人都是阿弥陀佛,你看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这就不妨碍了。看见我喜欢的人阿弥陀佛,看到冤家对头阿弥陀佛,把一切分别执着全打掉,我六根所接触的统统是阿弥陀佛,这样念佛,纵然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大彻大悟,给诸位说,二、三年功夫成片是决定成就,有功夫成片往生就自在,什么时候想去就去得了。修行功夫不得力的,什么原因?没有放下,没有放下里头最重要是情执,这是最严重的。名闻利养还比较容易放下,情执太难了,破除这个障碍的方法,确实观念改变过来。

 

  这一切人是不是真的阿弥陀佛?你说是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说是假的,他就是假的,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你自己做主宰。不是别人做主宰,别人做主宰就困难了,要自己去做主宰,所以这个事情不用问人,你问佛菩萨也没用处。老祖宗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没有叫你去找别人,反求诸己就对了。「剎那相应」,这是你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知道在哪个剎那你一下碰上。每个人的机缘都不一样,我们从《五灯会元》里面去看,一千七百则开悟的例子,没有两个人是相同,这说明什么?说明念念都不相同,没有相同的念头。哪一个念头的缘跟你相应,一下就通开,迷关就打破了。所以平时心愈清净,这种机会就愈多;心不清净,妄念很多,这个机会就没有了。开悟,心一定要清净,念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心地接近清净,这个方法非常之妙。

 

    ...

 

    念老批注里说,「世人愚痴贪爱,不知世间万物都是幻梦空花,误为实有,而不知无常迅速,不能永保」。我们有幸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大乘,佛在经论里把这些事情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听了总还有疑惑,这一点疑惑我们要感谢近代的量子学家,这些科学家他们在研究科学报告当中,把他们所发现的一些事实真相给我们做报告,我们看了、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确确实实幻梦空花,真的是误为实有。大乘佛教给我们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为什么会有我这个观念?这个观念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根。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我,你怎么会有这么一个错误概念?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回事情?相宗的八识讲得清楚,第七末那执着阿赖耶的一分,误以为是我。阿赖耶好比是我们身体,我们整个身体,末那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在整个身体上它只抓了一个细胞,以为这个细胞是它,错了!

 

  这整个身体是阿赖耶的相分,见分执着相分之一点点误以为是我,坚固执着,不肯放下,这是佛法讲的一念不觉。是不是能真的抓到?没有。为什么?剎那生灭。可是虽是剎那生灭,它这个影响立刻就传到底下一念,底下一念不是前面这一念,但是它把它的信息传下去了,于是下一念也执着,就产生一种相似相续相。那一念有没有?一念实在讲不存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念时间多长?一秒钟里面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千六百兆的细念才构成一秒钟,一千六兆!诸位想想,你怎么能得到它,我怎么能抓住它?以前用幻灯片快速播放,这是电影。电影现在都用数码,不用胶卷,胶卷比较容易觉察到,为什么?胶卷一秒钟二十四张,现在告诉你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张,不能比!电影在银幕上放映的时候,我们容易感觉到它是假的,它的确是相似相续相。每一张幻灯片都是独立的,就是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它不是前头那一念,也不是后面这一念,念念都独立。只是这一念不觉,抓住阿赖耶里面相分的一点,不是全部,相分里面的一分。我们这个身体是阿赖耶相分里头的一分,像一个细胞一样,误以为是自己。

 

  阿赖耶的相分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今天科学所讲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阿赖耶,都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只在物质现象抓了一点,精神现象上也抓了一点,以为是自己,错了。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所说的是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大乘教里常讲「彻法底源」,在这一切法要把它的根源找到,中国人有一句谚语说「打破沙锅问到底」,大乘的精神就是这样,这是科学的精神。一定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阿赖耶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见分。末那只在相分里抓了一分、一点点,见分里头也抓了一点点,把全体疏忽了、忘掉了,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那叫法身。应身是法身的一个细胞而已,如果把法身比喻作大海,应身只是大海里头的一滴水,怎么能认一滴水是自己,大海不是自己?这一滴水并没有离开大海。这个错误大了,一错到底。错误的结果是什么?错误的结果产生幻梦空花,就是六道轮回跟十法界都是幻梦空花。十法界聪明一点,听了佛的教诲明白了,所以他们能够断恶修善。还要努力修行,要把自己的根找出来。

 

    ... 

    「《净影疏》曰:愿己得土同阿弥陀,名国无异」。这个妙!这个我们都没想到。自己成就净土,也像阿弥陀佛一样,我们自己修成功,就等于说是极乐世界这个模式我又建了一个。成佛怎么样?成了佛之后,名,老师是阿弥陀佛,学生也叫阿弥陀佛;你看国,国是极乐世界,老师的国是极乐世界,学生的国也叫极乐世界。名、国无异,跟老师的没有两样。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我们在三时系念佛事,看到中峰禅师两句开示,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好像在第一时的开示里。中峰大师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后面两句是依报,是国,前面两句是名。成佛之后,都叫阿弥陀佛,都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共名,共同的名字,都叫阿弥陀佛。你要从意思来讲,那一点都没有问题。阿弥陀佛四个字什么意思?用中文翻过来,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每一尊佛都是无量觉,无量觉用梵语说就是阿弥陀。跟弥陀同号同名,跟极乐世界也是同名同号。
  
  「普念,平等大悲也。愿普度一切众生,各各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发这个心干什么?「厌舍轮回业身」,这个东西要放弃掉,「同登极乐彼岸」。今天想往生的人很多,真正能到极乐世界的人不多,什么原因?轮回业身舍不得放下。头一个就是道场,道场建得愈大愈难放下。再就是什么?情执,在家人的情执是妻子儿女,出家人的情执是徒子徒孙,想着这个,念着那个。有丝毫放不下就去不了,这是真的。还有恩恩怨怨放不下,那个人对我很好,我恩没报,那个人对我不好,我仇还没报,还有恩怨没放下,那怎么能去!极乐世界是清净国土,这些东西是染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大众决定不容许你把染污带到极乐世界。你得把这些东西处理得干干净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你才能去得了。这桩事情是大事,比什么都重要。什么时候干?现在就要干。因为不知道灾难什么时候来,灾难突然来了怎么办?我还想这个想那个,这个没放下,那个没放下,就去不了,那你随业流转,又搞轮回了。什么时候?现在就放下。
  
  放下是心里放下,事没有关系,事没有障碍,最重要是你的心,心里头不再挂念,没有这个念头了。也就是说,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了,对于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了,喜怒哀乐七情的牵挂没有了,贪瞋痴慢疑大幅度的降温,你往生就有把握,什么时候往生都没障碍。如果这些拉杂东西还有,你就得多想想,你往生没有把握。这是愚痴,这是烦恼、习气。虽然极乐世界主张是带业,带业是指带旧业,不带现行。最后一口气还没断,还有牵挂,那不就完了吗?所以,真正有把握,平时就淡薄,紧急关头心里只有佛号,除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人决定得生。
  
  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我有个方法,用了好几年,有一点效果,提供给大家做参考。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就想着我死了,那还有什么放不下?在练习,练习死,每天晚上练习一次。到真死就很平常,天天都这个样子,什么都不想了。这个方法虽然很笨拙,但是它有效。人到死的时候,你什么能带去?眼前的东西,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全不放在心上就对了。有一桩放在心上,那都是你的麻烦,障碍你清净心,障碍你往生的功德。平常要淡薄,每天睡觉的时候练习彻底放下,不再放在心上。真的像中峰禅师所说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厌舍轮回业身,这个身要厌恶,不要喜欢它。天天去打扮它,天天那么爱惜它,麻烦可大了!这证明什么?证明你舍不得,舍不掉它,这是最大的障碍。能舍才同登极乐彼岸,舍不了那就不行。

 

    ...

 

    第七个,方便也有三种。第一个「进趣果向方便,谓修诸功德,回向佛果」。怎么个回向法?念念回向偈就算回向了吗?有回向的形式,没有回向的实质,现在学佛同修多半都是这样的,所以真实的好处没有得到。形式要有实质,这个形式就起作用。实质是什么?是真心。我每天回向求生净土,只是说说,想不想去?不想去。如果说现在想去,不行,我不能死!如果我们佛堂挂个招牌,七天一定往生,叫大家来打佛七,没有一个人来,七天就死了,这个不行,这不可以。所以他不是真的,他是假的,所以这个道理要懂。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阿弥陀佛现在来接引我,我欢不欢喜?我是不是马上就跟着走,什么都不要了,马上就走了,那就是真的,那是回向的实质。所以我们今天回向不是真的,天天念着求生净土,实在讲阿弥陀佛一来都吓到了,这不行,这要死了,还是贪生怕死。大乘教里给我们讲,没有生死。我们对生死这一关没有看破,还认为是真的有,所以佛法真正那个受用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得到的只是百分之一、二,太少了。如果你真的契入之后,你得到的就非常丰富。这是趣向佛果,真的,譬如修净土,确实念念都希望求生净土。
  
  所以古大德教给我们欣厌二门,这是佛经上讲的。对于娑婆世界要有决定心离开,要放下它,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要有决定心想得到,它才能起作用。什么作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寿命没到,能不能去?能去,你真心求,我寿命不要了。真心求,寿命不要了,佛还没有来接引你,这怎么回事情?不是佛不灵,你还有任务没完了。你有没有任务?你有什么任务?这些苦难众生太可怜,我现在还有这个缘分劝导大家,把极乐世界理事因果讲清楚、讲明白,让这些有缘人觉悟,也能够真信切愿求生,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我们跟众生有缘。如果没有缘了,佛就来接引你,肯定来,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就来接引,真心跟他是相应的。妄心他也知道,你有口无心,现在去接你,你吓死了,你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不来接引你。换句话,真想去的时候他就来了,你假想他不来。

 

    ...

 

    贤首大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我们没学到,这是菩萨第一德,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妙就妙在此地。随缘是什么?恒顺众生,自己没有意见,什么都好,欢欢喜喜,与一切众生结欢喜缘。欢欢喜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叫妙用。有我的意见、有我的看法就不妙了,为什么?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有是凡夫。如果起心动念、分别,没执着,你就成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境界?超越六道轮回,从六道里面醒过来,不再干六道轮回的事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不能完全放下,不能立刻放下,一定要懂得慢慢来,先把执着放下。为什么?对你求生净土大有帮助。执着不能完全放下,执着轻了,执着淡薄了,你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就不错了,蕅益大师说他就很满意,能到极乐世界,取得往生的资格。就是决定不过分,决定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这个人做阿鼻地狱的业,我们去劝他,他接受了,阿弥陀佛,好;他要不接受,阿弥陀佛,也好。不接受,他要堕地狱。没错,他不堕地狱,他回不了头来,堕地狱是消他的罪业,罪业消掉,他就从地狱出来,遇到佛法,他阿赖耶的菩提种子就发芽,他必须通过地狱那个关,他才能出得来。所以是好事,不要执着,也不要去惋惜,为什么?你起心动念不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好事。烦恼习气淡,好;烦恼习气太浓,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在工作里面修,在处事待人接物处修,叫真修行,真成就。这是帮助众生离大苦,得大乐,这里说得大利益。
  
  《宝积经》说得好,「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诸佛如来正觉所行之道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在本经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遇到事情,起心动念怎么办?为什么会起心动念?习气!自然就起心动念。古大德教导我们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两句话说得好。念起,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念头起来了,不怕念起,念是你无始无明习气,你这个念头不起,你不就成佛了吗?你就不是凡人。在六道里,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哪有不分别执着的道理?所以这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觉,觉是什么?觉是回头,一回头就觉悟了。净宗的回头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头才起,立刻阿弥陀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化掉了。所以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让你的妄念不继续,要让你的正念继续不断,正念是念佛。你想想看,你念其它的,你造轮回业,善念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己,恶念是三途苦报。你把念头一转,阿弥陀佛,不造轮回业了,所造的是净业,果报在极乐世界。要常常想起来,要常常能用得上,你就真得受用。这句话你知道,用不上,常常忘记,那问题严重了。这就是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什么?警觉心就是菩提心,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一个愿心是求生净土,就是诸佛所行之道。
  
  「住大乘者,即常住于如上大乘法中之人。」这句话里最重要是常,要常住,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有多少时间住在佛号上?有多少时间住在杂念上、妄想上?你去对比一下,你就知道我这样下去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别人给你讲的是假话,问自己真实。如果我们的正念超过妄念,是好事情,不一定能往生。从前李老师时时提醒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能够每天念佛十个小时,不错了,你还有十四个小时在妄念上,你有把握往生吗?真的没把握。只可以说,你在净宗法门里头结了善缘,你不一定能往生。而往生真正的条件,我们现在明白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真正条件。你每天念一句、二句都没有关系,你都决定得生,为什么?心清净,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用真心。换句话说,你是用佛心在生活,你用佛心在工作,用佛心待人接物,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你那个心时时刻刻跟佛相应。佛的心念一切苦难众生,你也是天天念一切苦难众生,念苦难众生这个心你没有息掉,这样的人就是经上常讲的一念十念都决定往生。临终时一念十念,平常也是一念十念,念念跟佛相应,他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确实没有其它夹杂。这样的人,后头这四句话说得好,「当知是人,决非凡小」,这个人他决定不是凡夫,不是小乘,「虽是肉身,亦名菩萨」,你看那个样子,他是凡人,但他真的是菩萨,他起心动念、所思所做的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住大乘者」我们就学到此地。

 

    ...

 

    『身心洁净,无有爱贪』,有爱有贪,身就污染,就不干净,染污了,所以要从这个地方下手。「盖以契会中道,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照破客尘,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身心自然洁净。」《心经》上这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什么?叫看破,看破之后自然就放下。放下什么?放下爱贪,放下贪瞋痴慢疑五毒。色是什么?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所有一切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俱不可得。释迦牟尼佛谈这个问题谈了二十二年,般若,不好懂。虽然谈了二十二年,一知半解的人多,彻底明白的人不多。彻底明白的人都证果了,一知半解的人他种了善根。这是大乘种性,确实是难懂,他代表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为什么?用今天科学家的话来说,整个宇宙之间不外乎是物质、是信息、是能量,科学家认为宇宙之间只有这三样东西,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这三样东西组成的。能量,阿赖耶的业相;信息,阿赖耶的转相;物质,阿赖耶的境界相,现在被科学家看到了,跟佛法讲的是一样,名词不相同,是一桩事情。

 

  这些东西统统了不可得,所有的现象都是从波动的现象生出来,这个波动就是业相、就是能量,频率不相同,不完全相同,速度也不完全相同。科学家告诉我们,极快速。弥勒菩萨虽然把这个数字说出来,我们要知道这个数字里头有加减,决定不是这一个数字,有比它多,有比它少。但是可以用一句笼统的话来说它,它的确是快速,太快了,我们的六根缘不到它,速度太快,所以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不可得!客尘就是万法,用这两个字来代表它。如同作客,客在这里不能久住,几天他就走了;尘是微尘,空中有这些微尘,它也不是长住的,都是代表变化很快,表这个意思。了解色空就像客尘一样,不长住的,所以你自自然然就不会去执着它,对它不会生起贪爱,因为它转眼就走、就空了。所以看破之后,你才真正能放下。放下了,你心就清净,无有染着,贪染就没有了,贪的染、瞋的染、痴的染、慢的染、疑的染,这染着都没有了,身心自然洁净。

 

  那我们就知道,这个东西不放下不行,不放下,我们就有病苦,我们就有生死,我们就有轮回,都从这儿来的。如果你真放下了,病苦没有了,生死没有了,轮回没有了,我们可以转移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边去,圆成菩提,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是证得究竟的佛果。我们要想获得这样的成就,这个成就就在这一生当中把它办妥,这个人是什么人,这个人叫大英雄。英雄是什么意思?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说实在话,人人都可以做到,就问你肯不肯放下?肯不肯放下的关键,你是不是真看破?真看破,自然就放下。经上讲得很清楚,放不下是因为你没看破。这个话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老人家说,佛法知难行易,放下容易,为什么放下这么难?你不知道它。所以真正知道了,一下就放下。

 

    「正由称名易故」,这个法门容易。「相续即生」,这个佛号一句接一句。一定要记住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的原则,大势至菩萨是修念佛法门成就的,他的念佛经验非常丰富,他教我们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万缘放下,世出世间法都别放在心上,你的清净心现前了,只有一句佛号,不但你将来往生,你的往生品位不可思议。你要真相信,你要真干!那帮助众生的事情随缘,自己没成就、没成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随缘,不是叫你不做,绝不攀缘,绝不找着去做,有缘就做,没缘就不做。有缘做了就把它忘掉,不问后果,以后怎么结果不要去理它,那就是功德。把这些功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都是符合一向专念。如果我做了一定要得到什么结果,你的心就不清净,你的心就有杂念了。有好结果,你就生欢喜心,没有好结果,你就愁眉苦脸,你完全被外头境界转了,这错了。好事做了,做完之后心地是一片干净,这就完全对了,没有受外面的干扰。对这个六道决定没有一丝毫留恋,这是正确的,这是对的。这就是《妄尽还源观》里面,贤首大师教给我们「随缘妙用」,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是随缘,随喜功德是妙用,这个我们要学会,学会之后你的生活就幸福、就美满。为什么?天天快乐,法喜充满,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每一天生活在喜悦里头,这是幸福。
  
  称名容易,一定要相续,「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毕命就是一生,我一生都是念念相续。底下说,十个人就十个往生,一百个就一百个往生,没有一个漏掉的,万修万人去。「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这个杂缘要记住,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无杂缘得正念。「与佛本愿相应故」,杂缘要离开。在这个世间,在这个社会,吃亏了,欢喜不计较,上当了也欢喜不计较,为什么?假的,吃亏上当,常常想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讲的更究竟,一切法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善因善果不可得,恶因恶报也不可得,你心就清净了。不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不再去计较了,也就是决定不执着,决定不分别,心永远住在清净平等觉上。这个人他能不生吗?心净则佛土净,他跟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圆满的相应。与佛本愿相应。
  
  「不违教故」,佛经不需要念得很多,记住几句话,一生受用无穷,「顺佛语故」,随顺佛陀的教诲。「若舍专念修杂念者」,有人,还不少,自以为很能干,很聪明,利根人,上根人,他舍专念,他修杂念,他学得很多,这样的人现在称为佛学家,广学多闻,他到往生怎么样?「百中希得一二」,希是稀有,一百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二个往生。「千中希得三四」。李炳老常常跟我们说,台中莲社是他创办的,他不说别人,说台中莲社的莲友。我跟他老人家那一年,台中莲社十周年,我记得那一年我三十二岁,三十一还是三十二。李老师这台中莲社已经成立十年,莲友多少?二十万人,莲社里头有名册。我跟老师十年,我离开台中莲社的时候,莲社的莲友,这又十年,二十年了,莲友的名册已经到五十万。我跟老师开玩笑,我说:老师,你要想当台中市长,只要说一声,大家每一个同修给你拉个一、二票,你就稳稳当当当选了。老师不会干这个事情的。
  
  老师怎么说?我们的莲友,念佛的莲友,一万个当中,能往生的只有三、五个,不成比例。什么原因?对世缘放不下,此地讲的,杂缘放不下,正念提不起来。换句话说,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还是离不开名闻利养,所以到临命终时就是考验,真正能往生的人是真不多。这个就是除了杂修跟专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两个世界真相没搞清楚。事实真相是娑婆真苦,极乐是真乐,认识不清楚。贪恋娑婆世界,错了,这一点点小小的利益,你都会受诱惑,那大的利益就更不必说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说,高名厚利。高名是大官,部长、总理,你动不动心?厚利,百亿、千亿你动不动心?一动心就完了。只有真正明达事实真相,佛经上说的诸法实相,真正通达,你才真能放得下。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没有白讲。四十九年很辛苦,讲经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这头一关。对佛的教训真正有信心,疑问全解决了,你要是不听、不学,你的信心(坚定的信心)建立不起来,很容易受诱惑。
  
  人间寿命苦短,苦事太多,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现在不是八九,现在是九、十,哪有如意的!提升境界,上升一层,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佛法里忉利天主,福报大;再提升一层,大梵天王,初禅的天主;再向上提到最高的,四禅天主,摩酰首罗天王,福报大,统治的范围,娑婆世界这一个大千世界,这个位子给你,你想不想?你要不要?真修行人不要!他要什么?他要到极乐世界去,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品位最低、最起码的下下品往生,他的智慧、福报超过摩酰首罗天王,得搞清楚、搞明白,我才不要它,我要它上大当了。我到极乐世界去,智能福报、神通道力,摩酰首罗天王怎么能比?他福报再大,命终的时候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那就是谚语所说的,爬得高摔得重。四禅天、四空天寿命尽了,绝大多数都是堕三途,三途里头堕地狱,这就摔得重。所以事实真相了解,对于世缘真放下了。真放下了,你的心就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世间形形色色,业因果报,你是一清二楚,你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会清楚?清净心照见,用不着去学它,照见。这一切造作罪业的众生,他造了决定得受报,现在不受报,将来受的报更重。佛菩萨不是不慈悲,为什么眼睁睁看他受报?因为他造的业一定要受处分。只有在遇着机缘的时候教他、劝他,这是佛菩萨能做的。你在受苦受难,有悔过的念头,你心才动,佛菩萨就知道,只要能悔过,佛菩萨就会帮助你。你完全没有后悔的念头,佛菩萨不来,为什么?来了没用,帮不上忙。这些事实真相都要知道,经典里面说这些事情太多太多了。

 

    ...

 

    「不义之财,得来容易,任性挥霍,顷刻消散,重复盗取」,故云『消散复取』。于是『神明克识,终入恶道』。到最后的结果呢?最后结果堕三恶道。三恶道肯定先堕地狱,把你的恶业消除,然后再堕畜生在还债,你夺取别人的得要还,畜生道多半都是还债的。在古时候变牛、变马去还债服劳役,债要是没有还完,来生变畜生还要还,继续还,还完了才能离开畜生道。再到人间来,债已经还的差不多,都还清了再得人身,但是得人身是什么?带着有三恶道的习气,很浓的三恶道习气,三恶道习气是什么?贪瞋痴的习气。所以得人身很容易犯过失,犯过失又堕落了,真是苦不堪言。你犯的是轻是重,你将来受的罪,这都是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里面的含义很深,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希望多遇善缘,不要遇恶缘,我们现在就不跟人结恶缘,专跟人结善缘,我们将来善缘多、恶缘少。现在要是常常跟人结恶缘,你能不遇到恶缘吗?一遇到恶缘,所谓旧病就复发,这个旧病是前世的罪业,无始的习气就发作,不知不觉就造重业,造的时候不知道,等堕到三恶道受苦,知道,来不及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待人要厚道,待人要诚敬,自己要谦虚,古圣先贤、诸佛菩萨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慈悲到极处。我们学佛的这些弟子体会不到佛菩萨的意思,甚至于还嫌佛菩萨啰嗦:这些事情还用你说,我都知道。其实都知道,是都做不到,做不到就是不是真的知道,真知道他全做到。

 

    ...

 

    与会大众听佛这么一说,他们跟佛前生有缘,都欢喜。我们看念老后头这一段注解。「佛即知之者,如来悉知悉见也。」众生念头才起,佛就知道了。「《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以人心与佛心无毫厘许间隔,故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佛心众生心,其实是一个心,这是我们在贤首国师《还源观》里面学过的,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就是一个真心。

 

    你看《还源观》上讲,从一体起二用,这个二用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的起二用。第一个起作用,宇宙出现了,依报;第二个起作用的时候,自己我出现了,我们经上常讲依正庄严,依报跟正报是从自性里头现出来的。无论是依报,或者是正报,它一定有三个现象,就是三种周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个意思是说,因为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还有自然现象,它都是一个波动的现象。

 

    现在科学家讲弦定律,就是说这桩事情,它是波动现象。这个波才动,已经周遍法界,速度光不能比。太阳光到地球,这是近距离,不远。光的速度,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两秒钟就六十万公里,太阳光到地球要八分钟,不算远。我们夜晚看天空当中星系,都是用光年计算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用光的速度,大概得二、三年,远距离的星,二、三百年,光的速度。但是我们自性那个速度,那不可思议,无论是精神,无论是物质,它都是有波动现象。它的波动才动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就好像一个网络一样,它是通的,感应是通的,所以我们念头才起,佛就知道了。不但佛知道,所有一切心性无障碍的,全都接收到了。心性有障碍的,也接收到了,接收到不起作用,不是接收不到,统统接收到了。起一个善念,不要以为佛菩萨不知道,全收到了;起一个恶念,连鬼神统统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不知道是病态状况,他麻木不仁。波动不是没有到他那里,到他那里没有反应,麻木了,六道凡夫就是这种人。佛法界里面的波动,到这来了,没反应。十法界六道里面这个现象,我们也收到了,也没有反应。只有在现前,同一个空间维次,我们的感应很激烈,合心意的狂欢,这是激烈反应;不如意的发脾气,这是激烈反应。如果我们把空间维次突破,各种波动状况完全能接收到,像同一个空间维次一样,那个状况就不敢想像了,那太可怕了。而实际上确确实实是如此。

 

  《观经》上这句话,「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界身就是法性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在一切众生心想中。同样一个道理,一切众生是不是法性身?是!我们迷了,把它称作凡夫身。你要真正觉悟,找迷悟找不到,迷悟是假名,迷悟是假相。遍法界虚空界,哪一个众生不是法身?哪一个众生不是法性?人心跟佛心没有毫厘间隔,人心与人心,人心与一切众生心,都没有毫厘许间隔,整个宇宙是一体。我们上与诸佛如来、下与山河大地是一体,一丝毫间隔都没有。这个事情很难懂,非常不思议。可是今天量子力学家知道,他发现到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包括我们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的究竟是什么?是心念能量所造成的,而且是虚幻的,这个科学家知道,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这个物质不是真的。能量从哪里来的?科学家还不知道,说出它是无中生有,也很了不起。那个无跟佛经上讲的无就很接近,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能生能现能变,用处可大!它能生万法,它能现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它能变成十法界、能变成六道,这么大的能量。佛法上说,是真如自性本来具足的。这个现象,大乘教里说得很清楚,「唯证方知」,只有你自己亲证,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没有亲证,你没有法子理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不清楚。说都说不清楚,你怎么会听清楚?

 

  唯证方知,用什么方法证?放下就证得。放下才把真正自己找到,真正自己是什么?是佛!哪一尊佛?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假。怎么知道他是阿弥陀佛?给诸位说,一切诸佛都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总名号,就是他。我们也可以说,一切诸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个说法大家概念上比较清楚一点,真的是化身。再进一步说,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统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树木花草是的,山河大地是的,连虚空也是的。这样你才慢慢去体会到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叫你把心里面只装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你就会开悟,你就会成佛。这是什么?这是从迷到悟一个祕诀。这是开悟最善巧、最妙的一个方法,其他方法都比这个复杂、都比这个艰难,这是最容易、最简单、最直捷、最稳当的。只要你把这真搞清楚、搞明白,真肯干,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凡夫成佛。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得淋漓尽致,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不是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一下放下,能对一切境界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那全是自性,是自性的本来面目。起心动念,这才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不起心不动念,这统统没有。《观经》上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

 

    《文句》里面讲得非常好,如果自己不能自觉,你就没有办法帮助别人,你就不可能随机应缘,这句话意思很深很广。如何能够自觉?心地一定要清净。自觉是生智慧,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我们讲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都生智慧,他不生烦恼。如果在顺境、善缘,你生贪爱、贪恋,这就错了,这是凡夫,这不是修行人;在逆境、恶缘,你有瞋恚,这也是不清净。所以修行人在哪里修?就在境界上,特别是在人事环境,最能够磨炼清净心。我们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大善知识,顺境多,逆境少,有没有?有,有逆境,也有恶缘,善缘恶缘都有。我们细心去观察,善财童子如何应对,如何在这些不同境界当中成就自己。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是磨炼自己的,你在这个经教里学习的,你不通过磨炼那不叫修行。
  
  清凉判《华严》信解行证,你能信,你能够解,你不能行,修行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练什么?练随缘不着相,不着相就是妙用,就随缘妙用。不着相,你的清净平等觉现前;一着相,烦恼现前,怨恨现前,不平现前,这个东西现前。这些东西现前,使你往下堕落,你的信跟解到此地完全瓦解,完全堕落到六道里头去,所以还是个轮回心。修行没别的,如何把轮回心转变为菩提心。世尊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地方转不过来,这修行功夫不但是不得力,完全垮掉了。前面跟我们讲的,菩萨以金刚智慧,金刚什么意思?绝不会改变,绝不会动摇,绝不会为外境所转,这是真功夫。凡是禁不起环境考验,风吹草动自己心就稳不住,这个难,这一生不能成就,做再多的好事都是人天福报,念佛不能往生。往生,诸位一定要记住,一个最高永远不变的一句话,那就是「心净则佛土净」。《无量寿经》的经题上三个标准,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后头那个觉,觉是大彻大悟生实报庄严土,标准都在经题上。我们平等跟觉达不到,一定要做到清净,如何清净?放下,放下便是。放下里面最重要的是情执,情执是最难放下的,情执能放下,还有什么放不下!

 

    ...

 

    成佛在这个世间难,要换一个环境,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佛之后到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这桩事情你愈想愈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真得大自在,没有一丝毫的拘束,没有一丝毫的障碍。在这个世间我们学习处处都有障难,对于障难我的那些人,我感恩!感什么恩?他催得我赶快到极乐世界去,「你为什么不去?为什么不早点去?赶快去!」我感恩他们,他们在逼我,他们在催我,要我赶快去,那我就真想赶快去。所以你永远没有一个冤家,永远没有一个怀恨的人,没有。人人都是我的恩人,正面帮助我,反面帮助我,叫逆增上缘,他统统帮助我,都在帮助我提升,我怎么会不高兴?怎么能不感恩?他们有没有因果责任?有。他如果真的是恶意,他不跟我结罪,他跟我没罪,为什么?我感恩他,他怎么会有罪?他的结罪在众生、在佛法,他把弘扬佛法障碍住了,让很多众生没有机会再闻正法,他从这里结罪。所以对我有利,对他自己本身不利。那我们将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他,他纵然在恶道,他受罪会减轻。这我们帮助他,我们报他的恩,是因为他帮助我们提升。
  
  所以业障忏除之后,跟智慧愈来愈接近,清净了,修「随喜功德」。随喜是什么?我们今天讲随缘,业障消除才能随缘,随缘里头成就功德。善缘不起贪恋,不会引起我们自私自利,不会引起我们的名闻利养,这叫功德。如果这个东西引诱我们,我们这个念头又生了,那完了。你说是魔、是佛,在自己心里头,外头没有。如果你起了贪恋、起了自私自利,那外面是魔,这个境界是魔境,你上当了。如果外面境界是逆境,是压迫你的,是伤害你的,你没有怨恨心,证明你功夫不错,没有怨恨,你向上提升。他干的,他堕落。所以逆境、顺境都是用平等心,都是用温良的态度,成就自己,提升自己,这个幅度快!
  
  我们在现前就有这个机会来锻炼,都在日常生活当中永远存着感恩,顺境、逆境一样感恩,善缘、恶缘也一样感恩,这提升自己。自己一天到晚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像弥勒菩萨一样,你说多自在,你说多快乐。这个就是方东美先生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与那个不相干;善恶境界都不染,顺逆都不动心,这才是最高的享受,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有这样的享受,那要学佛,这种人学佛快!

 

    ...

 

    三地,「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干净了,二边不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自性般若现前,我们常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楞严经》上说的「净极光通达」,净到极处的时候,这个光就是智慧光,智光现前,智光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因为不净,光就不显;净到极处,光显了。这个好比我们池塘里面的水,如果有染污、有波浪,染污是什么?七情五欲是染污,执着是染污。分别是什么?分别是风浪。分别执着都没有了,风平浪静,水有没有染污?这个时候水像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完全照在里头,照得清清楚楚。世尊在经典里面常常用这个比喻,让我们容易体会,自性智慧现前。所以智慧是从净中现出来的,心不清净,只生烦恼,不生智慧。
  
  现代人的修学,麻烦就在这个地方,科学家、哲学家乃至于神学家,你细心观察,他用的是什么心?他用的是分别心,用的是执着心;换句话说,他用的是第七识、第六识、阿赖耶识。这个在相宗里面讲叫三心,这三心是妄心,不是真心,这三心生烦恼,不生智慧。如何能叫我们自性智慧透出来?这三心不用它,智慧就现前。不分别,不用第六识;不执着,不用第七识;不起心不动念,不用第八识。你不用它,不用它就转过来了,不用它就转识成智,阿赖耶就变成大圆镜智。为什么?阿赖耶里头含藏的种子无量无边,有染有净、有善有恶。你看它有佛种子,有人天种子,有三途种子,它什么种子都有。在染污没有清净的时候,种子统统在,决定不会丧失,永远不会变坏,遇到缘就起现行。没有缘,只有种子,它不起作用,遇到缘它就起作用。像植物种子一样,我们装在玻璃瓶里头,它不起作用。你给它放在泥土上,它就起作用,它就发芽,它慢慢就长成。所以遇缘就起作用。
  
  见性的人全知道,这是智慧现前。我们就明白科学家智慧为什么不现前?哲学家为什么不现前?修行人为什么不现前?他还起心动念,甚至于他还有分别执着,那就是道地道地的凡夫,他不是圣人。圣人的心清净,我们今天要学佛,佛,最小的佛,小圣,小小圣,小小圣心地都清净。为什么?见惑破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我们前面读过,这些他都没有了,小小圣。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十信里面初信位菩萨,这些标准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常常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有没有到这个境界。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提高警觉,你要不求带业往生这个法门生到极乐世界去,你肯定逃不过轮回。为什么?你五种见惑有,只有六道才有这个情形。五种见惑断掉,还在六道,但是不怕了,为什么?你有出六道的时间表。一般人没有,好像坐监牢狱一样,判的是无期徒刑。那初果,初果有期,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证阿罗汉,就出去了,他有期。而且这个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个多难得!如果我们这一生连初果的位子都达不到,只有带业求生净土,除这个没有第二个办法。那我们就死心塌地专念弥陀,一切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专念弥陀,求生净土。能不能?能,决定得生,这不是假的。
  
  如果念佛,烦恼习气没有放下不行,这个你求生没把握。大家一定要知道,往生的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这个佛是谁?是自性弥陀,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自性变现的。或者我换句话说,是自性感应的,我们今天用真心,就是用自性求,还是自性反应。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离自性,是自己自性变现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回归自性的极乐世界。中峰禅师讲得好,「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不离当下。往生净土不离当下,亲近弥陀。这是佛理,我们要用佛智去见佛理,你才晓得这个东西不迷信,天经地义。你真搞清楚了,对决定得生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我们这一生的问题解决了。
  
  所以特别着重这个「净」字,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修行,心不能不净,功夫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不能躲避。有人说我心不清净,我看到了会动心,听到了会动心,我找个山洞里面去躲起来。行不行?有,古时候就有。你看看《竹窗随笔》,莲池大师,里头还记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老法师住在山上,山上住茅蓬,修得很不错,自己以为万缘放下了,在山上住了几十年。城里面有些学佛的大富长者,听到有这么一个人在山上几十年不下山,去朝山,去亲近老和尚。真有道行,佩服得五体投地,礼请老和尚下山去弘法,请他到都市里去。住了没多久,一、二年,道行没有了,完全被染污,可惜了。山上觉得不错,可是禁不起考试,以为很清净了,一到都市花花世界马上就乱了,贪瞋痴慢都起来了。这个老和尚去看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就讲这个故事,说有一个人,他还问这个人是谁?莲池大师说就是老兄!他自己还不知道。这个事情讲真功夫,他没有真放下,他是远离,心里没放下。
  
  心里真放下,离不离无所谓,你要离它干什么?它是假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把这个花花世界看成电影,看成电视屏幕,你可以欣赏它,你得不到它,你不能控制它,它的所有活动是业力在控制。所以你不失清净心。问题是你没有真看破,住山没用,闭关没用。真正看破放下了,闭关住山有用,不住山、不闭关也有用。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闭过关,惠能大师一生也没有闭过关。惠能大师大彻大悟之后,在猎人队里头当伙夫,天天在厨房里面做厨房工作,去服侍这些打猎的人。打猎的人天天吃肉,你看他跟大家说得很清楚,他吃肉边菜,他拿青菜放在肉锅里头煮,他吃肉边菜。十五年!能大师在猎人队里面变成长工,他在那里做了十五年,做厨房,那是什么?修行。他修行功夫一天没间断,修什么?看破放下,放下看破,他修这个。十五年的锻炼,功德圆满,这个时候出来,弘法利生,缘也成熟了。缘不成熟有磨难,缘成熟了磨难就没有了。这些道理,佛祖给我们做的这些例子,表演给我们看,我们要看懂,要能体会得到,要能学到,我们这一生才能成就。如果看不懂,不能体会,我们的修行就非常困难。所以你看智慧发光,你看它前面是欢喜,见道了,见道了欢喜,往后就是修道。修道头一个就是离垢,离垢就是放下,放下智慧就开了,就发光,这光愈来愈大。

 

    ...

 

    赞叹里面就有限制,礼敬没有限制。赞叹限制什么?与性德相应的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也就是说,善言、善行赞叹,恶言、恶行为不赞叹,我们中国古人讲的隐恶扬善,就这个意思。礼敬不分善恶,善人礼敬,恶人也礼敬,这个没有分别的,只是一味以恭敬待人。善人欢喜,更加勉励,恶人你对他恭敬,慢慢会感化他,他做错事情没有人说他。菩萨决定不说人过失,也不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心里就难受,何必把人家的垃圾放在自己的良心里头,自己的良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这个才是冤枉!这是你自己找的,不是别人教你的。所以我们的良心决定不收集别人的垃圾。别人的善言、善行我们要记住,别人做错事情决定不要去理会他,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错了。心里头没有,口里头怎么会有?就不会说别人过失,这叫积德。这两个都叫你用心。

 

    ...

 

    第四个,「焰慧地」,这个光有火焰出来了,这是什么?这是大智慧,这不是小智慧。「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前面发光是智慧,本觉智慧光明开发,发光,到这个时候光明炽盛,智慧光明到极处了。佛觉圆满,圆觉了。「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这就像大火烧得很盛,把一切情见全都给烧光,智慧火烧烦恼薪。所以他入在红尘里头没有问题,红尘里头烦恼到他面前就烧光,为什么?他有大智慧。「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智慧从哪里来的?离垢来的。菩萨如何提升自己?不断的去离。垢离了之后还有习气,习气还有粗的习气、有细的习气,极其微细的习气。所以放下这个功夫从现前开始,到什么地位?到等觉,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始无明习气没放下,还得要放下。放下之后,他才能称为妙觉,那叫究竟圆满。不要以为我很不错了,我都放下了,靠不住。十地菩萨哪一地不是修放下?如果我们看《华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哪一个不是在放下?没有到究竟果位,就是妙觉位,天天在放下,念念在放下,这叫真修行,这叫真精进,真功夫!为什么?念念他看得破。他怎么看的?《金刚经》是最殊胜的一部经论,它就是教我们看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生了情见,情是什么?七情,动了这个念头。七情里头第一个是欢喜,喜、怒,第二个不欢喜、不高兴,发脾气,喜怒。哀乐,爱、恶,爱是喜欢,恶是讨厌,还有这种念头起来。最后一个是欲,欲是欲望,欲望有五,财色名食睡,叫五欲,七情五欲。动这个念头这叫情见。
  
  你有智慧光明,这个情见全破了,《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了。不起心不动念做不到,要做到不分别不执着,决定不能让它生七情五欲,这是功夫。净宗的学人用什么方法?用「阿弥陀佛」。念头才起,不管是喜、是怒、是哀、是乐,不管,念头才起,阿弥陀佛。就是全把它收到阿弥陀佛这里,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你所有的念头,这叫会念佛。这种念佛的话他会见性,这种念佛方法会降伏烦恼,会得定,会开悟。我们功夫浅的,力度不够,虽然念佛还有妄想夹杂进来,这是正常现象,不是你一个人有,人人都有。古人也有,未来的人肯定还是有,诸佛菩萨在因地时候跟我们一样,都有。不要怕,不要灰心,要勇猛精进,念头才起,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句佛号就是觉,念头才起,「阿弥陀佛」,就觉了。念头起是迷,一句阿弥陀佛就觉了,在八万四千法门,这个法门殊胜,无比的殊胜,简单容易,人人都可以修。男女老少,圣贤可以修,愚痴人也可以修,造罪业的人也可以修,什么都能修,你说这个法门多方便!
  
  我们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就会死心塌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契入境界时候,人家跟你说话,你回答都是阿弥陀佛。有没有听见?听见不听见不要紧,阿弥陀佛要紧,我回应你就是阿弥陀佛,妙不可言!契入到这个境界,算是你真正认识阿弥陀佛了,你跟阿弥陀佛搭上线了。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这能不往生吗?往生的时候,佛能不来接引你吗?古大德说,功夫最重要的就是生处变熟,熟处变生,这就成就了。什么熟处?我们今天烦恼习气很熟,起心动念全是这个,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七情五欲,这太熟了,连作梦这个东西都起现行,太熟了。生处是什么?佛法生,阿弥陀佛生,念念就忘掉,念念就不见了。如何把阿弥陀佛变成熟处,把我们烦恼习气变成生疏,把它调换一下,生的变成熟的,熟的则变成生的,功夫就成就了。古大德这两句话说得好,我们不难体会,问题要真干。当然,他要真了解,为什么?真了解才会真干,干得很欢喜,欢喜就现前。经上这一句,「明极觉满」,四地菩萨。

 

    ...

 

    「又实相无相无不相」,《般若经》上常说。无相是什么?无相是体,就是常寂光。无不相是什么?无不相就是前面的三土,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有相。但是你要晓得,相即无相,你能看到这个,这叫中道第一义谛。相是什么?假相,不是真相,剎那生灭。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我这里还有电影的底片。这是一秒钟二十四张,在放映机里面放映是一秒钟二十四张幻灯片,每一张都不一样,张张都是独立。你在银幕上看到,它就把你骗了,你以为是真的。一张一张的幻灯片,镜头打开,放一张,再关起来,又换第二张,它换得快,你眼睛来不及,就上当受骗了,一秒钟才二十四张,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明白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现实的世界就像我们在看电影银幕,它移动比这个速度快多了。一秒钟多少张?一千六百兆,不是一千六百张,一千六百兆,一秒钟。我们这个电影在银幕上一秒钟二十四张,这是真相。正在看电影的时候也知道它是一张一张的幻灯片,它不是真的,每一张的相,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不相同?因为念头不相同,不可能有两个念头是完全相同的,不可能,这叫实相。
  
  你了解这个,这就万法皆空,没有一个是真实的。这个现象就摆在面前,一分一秒都在那里演,我们看一辈子都不觉悟,到死还胡里胡涂。聪明的人了解这个事实,看破了,这叫看得破。看得破之后是什么心态?就放下了,不再干胡涂事情。什么叫胡涂事情?把它放在心上就叫胡涂事情,你就错了。好事、坏事都不要放在心上,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就得自在,你就解脱了。好事决定没有贪恋,坏事也没有怨恨,为什么?全是假的,立刻就是空的。念念不住,念念无常,就这个意思,这才看出真相。所以,体是空寂的,相也是空的,也不是真的,这叫见到中道,中道就是究竟的实相,你看到了。「所显一切皆实相」,菩萨见到了,什么菩萨?法身菩萨。「因极乐所现之相是无漏相、实相相,故云清净也。」

 

    ...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六种信,而六个信里面第一个是信自己,就是念老在此地讲这个「自」至为紧要。自己不发心,哪来的感应?感应决定跟阿弥陀佛要相应。我们有一分感他有一分应,有十分感他有十分应,有百分感他有百分应,一个道理。我们用什么感?诚敬,诚敬到极处叫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那感应就在现前,非常快速。虚老朝五台山,对文殊菩萨那种诚敬心,用自己来做表法,自己那个诚敬表现出来给大众看,让佛门弟子看到感动向他效法,他来带头,这就是四德里头表演给别人看,「威仪有则」。我做出来给人看,肯定有人看懂,那他帮助众生的效果就收到,把别人内心那种诚敬引发出来。这里几句话都很重要,行人是我们自己,如果不能够「自心精进,断除疑惑,深生正信,切愿求生」,这几句话重要。如果这几句话都是真的,我们在这个世间,决定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如果这几句话,我们觉得自己有问题,第一个,自心精进有问题,第二个,断除疑惑有问题,第三个,深生正信有问题,第四个,切愿求生有问题,你就很容易被外面境界所转。

 

  名、利、情,这是三大关,名里头包括着地位,利里头最重要是财富,情是男女当中的关系,这三大关几个人能突破?突破,道业就成就了。这三个关口,有一个关口过不去你就堕落,古人所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我们业障深重的人怎么办?这些问题,佛菩萨的教诫天天念、天天讲,讲给别人听,实际上是讲给自己听,只有念得多、讲得多,这个自己印象深刻,境界现前,马上就想到经上讲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慢念头才起,马上就想到经教里头天天在讲的,你才能淡化、才能放下。所以这经教要不深刻,就印象不深刻,不能随时提起来,它不起作用,迷了的时候随业流转,这个麻烦大了。只有印象特别深刻,境界现前马上它就起作用,叫照,叫观照。能把这桩事情前因后果都看透了,看透是什么?假的,不是真的,假的里头有业报,业报很苦,自然他就止住了。这些条件我们天天要求,要求精进,要求断除疑惑,这个疑惑里头有浅深不同,浅的疑惑容易发现,也容易控制。极深的疑惑自己不知道,极深的疑惑是什么?万法皆空,心现识变,法法皆如,这个疑惑难知道,很深的禅定才看到这个境界。

 

    ...

 

    佛菩萨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虽然有其事,其事不可得;虽然有其相,其相毕竟空。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会怎样?会放下,决定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为什么?你说不会把它放在心上,实际上把它放在心上的人还特别多!哪些人?搞六道轮回的人。只要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他就搞六道轮回,六道众生。搞明白了,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给诸位说,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真没有了,不是假没有了。六道轮回没有了,你修净土,肯定得阿弥陀佛佛光注照,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就见到极乐世界,你就见到阿弥陀佛,就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什么?见佛的秘诀。

 

    ...

 

    世出世间法都要靠开悟,开悟,真诚、清净、平等,下头觉就开悟了,所以真诚是根。真诚心不是用在我求学问、求佛法、我求传统文化我要用真诚,我处事待人接物我就不诚,错了!一诚一切诚,你才会开智慧。待人接物都是真诚,你才会得清净。清净是不染污,真看开了,真放下了。想像《般若经》上,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能不放下吗?放下就清净了。
  
  再从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要把那个不平的心磨平,这叫真修行,这叫真功夫。我们修净土的人,用什么东西来磨?阿弥陀佛。顺境、善缘阿弥陀佛,逆境、恶缘也是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这儿平等了,都摆平了,法子妙绝了!所以阿弥陀佛你得会用,你要不会用,你在平常生活当中还生烦恼,你说你可怜不可怜,不会用!无论什么境界现前的时候,你起心动念,动什么?动七情五欲,已经生烦恼了。一句阿弥陀佛,统统归到阿弥陀佛那里去,把你那些烦恼习气一扫而光。这叫真会念佛,这叫真修行,这叫真会用功。一定要保持身心清净,你就健康长寿。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烦恼,你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你自己的问题、家庭问题,你们公司问题、社会问题,统统是清净心真能解决。你每天忧愁、烦恼,那是决定不能解决的。愈是做大事,心愈要清净,决定不生烦恼,你的事业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以经题上好,「清净平等觉」,这是因,果报是什么?上半部,「大乘」,大乘是智慧,大乘是大智慧,「无量寿,庄严」,无量寿、无量光,庄严是美好。我们今天讲的真善美是庄严,佛家讲庄严。大乘无量寿庄严从哪来的?从清净平等觉来的,觉了,大乘就出现了;平等了,无量寿现前;清净了,后头庄严出现了。你会修因,你果报就现前。

 

    ...

 

    烦恼破了,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十九岁放弃王位,放弃宫廷里面富裕的生活,出去做苦行僧,去求学,这个表演是放下烦恼障。他的目的,是看到众生疾苦、生老病死苦才发心,他具足第一条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放下家庭,把烦恼放下,去求知、求学十二年,到三十岁,把所学的这些东西也放下,这是示现给我们看,所学的是什么?所知障,你所学的东西障碍你开悟。所以在菩提树下,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恢复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大彻大悟,智慧、德能、相好圆满现前。他给我们表演的,菩提树下这一招,顿舍、顿修、顿悟、顿证。确实烦恼断了,法门也得到,全是自性的,成佛道,开始度众生。出定之后首先到鹿野苑,这五个人善根成熟先度他们,最初的五个弟子,憍陈如尊者第一个。佛给我们做了榜样,做四弘誓愿的榜样,圆满成就度众生的誓愿。
  
  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是示现另一种方式,也是顿舍、顿悟、顿修、顿证,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他示现是个不认识字的,释迦牟尼佛示现是知识分子,惠能大师示现这种开悟与知识没有关系,让我们看到更殊胜!世尊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没有一样惠能大师不知道,他全晓得,他都能讲,讲的绝不在释迦牟尼佛之下,因为他讲的能帮助人大彻大悟,能帮助人见性成佛,不可思议。说明什么?说明一切都是自性圆满具足的,你何必到外求?你到外面求,浪费那么多时间,浪费了精神,吃那么多苦头,你并没有学到。怎样才学到?原来放下就是!能大师告诉我们这句话,放下就是。我们看到这两个榜样,要认真好好的去思惟、去观察,找我们自己毛病到底在哪里,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做到他那个样子。
  
  放下,这句话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实在做不到,怎么办?佛留下了这部经,念佛往生,念佛成佛这个法门,跟圆顿很接近,虽然不能像他们一下就成就,我们这个能在一生当中成就,快的七天,若一日到若七日,上上根人。像惠能那种根性,七天真能成功;中等根性的人,三年五载肯定成功。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所得到的信息,几乎一半的人三年,三年念佛成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这是一般人全能做到。前几年深圳黄忠昌居士他就表演给我们看,三十几岁年轻的小伙子,听到这个法门,听到这么回事情,他试试看到底是真是假,就发个心闭关,在深圳闭关,向小莉护关。向小莉今天的福报从哪来的?护关来的。黄忠昌真往生了,这个护关的功德可大了,今天她享的福就是护关来的。他不到三年,两年十个月,还有两个月期限满,他预知时至就往生了,没有生病。这是现身说法,是真的不是假的。

 

    ...

 

    人要有智慧,真正智慧开了,于世无虑。有知识还不行,有知识的人忧虑,他有疑,虑就是忧虑。有智慧的人没有忧虑,有智慧的人没有怀疑。释迦牟尼佛没有忧虑、没有怀疑,释迦牟尼佛是什么心?叫真心。真心是什么?这个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这是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有,现在全失掉了。清净变成染污,平等变成高下,觉变成迷惑,就错在这里。可是真心永远不会变,变的是?变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只要我们把妄心丢掉,不要它了,真心就现前,不用它,真心就现前。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着,就是不用第七识,不执着;不分别,不用第六识;不去想它,不用第八识,真心就现前,只要你肯不用它就行了!那你想,我这东西不用,我不是无知,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吗?你错了。真正不用的时候,你什么都明白,过去、未来你都明白了。真心像一面镜子,照见,不是想见,不是分别见,不是执着见,照见!它才能看到真相,真相是什么?五蕴皆空。你们大家读《心经》,观世音菩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他告诉我们,他是用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现在世界灾难这么多,没有了,全完了,全都化解了。是真的,智慧一开,全没有了。智慧没有开的人遭难,智慧开的人不受难,他没有了。所以,苦乐忧喜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也没有什么自然灾害,你了解真相就明白了。所以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疑惑,没有疑惑就信心坚定了。

 

  我们再看下面的文,「若约净宗」,回过头来就净土宗的教义,怎样理解这段经文。「旷无他念者,万缘放下也」,真放下。你在净宗要想成就,你不放下怎么行,要放下。「咸为道慕」这句话是「一念单提」。「无有忧思,当念即是」。这个接得好,完全用净土宗来解释。头一个要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放下。为什么?它不是真的。如果不放下,你就是继续在搞六道轮回。你不想再搞轮回,你就得放下它。轮回太苦了,生生世世这苦不堪言,尤其现前的社会。我在这个社会上住了八十五年,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好处?就像《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八十岁了,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中国古人把人生配合春夏秋冬来说,很有味道。人从出生到二十岁,这年少,叫一个人一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八十以后没有了,八十以后随时可以走,春夏秋冬你都过完,该放下了。放下到哪里去?放下到极乐世界去。咸为道慕,就是一念单提,就是求生净土,就这一个念头。除这个念头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再有别的念头就错了。你应该要了生死出三界,八十以上还不了生死出三界?无有忧思,什么烦恼习气统统断掉了,所以当念即是,这句话的意思可深了,我们前面学过。

 

  「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这对了!所以就是一声佛号,一部《无量寿经》,一声佛号。真正善根深厚的人,有福德的人,听到这个经生欢喜心。真听懂了他什么都放下,就像《金刚经》上佛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放下,不学了,只学这一部《无量寿经》,只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本师,我每天礼佛三拜,拜本师,第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拜南无本师阿弥陀佛,第三拜南无本师毘卢遮那佛。为什么这么拜?释迦是应身佛,弥陀是报身佛,毘卢遮那是法身佛。佛有三身,法报应三身,三身是一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法身是体,报身是自受用,应身是他受用,教化众生的。我们拜佛是这样的拜法,念念不忘,念念不离。所以当念即是,一声佛号。如果我们有什么顾虑,心有不安,心有牵挂,心有烦恼,无论是顺境逆境,这个东西一现前,统统归阿弥陀佛,用一句阿弥陀佛统而代之。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那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这是什么境界?跟禅宗讲的灵光独耀,灵光独耀,智慧现前了。迥脱根尘,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尘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从六根六尘里面解脱出来,这叫脱,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罄然独存,这个独存是真性,或者说是法身。何喜何忧,不但喜忧不可得,没有了,染净也没有。喜忧是六道里的事情,染净是四圣法界里头,四圣法界也没有了,故云无有忧思。这一大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现在继续看下面经文。

 

  【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自然』两个字贯穿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最重要的这一个字就是此地讲的中字。如何能够适得其中?大乘佛法里头,这个中字是中道第一义,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用真心、用自性,或者说用性德,一切都是自然的。这个自然,前面念老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就是大乘经里面所说的法尔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在这个法里头去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你就错了。为什么?一动念你就迷了。你的心本来像水一样,水很干净,没有染污,水很平,没有风浪,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所有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智慧。你一动念就起个波浪,波浪就照不清楚了,水动的时候,照的景观它就模糊,动得愈厉害就更照不见。古人用这个比喻非常之好。所以用心要如同镜子一样,用心要如水。

 

    ...

 

    前面我们读到,古大德形容这个世间叫「不断之无」,我们读这句经文的时候,我重复了好多遍,这句话真正把佛经上常讲的「万法皆空」、「一切法不可得」把它说尽了。万法是什么?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是不断之无,不断就是相续,每个相续都是无。你在这里头起分别、起执着、起贪爱、起怨恨,不叫冤枉吗?这是干傻事,没有轮回自己变成轮回,没有恶道自己把它变成三恶道,叫自作自受,这真的,不是假的。真正大乘教义能够体会到几分,人慢慢就醒过来,就觉悟了,人只要一觉悟,眼前的生活就幸福美满。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享受到了,你的享受跟菩萨一样。在中国,中国人称菩萨为仁者,仁慈的人,菩萨大慈大悲。仁者无敌,敌是什么?对立的。菩萨没有对立,跟任何人没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换句话说,菩萨永远没有敌人,没有冤亲债主。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要防一个人,错了,你防他干什么?我没有学佛的时候,也常听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佛之后知道防人也不可以,也是错误的,你防他干什么?你要把他看成佛、看成菩萨,就对了。害人之心是造孽,防人之心也是造孽,那个防是染污、是不平。你心真清净、真平等,哪来的防人之心!没有需要。财物放在这边,人家拿去了,好!大家用,我用、他用不是一样吗?都好,何必要去防他?不需要,真正心开意解得大自在。每天还要防人那心很苦,这里讲的「心劳身苦」,天天防这个、防那个,你说你活得多可怜。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假的,《般若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防他干什么?什么叫人生最高的享受?心明白,身安乐,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心安身乐。

 

    ...

 

    道理我们都懂得,懂了之后怎样?要真干。你懂得了,叫看破,是不是真看破?未必。真放下就是真看破了,看破没有放下,不叫做真看破。佛法讲悟,这叫解悟,不是证悟,解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解悟之后一定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叫证悟。证悟得真实利益,那你过的是什么生活?是诸佛菩萨的生活,不是凡人生活。所以经书不能不读,不读永远迷惑,像下面四个字讲的「愚痴蒙昧」,你不读经书就是这样的。解悟不管用,一定要证悟。但是证悟必定通过解悟,你不了解,你放什么,你怎么放法?了解了,明白了,我知道怎么放,我知道放些什么。解悟是看破,看破才会放下;放不下,说明你还没有看破。你说我已经看破了。是的,你已经知道这桩事情,真的没看破;真看破了,你决定放下。你身上背个重担多难过,人家告诉你放下就快乐了,我一放下,真快乐,这担子真丢掉了。劝你放下,你不肯放下,放下那个境界你享受不到。解悟是帮助你放下的,放下又是帮助你更深一层的解悟。佛法没有别的,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一直到究竟圆满。这是六十年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真有效果。在这个时代,这个环境里头,很有效,永远不衰,永远不败,永远不会堕落。你要会用,你就有成就;不会用,你就有困难。所以这五种恶归纳起来,都是愚痴、瞋恚、贪婪,意业的三毒。

 

    ...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这是我们第一桩大事,什么大事?这一生作佛去了,头等大事,不再搞轮回。我们是不是这个心?是不是这个愿?如果是这个心、是这个愿,我相信,你,古人讲的这句话,心安理得。你的心安了,为什么?理明白了。倒过头来,理得到了,你心一定安。心安,我为什么强调这个心安?这世间灾难与你不相干了,大家有灾难,你没有灾难。为什么?你已经取得西方极乐世界,灾难如果现前,你非常欢喜到极乐世界去了。前面我们学得很多,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知道了,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就来接引,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所以「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这十六个字是我们能不能往生的关键。如果具足,这四句就是保证书,你说多重要!
  
  这就是《观经》里面的至诚心与回向发愿心。这是讲菩提心,菩提心的体,至诚心,自受用深心,他受用的是回向发愿心,与《观经》的菩提心相应。「且三辈往生咸云」,三辈往生都说,「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故《净影疏》曰,然此三辈,人位虽殊」,求生净土的人善根福德因缘不一样,千差万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辈九品也不一样,品位不相同。「至欲往生,齐须发心求大菩提,专念彼佛,回向发愿,方得往生」,这是完全相同的。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真正想往生,一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真信、真愿,真信,不怀疑;真愿,你就能真放下。放下什么?娑婆世界的林林总总、点点滴滴全放下了,不再干涉了。
  
  尤其是在往生的时候,往生的时候如果一念放不下,你就去不了。谁能保证自己在临命终时真放下?平常说得很好,临命终他真放不下。所以说放下,他不是真的,是假的。真的要平时去练,现在就干,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一定要看得淡薄,知道什么?知道这个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物质现象它的根源是意念,意念是精神现象,意念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有还归无,了不可得,你为什么不放下?不放下你就受其害,放下你就得其益。所以放下是功德,放不下都属于福德,福德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间?《金刚经》上四句偈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这个看法,「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讲这些现象的存在,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的存在,就像闪电一样,像露水一样,一剎那,时间很短,不长。真正通达明了,你就很容易放下。
  
  我在早年,曾经就《金刚经》这四句偈,我把它印在透明的胶纸上,这四句话。送给谁?送给每个信徒家里贴到电视机上,看电视就看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提醒大家,电视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实的世界,跟电视差不多,不是真的,何必认真?看破了,它就不干扰你的清净心,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那往生是决定靠得住。清净心是什么心?真诚心,这经上讲的至诚心。
  
  「专念彼佛」,这一句重要。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全放下了。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功德,念一句无量功德,念无量句,那是无量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不干?为什么还要起杂念?真正明白了,真正知道了,不会起杂念,为什么?起一个杂念,你说我损失了无量功德。这个样子才能够念念相续。功德比福德那不知道殊胜到哪里去了!谚语所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那功德还得了!一个修功德的人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真有福了,这个地上所在的一切众生都不会遭难,这个功德多大!现在大家都在谈二0一二马雅的灾难预言,真正有功德的、有福德的人他会说,你们有事我没事,你们有灾难我没有灾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许多人都劝我们要念佛,要认真去念佛,要发心专念阿弥陀佛,再「回向发愿,方得往生」。我们把所修的功德、福德都不享受,这个功德干什么?这个功德专门用来求生西方,这就是回向发愿。

 

    ...

 

    净土宗的人大彻大悟就是彻底放下,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统统放下,一部经、一句佛号。这是什么?这是真正觉悟的人,不是真正觉悟的人做不到。诸位细细想想,取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不是难事。善导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李老师告诉我们,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也只有三、五个人。他的话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大多数念佛人不想去,口里想,心里不想,口里说要去,心里对这个世间还留恋得很,不肯放下,不是去不了,不想去那就没法子。所以能不能往生,权操在你自己手上,谁都管不了。往生的权不是在阿弥陀佛手上,这个要知道,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想不想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看破放下       烦恼习气)(五明学佛网:看破放下       烦恼习气)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仁焕法师:看破放下把命放在终点上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净慧法师: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七讲 看破放下自 

 惠空法师:认清烦恼习气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了 

 净土法门法师:烦恼习气单凭控制很困难,注意力转移,这个容 

 梦参老和尚:看破放下,将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将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净土法门法师:长时间薰修,烦恼习气薄了,你就有机会入门 

 净土法门法师:对治自己烦恼习气最有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看破放下这两样哪一样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