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日期:2012/7/11 13: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是否会不屑?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从垃圾筒里翻捡回收物,你是否会掩鼻而过呢?

那位讨价还价的老人,叫梁沛景,今年70岁,是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他的生活十分普通,家也很俭朴,他每天都和太太一起散步,到最普通的菜市场买菜,买菜时总不忘讨价还价。

谁能想到,10多年来,节俭的他却偷偷做着一件“天大”的事。

1996年,梁教授到广东北部乡村考察,看到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他十分震惊。“我要在内地捐建医院,而且要捐建100家医院!”从那时起,梁教授就立下了决心,也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一家医院能帮5万人,100家就能帮500万人,这是老人的动力,也是他的目标。

为了完成心愿,他把祖上来香港做生意、慢慢积累的近万件古董变卖,捐建医院。

至今,梁教授已经捐建了60多家医院,这离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他还要不断地变卖古董,当他手中拿着第二天就要卖掉的犀牛角鼻烟壶时,眼中的神情很复杂,有点儿诀别时的悲壮。他抚摸着它,自言自语地说,“古董好看,医院要比它们好看。”这位已经患了帕金森症的老人,说话时手在颤抖。他每捐建一所医院,就在中国地图上画个红圈,如今,这些红圈已经连接成片,鲜艳夺目。这多像他这个人,集香港人的善良、忧患意识和热心公益等品质于一身。

那位捡垃圾的老人,叫刘义,是河北的一位退休教师。有着30年教龄的刘老师,至今仍住着20平方米的房子,家徒四壁、生活拮据,却仍然捐资助学。

刘老师每天都要出去数次拾荒,他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到附近的批发市场、步行街搜索,连身边的垃圾筒也不放过。7年来,他用拾荒的钱资助了9名贫困生。

“一弯腰,就是一分钱”,这是刘老师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为什么它会和“古董好看,医院要比它们好看”如此异曲同工?因为,它们出自同一颗仁爱之心。

梁教授不会不留恋那些古董,但在他的心里,医院比古董好看,所以他选择了舍得;而刘义老师,本该颐养天年了,却不辞辛苦,抛头露面去拾荒,他弯腰的姿势一定不雅,但他却沉浸于那一弯腰的喜悦。他们觉得,慈善是一件好看的事。但凡慈善的举动,都会令人感动。倘若是一个富翁,即使拔出九牛一毛,也蔚为可观了,自然值得称颂;普通人,偶尔也会响应号召,奉献爱心,也可谓慷慨;但我觉得,都比不得梁教授和刘老师,他们把慈善做到了好看的地步。这种好看,已经不是花架子,而是一种境界,是一颗比古董更值得收藏的爱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慈善)(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慈善)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与当代社会互动的前导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既要解身苦 更要解心苦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 

 陈红兵教授: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陈星桥居士:关于佛教慈善的若干思考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