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探讨居士发心以在家的出家心修行的功德利益


   日期:2012/7/15 1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探讨居士发心以在家的出家心修行的功德利益

             ―――-感恩

一、在家众以出家心修行的缘起: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初转法轮组成僧团时,佛陀对在家的女众波阇波提说:“女人在家学道披搭袈裟,勤行精进,是可以得到正觉的。你们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修行正觉的道果,这是不分在家出家的”。(传记217页)

佛陀对波阇波提说的,“在家学道披袈裟”,“披袈裟”是表法,表意就是“出家”。此句意理,佛陀是指在家众而心出家披袈裟的修行人,同样是可以得到“正觉的”。

出家的概念是什么呢?

一次俱梨迦的儿子耶舍,想追随佛陀出家,佛陀对耶舍说:“出家并非是离开了家才叫“出家”。身上虽然穿起了出家的衣服,而心却恋着世间俗情,时时不忘名利,这怎叫出家。如果身上虽然装饰华美璎珞,而心却是光明清净,降服烦恼的怨敌,对人没有怨亲的分别,更能以真理教化人间,这才名之谓真正的出家,你要出什么家呢?(传记140页)

从佛陀对耶舍的教诲中可知,“出家”主要是指“心出家”。只要心清净光明,不贪住世俗名利,能降服心中烦恼怨敌,对人没有怨亲分别,能自利利人,能以真理教化他人,无论身住在哪里,有否现出家相,都可以称“出家”。对在家众来说,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沙门清净僧。

何为“出家”?上面佛陀对耶舍的教化,已经说得很清楚。在古印度,所有的修行人都叫“沙门”。翻译中国语言的意思叫做“勤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净土法门法师就此开示说:“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这个“沙门”,是专指佛门出家人”。“沙门”的意思,在家跟出家统统可以具足。你在家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你就是在家的“沙门”。在家居士认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那就是出家的心,就是做“沙门”。所谓“身在家,心出家”。(《轻松学佛》一册73页)

二、在佛门中,就在家弟子的修学上,古德圣贤依佛陀对在家众应以出家心修行的圣言量,慈悲教化优婆塞优婆夷,要依教奉行。唯发心能以在家的出家出世之心来修行,才能离苦得乐解脱自在。才能成就道业往生极乐净土,这是以出家心修学的道理,和真实的功德利益。

佛陀与历代大德祖训,为什么谆谆教化我们应以出家出世心来修行呢?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认清,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法界的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家”,这样你才能觉悟,才能生起出离心出家心。

那么我们这个娑婆界的家是个什么样子呢?佛在《弥陀经》中称此世间为“五浊恶世”,即见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劫浊。我们就身在其境,生活在其中。在这个家里充满了天灾人祸、水灾旱情、地震飓风、刀兵战争、恶疾流行、意外事故伤害、色情暴力、滋生腐败、金融危机、贫困饥馑、武力威胁、扩张侵略、军备竞赛。在有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集团和群体之间,常是矛盾冲突不断。从竞争到斗争,从斗争到战争,使世间社会常是动荡不安。

在此五浊恶世中,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说:“能挽救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唯有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文化)”。我中华正在崛起,故可知唯我华夏可将为维护世间和谐和平之中流砥柱。

再看今五浊世间,人心的极度欲望和滋生的腐败霉菌,正在侵蚀社会肌体,丑恶现象充满世间。行贿受贿、营私舞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偷税漏税、偷工减料、坑国害民、黑帮势力、地下暗流、杀人放火、诈骗抢劫、贩毒吸毒、拐卖人口、赌风盛行、网络视听污染、YIN秽色情、试婚婚外婚、使社会家庭细胞,受到威胁挑战和极大的伤害。

视今五浊世间之人,多数人的人生观,是唯“我”至上,一切以己为中心。而价值观只有三个字“名利色”。人人都在为“金钱名利财物色,衣食住行玩乐用”的贪欲享乐而竞争拼搏。大搞杀盗YIN妄酒,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贪嗔痴慢疑。无明颠倒,善恶不分,真假不辨,不明宇宙人生真相。在逆境顺境中痛苦烦恼,八苦逼迫无有尽时。无明众生,一生中都在为自己而痛,为金钱名利情而苦。岂不知一朝生命结束,这一切就都成了梦幻泡影,纵观古往今来贫富贵贱一复如是。

视今五浊世间之人,皆因私欲占有享乐而迷失清净本性,相互倾轧,尔虞我诈,追求贪欲,奢望无有止境,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恶多善少,邪知邪见,不信因果,貌视古圣先贤教诲。使人伦道德、文明、善良、忠诚、清谦、正义,友爱受到踏伐。人们的孝悌忠信、礼义谦耻、仁爱和平,天地人道受到践踏,人的良知良能受到扭曲污染。给人们自身和社会健康进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伤害。视今五浊世间无明颠倒之人,多是以“唯物质利益至上,唯科学准则至上”。人们将此视为至高无上的“硬目标”。而将启迪护持人的纯厚善良的清净本性,将大公无私、服务奉献、质朴无邪、人之灵魂、国之瑰宝的教化,视为“软目标”。岂不知,“唯物质利益观”,会淹没人性,引导刺激人们无止境的欲望。欲望的膨胀会使人丧失理性,迷失人性,这样就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大家可想而知,这样的世间社会将会是怎样?法律制度在欲望泛滥的洪流中,还会起多大作用?而“唯科学至上观”。人们应从科学作用的正反两个方面去慎思看问题。勿庸置疑,科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模式和质量。但从科学作用的另一方面看,科技用在了军工上,大量生产制造先进军火武器,甚至生化武器,导弹、核武器等。这样就会形成军备竞赛,武力扩张威胁,就会刺激战争的发生,甚至毁灭人类。科技用于生产上,它的副作用,就会破坏地球气候生态自然环境,就会直接影响人类自身的安全和生存。科技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上,不健康的精神鸦片,以此传播媒介,就会污染人们的心灵世界,毒害人们的灵魂。崇拜“科学至上”,其实它的副作用,在某些方面,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危险和伤害,有时甚至大于它正面的积极作用。现今存在发生的这一切都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而且这一切还会进一步得到证实。

上面所描述的这些五浊世间的真相,就是我们众生所安住的,迷邪染五欲六尘的家,金钱名利情的家,杀盗YIN妄酒的家,贪嗔痴我执我见的家,无名烦恼业障习气的家,一句话,六道轮回的家。亿万生灵,就贪住在这个三界火宅轮回的家里,不肯回头舍离。在无明中不断生死轮转,欲出无期,岂不遗憾无知吗?

佛陀设教说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化三界火宅为清凉地,将光明带给世间,实现“人间净土”,使芸芸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解脱自在。而我们学佛修道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能显现清净自性,像荷花一样能出污泥而不染吗?我们唯有能以出家出世之心修学求道,今生才能成就道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度化他,自觉觉他的净业行人。

三、以出家出世之心修学的功德利益:

我们唯能认清这个家,是个六道轮回的家,才能发心把握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定要了生脱死,跳出轮回苦海,这个难得的机缘。才能真正生起要从迷、邪、染回归到觉正、净的决心。此心称为“出离心”,称之为出家出世之菩提心。如果我们一边修行,一边又要贪住在这个娑婆的家里,就会被世间种种因缘所缠缚。就会贪住世间福报,或被业障习气苦恼所障碍所粘住。如果对世间的无常五欲六尘没有“出离心”,那你还求什么离苦得乐,解脱自在呢?还要学什么佛,求什么了脱生死,往生极乐呢?

如果我们在家的修行人,能够生起出家出世的修学心,那才称得上我们的身心,是真正地皈依了“三宝”,皈依了觉、正、净。我们污染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超凡入圣。我们的信、愿、行才算是入了佛心、佛念、佛行之道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心安住在出世间,安住在智慧光明处,安住在清净无为处,安住在解脱自在处。

“出家”之心,就是大乘菩萨修道了道之心。就是对世间法看破放下,不分别,不执著之心。就是降服自我,破我执我见之心。就是无欲无求慈悲喜舍之心。就是逆境顺缘无所障碍的金刚般若心。就是安定在佛道不动不摇,定慧见性之心。就是精进不退活着成就,圆成佛道之心。

心出了家,以出家出世之心来修行,我们的道力、定力、慧力、念力、愿力,就会得到快速提升。我们就有能力对治无明业障习气烦恼。就有能力对治世间世俗的种种因缘障碍。这样才能长养圣胎,成就和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

心出了家,有利于我们修行。证明我们学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对于原来的自我,相对于世俗人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那么我们转到哪里去了呢?即转入了“出世间”的法界。这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四圣法界”。我们的心能从红尘里出来,安住在出世间圣人的法界里,这就意味着,同《弥陀经》中所说的,“其中多有一生补处”的法理意趣相通。即所说的入世的色身尘缘虽然未了,而入菩萨乘的心,却是先安住在了“四圣法界”与佛菩萨的心平等同会一处。若没有出家出世之心,我们的佛心、佛念、佛行,怎么会成就?此心、此念、此行,又会立于何处呢?以此可知,能发心以“在家的出家”之心来修学成就道业,这对于一个清醒有觉悟,在家修行的居士来说,是何等的殊胜,是多么重要啊!

四、在佛门修行史上、在事实事相上,以入世在家身相,以出家出世之心修行和成就者,贯通古今普遍存在。

如:观音、势至是示现在家人的身相,而实质心却是出家修行的大菩萨僧。

佛陀时代的维摩诘大菩萨居士,和韦提希夫人都是在家的出家沙门。

《地藏经》中的婆罗门女和光目女,现的都是在家修行的身相,然而她们后来却是地藏菩萨和无尽意菩萨。

佛陀最负盛名在家的十一位大弟子,在优婆塞中如:

须达―――布施第一,郁迦―――供养第一,

那鸠罗――信实第一,质多―――说法第一,

耆波―――医护第一,修罗奄婆多――不坏信心第一。

优婆夷中如:

毘舍佉――布施第一,须彼耶―――看病第一,

迦利―――传三宝第一,茂多罗――多闻第一,

迦帝耳――信仰坚固第一。

佛陀的这些在家修行的弟子,都是以出家心修行而成就的“大沙门”,清净僧。

清、明朝以前的庞蕴、裴休、彭二林和顺治、林则徐及近代的夏莲居、黄念祖居士等大德,都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大沙门。

再如现时哈尔滨的刘居士,虽然她想出家修行的因缘不具足,但从她发心修学的态度和精神上,从她体现出信、愿、行的修维功夫上,却表现出了她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修行僧。

观世音的《普门品》中说:“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地藏经》分身集会品第二也如是说。这说明修行人若以不同的发心,不同的因缘,现不同的身相修行,就会感得佛菩萨以不同的身相来度化众生。法无定法,不同的发心,就会感得不同的因缘和果相。上述例证说明,古今随缘在家的修行者,以心出家修行和成就的事,本属自然,合于道理。

五、入世之身与出家出世之心修学的关系:

出家出世修学的心,是入世身业行为的根。有什么样的心行心缘相,便会有什么样身行三业相。心不愚痴迷惑颠倒,身口意就不会造业。唯心清净,身才清凉不受三界火宅烦恼之苦。内心清净庄严,身相才会威仪庄严。若能成就佛心、佛念、佛行,才能成就“三身”即报身、法身、化身。出家出世之心是理体,入世之身的三业行为是事用。以理显事,以事证理,以理法指导行法实践,以行法印证理法。全事即理、全理即事、理事一如,即心相与身相是一而不是二。

有了离凡尘,出家出世之心,我们才有能力摄护入世之身不为尘染。才能断除业障烦恼,才有能力和智慧去对治生活和修行中的逆境顺缘。

当逆境顺缘现前时,要以念佛心,观照好出家出世之心如如不动。此心不动,在诸因缘面前才不会迷邪染。佛心佛念才能现前,生佛行妙用。佛心生佛智,慧光破无明而见自性。心无烦恼挂碍,观法如化,明逆顺事相缘起性空,皆业力所感因果所现。有此般若正法眼,就能转逆为顺、转恶为善、转烦恼为菩提。逆顺因缘皆是修行的道场,成就道业的“资粮”。在此境缘中能顶(忍)得住,走出来,才是出炉的纯金,诸上善人,方为修行中的大丈夫。若逆境顺缘转不了,那便是障道的雄关,烦恼造业的因缘。不会转或过不了逆顺因缘的障碍关,那就会成为轮回的助缘和“资粮”。

人们生于五浊怎能没苦?内心无明怎能没障?逆顺业因起于内心,而显于外缘果相。人生若没有逆顺境缘之苦,“觉”从何处生,“道”从哪里修?还要离什么苦得什么乐呢?那还何需修“菩萨六度”来度自己呢?

逆顺业缘之苦,众生平等,业力凡夫人人都苦,只是依个人造做的业力因果有所不同。无明众生偏执性重,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只知自己的苦与逆,不知他人的逆与苦,不知世间之人都在“八苦海中”。凡俗之人,常以无明心做愚痴事,以分别执着眼,看诸法万相。不知诸法无常,诸法平等,苦乐逆顺一复如是。在因缘境界现前时,只看你生何心动何念,以何心去感知感受它,一切本是自我主宰。凡俗之人,常见人过、常见逆境、常生烦恼。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外面本无事,心中常不安,作茧自缚。吾人常是带苦修行,而不是离苦修行,何以故?没得出家看破放下心故。

虚云法师的师父,融镜说:“我佛重心不重相”。能化诸事相因缘为道用,不被境转,才是大修行人,大解脱人。关键是你能否以出家出世之心,看破放下万缘,在逆顺境缘中把握住自己。若能站在高处俯视诸法万相的缘起,以佛法透视世间的苦乐逆顺事相因缘,觉知这本是世间凡尘的自然无常事,並能以直心平常心对待平常事,不分别、不执著、心无所住,哪里还有苦乐逆顺的烦恼呢?修行人的心,应像大地一样,能生万物也能容纳万物,苦乐逆顺生住异灭都应容纳。以出家出世之清净心,随缘过好正受入世的修行生活。此心能现前生用,就是一种“唯心净土”的境界,还有什么世间法可以障碍你呢?

要时时以念佛心,观照好出家出世修学之心。无论何种因缘现前,都要紧紧盯住不放松,以防退失动摇。从佛理上要明白,此心要能定得住守得牢,此清净心就是见性之心,就是“四圣界”补处之心。以此心来护持好你入世之身,不令世尘污染损伤。

应以“八正道”规范自己的修学行为,要了知佛法不离世间法,没有入世哪有出世。名言不同,如手心与手背,本是一体不能分开。生活中佛法无处不在,故修行也应是在时时处处,没有时间空间,没有粗细好恶之分。就看你在境缘中生何心、动何念、行何事。就看你能否以正知正见,般若心去理解受持生用。修道人不能离开生活的因缘说学佛,离开心地谈修行。所以在家的修学人,勿忘以佛法去指导生活,净化自心。在生活的熔炉中修行,在生活的净化中成就。故我们应以积极入世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出世无住的圣心和智慧,过好正受清净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在生活中修学,在修学中生活。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珍惜一切缘分。无我利他,随缘随力随分以真诚心,为国家社会家庭服务贡献。以上报国恩、父母恩、众生恩和佛恩。唯能做个好公民,才是佛的好弟子。

一切不离如来心,若能奉行佛的圣言量,随顺经教和历代大德祖训,在修学上能以“真”为根,具足真信、真心、真修、真发心立愿、真念佛,有修必成。发心以在家的出家心修学,功德利益殊胜。此种发心定能感得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护持,今生定能活着成就。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201053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家心       功德利益)(五明学佛网:出家心       功德利益)  

 道坚法师:苦谛思维修序言——分析我的出家心理 

 传喜法师: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 

 传喜法师:了解佛法的功德利益 

 如何拥有快乐,远离痛苦?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有什 

 孔雀明王及心咒的功德利益 

 宏圆法师:极乐世界八功德水的功德利益 

 药上菩萨咒的功德利益 

 药王菩萨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宣化上人:持诵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浊世一定要多祈祷莲师?莲师七句祈请文有 

 受持五戒的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