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菩提心真发了,你再苦、再劳累你没有感觉


   日期:2012/7/19 13: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提心真发了,你再苦、再劳累你没有感觉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24集(净土法门法师)


    下面这一段,「失修善法名魔业」,我们看念老的註解。「又诸经之王」,这是《华严经》上的,「《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发心之要,不言可喻」。如果没有菩提心,也就是说,没有真正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念头,你行一切善法叫魔业。为什么是魔业?不为一切众生,一定是为名闻利养,他为这个发心。为名闻利养出不了六道轮迴,这就叫魔,不是别的魔,你没有办法出离轮迴。只有我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自己一无所求,六道就没有办法拘束你,你自自然然就超越了。不但超越六道,还超越十法界,为什么?十法界里面的佛没发菩提心。大乘经里面常讲,阿罗汉没发菩提心。阿罗汉也很了不起,但他度众生,他喜欢你,他度你,他不喜欢你不理你。跟菩萨不一样,菩萨没有分别,他有分别,他高兴就帮你,不高兴他不帮你。也很有慈悲心,你求他,他帮你,你不求他,他不主动帮助你。不像菩萨,菩萨看到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请他就来了,主动来帮助你,不一样。所以量大福大,佛的量最大。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没有菩提心,为什么?起心动念没放下,他出不了十法界。起心动念放下了,这叫真正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是什么地位?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菩提心一发,人就到这个层次,这个层次超越十法界。所以菩提心一发,他到哪里去往生?到实报土。如果不是念佛到极乐世界,他到华藏世界去,毘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一般都到那边去。那边的老师是毘卢遮那如来,帮助如来的两位助手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的,是观音跟势至。 

     可见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也真的不容易发,为什么?没有自己只有别人。菩提心真发了,你再苦、再劳累你没有感觉,为什么?没有想到有自己。想到有自己,自己才会累;你没有想到自己,做了二十四个小时工作,谁做的?没有人做,所以他不累。这就是以心控物。你心里头有我,我到时候饿了,我到时候累了;无我,谁饿了、谁累了?没有。大乘佛法里面,头一个就教导我们把身见捨掉,不要执着这个身是我。这身是什么?这身是个工具,好比一辆车,这个身是车。我是什么?我是驾驶的这个人。我不是这个车,车不是我,可是我跟车有关系,我要用它,它不是我。如果你有这种想法,你工作时间再长不会感觉得辛苦,不会累。而且愈做愈有精神,精力充沛,这就说到念力不可思议。  

   所以菩提心不能忘掉,不能失去。忘掉是什么?对已经发菩提心,忘掉了,那不是真发;失去,是没发菩提心。没发的要发,发了之后不能忘掉,那你修诸善法全是功德。如果没有菩提心,修诸善法,这里面果报差别非常之多。因为人的心念不一样,有人为名,有人为利,名利里面就非常复杂,为求得名利,有人用正当手段,那是人天福报;如果用不正常的手段,果报在三途,差别太大了。这个里面有因果的定律,任何一个人没有办法违逆因果,这逃不掉。古谚语有所谓「因果不饶人」,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菩提心)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