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梦参老和尚:以这样的心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日期:2012/8/17 1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是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缘者就是助成的意思,是讲用布施的力量来成就我们的功德。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就得行六度万行,六度以布施为首,布什么呢?布施悭贪,度我们的贪心,这一品就是来比较一下。校就是考的意思,考量一下,考核一下,考核这个功德。人家供养一块钱,你供养十块钱,人家得到功德了,你却没有得到功德,原因是什么呢?你的心是轻心、慢心、骄傲心,或自满心,所以你拿了十块钱给人家功德很小,人家拿一块钱给的功德比你大千万倍。
  
   
我们经常讲布施,布施有几种? 一般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以金钱物质帮助别人,属于钱财之类的,这叫财施,我们给人说法,讲道理,说佛的教导给人家听,让人家脱离苦难,这叫法施。别人有恐惧了,我们给他安慰,给他壮胆,减少他后顾之忧,让他不要害怕,这是无畏施。观世音菩萨就是给众生无畏施的多,你念观世音菩萨心里就不害怕,要是走夜路,听到响声你会害怕,念观世音菩萨,心就稳住了,不怕了。大家都念过〈普门品〉,一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危难就消除了,这是第三种的施,无畏施。
  
   
还有两种田,什么田呢? 就是敬田,悲田。如果把财物施给众生,这叫田,大家悲心怜悯他很痛苦,你给他钱使他生活好,他就不痛苦了,这叫悲田。敬田,供养自己的父母,供养自己的师长,在家的师长也算在内,生起恭敬心,这叫敬田。虽然也是布施的一种,但这种布施有些不同,必须有供养心。
  
   
这里有很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拿他的身体布施老虎,也属于财施,老虎饿得张不开嘴,他拿他的肉身来供养老虎,还有割肉给鹰吃;投身饲虎,割肉喂鹰,这都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中的事。也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度别人的,如果自己牺牲了,能够救度好多人,他们可以愉快一点,那就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一种布施。
  
   
如果是你在观想,说这个身体本来是假的,我利用这个身体来供养佛,例如出家人用燃身臂、燃手指头供佛,佛要你的手指头做什么?你烧了,佛得到什么? 拿这个供佛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讲性空,把身体看成是色蕴,色蕴是空的,如果不痛,你观想着空了,或者是你在烧的过程中像烧别的东西一样的,你的肉体没有了。就是这个道理,欲以此来供佛,这是供你自己的心佛。
  
   
布施的意义太多了,在每部经每个论都会讲,六度之首,四摄之先。四摄法,布施、利行、爱语、同事,以布施为首,六度万行,也是以布施为首,这说明了舍很难。若说我没有东西给人家,看见众生在那里很苦,但我自己也很苦,这时你有大悲心就可以了,这叫法施,以法布施,心里怜悯他同情他,有这么一念心,功德无量。例如说我内心挣扎了很久,勉强掏出十块钱给他,这种轻心慢心的福德是很小的,这是

这一品的意义。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 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梦参老和尚:以这样的心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这是启请,地藏王菩萨说完称佛名号的法门之后,他又说一种方便,但是这种方便是请佛说,不是地藏菩萨说。他说:“我对于南阎浮提众生,布施的功德很不理解,同样都是供养十块钱,有的一生受福就完了,有的十生百生千生福利受的无穷无尽,这是什么原因?”请佛给他答复。为什么说承佛力呢?凡是在会中请法利益大众的,都是承佛的神力,没有佛的神力,我是不会想起来问的,就是这个意思。  

    每位菩萨请法的时候,发起的因缘都如是,因此就从自己的座位起来,请法就是右膝着地,这叫胡跪,胡跪者就是跪一条腿。胡是互相的互解,互相交换的意思,或者一条腿跪久了,跪到疲劳了,左腿疲劳了再换右腿,互相交换的意思,胡跪是请法的意思。请佛说布施的功德,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 行完了礼,就是表白,“白佛言”,就向佛说:“世尊,我观业道众生”,业道是包括善业恶业,但是我们现在说这个业道是善业,善业这条道路怎么走? 我看见行善业的这些众生,他们的功德不一样,校量就是分析、比较一下,为什么不同呢? 一样的事情为什么有轻有重? 为什么有的受福受得多? 为什么有的受报得少? 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是地藏王菩萨有疑惑,请佛给他说。这是刚请佛,佛还没有开始说法。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这样诚心供养花。 

      供养完了,他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里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问,他说:“大德啊,我刚才以这样一个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功德有好大呢? 我将来要得好大的果报?”这位比丘说:“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世间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没有道德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法答复你,你找一个读经的法师去请问他,看你这朵花供了之后,有好大的福德?”他又找到一位读经的法师,这位读经的法师说:“你供这朵花好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读经,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问坐禅的阿罗汉,他有神通,他是证阿罗汉果的。”这时佛涅槃之后还没有很久,证了阿罗汉果的道人还很多。于是供花的人就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了。他问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这位罗汉就入定观察了。观察完了,他说:“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万亿世,这是一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还没有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罗汉的神通只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说:“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复不出来,就到天上去问弥勒菩萨吧!”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说:“这人只受世福,果报还没有尽,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

    这是说他以这样心情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还得随你的心,物质的多少在我们世俗的眼中是有关系的,在圣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这段故事是说,大家在供养布施的时候,不但给他物质上的供养,还要法供养,愿他不贪着世间的福德智慧,愿他将来一定能成佛,那你这个功德就没有办法说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梦参老和尚       布施)(五明学佛网:梦参老和尚       布施)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