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阿罗汉与菩萨的表法意思


   日期:2012/9/4 8: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这是大阿罗汉,只给我们列了五个人。真是简单明了,第一位,「憍陳如尊者」,我们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上首代表很少看到有他。而舍利弗,目犍連常见,常听。憍陳如倒很陌生,很少听到他的名字。是在说,哪一会也没少掉他。为什么不提他?他在佛的弟子当中代表什么意思?代表第一个证果,第一个开悟。释迦摩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成佛之后,到鹿野苑度这五个人,五比丘,这是第一次讲经说法。听众只有五个人。你们现在来学讲经,有五个人听就很满足,我跟释迦摩尼佛没两样。释迦摩尼佛初次讲经五个听众。我现在出学讲经听众不止五个,比释迦摩尼佛殊胜多了。所以度五比丘,这五比丘第一个开悟的,第一个证果的是憍陳如。憍陳如有许多故事,我在此地不讲,我们在此地要相信,他代表什么,代表这个经是第一个开悟的经,这个法门是第一个证果的法门,与本经后面「非是小乘」在我们这个经的九十四面,流通分的第一段,劝信流通,你看科判第二段,丁二第一弟子,「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我们看了这段经文前后相呼应,憍陳如是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果,用他摆在第一,就是说明这一部经是令一切众生第一平等成佛的法门。释迦摩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哪一个经第一?这不是说的清清楚楚么?这是第一经,千经万论。我们今天能选上第一经,这要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你怎么会碰到?我们今天遇到是一切经中的第一经,憍陳如代表第一,他摆在第一,下面全都是第一了,从这个以下,一直到这一部经的圆满,字字句句都第一,没有第二的。

我们在一般经里面看到,舍利弗代表智慧,目犍連代表神通,憍陳如摆在前面,那舍利弗的表法意思就提升了。「舍利弗」在此地代表智慧第一,「目犍连」在此代表神通第一。神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能力,通是通达的意思,没有一样不通达,毫无障碍。神是神奇,超过我们的常识,超越我们的想象,他有这样殊胜的能力,能力第一。一切经当中都有这两位尊者,那就是说,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智慧德能从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德能里面流露出来的。在此地我们要把它加上第一,神通能力是第一,绝不是其他经能够相比的。任何经典,不能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唯独这部经,这个法门能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诸位要记住,我们在这里建立信心,就是建立我们无比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是心是佛,相信自己是心作佛,决定成佛。我们在这段经文要紧的是学,下面也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决定不动摇。

「迦葉尊者」代表禅宗,禅宗的初祖。「阿难尊者」代表教下,宗门跟教下合起来就是整个佛法。一样不漏,禅宗以外统统叫做教下。这两位代表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宗门教下最后统统回归净土,你说净土多么殊胜。宗门是不是真的归净土了?真的归了。最明显的例子,马祖,百丈这两位大师建叢林立清规,提倡共修。百丈大师清规所订的「禅门日诵」,它是禅宗的课诵本,晚课都念阿弥陀佛,晚课都诵《阿弥陀经》。岂不是回归净土么?并没有轻视净土,显示出千经万论殊途同归,归到哪里?归到这部经,归到《无量寿经》,归到西方极乐世界,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选者净宗法门,专修转弘,决定不会再被其他法门动摇了我们的意愿。这个意思在此地。再看法会里还有菩萨众,菩萨众里面给我们列了三位菩萨。第一位普贤菩萨。

「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普贤菩萨代表什么?代表净密不二。我们晓得佛法里面,十个宗派里头有密宗。密宗在近代弘传很广,密宗的祖师是谁?普贤菩萨。密宗的承传是龙树菩萨,释迦摩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他是初地菩萨,他在南天开铁塔,铁塔打开之后,见到金刚萨埵,也叫金刚手菩萨。把这个密法传给他,他以后就传下来了。金刚手菩萨,也就是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的化生。所以普贤菩萨在密宗里面就称为金刚萨埵。他在此地代表密宗到最后也归净土。这个意思在本经里面,显示特别清晰。为什么?第二品里面「德遵普贤」,《华严经》里面「十大願王導归极乐」,密宗哪有不归净土的道理?这个意思要懂。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禅净不二,禅宗达摩祖师传来的。不是六度里的禅定,是六度里的般若波羅蜜,你看《六祖壇经》,六祖一开始就教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诸位要晓得,禅宗是修般若波罗密多的,文殊师利菩萨代表。这是宗门里的本尊,普贤是密宗里面的本尊,统统導归净土,那我们修净土人心就定了,看到禅看到密,很好,我是「密中之密,禅宗之禅」,不会被他所动摇。你的信心,愿心才坚定,菩萨在此地列名,你要懂得这个深深的义趣。这个地方真正帮助我们建立无比的信心,无比的愿心。

下面一尊「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此地代表的是当来承传,我们这一代,释迦摩尼佛这一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一万两千年,释迦摩尼佛的法运,正法,像法,末法,这个大时代一万两千年,一万两千年之后,其他诸佛弘扬什么法门?是不是跟释迦摩尼佛一样?也弘扬这个法门?没错。弥勒菩萨就是继承释迦摩尼佛的,释迦摩尼佛是贤劫第四尊,弥勒是第五尊,所以是当来承传,也承传这个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第一法门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对象,它接应的对象就是世间根熟的众生,什么叫根熟?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做佛。这就是《无量寿经》的对象。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接触到这个法门万一不能往生,那又怎么说法。不能往生,不是经典有过失,是我们自己没有依教奉行。你要好好的记住,果然能够依教奉行,你就决定这一生当中做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诸佛如来,遇到根熟众生都讲这个法门,都应当劝导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由此可知,这个法会,这个法门的殊胜确确实实空前绝后。

末后这一段「及贤劫中一切菩萨」这一切菩萨专指贤劫千佛,那这个时代就更大了。在这一大劫当中,佛家讲的大劫是时间单位,是时间最大的单位,这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在娑婆世界出世。娑婆世界是我们现在这个大千世界,我们这个地球是大千世界里面的一颗小星球。在从前一般人多以为佛家所讲的大千世界大概是我们现在天文学家所发现的银河系。这是佛家讲的一个大千世界。可是黄念祖老居士,他的看法不一样,他在《无量寿经注解》末后有一篇文章,这是他最后寄给我的。我在台湾,他从北京寄来的。告诉我,希望我把这篇东西付在这个注解后面,因为他讲经的时候把这一段漏掉了。他是一个科学家,他在大学里面教无线电学,在天津大学科学教授,根据他的看法,我们现在所讲的银河系实际上只是佛法里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也就是说,这一个单位世界,佛在经上讲的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太阳也是围绕须弥山转的。那么须弥山到底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把这个事情讲清楚。黄老居士说这个须弥山应该是天文里所发现的黑洞。他讲的也有道理,黑洞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宇宙的中心,银河系的中心。太阳确确实实是围绕这个来转的。假如他这个说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诸位要清楚要明了,释迦摩尼佛有没有灭度?没有。释迦摩尼佛在我们这世界示现灭度了,他可能在别的星球,他又在那里示现。没有灭度。佛是哪个地方缘成熟了,就在哪个地方现身。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千处祈求千处应」。《楞严经》上所说,随类化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没有一定的身相,哪里有缘哪里就现身,哪个地方缘没有了,身也就没有了。所以没有生死,随类示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贤劫,在这个大时代里面,有一千尊在娑婆世界,就是这个大千世界,我们要以黄老居士所说的,十万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范围之内,来示现成佛,一千尊佛。释迦摩尼佛第四尊,弥勒佛是第五尊,往后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他们现在是菩萨的地位。在这个贤劫里头,将来陆续统统要成佛的,这一些人都来集会。这个意思明显的告诉我们,千佛没有一尊佛不说这个经。没有一尊佛不宣言这个法门,没有一尊佛不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觉悟,要真正把握到,我们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都是元老,老资格。因为经上讲的很清楚,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才十劫。十劫在无际的时空里面来讲很短暂。我们今天到极乐世界,是很早到达,千佛以后去的都是我们的后辈。所以你现在往生,将来都是那些人的老学长,要快点去。不要再搞轮回,一轮回,一堕落。现在去的人都成佛,成大菩萨了。我们就落后太多了。我想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真的不愿意见到,那就要认真努力精进的学习。由此可知,真的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不仅仅是贤劫千佛,无一不以念佛法门为第一。这是我们在第一品里面应当要学习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大阿罗汉)(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大阿罗汉)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