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一法师:念佛与消业


   日期:2012/9/15 15: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人生的一切际遇归根于业(行为)的结果,而且也认为业是生死轮回的主因,是解脱生死、修行和成佛的一大障碍。因此,消除业障成为修学佛法之人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念佛法门是一个他力法门。通过念佛,冀期与诸佛菩萨相应,凭籍诸佛菩萨的悲愿之力而往生净土,从而达到摆脱人间苦难、脱离生死轮回的目的。

  这个他力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悲悯未法众生业障深重、根机愚钝,无力自我解脱,因此权巧方便而善说的一个法门。在原始佛教及自诩保留最原始佛法的上座部佛教,他们提倡自力解脱,因此通过念佛而寻求解脱的他力法门不被推重。但是在中国,由于历代高僧大德们的大力弘扬,他力的念佛法门极其兴盛,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近世,由于莲池大师、印光大师、净土法门法师和黄念祖老居士等的极力提倡弘扬,念佛之声更是处处可闻。

  由于业是生死轮回的主因,修行解脱的一大障碍,因此欲往生净土者,必然也须消除业障。因此,诸净土经论都提到念佛具有消除罪业之功德神力。如《观无量寿佛经》云:“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1]又云:“阿弥陀佛大慈悲,十力威德难赞说。称名一声起一念,八十亿劫罪皆除。”[2]

  《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卷上说:“若發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業障。皆得消除。於生死中。速出無礙。”[3]《佛说大阿弥陀经》也说:“西方极乐世界尊,无量寿佛世希有;能灭无始亿劫业,令彼苦恼悉消除。”[4]

  由上可见,念佛是可以消业的。但是,为什么念佛可以消除罪业呢?它的道理何在。根据佛教,罪业是一种由不净心所造作的行为。念佛,也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由清净心所造作的行为。那么念佛消业,岂不是以一种行为去消除另外一种行为吗?依据因果律,凡是行为都将有其自身的结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吾人过去或现在所造的罪业,都必将有其相应的罪报。念佛,是一种清净的善业,也必将有其相应的善报。如果说念佛能够消业,岂不是说善恶能够相互抵消吗?这岂不是有违“善恶各有报”的因果法则吗?那么,为什么经上却说念佛可以消业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念佛消业这一思想呢?

  首先,必须指出我们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常常受到世间的语言文字所局限,我们的理解力也常常停留在语言文字的一些表层涵义上。正如,佛教的‘空’的概念,往往被人肤浅地理解为虚无或空无一物,因而误以为佛教是在提倡一种消极悲观的遁世思想。

  念佛消业的真正涵义,不应理解为以一种行为去消除另外一种行为。依据佛教,行为是不能消除或抹灭的。吾人所造作的每一行为,虽然行为已成过去,但都会留下一股力量,即是业力。业力,在没有感得业报之前,一直潜留着,等待因缘生起。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业力将无法现起业报,但业力也不会消失。正如经上所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生。”

  因此,消业的真正涵义,不应理解为消除行为(业)的自体,而是通过止自息或改变业报现起所需要之助缘(业缘),令其因缘不具足,从而消除或避免其可能现起的业报,因为:“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生。”换句话说,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果报也就不现起了。那么,人们接着可能会问,念佛又如何能够止息或改变业缘,从而令业报不现起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理解。

  其一:依据他力,改变业缘。念佛法门,是一个他力法门。通过称念诸佛菩萨名号,以求得诸佛菩萨的力量加持,从而达到消除或改变业报的可能性。这个道理可以三个譬喻说明。

  A. 佛力如日,能融万物。

  诸佛菩萨具有悲愿之力,强烈犹如火热的日光一般,它不但能消霜融雪,也能曝晒万物。世间任何植物,在烈日的曝晒之下,都将枯萎而失去生机。同样的道理,众生的一切罪业,在诸佛菩萨的强烈的悲愿之烈日的曝晒之下,也都将枯萎而不再有果报现起的可能性了。因此,众生无论有多大的罪业,通过至诚念佛,便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力量加持,从而消除了业报现起的可能性。

  B. 佛力如灯,能破百暗。

  诸佛菩萨的悲愿之力,光明犹如灯光一样,能破除一切黑暗。虽然凡夫众生,在过去世可能造下了无边罪业,这些罪业沉重犹如黑夜一般。但是通过至诚念佛,便能得到诸佛菩萨的悲愿之力的加持,所有的罪业,在诸佛菩萨的悲愿之力的光照之下,都将隐匿消失,而不再存在。好比暗房,若点起一盏明点,黑暗便不再存在。

  C. 佛力如船,能载重物

  在《那先比丘经》里有这么一段对话。“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藏。臨欲死時念佛。死後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復言殺一生死即入泥犁中。我不信是也。那先問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沒耶。王言其石沒。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其船寧沒不。王言不沒。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佛經死後便入泥犁。”[5]

  凡夫众生在过去或现世虽造下了无量无数的罪业,而每一罪业都有可能令他们堕落地狱之中。但是通过至诚念佛,借助诸佛菩萨的悲愿之船只的运载支持,便能避免堕落地狱之中,反能往生净土。正如那先比丘所譬喻那样‘一石能没水中,百石却因船故而不没水中。’众生虽有重业,却因念佛之力而不堕泥犁(地狱)。

  在以上的三个譬喻中,日、灯和船都象征了念佛之功用,说明了念佛为何具有消除或避免业报现起之力量的道理。

  其二:依据自力,止息业缘。念佛不但是一个他力法门,同时也是一个自力法门。念佛法门的要旨在于一个“念”字。念佛之人,必须专心念佛,系心于佛,这才能感得诸佛菩萨的现身加持。因此,《阿弥陀经》说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6]

  世间众生,之所以造业感果,便是因为心不清净,心念杂乱,妄想纷飞。通过专注念佛,使心系念于佛,达到一心不乱,则妄想杂念便不再有机会生起。如果不再兴起妄想杂念,也就止息了造作恶业之一切因缘。若心清净,不再造作恶业,过去所造作之罪业也就失去了生起果报之因缘,从而不再现起果报。正如世间之花草树木之种,若无阳光水分之照耀湿润,便会枯萎死去。同样的道理,如果念佛之人,系心于佛,专注念佛,过去恶业,便将失去了现前烦恼之湿润而不再现起果报。此时,无须诸佛菩萨的悲愿之力的加持,自身就能消除或避免果报之现起。由此可见,念佛其实也具足了自力消业之理。

  其三:念佛实相,罪性本空。

  佛为觉者之意。一切诸佛之所以被尊称为佛,便是因为他们已体证诸法之实相。因此,佛其实也象征了诸法实相。念佛的最高境界,不只是口头上的称念佛名,而是要深入地观察诸法之实相,从而体证诸法实相。从诸法实相的角度看,一切事物皆是缘起生灭法,它们如幻如化,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体性。同样的道理,罪业也是缘起生灭法,自性本空的。念佛之人,如果通过念佛而体悟了诸法实相之理,便不会再为过去所造之虚幻罪业所困扰,从而达到了消除罪业的目的。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了念佛消业的真正内涵。这种思想的提出是有着理论根据的,也符合缘起的因果法则。正确认识念佛消业的道理,不但有助于我们修行念佛,同时也能端正我们现世人生生活的态度。明白人生并非宿命,而是业感缘起的。只要积极进取,多行善事,便能消除或改变我们宿世恶业所可能带来的恶报,从而拥有一个更美好更快乐的人生。如果悲观消沉,不思进取,不多行善事,便会受到宿世恶业的牵引托累,从而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艰难。

  --------------------------------------------------------------------------------

  [1] 大正藏No. 365 T12, p0345c
  [2] 大正藏,N0365 T12,p.0340c
  [3] 大正藏No. 2826 (卷1) T85, p1239c
  [4]  大正藏No. 364 T12, p0340b
  [5] 大正藏No. 1670A 那先比丘經 (卷2) T32, p0701c
  [6] 大正藏No. 366 佛說阿彌陀經 (卷1) T12, p0347b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一法师       消业)(五明学佛网:智一法师       消业)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6.了愿与消业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受苦是消业,享受是消福 

 传喜法师:培福消业好修行 

 传喜法师:深思因果律 学佛消业障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消业障祛病免災殃 

 消业祈福方便十拜法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消业障、还宿债 

 拜佛确实消业障,而且还是很好的运动 

 仁清法师:大悲绳索具有护身消业降魔避邪开显智慧的作用 

 净土法门法师:用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来承受别人的指责、毁谤 

 仁清法师:大悲咒能够灭罪、能够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