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靠业力致富的故事


   日期:2012/9/15 22: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靠业力致富的故事

 

同志们,依靠老板、领导、老婆、老公、儿子女儿(养儿防老之类)、国王、房地产、股票、养老金、退休金等等,都不如依靠自己的业力啊!

有能力之时,多布施啊!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第二十一

【白话】

从前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叫善光,(人很)聪明,(相貌)端正,父母疼爱,整个宫中的人都喜爱恭敬(她)。父(王)对女儿说:你是因为我的力量,整个宫中之人(才)喜爱恭敬(你的)。女儿回答父(王)说:我有(宿世善业的)业力,不是因为父王(的缘故)。(波斯匿王)这样问了三遍,她的回答还是和前面一样。

(波斯匿)王当时就非常生气:现在就试试你是有自己的业力呢,还是没有自己的业力?于是命令左右(大臣),在这个城里面,找一个最低下的贫穷乞丐。当时(人们)奉了王命,就开始寻找,找到了一个贫穷卑贱之人,带来面见国王。波斯匿王随即就把女儿善光交给了那个穷人(为妻)。国王对女儿说:如果你自己有业力不需要借助于我的话,从今以后,事情应验就知道了。女儿还是回答说:我有业力。

随即就和那个穷人一起相伴出去。善光问她的丈夫说:你先前有父母吗?穷人回答说:我的父亲原来是舍卫城里面第一长者。(后来)父母全家人都死完了,(我)无依无靠,所以就穷困潦倒了。善光又问:你现在还熟悉原来家宅的位置吗?丈夫回答说:知道地方,墙壁房屋已经毁坏,最后(只剩)有块空地了。善光立即就和丈夫一起,前往他以前家宅所在的地方,到处巡视,随善光所走过的地方地面自动塌陷,地里面隐藏的宝藏自然显现出来。于是(夫妻)就用这些珍宝,雇人造房子,不满一个月,房屋舍宅就都造好了,宫人和歌女、舞女充满其中,奴婢和仆人多得无法计算。

波斯匿王突然思念(起女儿来):我的女儿善光,怎么样生活啊?有人回答说:房屋和钱财不比您少呢。波斯匿王说:佛的话是真实的啊,自己作善作恶,自己承受果报。王女(善光女)这天派她的丈夫去请父王(到家中)。波斯匿王立即接受了邀请,看到女儿家里面铺着毛毯、挂着华丽的壁毯,把房舍屋宅装饰得超过王宫。见此情景后,波斯匿王感叹前所未有。善光知道自己所讲的都是真实的,于是说:我自己做了这样的善业,也自己感受这个果报。

波斯匿王到佛那里去请教:这个女儿前世做了什么样的福业,能够生在国王家,身上还有光明呢?

佛回答波斯匿王说:过去九十一劫,有佛(住世)名字叫做毗婆尸。那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槃头,国王有第一夫人。毗婆尸佛入涅槃以后,槃头王为毗婆尸佛的舍利建起了一座七宝塔。国王的第一夫人将宝冠拂尘和饰物,放在毗婆尸佛的佛像头上;把宝冠中的如意宝珠放在木柱顶端,(宝珠放出)光明照亮了世界。于是第一夫人发愿说:请让我将来身上有光明,呈紫磨真金色(紫磨真金是黄金里面最殊胜的,这种金的颜色是永恒不变的),尊贵荣耀极其富贵,不要堕落在三恶八难(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的地方。

那时(槃头)国王的第一夫人,就是今天的善光。在迦叶佛(住世)的时候,她又用珍馐佳肴来供养迦叶如来和四大声闻弟子。她的丈夫制止她,她劝告乞请说:(请您)不要让我中断(供养),我现在已经请(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吃饱吧。丈夫还是听从了妇人的劝告,供养得以圆满。那时的丈夫就是现在(善光)的丈夫。那时的妇人也就是现在的妇人(善光)。丈夫由于那时拦阻妇人(供养)的缘故(致使后来)总是贫穷;又由于还是听了妇人劝告的缘故,要因自己的妇人才能得到大富贵,没有他妇人的时候,往后还是贫贱。(所以说)善业追随(得好的果报),恶业追随(得不好的果报),从来不会错乱!

波斯匿王听到佛所说的这些话。深刻了达了(身口意)所造作的业(可以召感苦乐果报的的道理),不(再)骄傲自大,产生了深深的信心和领悟,(心中)欢喜地离去了。

附原经文: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第二十一

【经文】

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曰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女答父言:我有业力,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

王时瞋忿,今当试汝有自业力、无自业力?约敕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王。王即以女善光付与穷人。王语女言:若汝自有业力不假我者,从今以往,事验可知。女犹答言:我有业力。

即共穷人,相将出去。问其夫言:汝先有父母不?穷人答言:我父先舍卫城中第一长者,父母居家,都以死尽,无所依怙,是以穷乏。善光问言:汝今颇知故宅处不?答言:知处,垣室毁坏,遂有空地。善光便即与夫相将,往故舍所,周历案行,随其行处,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发出,即以珍宝,雇人作舍,未盈一月,宫室屋宅,都悉成就,宫人妓女,充满其中,奴婢仆使,不可称计。

王卒忆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有人答言:宫室财钱,不减于王。王言:佛语真实,自作善恶,自受其报。王女即日,遣其夫主往请于王。王即受请,见其家内,氍氀(翕+毛)[]+[],庄严舍宅,踰于王宫。王见此已,叹未曾有。此女自知语皆真实,而作是言:我自作此善,自受其报。

王往问佛:此女先世,作何福业,得生王家,身有光明?

佛答王言: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彼时有王名曰槃头,王有第一夫人。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槃头王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饰,著毗婆尸佛像顶上,以天冠中如意珠,著于枨头,光明照世,因发愿言: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莫堕三恶八难之处。

尔时王第一夫人者,今善光是。迦叶佛时,复以肴膳,供养迦叶如来及四大声闻。夫主遮断,妇劝请言:莫断绝我,我今已请,使得充足。夫还听妇,供养得讫。尔时夫者,今日夫是。尔时妇者,今日妇是。夫以尔时遮妇之故恒常贫穷,以还听故,要因其妇,得大富贵;无其妇时,后还贫贱。善恶业追,未曾违错。

王闻佛所说,深达行业,不自矜大,深生信悟,欢喜而去。

延伸阅读:王力和业力

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自己的左右两位侍卫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说:「我是依靠国王才得以活着」;另一位则说:「我没有依靠什么,完全是随着自己业力所牵引而活着」,国王听了这番对话后便沾沾自喜,骄傲地以为是自己的威德服人,准备赏赐那位依靠国王而活着的人。于是派人告诉夫人说:「国王现在请一个人到夫人您那里,请您赐与他钱财、衣服及珠宝饰品。」接着就请那位依靠国王而活着的人,拿着喝剩下的酒送给夫人。但是当他一脚才刚跨出门坎,准备前往时,突然不停地流鼻血而无法前往。这个时候正巧遇见那位随着自己业力所牵引而活着的人,于是就请他代为送酒给夫人。

夫人一见到这个人,就想起国王曾经交代的话,于是将钱财、衣服及珠宝饰品全部赏赐给他。之后,国王看到这位随着自己业力所牵引而活着的人得到赏赐而心生疑惑,于是叫那位依靠国王而活着的人来,就问他:「我派你去送酒,为什么没去呢?」他回答说:「我一脚才刚跨出门坎,准备前往时,突然不停地流鼻血而无法完成国王您交代的事,就请人代为送酒给夫人了。」

国王听了就感叹道:「我现在才知道佛陀所说的话皆是真实不虚的。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没有人可以代替。从这个因果的道理来看,或善或恶的报应都是从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来,不是上天也不是国王所能赐与的。」

附录:禅客旧文之阿育王修福降龙

昔有阿育王。拜为政位。二十八万里尽属之。陆地龙阅叉等亦奉献臣使无不伏者。唯有一龙王。比界所止之池广三百余里。得佛一分舍利昼夜供养。独不降首于阿育王。王即举四种兵到其池上。龙不出应。龙有威神。王亦不能得前。如是三往不能得。

龙所以威神并者。福胜我故也。吾今当大作功德供养三尊。以往取必得不疑也。于是修立塔寺广请众僧数数不息。欲自试功德。便作一金龙。作一王身。著称两头称其轻重。作功德并称二像。龙重王轻。后复称之轻重衡平。复作功德。后王称日重龙称日轻。王知功德日多。兴兵往讨。未至道半。龙王大小奉迎首伏。所得佛一分舍利者。献阿育王。阿育王复兴塔寺。广阐佛法。(《杂譬喻经》)

龙王福德比阿育王大,所以他不肯降服于阿育王。阿育王是个妙人,也是个聪明人,他想出的妙法是通过修立塔寺、斋僧供佛等来快速增加自己的福德。

但怎么衡量谁的福德更大?阿育王用同样重量的金子,打造一尊自身塑像,一座龙王雕像,分别称其重量——原来福德是可以称出来的!

“有福之人不必忙”,当阿育王的福气超过龙王的时候,龙王就自动拜服在他的脚下了。

有时候我们事情做不成功,不是技巧不够,不是智慧不够,不是努力不够,不是坚持不够,只是福气不够,所以,必要时要用大福德来突破瓶颈。

人生在世,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载福之器”,成为“载道之器”。

如何从“载福”到“载道”?禅客有几个小小建议:

不是现金为王,是业力为王。

有福气的人,死尸成了黄金,没有福气的人,黄金成了死尸;有福气的人,毒蛇成了白银,没有福气的人,白银成了毒蛇;有福气的人,秽土成了净土,没有福气的人,净土成了秽土。

很多事情,不是小智慧、小德行、挑葱卖蒜、蟑螂头蚊子脚的人可以承担得起的……赵高杀了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之后,本来想自己当皇帝的,当他兴冲冲上殿的时候,却发现大殿好像要塌下来的样子,一连几次都是这样,于是他就再也不敢做皇帝……

西藏的金座法王,没有大福德的人还做不了。有的人明天要开始宣布由他做金座法王时,今天晚上就突然暴死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福德、智慧,怎么能够做人天师表呢!

珍惜资源,不要折福。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会受会救,就是吉士。

多布施,种福田

多供养别人,尽量不要受人家供养。你有多少福报?有多少德行?有没有资格接受供养?“忖己功德,量彼来处”!

多积累学佛的资本和粮食。深挖洞,广积粮。

随喜得喜

修行其实有简便、方便、快速的方法,有不费钱的功德,“随喜”就是其中之一,“随喜”之福非常大。“随喜”,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之一。

以诡计胜人,不如以福德胜人。

福德资粮很重要。有时候,不是靠努力可以解决问题的,这时候,要去修福,要靠善业力来解决问题。圣严法师在《学佛群疑》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九七四年,越南沦陷于不良政权之后,向外流亡的难民一波接着一波,其遭遇有幸与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内,又被抓了回去;有的在海上漂流,葬身鱼腹;有的虽然逃出越南,但无收容之所,甚至被遣送回去。不过,根据逃亡成功的难民所述的经验,如果达不成逃出越南的目的,可以请国外亲戚或难民自己买鸟或鱼类放生,只要一次或两次就会见效,顺利成行。

福慧双修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生命有无比的价值,修道,必须福德胜过三朝天子,智慧胜过七代状元,方可为之。

一生最优先投资的应该是投资因果。

学儒家,主要注重今生今世的事功,算是短期投资;学道家,主要注重长生修炼,算是中期投资;学佛家,佛家的理论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基础之上的,算是长期投资。

应该致力于在福德、智慧双双增长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这是具足智慧、福德,是“福慧双修”。

当然,修行人重在修自身成圣,少求外在的福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业力致富       故事)(五明学佛网:业力致富       故事)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僧道斗法的故事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中元节的故事 

 寂静法师:因果的故事 

 大安法师:只有达到了正定聚 我们修行才有保证--舍利弗因 

 慧净法师:戚继光诵《金刚经》超度部属的故事 

 心律法师:“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龙树菩萨的故事 

 药师山·紫虚居士:因果故事一则 

 药师山·紫虚居士: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陈大惠居士:现代版因果——老天有眼的故事 

 煮云法师: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圣凯法师:七月的故事-盂兰盆会漫谈